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是在红4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后,于1932年11月重新组建的一支革命武装. 重建后的红25军,在极其艰难困苦的岁月,独立坚持了鄂豫皖边区的武装斗争,先后取得了郭家河、长岭岗、斛山寨等战斗的胜利,歼敌正规军数以万计.但是,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危害和敌人的残酷“围剿”,根据地的形势仍很严重.红25军是继续坚持老根据地的斗争还是实行战略转移的问题,历史地提到了鄂豫皖省委面前.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13军,是一支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部队。它的前身诞生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商南、六霍起义的烈火之中。1930年12月,由六霍、商南起义的红3师一部和红2师两个连以及六霍补充营合编为红1军第3师第7团,共500余人,匡继学任团长。红7团成立后,投入了第1次反“围剿”斗争。1931年1月,红1军和15军合编为红4军,红7团改为红军第4军独立团。2月,独立团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中央教导第2师,肖方任师长,王小亭任政委。3月,中央教导第2师和鄂东警卫第2团组成红4军第12师,许继慎任师长,庞永俊任政委。6月,毛正初领导的六安独立团编为红12师第35团。10月,以红12师师部和第34团为基础,另调第10师第28  相似文献   

3.
1934年8月,湘赣苏区的主力红军红6军团奉命西征后,国民党军对苏区大举进攻,根据地越来越小,革命力量遭受重大损失.在这危急时刻,原湘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谭余保组建中共湘赣临时省委,任省委书记兼组织部长,同时组建游击司令部,任政治委员兼司令员,运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领导了湘赣边三年游击战争,同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相似文献   

4.
1934年11月16日,红25军在中共鄂豫皖省委率领下,由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出发西进,开始踏上长征之路。11月17日晚,红25军在信阳以南的东双河和柳林之间越过平汉铁路西进。11月19日,红25军进入桐柏山地区。由于敌重兵围追堵截,红25军在该地区创建根据地的设想无法实现,遂继续向伏牛山区前进。  相似文献   

5.
1932年10月,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失利,中央分局和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根据地,向西转移。留在皖西革命根据地的部分红军和地方武装在转战途中成立了红二十七军。当时皖西地区处在敌人四面包围之中,形势十分险恶。红二十七军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打垮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保存了自己,减轻了根据地的压力,配合了留在鄂豫皖根据地的其他红军的反“围剿”斗争,为根据地  相似文献   

6.
红25军,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部队,他是唯一一支长征结束时兵力多于出发时的部队,也是长征部队中唯一一支开辟新根据地并始终坚守到底的部队.红25军创建于鄂豫皖根据地,在敌人的疯狂“围剿”下,为贯彻中央指示,保存有生力量,毅然踏上了孤军转移的长征路,并在血战中成功开辟并牢牢坚守了鄂豫陕根据地.在得到中央红军北上的消息后,红25军主力迅速向陕甘挺进,胜利与陕北红军会师,有力巩固了中国革命大本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红25军坚决响应中央号召,统一改编为八路军,继续投身于抗日战争的洪流之中.纵览红25军的辉煌战斗历程,它在中国革命危急关头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敬佩.  相似文献   

7.
在我军群星灿烂的历史上,高敬亭作为一颗明星曾闪烁出耀眼的光芒。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过早地逝去,他的业绩至今鲜为人知。我作为他当年身边的一名警卫战士,对他既崇敬又悲惜,久久不能忘怀。 1901年8月14日,高敬亭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董店(今属新县)。1928年春,他在家乡参加农民运动,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光山县、鄂豫皖省苏维埃主席,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第75师政治委员、红28军政治委员等职。在1934年11月红25军离开鄂豫皖苏区长征后,他领导红28军独立自主地坚持了极其艰苦  相似文献   

8.
郭立  张静 《军事史林》2023,(10):1-11
<正>全面抗战以来,为争取国共合作抗日,1937年10月,共产党武汉长江局与国民党达成协议,南方八省红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同年12月任)。新四军下辖四个旅级支队和一个特务营,其中,第四支队由鄂豫皖红28军、地方武装、便衣队及鄂豫边红军游击队合编而成,高敬亭任司令,林维先任参谋长,中央派遣的肖望东任政治部主任。四支队突破国民党仅允许设两个团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高敬亭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鄂豫皖游击区和红28军的主要领导者。他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战争实际,正确制定武装斗争的政策和策略,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既反映中国革命战争的一般规律,也反映了鄂豫皖游击区特殊规律的一系列游击战争思想。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高敬亭率部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艰苦奋战,为鄂豫皖游击区和红28军得以保存并不断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创建和领导武装力量,这些武装力量起初叫工农革命军,后模仿苏军也叫红军,1930年后逐渐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红军来源有三:一是全国各地近百次起义、暴动保留下来的武装,二是中国共产党通过兵运工作成功策反的武装,三是整合、改造的农民武装。据考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出现了35个军的番号,其中有成长为中央主力红军的朱毛红4军、湘鄂西红3军、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农红军第28军,是"八七"会议后在鄂豫皖地区爆发的一系列工农武装起义所组建的多支革命武装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主体部(分)队起源于1928年3月爆发的河南省固始县大荒坡起义和同年春建立的道超集游击分队,后来又有4支工农革命武装编入该部。红28军先后三次组建,在红25军长征后,独立坚持鄂豫皖边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初期改编为新四军第4支队,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68202部队。  相似文献   

12.
我军最早建立的军团是1930年6月中旬在闽西长汀成立的红1军团。该军团是以红4军为基础并集合闽西和赣西南的地方主力红军合编而成的。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4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先后转战赣闽边界,进入开辟赣南、闽西根据地的斗争。1930年3月,赣西南、闽西苏维埃相继成立。4月,中共闽西特委将闽西地区的红军合编,组成红12军。  相似文献   

13.
1929年1月,为解决井冈山根据地的经济问题和粉碎国民党军的第三次“会剿”,“柏露会议”决定红4军主力挺进赣南.在进击赣南途中,红4军在大庾与国民党军激战,被打散后在广东南雄乌迳会合并宿营,由于连日激战,疲惫不堪,放松对敌警惕,险些被国民党军围歼,幸得当地党组织情报及时,才成功脱险.红4军乌迳脱险,保留了革命火种,彰显了地方党组织在革命斗争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君威 《军事史林》2007,(9):28-3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军是由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合编组成的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其前身可以追溯到红军时期的红28军和抗战时期的新四军第2、第4师。  相似文献   

15.
秘密出发 1934年11月16日,在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3000余名将士,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遗队”的旗帜,踏上了长征之路。和有些苏区红军部队不同的是,我们的长征是秘密出发, 没有父老乡亲的十里相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简称红四方面军),是十年内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三大主力之一。这支部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围剿”和“会剿”,歼灭了国民党军三十六万余人,相创继建了鄂豫皖、川陕两大革命根据地。十年中,这支部队转战于鄂、豫、皖、陕、川、康、甘等省,到1933年秋发展到八万余人,占当时全军人数四分之一强,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周恩来当时作为中共中央主管军事工作和苏区工作的领导人,从这支部队初创时期起,就  相似文献   

17.
秘密出发 1934年11月16日,在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3000余名将士,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遗队"的旗帜,踏上了长征之路.和有些苏区红军部队不同的是,我们的长征是秘密出发,没有父老乡亲的十里相送.  相似文献   

18.
赣西南红二十军始末郭继国,王善志赣西南之红二十军,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永新、吉水、泰和地区的地方赤卫队(特务队)合编而成的一支革命武装。大革命失败以后,赣西南的工农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奋起抗争,举行武装起义,先后建立党的组织和地方政权,组建了...  相似文献   

19.
红十五军主要创始人蔡申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共中央军委于1988年正式确定的三十三位军事家中有一位蔡申熙,他十九岁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广州起义,领导创建了红十五军,曾任红十五军军长、鄂豫皖军委副主席、红二十五军军长等职。牺牲时年方二十七岁,征战一生,驰骋沙场,以战斗的青春年华谱写了一曲为人民解放事业而英勇奋斗的壮歌。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里,有一支以"三勇"(勇当先锋、勇敢攻坚、勇夺胜利)著称的英雄部队,这就是沈阳军区某师。这支部队的前身是鄂豫皖苏区红25军的一部,长征到陕北后编入红15军团。在70余年的战斗历程中,转战侣个省、市、自治区及朝鲜,征程6万余里,作战3000余次,歼敌14万余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