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现代化战争知识是邓小平同志对全军将士的殷切希望和要求。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对于提高部队官兵的军事素质,努力搞好新形势下部队建设和各项工作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认真学习现代化战争知识,是适应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 20世纪90年代,是世界各国以发展科学技术为先导,不断寻求国防建设新的发展思路,研究新的军事战略和变革作战方式的年代。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没有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就没有现代化的国  相似文献   

2.
郑治栋 《国防》2005,(8):47-49
毛泽东同志指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民战争既是军队。邓小平同志指出,军队现代化建设必须尊重革命战争年人才。江泽民同志指出,赢得世界新军事变革中的代我军克敌优势地位,赢得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战争,至关制胜的法宝,重要的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高度政治觉悟、也是信息化掌握现代军事技术、懂得现代战争指挥艺术的优条件下打赢秀人才。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强调,人才是第一资局部战争的源。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必须重视法宝。随着新学习,加强学习,全面提高各级指挥员领导现代化军事变革的建军作战的“四个本领”。为贯彻党…  相似文献   

3.
兰州某预备役师党委在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用邓小平同志特色理论的基本观点、方法研究解决预备役部队建设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指导和加强部队的全面建设。 质量建军,是邓小平同志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他们在学习中始终把它运用到部队建设上,针对预备役高炮师的特点和干部队  相似文献   

4.
试论邓小平的经济管理思想浅析邓小平“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思想的发展邓小平教育思想初探学习邓小平同志无产阶级革命家胆略学习邓小平同志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几点体会论邓小平同志振奋民族精神的内涵论邓小平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特征学习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论述学习邓小平“双向控制”犯罪的思想学习掌握邓小平军事教育思想,切实加强武警院校的全面建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毛泽东对马列主义军事哲学思想的发展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军队管理教育思想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系统、深刻地阐述了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充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思想.这光辉的思想是新时期我军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学习、深刻理解、认真贯彻这一思想,对于全面提高我军战斗力和夺取未来高技术战争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邓小平关于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充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思想,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它阐明了高技术战争条件下人的自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军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新的发展时期,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军队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国际战略格局、战争与和平形势作了科学的分析和论证,坚持从我国的国情和军情出发,提出了一整套治军之道,逐步形成了新时期的建军思想。几年来,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工作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开创了我军建设的新局面。认真学习、研究邓小平同志新时期的建军思想,是理论战线和我军中、高级干部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从旧的思想束缚中解脱出来曲好政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要反复阅读原著,注重联系实际进入思想,从各种束缚中解脱出来。在前段学习中,部分同志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主要是“四个担心”。一是担心马克思主义走了样。感到邓小平同志讲的有些观点和导师讲的不一样。二是...  相似文献   

8.
最近,四川省安县人武部党委在机关人员中广泛开展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的活动。学习中,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  相似文献   

9.
《军事历史》1988年第2期刊登的《对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建军问题论述之研究》一文,是一篇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好文章。邓小平同志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建国以后,历来十分重视加强军队建设,对毛泽东建军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贡献。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主持军委工作以来,对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建军思想,又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研究》一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把邓小平同志针对新时期军队建设出现的新问题所作的论述,放在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中进行研究,追根溯源地展开论述;抓住新时期军队建设需要解决、干部战士比较关注而又说不大清楚的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进行研究。这既帮助我们加深了对毛泽东建军思想的理解,认识邓小平同志对丰富  相似文献   

10.
科学分析国际战略大趋势,决定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然而,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多方位分析国际形势变化,指出“虽然战争的危险还存在,但是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日本人民不希望有战争。欧洲人民也不希望有战争。第三世界,包括中国,希望自己发展起来,而战争对他们毫无好处。第三世界的力量,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中人  相似文献   

11.
长岛县人武部在组织全县民兵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中,成立了由政治主官任组长的邓小平理论学习辅导小组,首先在县直厂企民兵连中组织学习辅导,收到了明显效果。邓小平理论学习辅导小组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纲要》、《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学习纲要》、《邓小平文选》和《民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仅坚决捍卫了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原则,而且根据新的历史时期客观条件的发展变化,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第一,强调在新时期必须坚持人民战争。面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际国内形势和战争形态的重大变化,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的战略是毛泽东主席制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讲得最早、最多、最深刻。可是,一个时期以来,由于我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缺乏一贯性,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不力,以致酿成这次动乱和暴乱。痛定思痛。今天,全党上下在学习邓小平同志重要讲话和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同时,都在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  相似文献   

14.
军队群众工作,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实践中,集中群众智慧创建和发展起来的。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把"军民一致"作为我军三大原则之一。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指出:"军民一致这个原则不能变。"江泽民从军民一致这个根本原则出发,要求军  相似文献   

15.
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不仅要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系列战略和理论观点,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还要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在长期革命实践中锤炼出的鲜明的革命风格,尤其是他那崇高理想照耀着的人生信念,人生追求和人生态度,以提高我们的政治水平、思想水平和领导水平,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学习邓小平同志的开创精神□刘明文学习邓小平同志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在加快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不断开拓进取历史告诉我们,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提出、形成及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它需要党的领导者具...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在其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鲜明的革命风格.这不仅仅是邓小平个人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作风,也体现了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风貌,是我们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习邓小平同志的革命风格,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理解和从整体上把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助于加强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组织、作风建设,进一步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提出的:“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大力发扬这样的革命风格,使我们党永远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和创造力.”1邓小平同志尊重实践,思想敏锐,善于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总是从中国的现实和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出发,去总结新经验,创造新办法,寻求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编者的话     
今年以来,军内外许多作者,特别是空军团以上单位的许多领导同志,给本刊寄来了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体会文章。我们在“征文选登”、“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等栏目中己登载了一部分。但由于  相似文献   

19.
天下事     
江泽民谈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 为纪念邓小平同志逝世一周年,《求是》杂志今年第四期发表了江泽民总书记的文章《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文章指出:199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的第一年。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有许多工作要做,首先要进一步学好邓小平理论。 文章强调:学习邓小平理论,首先要认真地、系统地读邓小平同志的著作,还要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重要文献,读马列的一些重要著作和毛泽东同志的著作。 学习邓小平同志的著作,不能仅仅以了解它的某些论述和某些名词为满足,而应真正读懂读通。要在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领会它的精神实  相似文献   

20.
三台县人武部积极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和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认真组织机关干部、乡镇专武干部和民兵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决心自觉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永远保证枪杆子掌握在忠实于党和人民的人手中。 三台县人武部在组织武装干部和民兵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时,重点放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