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农民学者     
1987年9月,中国农史学会成立那天,一位青年农民登台宣读了三篇论文,洋洋两万余言,使与会专家学者对这位“农民学者”惊叹不已。他,就是河南省新安县铁门镇的民兵连长张宗子。1976年,年过20岁的张宗子在村里当上了一名苹果技术管理员。他在果园工作中,不但阅读了大量的果树管理技术书籍,还阅读了上  相似文献   

2.
农业、农村、农民为中国革命的成功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以井冈山为代表的农村根据地孕育了中国革命;以延安为代表的农村“特区”发展了中国革命;选择“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赢得了中国革命。如果中国革命不以农村为根据地,不以农业为生存依托,不以农民为基本力量,我们就没有今天所拥有的一切。这是我们每一位共产党人、每一位领导干部、每一位“城里人”都永远不能忘记的。  相似文献   

3.
1988年10月,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第五届年会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60多人,共提交了20多篇论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如何不断向纵深发展”这一重要议题。与会者提出与探讨的问题主要有:  相似文献   

4.
1986年10月25日,在中国出口商店交易会上,中国工艺品总公司经理于之庭握着一位农民的手说;“老闯,祝贺你正式成为商品交易会会员。”说完又把一本签了名的“工艺品指南手册”送给了他。这位农民就是民权县退伍军人刘忠义。他开发的草编、条编、木编三个列系、384个品种。销往36个国家和地区,已为国家创造了120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5.
在川陕革命老区的四川省阆中市金城乡,有一位闻名全省的农民“土博士”。他就是阆中市最大的土地经营企业之一、民兵科技小分队队长——曹仁伟。1994年以来,他大胆在农业技术、科技承包、业主经营、带民致富等方面努力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1998年荣获第三届中国杰出青年农民提名奖;1999年获“第二届四川  相似文献   

6.
车队,在宽阔的公路上疾驰。车上坐着四川省各县来广汉参加“发动民兵干四化,围绕四化办民兵”经验现场会的代表们。人们透过车窗望着散落在竹林树丛间成群的“小新楼房”由衷地发出惊叹:“呵!呵!是和我们那地方不一样啊!”一位诗人满怀激情地写道:“广汉,第一眼你就叫我相信,二○○年,我们中国农民都将是富翁!”  相似文献   

7.
在贵州省榕江县侗乡采访,我们有幸认识了一位从田埂上走来的满脚泥浆的农艺师,从这位地地道道的农民身上,看到了正在积极推进中国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代知识型农民的身影,深切地感受到了涌动在侗乡大地的“土地革命”强劲热流,感受到了广大民族群众对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热切追求和所做出的艰苦努力。这个踌躇满志、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践行者——贵州省榕江县口寨村共产党员杨灿喜。  相似文献   

8.
阳春3月的一天上午,风和日丽,一位日本女士乘坐一辆高级豪华轿车,沿着川黔公路来到川东南山区的綦江县城,将一枚金光闪闪的农民版面艺术奖金杯授给这里的农民,并一再赞扬綦江农民版画是“最佳现代派”、“在国际社会农民艺术方面起着表率作用”。这位女士是日本著名艺术家三山陵,她是作为日本日中艺术研究会的特派代表专程赶来的。  相似文献   

9.
我们怀着极大的热情向大家推荐这篇文章。这位退伍军人的家是养殖专业户(养鳖虫、蚯蚓、蜗牛),他本人已出版了两本书,在报刊上发表过十八篇文章。从这篇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掌握了一定文化科学技术的农民的眼界是何等宽阔。当今中国农村,正面对发展商品生产、改革农村产业结构的新形势,广大农村工作干部和广大农民都有一个重新学习的问题。都有一个学习商品生产知识,学习文化、科学技术,学习现代管理科学,提高自己素质的紧迫任务。黄鹤清由一位普通的退伍军人成长成一位“农民科学家”的实践说明:在完成这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中,广大退伍军人是大有作为的。  相似文献   

10.
6月29日,国防科工委在京召开“国防科技英烈追授暨表彰大会”,表彰一批在国防科研生产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国防科工委主任张云川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副主任陈求发作重要讲话。民政部副部长姜力宣读了《民政部关于批准体卫群等20位同志为烈士的通知》,人事部副部长陈存根宣读了《人事部国防科工委关于追授体卫群等20名同志“国防科技英模”荣誉称号的决定》。英烈所属的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总经理林左鸣、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总经理张洪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王志刚发了言。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约700人参加了大会。张云川要…  相似文献   

11.
在辽宁省开原市马家寨乡杏花村,有位妇孺皆知的传奇人物——“大校农民”李守发。对于这个一身农民装束的老头,人们总有讲不完的故事,说不完的话题;人们尊敬而亲切地称呼他“李司令”,几乎忘记了他的真名。 借问司令何处去 牧童遥指杏花村 4年前,“李司令”从吉林省长春军分区大校副司令员岗位上光荣退休。 1998年仲秋,偏远寂静的杏花村议论纷  相似文献   

12.
6月20日,江苏省丹阳市运河镇“民兵科技兴农示范基地”又迎来了一批学习取经的村民,他们边看边问,边听边记,显得十分兴奋。其中一位村民拉着基地负责人、民兵栾海平的手,当场谈起了合作事宜,表示回去后要“退耕还林”发展意杨种植。据运河镇党委书记沈留海介绍,现在这个“民兵科技兴农示范基地”正成为带领全镇农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磁场”。他们通过兴建示范基地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引领农  相似文献   

13.
送卡送爱心,爱心暖人心。元宵节前,江苏省南京市湖南路街道敬老院内,欢歌笑语,掌声不断。头戴“红贝雷”的“湖南路模范女子民兵连”的20位女民兵.一大早就把自制的“红缨暖心卡”作为新春大礼送到了该院20位老人手中。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党校吴忠民教授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第 2期上撰文说 ,出于对农民目前处境的忧虑 ,不少人呼吁 ,要“善待农民” ,甚至有人将是否善待农民提升到一个对农民兄弟是否有阶级感情的问题。文章认为 ,“善待农民”的说法带有明显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成分 ,强调的仅仅是一种情感、态度 ,而不是一种制度化、程序化的东西 ,难以对侵害农民的各种因素进行有效的制约。另外它还包含某种不平等的成分 ,带有某种恩赐的意味。所以 ,有必要用“公正对待农民”的提法来代替“善待农民”的提法 ,只有以公正对待农民为基本立足点 ,才能真正有效地保…  相似文献   

15.
为“党像”添光彩程伯福近日看到一份资料:一位翻身老农民去书店买毛主席像,买完之后,又要买一张共产党像。售货员笑着回答说没有党像,这位老农民不信,说有毛主席像就该有共产党像。后经售货员耐心解释,老农民才弄清楚共产党不是某个具体人,没有具体的“像”。这位...  相似文献   

16.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两首诗,成就了中唐诗人李绅“·悯农诗人”的美名,也使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诗中对农民充满人文关怀的人,做了官特别是住居宰相之后,也“渐次豪奢”起来,  相似文献   

17.
在成都火车站,有一位受到大家赞誉的“军运明星”。在每年新老兵运输任务中,她都要当“先锋”,打“头阵”,年年受到上级表彰,先后20余次被全国总工会、四川省委、省政府、成都铁路局授予“三八红旗手”、“学雷锋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她就是该站客运计划室长期担任军运工作的计划员张克兰。  相似文献   

18.
著名文学家赵树理同志在《李有才板话》中曾塑造过一位:“串百家门,吃百家饭”的县委书记老杨同志。在他的笔下,老杨同志专门与特困户农民一起吃菜干粮,喝稀菜粥,因而赢得了穷苦人的信赖。值得庆幸的是,在90年代的今天,共和国的土地上又出现了一位真实的“老杨同志”。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镇雄县武装部在扶贫工作中乐与农民兄弟攀穷亲,交穷反。在给予一定的经济、物力支持的同时,注重在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强化农民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意识上下功夫。该武装部多次邀请县农牧局三位有着丰富农技经验的老师到关口办事处举办“绿色证书”培训班,向农民系统地讲授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科技知识。农牧局的老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培训班  相似文献   

20.
编续往来     
《国防》1995,(11)
中国将来谁种田?编辑同志: 眼下在农村,有部分民兵只顾挣钱,而忽视种田。他们“一心奔街头,无心顾田头”,“只想钱袋满,不顾粮袋空”。只想“跳农门”进城赚大钱,不愿在家当农民。如果大家都这样,中国将来谁种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