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3年8月苏修分导式多弹头试验成功后,尤其是在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后,美帝核战略政策又发生了变化。1974年1月10日,施莱辛格同一批记者谈话时强调指出,美国的核战略有了改变,他说,美国的洲际导弹正在重新确定目标;,以便对潜在敌人作出“对付军事力量”的抉择。他认为,通过大规模袭击苏联城市来实现“有把握摧毁”的理论不应是美国指挥当局所能有的唯一的选择。但是,对居民发动一次大规摸的袭击仍是核威慑政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今年初美国威慑性战略中加进对付军事力量的能力对于国家的安全是很重要的。对付军事力量的重新提出是太晚了。这项政策应该是欢迎的——不要持反对态度。  相似文献   

3.
新“三位一体”战略出笼 美国的战略家们在“9·11”事件迫使美重新审视其战略核力量的时候,突然发现原来曾赖以作为国家安全保障基础的“三位一体”核战略竟在相当大  相似文献   

4.
解读美国2010年《核态势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次评估反映的美国核政策和核战略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美国核武器的核心作用仍是保持与俄罗斯的相互确保摧毁以及为盟国和伙伴提供核保护伞;所谓降低核武器的作用附带若干条件;与俄罗斯达成的新START条约仅具象征意义;对中国仍"心怀叵测"等等。  相似文献   

5.
王熙玲 《当代海军》2002,(12):18-19
美海军部队是美国实施海外军事干涉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冷战结束后,随着美国军事战略的重点转向对付地区危机和冲突,美国军事当局更加重视海军部队在应付地区危机和冲突中所应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肯尼迪政府执政后,修改美国核战略,将战略打击的优先目标由城市转向军事力量,重视第二次打击力量的威慑作用,注意以"可控和灵活反应"的方式来应对可能的核战争。同时,结合当时的冷战背景,肯尼迪政府设想了美苏间三种形式的核战争,并制定了相应的战争计划。这些核战争设想,一方面反映了战后美国历届政府固有的冷战思维——具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苏联集团"侵略扩张的本性"威胁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与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肯尼迪政府将根据"灵活、谨慎、可控"等战略原则来应对已经开始出现的美苏核均势的冷战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电子战入门     
电子战的主要目的是给舰只或飞机提供一种电子保护,用以对付潜在敌人的雷达控制的武器系统,至少保证使自己的军事力量要比敌方的电磁技术领先一步,并且熟悉它所处的环境,从而在未来的冲突中建立起有效的战略优势。 为了取得这种有准备的状态和提供一种有适当防护能力的飞机,即使采用了先进的威胁  相似文献   

8.
一、美俄继续推进核威慑战略 并保有大量的核化生武器 冷战结束后,美、俄调整核战略,放弃了打核大战的准不承担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义务,继续推行核威慑战略,并把重点转向第三世界强国。 1997年11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调整核战略的秘密指令中指出:美国将继续把核武器作为“不定期的未来国家安全的基石”,“美国国家安全的核心”。在“用核武器袭击俄罗斯的军方和非军方领导机构及核部队”的同时,把中国、朝鲜作为瞄准目标。说明冷战结束后,美国以中国为主要潜在对手和“假想敌”,其核战略也以中国为主要目标。 俄罗斯作为原苏…  相似文献   

9.
由上表可见自67年以来,美帝在战略进攻导弹数量上是一直保持不变的,但是在质量上一直在不断改进,从而增强“对付军事力量”的能力。美帝正在加速用民兵Ⅲ  相似文献   

10.
2002年1月9日,美国国防部向国会提交《核战略评估报告》,宣布将对国家核战略进行重大修改。新的核战略主张削减核弹头,改变美国在军事上严重依赖核武器的局面,同时,研制开发高科技常规武器,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其主要内容包括:在今后10年内,美国将部署的战略核弹头削减为1700~2200枚,将“三叉戟”核潜艇舰队由目前的18支减少至14支,拆除50个和平维持者导弹发射井等。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核国家,美国核战略的调整不能不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 布什政府上台后,就积极着手对美国军  相似文献   

11.
“9·11事件”后,美国总统布什立刻宣布国际恐怖主义对美国的袭击是战争行为,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并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反恐怖主义斗争。10月7日,美国发动了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军事打击行动。反恐怖战争由非军事行动扩展到军事行动,其目的是摧毁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军事力量和支持恐怖活动的实力,并捉拿本·拉丹。布什在美、英军队开始进攻阿富汗的声明中说,“这次军事行动是美国反恐怖战争的一部分,这场战役的另一条战线已经在外交、情报、冻结金融资产  相似文献   

12.
从冷战时期开始,苏联的军事力量就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特别是关于核力量的一切就更加讳莫如深。有时甚至连一张小小的旅游图都会造假,除了著名景点的位置绝对不会标错之外,其他地点的坐标那就未必能保证正确了。时过境迁,随着俄罗斯核战略从模糊向清晰演变,昔日诸多笼罩着神秘面纱的地方正在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核重镇就是其中之一。请看——  相似文献   

13.
——陆军的空地作战2000方案把技术、机动性,和火力化为一体以对付数量上 占优势技术上也在改善的华沙条约国部队—— 陆军及其一部分同类兵种不久将要采用一种令人瞩目的不寻常的野战战略,这种战略的变化需要在广为分散的多国部队之间相互通用性和技术上的精确度达到空前的水平。所谓空地作战的含义是实行进攻性的高度机动的打击敌方纵深的做法。美国及其盟国的陆军采用它以后在对付数量上占优势,装备也精良的华沙条约国军事机器中有希望会取得一个相当好的转机。  相似文献   

14.
核战略一直是俄罗斯军事战略的核心内容。为提高俄罗斯军队在核威慑下的机动作战能力,提高打击导弹防御系统的能力,今年2月,俄军举行了22年来最大规模的带有核战争背景的军事演习,除了常规部队,俄罗斯“三位一体”的核力量、战略火箭兵和航天兵都参加了演习,标志着俄“现实遏制”核战略逐渐浮出水面。一、紧握“核王牌”,趋于积极的核威慑战略核战略是俄罗斯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现行的“现实遏制”军事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以“核”为基础的战略遏制。“安全—2004”演习中显示的战略核遏制能力,让人们清楚地看到,俄罗斯对战略核…  相似文献   

15.
前言本文提出了一些数学公式和模型,这些公式和模型关系到在对硬点目标的核攻击中,轰炸摧毁评定其效用的鉴定问题。它包含用轰炸摧毁评定数据对目标摧毁概率进行校准以及对打打——看看——打打战役进行分析的一些新的数学结果。这项系统的工作的完成是主要力量态势研究的一部分,此项态势研究涉及到美国对其战略力量进行核攻击的制止能力。应用本文所推导出的公式与模型对具体的交战行动所同时进行的研究正在进行中,并将在以后的资料中报告。  相似文献   

16.
内布拉斯加州奥福特空军基地讯——战略空军司令部按照国家要求支持以核武器对付进攻的有限或灵活反应论。其办法是提供一支可靠性为97%的精确兵力。它能够把一定数量的弹头射向各个目标,而无需动用美国的全部战略力量。根据战略空军副司令J.M.凯克中将的说法,即使在灵活反应中现在能以外科手术般的精确度来投放武器,美国的三合一战略武器,包括轰炸机、洲际弹道导弹及潜射弹道导弹,  相似文献   

17.
马建光  张明  钟华 《国防科技》2012,33(4):74-80
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一直对俄罗斯实施战略挤压。北约东扩的步伐不断加快,北约干涉的触角不断延伸。通过东扩和干涉北约形成了对俄的”弧形包围圈”。近来,美国不断继续增强在东北亚地区的军事力量,高调重返亚洲,实施战略东移。为此,作为欧亚大国的俄罗斯也结合新军事变革,不断加快远东军事力量建设,旨在恢复和增加在亚太的影响力。文章对俄罗斯加快远东军事力量建设的战略考虑予以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美国国防部向全军下发了指导部队应对游击战的纲要性文件草案《非正规作战执行路线图》。在这个草案中,美军重新把对付游击战上升到战略高度,称其目的就是要提升美军游击战、反游击战能力和战术、技术水平。在世界各国热衷于研究信息化战争之际,当今世界军事力量最为雄厚、军事技术最为先进、作战理念最为前沿的美军却要研究游击队,原因何在呢?  相似文献   

19.
在1983年,里根总统制定了“战略防御计划”(SDI),即一个评价保卫美国及其盟国免受弹道导弹危害的可行性研究计划。可以预言,苏联是强烈地反对“战略防御计划的。即使苏联多年来也在从事战略防御工作。本文试图论证在战略防御方面苏联巨大的研究工作和把苏联反对战略防御计划放在适当的位置上。苏联的军事理论抓住了本国的防御作为它的战略的主要基础。在全球战争中,这种战略还要求苏联军事力量在发射前摧毁敌人核力量,或在飞行中对他们的目标重新编组,使苏联将核武器到达祖国各地并支援和经受军事行动的各个战区的联合兵种作战。  相似文献   

20.
5月15日,美国著名的智囊机构兰德公司向政府递交了一份名为《美国与亚洲:美国新战略与军事力量指向》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提出了新世纪美国的亚洲战略,认为美国应重视关岛的军事作用,加强美军在关岛的军事存在。为什么美国如此垂爱关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