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国防乐园     
《大哥你好吗?》: 《那年我十七岁》《大约在冬季》,说一声《再见吧,妈妈》,告别了《老乡亲》,唱着《国歌》与《我的士兵兄弟》一路《风雨兼程》,走过《三百六十五里路》,来到了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经过《鼓浪屿之波》洗礼后,成了一名《军营男子汉》。  相似文献   

2.
初识《中国民兵》,是在五年前。那时我还在野战部队。一天,我到驻地人武部去看望老乡,老乡有个急事要出去,走时对我说,床头有杂志,你随便翻吧。老乡碰上门走了,小屋里静极了。我趴在床头,有意无意地翻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沙     
你知道中国的东沙群岛吗?你见过台湾军队驻扎的东沙岛上的岛礁与生灵吗?请看本刊图片报道——《中国东沙》。  相似文献   

4.
危机这个词,包含危险和机遇两个方面。对中国来说,也有挑战,但更多是机遇,还要学会化危为机。乌克兰政局变化会对中国造成多大影响?我们究竟应该帮谁?未来乌克兰还有中国的位置吗?这些都是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综合视角     
《现代舰船》2011,(4):8-9
声音Voice你见过他们部署大型战斗群吗?没有,你见过他们组织复杂的大型多兵种联合演习吗?没有,他们有实战技巧吗?没有。——美国海军作战部副部长大卫·多塞特中将。他认为即便中国在某些武器的发展上比美国还快,这也仍然不值得美国大惊  相似文献   

6.
老乡分辨律     
走进军营,走进一个令你陌生的环境,潜意识中你除了要对自己所处地方的东西南北予以判定外,你还有更当紧的事要做,那就是寻找老乡。老乡找老乡,各有各的招法,各有各的路数。在这场以乡土、乡音、乡俗为主要标志的乡情运动中,军营语境下的“老乡们”沉迷于自己找寻老乡的理论与实践。老兵新兵的“老乡分辨率”虽有不同, 但他们却有着共同的“老乡分辨律”。  相似文献   

7.
冬天的延庆康庄比北京市区气温要低5度,还好,我们赶去的时候,那几天没有风。汽车驶进军犬耳朵形状的基地大门,来到这所中国军犬的“西点军校”,我们对军犬的感觉仅止于好奇。你了解军犬吗?你了解职业训犬人的生活吗?你知道中国军犬的发展脉络吗?这些疑问注定要等到眼睛得到满足之后才会对自己提问。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对军犬知识的储备仅仅是诸如“狼狗”“黑背”之类的概念,以及《警犬卡儿》《犬王》等影片的模糊记忆。  相似文献   

8.
你无法选择谁是你的老乡,但并不妨碍你拥有自己的老乡观。“谁谁和咱是老乡。”这句流传甚广的口头禅背后的潜台词,人们对其的解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调查显示,部队人员普遍具有“老乡”意识,但表现也十分多元。  相似文献   

9.
和老乡进馆子,最大的好处是不用拿着菜谱挨个让人点菜,老乡们想吃什么, 不消挨个盘问,你自个儿作下主张来,绝对不会错。中国的几大菜系说到底也是不同地方乡俗的反映, 当然乡俗不仅仅是指口味上  相似文献   

10.
老乡关系,它以非制度化信任为基础, 影响着连队每一人的幸福度、价值观和行为取向。老乡“八诫”旨在匡正连队的老乡关系,引导官兵进行正常的老乡交往。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隆化县,是燕山深处一座普通的县城,但它的知名度却不亚于那些人口数十万的中等城市。是有驰名的文物古迹吗?不是。是有发达的经济和重要的商贸地位吗?也不是。是因为  相似文献   

12.
作出这么多突出贡献的民兵为何静悄悄?又该如何看待他们在和平时期的地位和作用?民兵,这个在历史上曾为中国革命胜利立下赫赫战功的人民武装群体,如今在远离硝烟的和平建设时期,其形象似乎在人们的心目中渐渐淡化了,地位在社会上也不那么显赫了。是他们的风采不在了吗?是他们的作用不再突出了吗?  相似文献   

13.
画里话外     
《兵团建设》2007,(5):55-55
都重要秘书:“局长,你作报告怎么一句重复二、三遍呢?”局长:“这都不懂,重复是强调,等于重要。”秘书:“那整篇报告都重要吗?”局长:“不重要作它干什么?”  相似文献   

14.
阮家新 《军事史林》2016,(12):62-64
今年12月12日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西安事变八十周年纪念日,人们自然会想起事变的核心人物张学良,探索至今仍若明若暗的有关事变的奥秘. 张学良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为什么又要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他被扣之后对生死命运有何反应?对后事有何考虑?他有遗嘱吗?一直以来也是人们想要解开的历史之谜.  相似文献   

15.
即使是熟悉中国古代军事历史的读者 ,在阅读古代兵书、史籍和古典小说时 ,仍会产生许多难以索解的疑惑 :雄浑磅礴、绵延万里的长城 ,它在战略文化上有什么深刻的意义 ?缠绵悱恻、春闰思夫的征妇诗 ,表达了古老的华夏民族对战争的何种态度 ?醉卧沙场、马革衷尸的尚武豪情与汉、唐盛世有什么关系 ?八卦阵真的像古典小说和民间传说描写的那样变幻莫测、威力神奇吗 ?明清时期武夫百姓对关公顶礼膜拜 ,为什么反而是尚武精神的衰落 ?战将侠客对宝剑名刀的苦苦追寻 ,难道只是为了上阵杀敌吗 ?要想完整准确地解答这些有趣的问题 ,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16.
老乡碎片录     
老乡是一线温柔的阳光,当它穿越军队这片丛林时,就会投射下无数的老乡碎片。有人说,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会有江湖。出门在外,我们都希望有个老乡能相濡以沫。古往今来莫不如是。  相似文献   

17.
战争的根源是什么? 一些善良而又天真的朋友从报纸或者电视新闻中看到哪里又在打仗,往往不免要感叹一番:哎呀!怎么回事?人类生活在这个地球上,要是在外星人面前还是大老乡呢,和和平平相处有多好,为何要互相残杀? 事出皆有因。战争尤其如此。每次战争都有它的背景和原因,分析起来都很复杂,这里选些有趣的  相似文献   

18.
<正>2020年即将过去,这一年,美国在高科技和高端制造业对中国实施更严厉的制裁和封锁,300多家中国机构、大学、企业遭到美国制裁,美国举全国之力打击中国核心企业、关键技术和重大项目。在美国的严厉制裁、封锁和打击下,中国高科技、中国高端制造业怎么样了?被美国打趴下了吗?事实证明,中国不仅没有被打趴下,而且还以更加迅猛的速度赶上甚至超过美国,向着星辰大海飞奔,  相似文献   

19.
每当在校园里招来一些羡慕的眼光,听到几句真帅时,都会在我心底增添一分力量!干部骨干对我表现给出了从你身上嗅出了淡淡兵味的评价,让我一整夜难以入眠,辗转反侧中心里一直在问:我做到了吗?我做好了吗?我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吗?  相似文献   

20.
“亲不亲,故乡人”.作为社会职业之一的军事职业,其成员绝大多数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每当在遥远的异乡,偶遇昔日故知,听到那熟悉的乡音,亲切之感油然而生.老乡,这种非正式群体,作为一种社会事实,它不但反映了军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更重要的是,这种群体又带有一定的社会性,对军队中的各类组织过程,有一种不可低估的影响.那么,这种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特征是什么呢?它对军队组织带来哪些正负面效应?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地认识它、引导它,进而利用它更好地增强部队的凝聚力,提高战斗力?本文试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结合我国军事职业的实际,就此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