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得到清晰膛口流场分布照片,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字式CCD阴影照相系统,该系统主要由高像素CCD相机、窄脉冲激光光源和时序控制器组成。当系统收到启动信号后,通过时序控制器控制相机和激光光源按照设置好的时序触发并完成拍摄,将膛口流场照片保存到时序控制器中。利用此系统进行膛口流场成像实验,实验设备布置方便,拍摄的膛口流场照片分辨率高且可即时获得,为数值计算及相关武器研究提供直接的实验对照和参考。高像素CCD阴影照相系统是强有力的膛口流场可视化测试手段。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火炮与自动武器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研究了火炮与自动武器对武器装备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自动武器收集其生产验收寿命试验的故障记录,经处理得出寿命子样,再用皮尔逊检验进行分布函数检验,从中发现自动武器寿命分布服从指数分布,为研究自动武器可靠性指标及其验收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传统身管疲劳寿命评定采用实弹射击和实验室液压疲劳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未充分考虑火炮发射时动态载荷对身管的冲击疲劳作用.为此,研制了身管冲击液压疲劳试验装置,为揭示身管冲击疲劳规律提供了新手段.依托该装置,在实验室条件下再现了身管胀膛和膛炸现象.试验结果表明:在冲击载荷作用下,身管壁内主裂纹逐渐形成并沿径向扩展,造成身...  相似文献   

5.
本文为探讨自动武器结构系统与射击精度的内在关系,以动态优化设计的思想,提出分析自动武器系统精度的一种综合方法,将武器的传统测试与理论模态分析、实验模态分析以及有限元结构动力分析有步骤、分阶段地有机结合、交叉运用,通过修改有限元结构模型达到控制武器射击精度与优化武器结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自动武器之父郭仁松走进英国伦敦南肯辛顿博物馆,一挺机枪引人驻足,只见机枪前面的标牌上写着:“马克沁机枪,世界上第一种靠火药燃气能量完成供弹与射击的自动武器”。瞧着这挺机枪,80多年前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立刻浮现在人们的脑海里。1916年7月,一战正...  相似文献   

7.
追击炮射击时可能会发生弹药重复装填,常常导致膛炸等严重事故,迫击炮防重装装置可有效防止该类事故发生。分析对比了光电式、电磁式、机械式3种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设计了一种安全可靠、能够适应各种复杂恶劣环境的机械式迫击炮防重装装置,详细介绍了其结构设计、工作原理和技术性能。  相似文献   

8.
身管是火炮的关键部件,也是最易损耗的部件之一。火炮在发射过程中,身管内高温、高压的气体对身管内膛造成严重的损害,使身管内膛出现裂纹、龟裂、膛线脱落,严重影响火炮的射击精度和身管寿命,甚至会产生炸膛,危害到发射人员的安全。所以急需对身管内膛损伤进行机理分析,以利于身管寿命的检测和维护。以身管损伤的一般规律为主线,从损伤的5种形式入手,详细地讨论了身管常见损伤形式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了机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身管内膛损伤主要是由于高温高压的火药气体和弹丸的挤进摩擦导致的,常见的物理反应损伤为内膛裂纹、内膛挂铜和内膛烧蚀,常见的化学反应损伤为镀铬层脱落,而内膛磨损是在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耦合作用下产生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冲锋枪,英文中称为:"Submachine gun",本意"小机枪".它在枪械家族中算是比较年轻的枪种,诞生于一战时期,距今不足100年的历史.早期的冲锋枪是指发射手枪弹、能连发、有枪托、可抵肩射击或进行腰际射击的自动武器.在我军的《军语》解释则为:"枪身较短,比较轻便的自动武器,通常在近战和冲击时使用."  相似文献   

10.
火控文摘     
9010 自动武器控制系统,1988.12,12~13)西方各国正在采取大量措施,来继续完善自动武器控制系统,并将其用于各种武器。目前,虽然飞行员的素质在不断提高,但在特别复杂的情况下,飞行员不能灵活地作出正确的决定、不能充分运用飞机的战斗可能性。因此,要研究飞行员在驾驶飞机和控制武器时的工作负荷,用计算机模拟飞行员的作用,确定按最高作战效率机载设备应达到的自动化水平。正在试飞的综合自  相似文献   

11.
对火炮内膛图像进行有效的疵病分割是内膛疵病识别的重要步骤。针对火炮身管导气孑L疵病的分割进行研究,提出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火炮内膛疵病分割方法。通过对内膛图像Contourlet变换高低频系数的调整,在排除导气孔自身结构的影响下,提取出疵病的边缘,并结合形态学处理,实现导气孔疵病的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内膛疵病分割准确,抗噪能力强,适用于火炮内膛疵病分割。  相似文献   

12.
火炮内膛疵病智能识别是火炮内膛窥测的最终目标,它涉及到内膛疵病的特征提取和疵病识别两方面。首先建立了包括疵病形状、纹理与颜色特征的火炮内膛疵病特征体系;并采用模糊粗糙集理论分析了各疵病特征对疵病识别的敏感性,由此优化了疵病特征体系,降低了疵病特征维数;建立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小样本、非线性数据特征的多疵病分类器,提高了疵病识别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研究引信在膛内的受力情况,经典的分析方法是将弹丸和引信看成一个刚体,但随着对膛内问题的深入研究,发现这种方法和实测值出入很大.为更好地计算膛内引信的受力,本文在实测的基础上建立了弹丸引信系统在膛内冲击振动的力学模型,提出利用振动理论计算引信零件膛内加速度响应的方法,并对两种不同类型的弹丸引信系统进行计算比较,计算结果和实测值很接近,并发现此方法在簿壁弹上应用优越性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在Solidworks中建立了较精确的线膛炮身管模型及其他部分的实体模型,导入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中进行了装配和约束,形成了弹丸发射的动力学模型。利用ADAMS软件进行了二次开发,建立了内弹道解算的模块,应用ADAMS软件中的位移、速度等函数,以状态变量的形式建立了反后坐装置的力元,模拟了弹丸在膛内的运动过...  相似文献   

15.
炮弹出膛时,装药药柱会承受较高的轴向发射过载,使得药柱发生剧烈形变,对药壳内壁结构内部产生挤压,目前的测试手段均无法获取恶劣环境下该结构体不同位置的压力参数。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压力测量装置,在药壳外壁不同位置安装全桥式应变片,通过测量各个位置的挤压形变,实现压力信号的测量。对实际测量装置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压力校准测试,结果表明:该测量装置抗过载能力强,测试稳定性高,线性度好,测量精度优于1%。  相似文献   

16.
针对弹丸发射强度的分析方法的多样性,提出一种在变膛压作用下同时考虑阻力作用的弹丸强度分析方法.以某底凹弹的发射强度分析为例,应用Matlab和ANSYS Workbench实现了对该弹丸在变膛压作用下的发射强度仿真.通过提取仿真结果发现,在变膛压作用下,弹丸最大等效应力和等效弹性应变与膛压变化并不成正比,二者在发射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射弹在锥膛段的挤压变形过程,以带有锥膛结构的火炮和水下射弹为研究对象,对射弹弹裙挤进过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射弹在膛内运动的力学模型,运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了射弹和锥膛结构模型,塑性材料选择Johnson-Cook本构模型,并且大变形区域采取了自适应网格技术。仿真结果表明,前、后弹裙由尾部开始逐渐向前部弹塑性变形,总挤压阻力随两弹裙阻力变化,射弹速度升至最大后,又会有一小段变化。  相似文献   

18.
火炮身管膛线的技术状态直接关系到火炮的射击精度、射击安全和身管寿命。为了提高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光的火炮膛线磨损量检测方法。通过光学检测装置获取身管内膛结构光图像,利用结构光条的变形量计算膛线的实际高度,进而与膛线标准高度比较得到身管内膛径向实际磨损量。该检测方法实现了对身管膛线技术状态的非接触检测,自动化程度高,标定过程简单可靠。经实验验证,该方法能够实现现役各型火炮身管膛线亚像素级的高精度检测,检测误差小于0.01 mm,对于提高火炮制造验收精度和效率,准确预估火炮寿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自由抢机式自动武器运动系统有关结构参量的一种优化设计方法。优化的目标函数为自动机后坐到位速度和弹丸的初速。优化的结构参数有自动机的质量,弹簧的抗力等。  相似文献   

20.
现代高炮武器系统在对红外目标进行连续性高炮射击时,首发弹丸的尾焰会对红外观测系统造成严重干扰,会导致红外观测系统短时间内无法观测到目标位置,带来后续弹丸无法精确打击目标等问题。利用红外图像分析技术通过对弹丸出膛时的红外图像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图像分析的弹丸出膛时刻检测算法,从而相对精确地测定出首发弹丸的出膛时刻,为更精确测定弹飞时间和提高武器系统的命中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撑。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相对精确地测定弹丸出膛时刻,算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