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979年12月24日,苏军入侵阿富汗。在这场战争历时近10年的战争中,至少有100万阿富汗人和超过1.4万名苏联士兵丧命。令人感到吃惊的是,俄有关方面经过调查发现,在30年前被派往阿富汗的苏军中,一些士兵根本没有接受过任何军事训练!这一秘密近日被媒体曝光出来。  相似文献   

2.
赵平 《军事历史》2007,(2):40-42
李德生,1916年生,河南新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20多年的战争岁月里,李德生身经百战,从士兵到将军,一级一级走过来.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回国后,他曾担任过北京军区、沈阳军区司令员,国防大学政治委员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1955年和1988年分别被授予少将和上将军衔.在中国共产党内,李德生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和副主席.  相似文献   

3.
在战争越来越被"数字化"的今天,军用电脑研发水平的优劣成为一国军队能否打赢的关键因素.本文着重介绍了出现在前线士兵手中的各种顶尖军用超级电脑.  相似文献   

4.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2,(17):70-70
是盟军就要牺牲你 麦克阿瑟将军指挥之下的太平洋登陆战与欧洲战场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前者对盟军根本就看不上。早年曾收留过麦帅的澳大利亚军队始终被排斥在主要战事之外。战争后期,美军主力向菲律宾集结,而其他几处战场,文莱湾、巴利卡坦、布拉甘维尔、塔拉坎等等围困战的任务就落到了澳大利亚军队肩上。巴利卡坦战役,澳军阵亡229人,为的是夺取岛上机场,但这处机场直到战争结束也没能修复。  相似文献   

5.
美军的高科技“士兵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可以在一些战争影视片中看到,参战军人的脖子上挂着一个小金属牌——军人身份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士兵牌”。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许多尸体无法辨认、被随便掩埋,这时,“士兵牌”对亡者的身份确认具有重要的作用;当死者的尸体无法被运回时,还可以带走“士兵牌”  相似文献   

6.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08,(9):64-64
差强人意的火力 早期老式滑膛枪的精准度实在不敢叫人恭维。一位英军军官曾感慨.如果有哪一位士兵被150码以外的人瞄准并真得打中.那他可真够倒霉的。有这样一件真人真事.七年战争时期(1756年~1763年).法军一部追击黑森军.战场上硝烟弥漫,这种场面在使用黑火药的时代非常普遍。一位名叫比勒留的法军士兵过于英勇,猛追一名落单敌兵。殊不料,比勒留的战友们被这两个在烟雾中穿梭不定的阴影搞糊涂了。约50名法军一齐向比勒留开火.其中最近者距离他不过30码。一阵枪声过后又是一片浓浓的硝烟.结果呢.比勒留却毫发无伤的从烟雾里又冲出来了。  相似文献   

7.
伊拉克战争虽然结束了,但驻伊美军几乎每天都传出士兵被打死的消息,美国媒体对那些阵亡的士兵更是连篇累牍地报道。其实,除了被打死的士兵外,还有数百名甚至可能数千名士兵被打伤。可是,谁听到过这些伤兵的消息?为了揭开这个谜底,英国《卫报》派记者走进了驻伊美军战地医院——  相似文献   

8.
在战争越来越被"数字化"的今天,军用电脑研发水平的优劣成为一国军队能否打赢的一个重要因素。各种各样功能强大,"打不烂、摔不坏"的超级电脑也纷纷出现在前线士兵手中,成为他们与敌人周旋的有力工具。Catcher掌上电脑:敌人缴获它无异于拿到定时炸弹美国陆军士兵使用的Catcher掌上电脑给人的第一印象更像是一款"特工的玩具",  相似文献   

9.
7月12日以来,借着两名士兵被黎巴嫩真主党武装掳走,以色列开始大打出手,对黎巴嫩发动了自1982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打击行动。以军左右开弓,中东地区再次笼罩在一片战火中。那么,这场不是战争的“战争”会怎么发展下去?结果怎样?我们不妨通过以下几篇文章来打探一番。——编者  相似文献   

10.
7月12日以来,借着两名士兵被黎巴嫩真主党武装掳走,以色列开始大打出手,对黎巴嫩发动了自1982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打击行动。以军左右开弓,中东地区再次笼罩在一片战火中。那么,这场不是战争的“战争”会怎么发展下去?结果怎样?我们不妨通过以下几篇文章来打探一番。——编者  相似文献   

11.
7月12日以来,借着两名士兵被黎巴嫩真主党武装掳走,以色列开始大打出手,对黎巴嫩发动了自1982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打击行动。以军左右开弓,中东地区再次笼罩在一片战火中。那么,这场不是战争的“战争”会怎么发展下去?结果怎样?我们不妨通过以下几篇文章来打探一番。——编者  相似文献   

12.
7月12日以来,借着两名士兵被黎巴嫩真主党武装掳走,以色列开始大打出手,对黎巴嫩发动了自1982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打击行动。以军左右开弓,中东地区再次笼罩在一片战火中。那么,这场不是战争的“战争”会怎么发展下去?结果怎样?我们不妨通过以下几篇文章来打探一番。——编者  相似文献   

13.
半月回放     
数字Numbers 1万多名英国《每日电讯报》6月11日报道,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来,共有1.1万多名英国士兵擅离职守。报道说,尽管大部分开小差的英国士兵要么被遣送回来,要么最终自动归队,但到目前为止,仍有近1000名士兵在逃。报道说,2007年开小差未归的英国士兵为283名;2006年是279名;2005年为157名。  相似文献   

14.
《军事史林》2004,(5):62-63
美报认为这得益于绝对的空中优势,更好的武器装备和较好的训练对美军来说,这一代士兵是最安全的.<今日美国报>的一项分析发现,伊拉克战争每天的战斗伤亡少于现代战争以来任何一次冲突.美军在这场战争中的死亡人数少于1991年海湾战争,尽管地面战斗更为激烈.  相似文献   

15.
李龙  李欣 《军事历史》2007,(2):36-39
1812至1815年的第二次美英战争,是19世纪初期新兴的美国为维护海上中立权益和攫取北美地缘利益与英国进行的一场战争,又称1812年战争.这场战争被美国人视为第二次独立战争.在1815年1月的新奥尔良之战中,美军重创英军,为这场战争的结局贴上了"胜利"的标签.但美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军事策略长期以来却遭到军事史学家的批评.  相似文献   

16.
杨孝文 《环球军事》2011,(14):29-29
互联网上有关突袭本·拉丹藏身地的新闻铺天盖地,有传闻称一条狗也参加了海豹突击队的行动。实际上,动物成为战场上的士兵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除了狗外,猫也被美国政府用于冷战,这绝不是在开玩笑。在发生古巴导弹危机前后,美国中央情报局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和行动,对抗苏联,其中就包括“猫特工”。  相似文献   

17.
睡眠对于调节人的精神状态、补充体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士兵在战场上连续作战,一旦感到精神疲惫,缺乏睡眠,就会行动迟缓,战斗力下降。处于睡眠状态的士兵则战斗力全无。如何找到一种可靠的办法来控制士兵的睡眠,便成了一些国家的共同想法。据悉,美英等国将在未来战争中使用各式各样的“睡眠武器”,从而控制战争的进程,减少自身伤亡。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英等国就投入巨资研究睡眠控制与调节问题。近年来,英国国防部为了给士兵提神专门发明了一种眼镜装置,其原理是在一副特制的眼镜框上装上光纤。光纤放出的白色强光与日出时的晨…  相似文献   

18.
日前,美国和菲律宾于1月底开始的在菲南部城市三宝颜开始的代号为“肩并肩”的联合军事演习正“打”得热火朝天。3800名菲律宾士兵和包括160名特种部队士兵在内的600名美军士兵参加了这场历时6个月的演习。由于这是首次以实际敌人阿布沙耶夫武装分子为目标的军事演习,这场联合实战军事演习被看成是美军开展反恐怖战争的新战场和美国反恐怖战争步入新阶段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战马吼嘶,飞鸽传书。自从人类历史诞生了人类悲剧——战争至今,一些动物也不甘自寂,纷纷登上战争舞台,显现自己的才能,军犬便是其一。古罗马人和匈奴人率先将犬引入战争。尽管没有文字可考,但犬有2400年军龄的“老兵”一事是有史可查的。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我国著名防御专家墨翟,曾专辟著作、章节论述犬在防御战中的作用.敌人在城外挖地道,墨老就在城内遍挖上井,进行防范。倘若地道相通,即让狗  相似文献   

20.
如今,现代武器如核武器、生化武器、制导武器以及将要在未来战争中出现的激光武器、微波武器和等离子体武器对人的致命性越来越大,正在迅速减弱单个士兵的机智与勇敢所起的作用。如何制造一种机器,用以代替士兵执行日益危险的军事任务,成了各国军事家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可以说,机器人士兵的诞生与现代化兵器的发展密切相关,武器杀伤力的不断扩大必然“催生”出机器人士兵这个新兵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