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这里是中国海军作战软装备发源地,第一个舰艇作战软件、第一套舰艇作战软件系统……第一套舰艇编队作战软件系统就诞生在这里。这里是中国海军惟一的水面舰艇作战软件研制基地,从这里“出炉”的作战软装备,已成为我舰艇战斗力跃升的“倍增器”。这里是中国海军舰艇作战软件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从这里走出的大批博士、硕士和学士,已成为海军信息化建设的生力军。这里就是军中“硅谷”——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作战软件研究中心。勇做探路者——中国“芯片”横空出世如果把一艘军舰比喻成一座高科技城堡,那么作战软件就是这座城堡的核心“芯片”。…  相似文献   

2.
舰艇编队信息作战视图是该系统体系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舰艇编队信息作战任务的需求分析,提出了该作战系统的整体构想,采用基于UML的设计方法,完成舰艇编队作战使命所需完成的任务和行动、作战节点描述,并给出了作战视图的模型产品,为进一步描述整个舰艇编队信息作战系统的体系结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单舰防空是水面舰艇编队防空的基础.从水面舰艇单舰防空作战能力的基本内涵出发,按照水面舰艇单舰防空作战能力所包含的3个要素,即防空导弹作战能力、防空火炮作战能力和电子干扰装置作战能力,构建了水面舰艇单舰防空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针对评估指标的定性定量特性,引入云重心评估法对某水面舰艇单舰防空作战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简便、通用性强,为解决军事领域类似问题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工程实践中获取、积累的经验为基础,论述舰艇作战系统嵌入式仿真的基本原理,归纳舰艇作战系统嵌入式仿真的主要特性,并以此为理论支撑进一步分析其两类应用形式,即舰艇作战系统的嵌入式模拟训练和舰艇作战系统的嵌入式作战实验。  相似文献   

5.
网络化舰艇编队防空体系构建及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化舰艇编队防空是未来防空作战的趋势。基于对舰艇防空网络化作战的需求分析,围绕网络化防空作战中网络连接对象和连接方式2个核心问题,建立了网络化舰艇防空传感器、指挥控制、武器系统的网络体系结构,并以CEC网络为基础,建立以对象Petri网的单平台防空指挥模型和舰艇编队防空指挥概念模型。此项研究对于舰艇编队防空网络化作战体系的优化分析和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AHP和灰色评估法的水面舰艇编队作战效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面舰艇编队的作战效能是衡量水面舰艇编队完成各种战斗任务能力的基本依据。为定量评估水面舰艇编队的作战效能,建立了评估水面舰艇编队作战效能的指标体系,并对其中较为重要的指标进行了分析。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然后运用灰色评估法对水面舰艇编队作战效能进行综合评价,主要用于对水面舰艇编队作战效能进行排序以及对水面舰艇编队进行编成优化,为水面舰艇编队指挥人员提供一定的量化分析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三军加快了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的步伐。台海军以“立体制海”为目标,重点发展新型作战舰艇及反舰、反潜作战装备。根据“第二代兵力”发展计划,台湾海军发展作战舰艇的短期目标是以外购为主、自行研制为辅,长期目标则是以“自立为主,不受制于人”,即逐渐加大自造新型舰艇的比例。据分析,到21世纪初期,随着“二代舰”及其他新型舰艇的不断服役和旧型舰艇陆续退役,台湾海军主力作战舰艇的数量不会有大的变化,但舰艇质量和作战能力将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舰艇作战安全控制是水面舰艇作战系统火力指挥与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舰艇作战安全控制问题,阐述了进行舰艇作战安全控制研究与应用的必要性,明确了安全控制的使命和对象,确定了安全控制作业项目,建立了作业项目威胁评估算法,给出了安全控制的原则,阐述了安全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9.
水面舰艇是海军舰艇和武器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主要研制了驱逐舰,护卫舰(艇),鱼雷、导弹快艇,水雷战舰艇和登陆舰艇等水面舰艇。驱逐舰驱逐舰对海攻击力强,续航力大,有较强的反潜和防空能力,其主要使命是作为海上作战编队的突击力量,担负攻击潜艇、水面舰艇、支援登陆部队作战以及护航等任务。  相似文献   

10.
微分对策界栅理论在舰艇作战能力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战能力是表征战斗舰艇战术技术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如何正确评价舰艇的作战能力一直是军事运筹研究的热点.利用定性微分对策的界栅理论研究了一类作战问题,通过构造捕获区面积和咽喉区域面积,并以此作为动态评估舰艇作战能力的衡量指标.研究结果可为综合评价舰艇作战能力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海军舰艇作战系统是多输入、多输出、结构复杂的大系统,是实施海上战争的重要手段。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了第一代作战系统——独立式作战系统。之后,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作战系统先后经历了独立式、集中式、分开式和分布式作战系统。目前,分布式体系结构的海军舰艇作战系统已成为海军发展的重点。一、海军舰艇作战系统基本组成传统的海军舰艇作战系统基本组成通常可分为作战指挥系统、警戒探测系统、导弹武器系统、舰炮武器系统、舰载直升机系统、反潜武器系统、电子战系统、综合通信系统、综合导航系统等。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  相似文献   

12.
海军是一个高技术军种,舰艇作战武器系统高度集成一体化的特点决定了其效能的发挥离不开高质量的舰艇作战应用软件。我海军及舰艇作战应用软件的特点决定了舰艇作战软件的开发必须由海军软件研发单位来完成。过程决定质量,建立标准的作战软件开发过程,对提高舰艇作战应用软件的质量异常重要。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软件标准有ISO9000系列与CMM。笔者在比较这两种标准的基础上,对舰艇作战应用软件过程的标准化问题进行了探讨。一、ISO9000国际标准ISO9000质量标准系列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研究总结各国质量保证制度经验的基础上而制定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舰艇电子对抗装备作战效能分析、作战使用方法研究和训练平台实用性不强的现状,采用复杂电磁环境生成技术,运用电子对抗作战使用理论,结合系列研练电子对抗反导积累相关数据,建立电子对抗仿真模型,实现仿真系统控制、复杂电磁环境接收与生成、三维海战场环境仿真显示、多型电子对抗显控界面仿真、舰艇电子对抗作战效能评估、舰艇电子对抗仿真训练成绩评定等功能,研制贴近实际的复杂电磁环境水面舰艇电子对抗装备作战运用仿真系统,以充分发挥舰艇电子对抗装备的作战潜能。  相似文献   

14.
数据链作为舰艇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效能的发挥程度直接影响作战任务的完成度。针对舰艇数据链技战术运用缺乏科学化、规范化理论支撑的问题,创新性地将作战任务完成度理念引入到舰艇数据链传输时限判定和实效性管控过程中,通过构建舰艇作战任务完成度量化评估模型,并详尽分析数据链传输实效判定因素,提出了基于作战任务的舰艇数据链传输时效性管控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未来高技术条件下水面舰艇编队防空作战能力是其生存能力的关键因素.对舰艇编队防空来讲,进行硬抗击的武器主要是舰空导弹和舰炮两种,如何合理地利用这些武器,最大地发挥舰艇编队的防空作战能力,成为舰艇对空防御作战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舰艇编队对空防御的实际情况,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了舰艇编队对空防御火力分配方案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6.
反潜作战是水面舰艇编队的主要作战任务之一,其计算机生成兵力(CGF)研究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CGF技术,可以自动化生成水面舰艇编队及其舰载反潜直升机,并可仿真其在执行各种作战任务过程中的所有战术动作,包括机动、探测、攻击、防御和协同等。重点研究水面舰艇编队及其舰载反潜直升机反潜作战过程中的攻防决策CGF建模与仿真问题,建立了水面舰艇编队攻防决策模型和反潜直升机探测与攻击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17.
分布式水面舰艇编队防潜仿真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实现在攻防对抗条件下水面舰艇编队防潜作战过程的仿真,通过对分布式水面舰艇编队防潜仿真系统功能、组成、仿真流程和仿真模型的研究,提出了分布式水面舰艇编队防潜仿真系统的设计方案。分布式水面舰艇编队防潜仿真系统可用于研究防潜作战战法,验证新型武器系统的作战性能,论证各种反潜武器装备的作战需求。  相似文献   

18.
舰艇编队远洋作战油料保障是远洋作战后装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美军舰艇编队远洋作战油料保障现状,梳理了其理论研究、保障模式、基地建设和装备发展情况,总结了其对我军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基于敌情事件触发的舰艇作战系统工作模式及其作战对策。根据舰艇的内外部需求,依据传感器系统与武器系统所处的状态,提出了舰艇作战系统的五种工作模式。并研究了在敌情事件触发下,如何根据舰艇所处的工作模式,迅速做出相应的作战对策,给出各种模式下的模式转换流程。这种作战对策可使作战过程自动化、信息传输扁平化,从而提高舰艇在紧急状况下的反应速度。  相似文献   

20.
水面舰艇编队反蛙人防御观察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蛙人防御作战是水面舰艇编队在作战初期完成兵力集结或近岸锚泊任务时的重要作战任务之一.构建反蛙人防御观察组织体系,分析其作战任务,并进行定量战术计算,为水面舰艇反蛙人观察组织指挥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提高了水面舰艇编队的综合观察、综合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