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河子市经历半个多世纪军垦特色文化的深厚积淀,形成了具有典型兵团军垦精神特征的军垦文化城市。将军垦文化建设自觉融入城市经济建设中去,为提高石河子市城市核心竞争力,促进城市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军垦文化在塑造石河子市城市  相似文献   

2.
正60年来,四师代代军垦人屯垦戍边、艰苦奋斗,在伊犁河谷谱写了一首首感天动地的诗篇。自饱含军垦情的"军垦卡"产品推出以来,中国电信伊犁分公司更是全力让"军垦卡"传递更多的爱心与真情。"军垦卡"惹人爱6月19日上午,四师退休职工李安林带着妻子和母亲一起来到四师电信局3G手机体验销售中心办理"军垦卡"。不一会儿,在四师电信局工作人员的热情服务下,李安林一家三口高兴地办理了三张"军垦卡"。  相似文献   

3.
正4月5日,一师托喀依乡职工阿不都·热力为家人办了4张军垦卡。"这下不怕电话费多了,一家人可以长时间聊天了,军垦卡,亚克西。"阿不都·热力高兴地告诉记者。为了让少数民族职工也能用上军垦卡,中国电信阿拉尔分公司营销人员在这里推广了近一个月,还聘请了"双语"人员进行翻译,争取让一师各族职工享受这一信息成果。中国电信阿拉尔分公司推广军垦卡活动切切实实地让广大职工群众得到了实惠,如今,一师、阿拉尔市使用电信军垦卡的少数民族职工越来越多了。  相似文献   

4.
在高楼大厦林立的石河子市中心,静静地伫立着一座土黄色老式平房,它就是全国惟一的一座军垦博物馆——石河子军垦博物馆。新中国军垦事业的开拓者王震将军亲笔题写的馆名遒劲有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为它增添了神圣与庄严。历时14年,石河子军垦博物馆经历了筹备、征集、开馆等几个创业阶段,现已初具规模,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截至目前,它已在全兵团几十家工矿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卫生教育行业、上百个农牧团场的数百个连队建立了军垦文物普查网点,共征集反映兵团从成立到现在发展历程与成就的军垦文物数千件、图片数百幅、文献资料数千万字,1999年馆藏文物中有29件被确认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石河子市区周围建立了以"军垦第一楼"、"军垦第一井"为代表的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开馆至今近  相似文献   

5.
走进军垦新城石河子市,你会看到许多被称为“第一”的著名景点。如军垦第一犁、军垦第一楼、军垦第一井等等。翻开石河子城建志,你还会知道,闻名遐迩的这些“第一井、第一楼”,都和作为新城开拓者的一位名叫师景岳的老人紧密相关。一向不大愿意接受媒体采访的老人,在笔者的恳请下,慢慢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相似文献   

6.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陈列的珍贵文物展示了兵团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和军垦儿女们勇于奉献、艰苦创业的光辉历程,它是兵团屯垦事业的见证,是惟一一座反映中国屯垦史的博物馆,它将继续为新疆的军垦事业,为新疆的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继承和弘扬兵团精神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杨莉 《兵团建设》2005,(10):37-37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是全国惟一的一座集中反映兵团50年来辉煌创业历程的博物馆.1988年,兵团决定在农八师、石河子市原二十二兵团领导旧址内筹建石河子军垦博物馆,1995年正式开馆接待观众.2004年在兵团党委和农八师石河子市党委的重视关心下,在石河子军垦博物馆的基础上,石河子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军垦第一楼”被改扩建成“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并于2004年10月10日正式开馆.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是弘扬兵团文化、展示兵团形象、反映屯垦戍边伟业、展现兵团发展变化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是发展红色旅游、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进行“两个务必”和爱国主义教育、培育民族精神和兵团精神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8.
旧貌换新颜全靠党支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四师74团2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连队,有人口329人,耕地1.1万亩。前几年,由于这里自然条件比较差,加上渠系老化,职工种地连年亏损,使得人心涣散,老军垦逝了,小军垦老了,新军垦跑了,连队土地大部分被外地老板承包,连队经济出现了衰退迹象。  相似文献   

9.
图片报道     
近日,兵团纪委、监察局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到八师石河子军垦第一连和兵团军垦博物馆参观,这是兵团纪委、监察局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一位老军垦的足迹——陆振欧文集》出版发行后,引发了大家对军垦战士艰苦创业的感慨,对当代人精神世界和现代价值的沉思,社会反响强烈。作者陆振欧,1950年从中南军政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新疆石河子第一野战军二十二兵团二十六师从事宣传教育工作,从一名部队新闻通讯干事,成长为师、市党委常委、农八师副政委。陆振欧既是石河子军垦事业的开发者和建设者,也是这片土地从荒芜到繁华的见证者。陆老一生都致力于军垦文化的宣传、教育事业,虽已年过八旬,但仍努力  相似文献   

11.
努力营造弘扬军垦文化的良好氛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垦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军垦文化不但是屯垦戍边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需要,也是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正>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新疆,驻马荒原、铸剑为犁,投入开发新疆、建设新疆的大生产运动至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走过了艰苦卓绝的四十年光辉历程.四十年来,广大军垦战士一手扛枪、一手扶犁,与新疆各族人民一道建设起一个繁荣昌盛的新新疆,成就了惊天动地的社会主义军垦事业.同时,广大军垦战士又以扶犁扛枪的手握笔为文,开拓出文学领域的一片新天地——社会主义军垦文学.回顾兵团四十年来的文学发展历程,它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如下方面:  相似文献   

13.
正在位于新疆石河子市中心游憩广场内有一座雕塑,雕塑是两人在前奋力拉犁,一人在后执掌铧犁,形象再现了当年军垦拓荒者艰苦创业、开荒造田的情景。这个雕塑叫做——军垦第一犁。军垦第一犁被视为兵团的标记,恰是这一犁,让兵团的屯垦事业迈出了第一步,开辟者们用身躯拉动的犁,是兵团永久的记忆,军垦战士的犁铧,给绿洲播种下了理想和希望。从兵团成立之初的人拉犁耙,到引进拖拉机、采棉机等农机,再到建立工厂,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机械,兵团农  相似文献   

14.
农四师74团2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连队,有人口329人,耕地1.1万亩。前几年,由于这里自然条件比较差,加上渠系老化,职工种地连年亏损,使得人心涣散,“老军垦逝了,小军垦老了,新军垦跑了”,连队土地大部分被外地老板承包,连队经济出现了衰退迹象。  相似文献   

15.
兵团军垦博物馆内陈列着一份河南省内乡县移民委员会发出的青壮年参加新疆军垦通知书,再现了一段河南青壮年劳力积极响应祖国号召,来到偏远的大西北,为刚起步的兵团的发展建设贡献青春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正阳春三月,和煦春风拂面而来,走进十三师黄田农场,一幅幅鲜红的横幅悬挂在街道两旁,上面写着"兵团人,军垦情,兵团人就用咱军垦卡"。笔者带着疑问来到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哈密分公司黄田农场营业厅,看到营业厅门口围了好多人,大厅内更是水泄不通,一问旁人才知道,他们都是来办理军垦卡的,营业厅的负责人聂新华正忙得不可开交。黄田农场加工厂厂长王建新听到这个好消息后,赶紧跑到营业厅了解情况。当他听到工作人员介绍说,办理了军垦卡用户之间打电话免费的情况后,他赶紧回到厂里,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大家:"我们单位有50名职工,很多时候相互之间都在靠打  相似文献   

17.
坚持生态物流一体,绿化宜居共融的原则,按照绿化、商贸、服务三位一体规划团部建镇,突出地域特色和军垦特色,打造城在林中、楼在绿中、居在园中、人在景中独具军垦特色的博乐市后花园。  相似文献   

18.
正盛夏七月,骄阳似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走进中国电信北屯分公司的营业大厅,颜色鲜亮的横幅上"兵团人就该用咱自己的‘军垦卡’"一行大字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尽管电信公司早有准备,增派了工作人员办理"军垦卡",但来咨询办理业务的人员之多超出了想象,让工作人员应接不暇。北屯高级中学的英语教师程姣就是"军垦卡"的受益者。2013年大学毕业的程姣回到母校,而父母在离自己上百公里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新疆移动信息服务品牌"军垦通"正式发布。"军垦通"是新疆移动专为兵团各族干部职工量身打造的信息化品牌,它涵盖家庭/个人的基础通信、宽带上网、社保查询、信息服务等与兵团职工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通信业务。打电话,"军垦通"有手机短信套餐、上网套餐、长途/本地套餐随心选择,网好价低实惠多;"兵团社保通"让移动客户查社保不排队,医保账户变动、养老金发放、社保政策……各类贴  相似文献   

20.
对于兵团人来说,《军垦第一犁》这张老照片,是兵团历史的记录;是兵团化剑为犁的发端;是传承兵团精神的载体;是兵团屯垦戍边的发轫之作。对于兵团人来说,心中都有一座军垦第一犁的丰碑;都能讲述不同版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