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历代学者从儒家正统思想出发,对《战国策》的思想内容多有贬斥;或只把它作为历史资料看待,较少注意其谋略思想;或虽有研究,但讳莫如深。致使专门探讨其谋略思想的论述至今廖廖。其实,《战国策》崇智尚谋,着意揭示智谋在军事、外交、政治等领域斗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及其某些规律,对我们有重大参考价值。即使其中有些糟粕性的东西,也  相似文献   

2.
《军事历史研究》在学术界有很高的知名度,从事历史研究的工作者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军事历史研究》能有这样的地位,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依靠的还是其所刊登文章的质量。虽然其中内容各异精彩纷呈,但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史料的扎实。这是文章的特点,更是《军事历史研究》这份刊物的亮点。史料的扎实体现了文章的含金量。这种含金量一方面来自编者大力倡导一以贯之的办刊宗旨和作风,一方面来自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学术功底。这种情况既体现了编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史学界对《军事历史研究》的高度认可,也反映了《军事历史…  相似文献   

3.
《孙子》兵法中,关于军事与经济问题的精辟论述,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一份宝贵遗产,也是我们需要研究、开拓的—个重要学术领域。本文试对《孙子》的军事经济思想作些初步探讨。军事经济这种特定的社会历史现象,是私有制和阶级社会的产  相似文献   

4.
《军事历史》以其鲜明的知识性与学术性并重的特点,深受军内外广大读者的喜爱。它所开辟的众多栏目,推出不少佳作。这对于丰富广大读者的知识,进行国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无疑会起到很好的作用。我作为《军事历史》的一名热心读者,希望它办得更加丰富多采。为此建议:<1>适当增加古代和近代军事历史研究的内容。对我国历史上的宝贵军事遗产,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加以系统地整理和研究,我们的前人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或者做得很少,或者尚未来得及做。这项任务历史地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主要是军内外史学工作者的肩上。鉴  相似文献   

5.
《军事历史研究》创刊20年了。这是军事学、历史学特别是军事历史学研究领域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20年,《军事历史研究》从筚路蓝缕到渐入佳境,直至被打造成为国内有关军事历史研究最有份量的学术刊物,成为军事历史研究同仁进行严肃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成为颇具知名度的期刊品牌。20年,《军事历史研究》从逢时而生到与时俱进,一路走来见证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内学术界对军事历史研究的激情喷发,见证了90年代“历史无用论”给军事历史研究带来的严重冲击和学者的坚韧执着,见证了进入新世纪后军事历史研究正在焕发新的生机。20年,《军事历…  相似文献   

6.
江西靖安磉都综合利用联合加工厂刘泽民来信说:我是《军事历史》杂志的忠实读者,从1987—1992年,年年订阅《军事历史》,现从我五年来所读《军事历史》文章的整体上,谈几点粗浅看法。一、我认为贵刊对古近代史的研究一直是个薄弱环节,特别是对古代军事战略方面的研究文章尤其少见。我们的祖先在战略方面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东西,这些战略的奥妙应该得到阐述。有人说,历史是战略的学校,英国巴兹尔·亨利·利德尔——哈特的《战略论》,就是以战史为教材来讲解战略的。为此,建议贵刊将中国战争史上有价值的战略内容,纳入选题计划,坚持下去,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可将这方面的内容汇编起来,我想绝不会比《战略论》逊色。我衷心希望贵刊能注意这方面的研究,并盼能因此成就一部有中国特色的《战略论》。  相似文献   

7.
祝愿与期盼     
值此贵刊创刊20周年之际,我谨向你们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军事历史研究》自1986年创刊迄今,已经走过了跨世纪的20年历程。这20年,对于中国军事历史研究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作为国内军事历史研究的重要学术平台,20年间,贵刊筚路蓝缕,开拓奋进,为繁荣中国军事历史研究播洒  相似文献   

8.
《军事历史研究》是中国军事研究领域内具有领先地位、又颇具特色的权威性学术刊物,我很有幸从1986年起就成为这份学术刊物的忠实读者和撰稿人。同时,从那时起,《军事历史研究》既是我床头案边必须细细品味的书卷,又成为我深入研究历史文化、启迪学术思维的必备指导与参考书刊。如今《军事历史研究》已创刊20年了,它不仅培养了整整一代的军事史研究学者,而且自己也更成熟,学术精神更慧及人文社会科学各个领域。我为什么称这份学术刊物为军事历史研究领域中的一艘超级航母?这是因其研究领域十分广泛,栏目丰富多彩,内容新颖充实,不仅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9.
在目不暇接、无法尽览的学术刊物中,《军事历史研究》是一本我常年关注和阅读的刊物。转眼间,该刊已创刊20周年了。这20年间,我在自己的教学、研究中,从阅读贵刊的文章而获益良多。因此,值此《军事历史研究》创刊20周年之际,特表示祝贺。犹记20年前该刊初创之时,我刚完成硕士学  相似文献   

10.
《军事历史研究》创刊已经20年了,作为她的一位老读者,首先表示衷心的祝贺!20年来,《军事历史研究》不仅给了我很多的教育,而且也使我从中得到了不少的感悟。军事是最活跃、最需要创新的领域。但军事却实实在在地离不开表面看来最静态、最守规则的历史。事实上,任何现实和未来的预兆都在历史中表现出来了,只看是否有此洞察力罢了。或许,这就是《军事历史研究》的责任和价值所在。纵观20年来的发展历程,《军事历史研究》正是肩担此重任,采撷历史之精华,透视现实之繁芜,揭示未来之玄秘,组编了一大批颇有份量和启发意义的文章,在刊报丛生的今天…  相似文献   

11.
军事教育史是军事学、历史学及教育学等众多学科的交叉地带,正如沈渭滨教授指出的,“晚清军事教育现代化历史进程的研究,不仅关乎军事领域的变革,而且直接与上层建筑的变革,中西文化交汇乃至社会价值体系等诸多方面相连,是一项有深度、有意义的工作”,但我国史学界对于晚清军事教育史的研究并不够;此书之前,20世纪90年代,虽有南京大学史全生教授主编的《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史》,但晚清军事教育只是其中一部分,篇幅及内容略显单薄,因此,苏州市职业大学王建华教授的专著《半世雄图:晚清军事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则有了填补学术空白的意义;正如书中指出,“中国的军事教育现代化在中国教育史乃至整个中国现代化史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对于中国晚清的军事进步,社会风气的转变以及民族、民主革命的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认真研究这一课题,对于厘清晚清政治、军事史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2.
我是《军事历史研究》的一位忠实读者,从1986年创刊的第一期开始拜读至今,屈指一算,已有整整20年了。我几次搬家,卖了不少书刊,但《军事历史研究》却完整地保存着。尽管它占了我不少空间,可我还是舍不得把它卖掉。为什么?因为办得朴实,很有特点,很有吸引力,有保存的价值。概括地说,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一是方向正;二是内容丰富;三是没有官本位。该刊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及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思想为指导,紧扣军事历史研究这一主题,紧密联系古今中外军事历史的实际,探讨研究我国国家安…  相似文献   

13.
在军事历史研究领域,军事史学工作者是研究的主体,军事史本身是客体。主体能否步入客体的殿堂探得瑰宝,关键看他是否掌握了打开历史迷宫的钥匙。这钥匙不是别的,就是军事史学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正是由于史学家们的素质有高低之分,他们所留下的史著才有优劣之别。在中国,《史记》、《汉书》、  相似文献   

14.
编者的话     
<正>2015年8月3 0曰至9月4日,国际军事历史委员会第41届年会在北京召开。国际军事历史委员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专业委员会,是军事历史研究领域的国际性最高组织机构,成立于1938年,目前有会员国42个。以该委员会名义主办、各会员国具体承办的年会,是各国军事历史研究机构相互沟通与联系的重要平台。本届年会由国际军事历史委员会和军事科学院联合  相似文献   

15.
阅读《军事历史》1989年第1期,有耳目一新之感。例如,《国防与军队建设史研究》、《军事改革历史经验借鉴》等栏刊载的文章,学术性较强,值得深入探讨;《军事历史与军事改革》、《论军事历史学的社会功能》等文章,对军事历史研究具有较高层次的指导意义;《他,从战火中走来——访老将军孙毅》、《中国古代兵家谋略浅谈》等文章,熔思想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炉,为中下级干部和士兵所欢迎。此外,对1988年第5期、6期中的几处差错作了更正的做法,体现了编辑部的高度责任心,使读者对编辑部的严肃认真态度产生一种敬佩之感。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了55年的光辉历程,人民解放军与祖国同行,这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是一部光辉的篇章。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史要》编写组撰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史要》(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以丰富的史料,真实客观地记录了50多年军事斗争、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热情讴歌了新中国军事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了解与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历史与成就、经验与教训,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军…  相似文献   

17.
新军事变革与军事历史学科体系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英 《军事历史》2003,(3):51-53
目前正在发展的世界新军事变革,是有史以来影响最深刻、最广泛的一次军事变革。它将引起世界军事领域产生新的质变,引发一场波及全球、涉及所有军事领域的军事革命。在这种形势下,军事历史研究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和机遇,亟待进行学科体系的开拓和创新,以推动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为未来反侵略斗争服务。一、军事历史学科体系进行新开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经过学术界的长期努力,军事历史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应看到,对于近期的历史,特别是世界新军事变革发生以来的战争和…  相似文献   

18.
《军事历史研究》创刊以来,已经度过了十个春秋。在这十年中间,《军事历史研究》走的是一条艰苦创业、自加压力、开拓前进的路。由于空军政治学院历届领导精心扶植,由于学界同仁竭诚支持,由于《解放军报》、《文汇报》、《高等教育》、《世界历史》等报刊大力宣传,也由于编辑部几个自称“学子”者,甘愿坐冷板凳,敬业爱岗,编纂出版的这四十册内容丰富、有自己特色的洋洋千余万字的学术成果,终究被放到了中国社会科学的文化宝库里。中国有句古语,叫做“十年磨一剑”。《军事历史研究》之所以取得学界瞩目的成绩,“磨”乃是关键之所…  相似文献   

19.
近十年来,中国军事经济理论研究迅速发展,其速度之快、内容之广、讨论之活跃、成果之多,令人瞩目。《中国军事经济学研究十年回顾》一文系统地回顾了十年来军事经济理论发展状况及其特点;着重介绍了军事经济理论研究成果及其理论争论问题;指出了当前军事经济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文章内容充实、概括全面,分析客观。现推荐给广大军事经济理论研究人员、教学人员、实际工作者和读者。由于文章篇幅较长,本刊分三期刊登。  相似文献   

20.
《军事历史》杂志在作者、编辑的辛勤耕耘下,已初步形成了融学术性、知识性、史料性为一体的刊物,对我院的战史教学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一)过去我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教学中,对我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作出的贡献没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科学的论证;对国民党军的正面战场在抗战中所起的作用也研究的不够。《军事历史》连续刊登了这方面的一些文章。我院有关人员依据这些文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二)由于受到现行教材的限制,我院关于我军战史的教学内容比较单调。我们有重点有目的地将《军事历史》的有关文章充实到教学中去。如结合《军事历史》刊登的《试论中央红军在长征中战略方针的变化》、《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