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不断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中国古代各民族英雄儿女的爱国主义精神,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壮丽、动人心魄的伟大史诗。今天,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使各族人民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凝聚起来,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前进。该文对古代爱国主义的思想内容及其代表人物、古代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以及继承和发扬古代爱国主义传统需要正确理解的几个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史论结合,夹叙夹议,读后可给人以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2.
二、古代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历史时期的爱国主义既有一脉相承的共同之外,也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特征。纵观历史,中国古代的爱国主义由于受到不同历史阶段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影响,通常呈现出家国一体、国族一体、功业一体和思行一体的基本特征。 家国一体,与忠君思想相联系的爱国义义。在古代社会,爱国王义首先表现为忠君报国意识,特别是在地  相似文献   

3.
杨萍 《军事史林》2016,(10):62-64
三、铸剑和御剑之术 在中国古代,没有哪一种兵器能像剑一样,两千多年来一直得到了上至帝王,下至庶民的喜爱,以致赋予它以生命和品格,并发展出了精湛的铸剑、锻剑工艺,还有高超的相剑、用剑技击之术. 中国古代的铸剑巨匠颇多,文献记载“黄帝作剑”(《孙膑兵法·势备》),是铸剑的始祖.《管子》又说“葛天卢之山发而出金,蚩尤收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此剑之始也.”春秋战国时期,良剑多出于吴越,因此铸剑巨匠也多出于此,欧冶子、干将、莫邪、风胡子等皆是,其记载见于《越绝书》、《吴越春秋》以及后来的史籍.其中干将、莫邪铸剑,其子持剑报仇的故事非常感人.  相似文献   

4.
杨萍 《军事史林》2016,(9):59-64
剑是中国古代常见的传统兵器,如果从商代晚期最早出现的青铜短剑算起,大概有三千多年了.在历史上,古人对剑情有独钟,称之为宝剑,还赋予它灵性,可以感应天地,扬善惩恶.古代典籍、诗词歌赋常以宝剑目之.正如曹魏时文帝曹丕诗中所云:“越民铸宝剑,出匣吐寒芒.服之御左右,除凶致福祥.”历史上各代多有宝剑,“倚天”只是其一.以东周为例,“楚有龙渊,秦有太阿、工市,吴有干将、鏌邪、属镂,越有纯鉤、湛卢、豪曹、鱼肠、巨阙诸剑.”  相似文献   

5.
由辽宁大学历史系崔连仲教授编著,金盾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军事后勤史(古代部分)》是《军事后勤历史丛书》之一(《丛书》包括:《中国古代军事后勤史》、《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史》、《世界军事后勤史》)。该书论述了古代埃及、印度、希腊、罗马等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军事后勤体制、后勤思想及辎重运输、军需物资、武器装备等勤务的形成与发展,着重叙述了重要战争、战役的后勤保障过程、方式和手段,是一部以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体育活动的大部分项目,实际上就是军事训练的手段,如射箭、田径、摔跤、狩猎、蹴鞠、马球等.这些项目由生产实践和战场格斗中转化而来.本篇主要介绍其中三项:射箭、田径、摔跤.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军事家、思想家提倡“以法治军”,我们现在强调要“依法治军”。这两种称谓区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关联?为什么我们称“依法治军”而不称“以法治军”?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8.
在略知军事的人眼里,海军陆战队是海军中“最出故事”、“最出英雄”的兵种了。这也许是因为海军陆战队即有海军最现代化、高科技的武器装备武装着,又需要发挥个人潜能,用古代武士式的近距作战  相似文献   

9.
三、专题研究领域1 .古代军事文献绝大多数的古代军事论著均是用希腊文或是在古希腊人的影响下 (Greek -in spired)撰写的。D·怀特黑德 (Whitehead)的论著《战术家埃涅阿斯 :如何在包围中生存》一书 (已由牛津的克拉伦登出版社于 1 990年出版 ) ,为我们提供了有关《战术家埃涅阿斯 (AeneasTacticus)》一书至关重要的注释和译文。埃涅阿斯的著作是除色诺芬 (Xenophon)的主要著作之外 (这些著作在洛布系列图书中均能找到配有英文翻译和古希腊原文的对照读本 ) ,由古希腊流传至今的唯一一本战术…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中国古代军事教育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各时期军事教育的特点,论述了中国古代军事教育对政治活动和国防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市场竞争是企业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为什么中国几千年前就有了《易经》(最早的二进制)、早就有了算盘(最早的计算器),但电子计算机没有产生在中国而产生在美国?为什么中国的孙子兵法没有在中国的企业战略管理中得到应用,而在美国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中得到发扬光大?这与文化、思维及行为方式有密切关系。中西文化差异带来了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不同,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为了借鉴中国古代战略理论和美国现代的战略管理思想,先研究文化、行为方式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十)西班牙手枪(下) 5、贝斯特圭-赫曼诺斯公司生产的手枪 贝斯特圭-赫曼诺斯公司由贝斯特圭兄弟—朱安和考斯密于1909年建立,通常被称为BH公司.他们一个擅长机械,另一个擅长销售.公司的真正起步是承接了加比伦多公司为法国制造7.65毫米鲁比手枪的部分合同.一战后,公司四处寻找手枪市场,发现7.63毫米M1896式毛瑟手枪在中国需求量很大.1926至1927年年间,公司根据7.63毫米M1896式毛瑟手枪研制出半自动和全自动发射的皇家手枪.1927年至1929年间,半自动和全自动皇家手枪源源不断地被生产出来,并通过日本贸易公司运往中国.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军队改革始至华夏民族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之际,从商周时期及至宋元明清各个朝代,历次军队改革从来都受到政治制约,改革成效直接影响着国家命运、军队发展及社会、经济等诸方面的走向.本文深入阐述了中国古代军队改革的主要内容,系统总结了古代军队改革的经验教训,对于当前我正在进行的军队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步丧失了独立的地位,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在长达百年的时间里,列强始终保持着在华驻军,他们在中国建立军事基地,控制着中国沿海和内地的战略要点、交通要道,把中国置于他们的炮口之下,动辄发动侵华战争,或以战争相威胁,而中国却落得山河破碎,有国无防,忍气吞声,任人宰割!可以说,外国在华驻军是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地位的重要标志,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奇耻大辱.这段屈辱的历史虽然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结束,但它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心灵上难以忘却的伤痛,可惜在中国近代史著作中关于这方面的具体记述还太少.  相似文献   

15.
"王"是什么?"王"字的三横一竖指代的是什么?怎样才能为"王"呢?《说文解字》称:"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日:'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这样解"王",明显打上了儒家天人感应思想的烙印。吴其昌《金文名象疏证兵器篇》认为,"王"字象征无柄斧钺,其头刃部朝下,象征权力。"王字之本义斧也。"查汉语辞典,"王"字主要释义,一泛者首领,二为古代最高统治者称谓,三为封建社会的最高封爵,四指同类中最特殊或最大者。当然还包括姓氏,"王"姓在中国三大姓氏中仅居亚军地位。  相似文献   

16.
简论中国古代战争空间取向的演变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战争频繁,规模宏大,可谓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观.历代兵家和史家都注意到了中国古代战争存在着地域空间上的特征,如"得中原者得天下"、"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等.然而从经济和政治地理格局的历史演变中系统阐述这一特征和规律者尚不多见,本文试就此略述已见.  相似文献   

17.
船钟(四则)     
船钟古代船上以沙漏计时,每漏完一次为半小时,由值更水手敲击船钟一次,在4小时值更中,共敲船钟8次,故以前水手询问时刻总是说:“敲钟几次了?”每当暴风雨  相似文献   

18.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揭示战争本质的重要论述,但战争与政治的范畴则有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中国古代的军事家思想家们已开始把政治作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或首要因素看待,但具有直观、朴素的性质;资产阶级军事家思想家们对战争与政治关系的探讨,在克劳塞维茨的时代基本上是零碎和不自觉的,在克劳塞维茨之后褒贬不一;克劳塞维茨首次提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论断,并通过这个论断基本正确而全面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的政治本质,但对政治的理解有偏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批判地汲取了克劳塞维茨关于"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论断的合理成分,改造了这个论断中的政治概念,并对这个论断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完善和发展,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考察战争问题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四、简明的编年史概览1 .迈锡尼人和荷马时代的战争 (公元前 1 60 0—70 0年 )在A .费里尔 (Ferrill)所著的《战争的起源 :从石器时代到亚历山大大帝》一书中(由纽约的泰晤士和胡德森于 1 985年出版 ) ,为非专业读者了解古代的近东人、埃及人和迈锡尼人的战争 (fighting)设有一些一般性的 (general)章节 ,试图扭转人们忽视近东军队对古希腊战争影响的状况。依据费里尔的观点 ,有关骑兵和机动作战的整个传统 ,对于亚历山大大帝的马其顿军队中骑兵与步兵之间的平衡具有至关重要 (criti cal)的作用 ,而这一传统…  相似文献   

20.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外国在华驻军(1945.9-1949.6) 1931年开始的中国抗日战争,1941年融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后不仅打败了日本,收复了日本自甲午战争以来强占的我国领土,而且还取消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与各国列强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取消了列强在华的所有特权,中国也从此以大国身份登上国际舞台,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发挥着自己应有的作用.所以,中国抗日战争的坚持和胜利,对中国近现代民族觉醒、民族解放和民族振兴来说,其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远远超过抗日战争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