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你知道吗?     
我军第一个建制坦克部队,是1945年12月1日成立的东北坦克大队,全大队只有一辆日式坦克,队长是孙三,政治委员是毛鹏云。我军装甲兵历史上最远距离的征战,是1949年7月25日战车第五团奉朱总司令的命令由天津海光寺出发参加西征,配合西北野战军进军新疆。部队先铁路输送,后实施摩托化行军,于  相似文献   

2.
毕毅 《军事史林》2016,(3):29-33
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是由抗战胜利后挺进东北的山东、冀东两支部队于1946年1月在辽阳、本溪地区合编组成的.1948年1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三纵队,1 1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军,1949年3月编入第四野战军第十二兵团建制.1950年10月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十军,1953年7月回国后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四十军.1985年9月改编为陆军第四十集团军.  相似文献   

3.
第四野战军老同志和部队广大官兵热切盼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史》,最近,经中央军委审定和批准,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战史著作,以其丰富的历史资料,客观、全面、准确地记述了第四野战军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领导下,遵循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相似文献   

4.
德国陆军第7机械化师第2l机械化旅“豹”2A5型主战坦克德国陆军第7机械化师第2l机械化旅第332装甲掷弹兵大队“黄鼠狼”lA3型步兵战车3134德国陆军第39装甲旅第395装甲炮兵大队M l 1 3A1G型炮兵观测车德国陆军“山猫”轮式装甲侦察车摄影:l『7,维斯.德贝fyDebajt)德国陆军战车系列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史》经中央军委批准于1998年12月公开出版发行。这部著作的出版,是我军军战史研究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四野是在抗日战争转入大反攻后,由挺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各一部和东北抗日联军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一支主力部队,其前身为东北野战军。解放战争时期,四野在东北、华北、华中、华南战场上先后实施辽沈、平津和衡宝。广东、广西、海南岛等重大战役,共歼敌323万余人,部队从11万余人发展到153万余人,圆满完成了党中央、中央军委赋予的历史任务,为夺取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巩固…  相似文献   

6.
张纪 《军事历史》2012,(2):72-76
邓华在解放战争中先后担任过东北人民自治军辽西军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1 5兵团司令员等职.从抗战胜利后前往东北到解放战争后期成为兵团司令员,邓华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及东北野战军的发展壮大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指挥攻打四平、锦州、天津及海南岛战役中,他表现了卓越的指挥才能.邓华率部队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岛,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1949年秋,第四野战军和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暂归第四野战军指挥)向中南进军过程中,为歼灭国民党在中南地区的余汉谋集团和白崇禧集团,第4兵团司令员陈赓和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在战役的部署和指挥上曾有过三次意见分歧。这段历史鲜为人知。笔者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和个人所见,就此问题探讨如下。一、产生意见分歧的历史背景第四野战军向中南地区进军以后,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根据湘赣战役实行战役战术的小包围、小迂回,未能抓住白崇禧集团的经验教训,制定了大迂回大包围的作战方针,即“取大迂回动作,插至敌后,先完成包围,然后再回打的方针”,歼灭白、余两集团,解放广东、广西。林彪椐此作出了相应的部署: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番号何时取消的问题,目前一般认为是在1950年4月遵照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议而取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中的四个野战军条目均采此说。笔者认为此说法不确,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番号的取消应是在1955年4月。1950年4月说的主要根据,是1950年4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决议。诚然,在全国解放接近  相似文献   

9.
四野出身的炮1师,历次战斗威震敌胆 在解放战争时期,为适应大规模进攻作战的需要,东北人民解放军有组织、有计划地加强了炮兵建设,在炮兵司令部下成立了炮兵纵队,统一指挥与管理所属炮兵部队.四野炮兵第1师是一支英雄的部队,前身是延安炮校,1948年组建为炮兵第1师.他们用在东北战场上缴获的美制新式火炮装备起来,加上我东北军民自制的各种火炮,装备既新又配套,主要是野炮和榴弹炮,口径大,射程远,弹药足,威力强.部队作战经验丰富,指挥灵活,作风过硬,技术精,打得准,弹不虚发,在辽沈、平津战役胜利中战功卓著.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结束后,华北地区的国民党军只剩下太原、大同、安阳、新乡四个孤立的城市和绥远的董其武部.中央军委决定调参加平津战役的第19、第20兵团和第四野战军炮兵第1师(欠炮兵第1团)西进参加解放太原战役,与前线原有部队会攻太原.  相似文献   

10.
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的渡江行动不属于渡江战役温瑞茂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军委于1949年2月3日至3月20日先后决定:以第二、第三野战军的7个兵团24个军及地方部队共100万人,准备于4月间发起渡江作战,歼灭国民党军汤恩伯集团,夺取国民党政治、经济中心...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参加编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中南军区组织沿革史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公开出版的专著、文章和内部军史资料对第四野战军、中南军区若干重要历史情节叙述不准,说法不一,互相矛盾。为弄准这些历史情节,笔者通过查阅当时有关历史文献和第一手资料,进行了核实、考证,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1949年8月,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49军奉命追歼陈明仁起义部队的叛军,其先头部队第146师,在湖南永丰(今双峰)青树坪地区,突遭敌桂系白崇禧部伏击,该师奋起反击,终因仓促应战,寡不敌众,损失800余人,被迫后撤。这是第四野战军南下作战以来一次失利的战斗。对于这次战斗,人们曾有过不同的评述,有人说是“林彪走麦城”,给“老猫烧须”了;也有人说,白崇禧“在青树坪居然设伏消灭我前卫师大部”,这是“解放军局部战役失利”,究其原因是“轻敌冒进”,“孤军深入”。笔者参加了《第四野战军战史》的编写,接触到一…  相似文献   

13.
张晖 《军事史林》2016,(7):14-26
晋察冀部队跨过桑干河,向古北口进发 东北,涵盖现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于山海关以东,俗称关东,面积130余万平方公里,人口3800余万人(1945年前后计).这里土地肥沃,平原、江河、雪山、林海构成四大自然景观,钢铁、煤炭、电力、粮食、铁路,既发达又丰富,十足担当“富饶”二字. 东北野战军,承前启后:抗战胜利后从东北人民自治军成立日起,到其后的东北民主联军、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及兼华中军区与中南军区,1955年中南军区改称广州军区.2016年1月,有着四野根底的广州军区、沈阳军区在军改大潮中随着战区的设立而被撤销.  相似文献   

14.
渡江战役,是1949年4月20日至6月2日,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约120万人,在长江中下游强渡长江,对国民党军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并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歼灭其重兵集团。此役,人民解放军伤亡6万余人,歼灭国民党军43万余人,解放南京、上海、武汉、杭  相似文献   

15.
丁艾在《军事历史》1989年第6期上发表了《中国第一支坦克部队创建始末》一文。据我查阅到的历史资料证实,这篇文章中所叙述的坦克部队历史是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的,需要加以订正与补充。现提出如下几点供参考。一、隶属于东北军的坦克队是中国第一支坦克部队,创建于1927年。1927年,奉系军阀张作霖从法国购买了36辆雷诺FT—17坦克([英]克里斯托弗·F·福斯主编:《世界坦克和战斗车辆百科全书》,黄龙:《世界战车》上册,第118页),组建了坦克队。  相似文献   

16.
二战后,日本已发展了三代装甲战车。61式坦克和60式装甲输送车为第一代,74式坦克和73式装甲输送车为第二代,90式坦克和89式步兵战车为第三代。其中第二代装甲战车的生产数量最多,它是目前日本陆上自卫队的主要装备。对于第三代装甲战车,日本人称它为“世界上第一流的”装甲战车,也有人称它为“世界上最昂贵的”装甲战车。它将成为21世纪初日本陆上自卫队的主要装备。  相似文献   

17.
印度陆军为了加速其坦克、机械化部队装备的现代化,特制定了装甲战车的现代化计划。这项计划包括研制新型主战坦克和轻型坦克,改进现役坦克和步兵战车等,要使其装甲战车在数量上与邻国巴基斯坦保持3:1的优势,在质量上要高出一筹。  相似文献   

18.
韩国从70年代初起着手研制装甲战车。为了尽快研制出新型装甲战车,选择了利用国外技术的发展途径。从80年代中期起,韩国陆军装备了本国自行生产的装甲战车(包括88式主战坦克和KIFV 步兵战车及其变型车)。88式坦克的主要特点88式主战坦克曾称 K-1坦克,是美  相似文献   

19.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进行了著名的安(阳)新(乡)战役,使整个华北得到彻底解放。其中的安阳攻坚战是四野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城市攻坚作战,是役中,第42军官兵采取正确的作战方针,依靠强大炮火和坑道爆破,浴血奋战,反复拼杀,终于打开了殷都古城的大门。  相似文献   

20.
余秀峰 《军事史林》2007,(10):31-38
一,“虎”式重型坦克 “虎”式重型坦克的设计起源于1937年的“突破战车”计划,德军希望设计一种装甲厚并用于突破敌军防线的重型坦克,由于德军在1940年迅速占领西欧,“突破战车”计划就未能实施。当德军坦克在苏德战场遇见T-34中型坦克和KB-1重型坦克时,德军的Ⅰ号、Ⅱ号轻型坦克和Ⅲ号、Ⅳ号中型坦克根本就不是T-34和KB-1的对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