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正>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全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逐渐兴起。为领导和组织甘肃广大人民群众掀起的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中共甘宁青特委、中共陕甘边特委在积极组建抗日革命武装和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先后在甘肃组建了两支“西北抗日义勇军”,在抗日的旗帜下开展武装斗争。这两支西北抗日义勇军是中国共产党在甘肃组建时间较早、规模较大、斗争较激烈、影响较深的抗日革命人民武装,在甘肃革命军事斗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直罗镇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与红15军团结协作,于1935年11月在陕西省鄺县(今富县)直罗镇地区对国民党军的一次歼灭战.此役消灭东北军1个师又1个团,是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后的第一个大战役,彻底粉碎了敌人对陕北苏区的"围剿",扭转了形势,对整个战略全局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毛泽东高度评价说:"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直罗镇一仗,中央红军同西北红军兄弟般的团结,粉碎了卖国贼蒋介石向着陕甘边区的'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相似文献   

3.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克服重重困难,领导当地军民创建了陕甘革命根据地。它既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又是八路军挺进华北进行敌后抗战的出发点,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国共产党人在创造陕甘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是:始终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坚决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坚持开展武装斗争,大力发展革命军队;坚持把武装斗争同农民运动相结合,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优势,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陕甘革命根据地斗争的伟大实践及其经验,对实现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的一些事情总是让人难以忘怀.军事科学院原院长宋时轮将军当年向中央军委建议修改军事战略方针的往事,不仅在军事科学院传为美谈,也在我军建设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那是1980年深秋的一天,宋时轮院长把时任军事科学院科研指导部调研处处长的李际均叫到办公室说:"新中国成立30年了,三北地区不仅有我国政治文化中心,而且建立了很多工业生产基地,可我们还实行'积极防御、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落脚在'诱敌深入'上,这是不行的."  相似文献   

5.
甘肃陇南宕昌县的哈达铺,是自古商贸较为发达的历史名镇.在红军长征史上,因红军三个方面军都经过并在这里开展了重要活动,又被誉为"红色哈达铺".哈达铺是红军长征最终落脚陕北重要决策的起始地:党中央在这里决定了到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正确方向;红二方面军在这里制定了《成徽两康战役计划》;红四方面军将这里作为实施《岷洮西固战役计划》的重要战略支点.这些重大战略部署,为长征走向胜利奠定了基础.哈达铺整编,增强了部队的灵活性和战斗力,从思想上、组织上、军事上为中央红军最终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提供了有力保证.作为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补给地,哈达铺人民为红军长征做出了卓越贡献.党的民族政策在哈达铺的制定和实施,团结了各族人民,丰富了党的民族理论.凡此种种,彰显了哈达铺在红军长征史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6.
刘志丹同志是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是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军卓越的36位军事家之一,也是陕甘红军和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他为了救国救民,历经干辛万苦奉献自己一切的精神品格,时刻激励和鼓舞着中国人民,尤其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勇于砥砺奋斗.  相似文献   

7.
“南梁精神”是20世纪30年代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创建、巩固和发展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革命实践中培养与倡导的先进文化形态,它以“井冈山精神”、“中央苏区精神”为源泉,又体现了陕甘边区的特色,是“延安精神”的重要源泉之一。“南粱精神”的内涵主要包括:顾全大局、忍辱负重的忠诚精神;勇于实践、积极探索的开拓精神;团结协作、扩大力量的包容精神;深入群众、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研究“南梁精神”的历史定位和科学内涵,有利于推进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整体研究,全面认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8.
君威 《军事史林》2006,(5):20-2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军的前身是新疆民族军. 1944年8月,在新疆伊犁、塔城、阿尔泰地区的广大贫苦牧民发动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暴动,亦称"三区革命".三区革命,是在中国共产党影响下,在新疆各族人民中的先进分子领导下,在苏联的帮助下,爆发的反对国民党的武装斗争.毛泽东曾经指出:"'三区革命'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运动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农红军陕北红军(亦称陕甘红军或西北红军),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陕甘边、陕北和晋西等地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组建革命武装,开展游击战争 1930年,刘志丹根据党的指示,利用阎锡山、冯玉祥同蒋介石混战的机会,组织二十多名共产党员在陕甘边保安、靖边、安塞地区发动农民群众组建革命武装。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合水地区成立南梁游击队,全队三百多人。 1931年3月,中共山西省委以二十余名共产党员(中共陕北特委也派有党员参加),在山西孝义地区组成晋西游击队,活动于吕梁山南段的汾阳、孝义、石楼、中阳、离石等地。后来,在敌人“进剿”下,  相似文献   

10.
题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至此,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请看下面这一串统计数据:长征经过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华里,攻占过62个县,从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在红一方面军368天的征战中,有235个白天和18个夜晚是在行军中度过的,不行军时几乎都在打仗;全天作战的大规模战斗有15次,每天都有一次小的接触战斗,共作战380余次;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时共八万六千余人,到达陕甘苏区后仅余七千人......几十年后的今天,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70周年纪…  相似文献   

11.
从1935年6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后正式提出赤化川陕甘的战略方针,到中央红军单独北上并找到陕北这个落脚点,再到最后确定以陕北一带(包括甘肃、宁夏、绥远的一部分)作为中国革命大本营,党中央经历了一个在斗争实践中不断改变战略方针的过程。考察这个过程,总结其中有益的经验教训,无疑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即将来临之际,在全党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特殊时刻,我们在这里举办学术研讨会,回顾哈达铺在红军长征中的历史地位与作用,缅怀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不朽功勋、崇高品格和精神风范,对于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凝聚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陇南是一片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沃土.习仲勋等革命先辈曾在这里领导发动震动西北的"两当兵变";长征期间,三支主力红军和红25军均过境陇南.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甘肃时指出:"陇南是红军长征途径地域最广的地区之一,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都在这里留下过战斗足迹";特别是党中央在哈达铺酝酿形成了"到陕北去"的重要战略决策,哈达铺也因此为决定中国革命胜利方向作出了重大贡献,在长征历史、党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相似文献   

13.
王省原名王育林,又名王超、王日省、王日三.湖北郧县人,1925年在私立武昌中华大学上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学生运动,并参加了北伐策应工作.从武昌农讲所毕业后,成为襄樊地区工农运动的骨干,是1927年鄂北秋收起义的领导人之一,也是著名的宁都起义中央特派员、起义领导人之一.  相似文献   

14.
1988年10月,中共中央军委确定彭雪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3名军事家之一,这是党和人民对他在革命战争中的卓越成就和贡献所作的崇高评价。彭雪枫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投身于大革命洪流。在土地革命战争中,曾任红三军团师长、政治委员,江西军区代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央军委一局局长,陕甘支队第2纵队司令员。参加了两次进攻长沙、中央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和红军长征。在战役战斗中屡建奇功,被誉为中  相似文献   

15.
东乡族     
东乡族是我国甘肃地区颇具特色的一个少数民族,其历史、民俗十分悠久,融合发展了多方文化。东乡族主要分布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境内,少数散居在甘肃兰州市和广河、和政、会宁、玉门等县市,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宁夏回族自治区也有少量分布。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东乡族人口数为51.5万,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一位伟人。他从五四运动前后开始从事政治活动,旋即接受马克思主义。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从1927年起,他便成为党中央的核心领导成员,参与过党中央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许多重大决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周恩来也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军事领导人之一。他不但最早认识到军队对于革命的重要性,而且长期领导军事工作和人民军队的建设工作。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他戎马倥偬,东征西战,运筹帷幄,驰骋沙场,为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建立…  相似文献   

17.
90年历史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边疆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并总结历史经验创立了屯垦戍边理论;在这纵贯90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就有融会其中的在新疆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发展壮大屯垦戍边事业的边疆建设发展道路。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时刻,兵团人更加需要珍惜自己独有的历史资源,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吸取智  相似文献   

18.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全国胜利解放,短短28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就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政权,建立了新中国,这其中有许多值得称道和难以忘怀的历史经验.值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我们不妨选几条简单地回顾一下.  相似文献   

19.
冀东大暴动     
1938年7月,正值"七七"事变一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在冀东发动了一场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国民党爱国人士、爱国商绅约20万人参加并组成了有10万人枪武装的抗日大暴动(亦称起义).暴动烈火遍及东起山海关,西到潮白河,北迄雾灵山,南至渤海滨的21个县及开滦煤矿等广大地区,先后攻克9座县城和许多重要集镇,瓦解了乡村的日伪政权,动摇了日本侵略者在冀东的统治.冀东暴动的声威,震撼平津,轰动全国,给当时气焰极其嚣张的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世人称冀东抗日暴动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初期谱写的一曲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壮丽凯歌,是在敌后组织的一次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伟大壮举.  相似文献   

20.
黄义昌 《国防》2001,(11):4-6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进步的高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内在联系,号召"全党同志一定要坚持把全面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统一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统一于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三个代表"的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做好一切工作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国防动员工作是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组成部分,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入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大力加强国防动员质量建设,推动国防动员建设水平的整体跃升,为"打得赢"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