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记得在《军事历史研究》杂志创刊不久,我就有幸拜读过若干期,深感它是一个很有学术价值与学术意义的刊物。我虽然做过一些战争史的研究,但是,总起来说,对军事历史的研究还是很浅薄的。今天对军事史研究说三道四,实有点班门弄斧。我说《军事历史研究》杂志是这一学术领域中的一面旗帜实不过分,应是恰当的评价。因为至今像这种水平的军事杂志,实在不多。该刊物在推动和引导军事史研究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它的栏目设计,涵盖广泛,既有新时期军事指导思想的研究,又有中国古代、近现代、当代世界军事历史的研究,还有军事思想、战略战术理论和…  相似文献   

2.
1988年以来,《军事历史》努力突出学术性和知识性兼容的特色,刊物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受到军内外读者的欢迎。但觉得编辑重点还不够突出,学术风格亦不够鲜明,而这又与专栏设置上存在的问题有关。《军事历史》目前设置的专栏达20多个,其中有的颇有特色。如:《军事改革历史经验借鉴》、《军事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军事历史人物》等。存在的问题是:(1)一些专栏的设置缺  相似文献   

3.
《军事历史》杂志在作者、编辑的辛勤耕耘下,已初步形成了融学术性、知识性、史料性为一体的刊物,对我院的战史教学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一)过去我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教学中,对我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作出的贡献没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科学的论证;对国民党军的正面战场在抗战中所起的作用也研究的不够。《军事历史》连续刊登了这方面的一些文章。我院有关人员依据这些文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二)由于受到现行教材的限制,我院关于我军战史的教学内容比较单调。我们有重点有目的地将《军事历史》的有关文章充实到教学中去。如结合《军事历史》刊登的《试论中央红军在长征中战略方针的变化》、《皖  相似文献   

4.
难忘军旅情     
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2001年《环球军事》刚创刊时,我还是一名空军军官。当时我还以为又出了一种小型军事刊物,但通过几年的拜读和观察,我感觉到《环球军事》正在一步步发展壮大。这点我很高兴。在我看来,贵刊的可读性和可视性远远比其他军事刊物强。当时我所在部队驻在一个小镇  相似文献   

5.
在目不暇接、无法尽览的学术刊物中,《军事历史研究》是一本我常年关注和阅读的刊物。转眼间,该刊已创刊20周年了。这20年间,我在自己的教学、研究中,从阅读贵刊的文章而获益良多。因此,值此《军事历史研究》创刊20周年之际,特表示祝贺。犹记20年前该刊初创之时,我刚完成硕士学  相似文献   

6.
编读互动     
回音壁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陈宽:我是在书市上买到《环球军事》的。这本杂志不局限于军事技术知识的介绍,更多的是把军事与时事政治结合起来看问题,把现代战争和历史事件结合起来看问题。文章详尽,有深度和独到的见解。我很喜欢总87期的《中东路事变:一场被遗忘的战争》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有机会翻阅了10多本《军事历史》杂志,很感兴趣,爱不忍释,禁不住要提笔写上几句,以表心意。《军事历史》指导思想明确,内容丰富,学术性强,知识面广,个性鲜明,颇受读者欢迎。其成功的原因之一,我认为是编辑同志抓住了以下五个字: 精,即编辑对稿件精选精编。新,即文章的观点比较新颖。深,即文章的论述有一定深度。热,即学术争鸣有热点。活,即栏目设计较为灵活。  相似文献   

8.
我从小就比较喜欢军事和历史,自上高中后,自费订阅了《军事历史》等好几种军事刊物,并购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中国近代战争史》等四五十种军事书籍。几年来,通过研读《军事历史》,我的视野开阔了,知识增长了许多。它使我懂得,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就会被人侵略欺辱。要加强国防建设,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树立全民的国防意识,培养全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制定反“和平演变”的长远战略。而这一切首先应从学校教育抓  相似文献   

9.
《军事历史研究》是中国军事研究领域内具有领先地位、又颇具特色的权威性学术刊物,我很有幸从1986年起就成为这份学术刊物的忠实读者和撰稿人。同时,从那时起,《军事历史研究》既是我床头案边必须细细品味的书卷,又成为我深入研究历史文化、启迪学术思维的必备指导与参考书刊。如今《军事历史研究》已创刊20年了,它不仅培养了整整一代的军事史研究学者,而且自己也更成熟,学术精神更慧及人文社会科学各个领域。我为什么称这份学术刊物为军事历史研究领域中的一艘超级航母?这是因其研究领域十分广泛,栏目丰富多彩,内容新颖充实,不仅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10.
我是《军事历史研究》的一位忠实读者,从1986年创刊的第一期开始拜读至今,屈指一算,已有整整20年了。我几次搬家,卖了不少书刊,但《军事历史研究》却完整地保存着。尽管它占了我不少空间,可我还是舍不得把它卖掉。为什么?因为办得朴实,很有特点,很有吸引力,有保存的价值。概括地说,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一是方向正;二是内容丰富;三是没有官本位。该刊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及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思想为指导,紧扣军事历史研究这一主题,紧密联系古今中外军事历史的实际,探讨研究我国国家安…  相似文献   

11.
今天是《现代军事》发展历史上一个难忘的日子。《现代军事》编委会成立了。这么多领导、专家济济一堂,共同关心、支持和指导《现代军事》的发展, 使我们倍受鼓舞。《现代军事》是一个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军事期刊。刊物以“传播军事信息、普及国防教育、  相似文献   

12.
《军事历史》是一份很有特色的刊物,她既给人以历史的回响,又给人以现实的启迪。所设置的几个栏目,各有侧重,每期均有若干好的文章可读,能使人领略彼时彼地的风韵。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离不开自己的历史。同样,军队也离不开军事历史。如果说,历史是  相似文献   

13.
真诚的希望     
我对《军事历史》杂志很感兴趣,故真诚地希望: 一、学术研究、回忆文章、军事史料等,要力求新颖、准确,对那些人们较为熟悉的事件应尽量少登,空泛的大块理论文章应力求精炼。做到学术性、史料性、可读性兼容。二、尽力创造学术争鸣的气氛。纵览《军事历史》公开发行以来的文章,感觉有独家独揽,正统规范的味道。学术上要提倡各抒己见,不要给人以千篇一律之感;栏目及选题也应注意博采众家之长。三、军事冲突,必有敌我双方,研究军事史既要知己,又要知彼。研究我军战史,应注意涉及敌军史  相似文献   

14.
我是《军事历史》的忠实读者,翻阅1988年一期期装帧精美的杂志,感到质量在逐步提高。纪念三大战役胜利40周年专文和“战争回忆与思考”、“局部战争分析”、“历代军事思想研究”、“军事史资料”等栏目,既各具特色,又融学术性、知识性、史料性  相似文献   

15.
阅读《军事历史》1989年第1期,有耳目一新之感。例如,《国防与军队建设史研究》、《军事改革历史经验借鉴》等栏刊载的文章,学术性较强,值得深入探讨;《军事历史与军事改革》、《论军事历史学的社会功能》等文章,对军事历史研究具有较高层次的指导意义;《他,从战火中走来——访老将军孙毅》、《中国古代兵家谋略浅谈》等文章,熔思想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炉,为中下级干部和士兵所欢迎。此外,对1988年第5期、6期中的几处差错作了更正的做法,体现了编辑部的高度责任心,使读者对编辑部的严肃认真态度产生一种敬佩之感。  相似文献   

16.
《军事历史》以其鲜明的知识性与学术性并重的特点,深受军内外广大读者的喜爱。它所开辟的众多栏目,推出不少佳作。这对于丰富广大读者的知识,进行国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无疑会起到很好的作用。我作为《军事历史》的一名热心读者,希望它办得更加丰富多采。为此建议:<1>适当增加古代和近代军事历史研究的内容。对我国历史上的宝贵军事遗产,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加以系统地整理和研究,我们的前人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或者做得很少,或者尚未来得及做。这项任务历史地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主要是军内外史学工作者的肩上。鉴  相似文献   

17.
欣闻今年9月《军事历史研究》创刊20周年,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感激之意溢于言表。《军事历史研究》已成为我学术创作生涯中的重要知己伴侣,是我理论研究的益师良友。我与《军事历史研究》结缘是在1999年,在我编著《忧患·振奋·腾飞———邓小平忧患意识论析》  相似文献   

18.
最近,全国中共党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名誉主任胡华教授对我们谈了一些关于军事历史研究方面的情况和意见。胡华同志认为在军事历史方面我国还是一个很薄弱的研究领域,他希望把《军事历史》这个刊物办好,给军内外的专家、学者提供一块交流研究成果的园地。他说,美国专栏作家索尔兹伯里去年到中国来,找了我们几十位将军谈了长征的历史,他还沿着当年红军的长  相似文献   

19.
四川汽车制造厂退休干部周鼎来信说:我是贵刊一名热心的老读者,从1989年我就订阅《军事历史》。我认为,《军事历史》杂志内容新、涵量大,栏目多,具有浓厚的知识性和可读性。当我一收到贵刊时,总有一种眼界开阔、百看不厌之感,它是我学习和写作的良师益友。订阅几年来,我受益非浅,所以1992年的《军事历史》杂志我早就在邮局订了。我在参加编写厂志的业余时间读些《军事历史》,以增长知识,提高写作能力,这也是  相似文献   

20.
《军事历史研究》创刊20年了,我们表示热烈的庆贺。20年来,刊物一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严格的专业学术标准,拼搏进取,开拓前进,矢志不辍,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军事历史研究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具有良好的声誉,受到海内外广大读者的好评,成为中国最有名望和最有影响的军事历史研究刊物,为军内外学习和研究军事历史,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传播学术信息的园地。同时,它还将分散在国内军内各地的军事历史研究者团聚在一起,并培养了一批青年学者,推动了军事历史研究的发展。今天,回顾《军事历史研究》20年的发展历程和产生的作用影响,更加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