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舰炮是在海战中最早使用的舰载武器。火炮技术的进步,使舰炮在海战中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战绩,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舰炮成为作战舰艇防空(反飞机)、对岸和对海上目标攻击的主要武器。20世纪50年代以后,导弹的出现对舰炮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大口径的舰炮的一些作用被导弹取代,而小口径的多管近防舰炮在执行防空、反导任务中,凭借其较高的发射效率(发射速率可达3000-4000发/分)和对低空目标的射击效果,可有效弥补导弹对空防御和对海上目标射击的拦截死区,是低空防御必不可少的武器。比如:在英阿马岛战争中,由于英海军舰艇上只安装防空导弹,…  相似文献   

2.
单舰防空能力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面舰艇海上作战的主要威胁来自于敌方反舰导弹的攻击,因而水面舰艇的反导作战能力成为其战斗能力和生存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传统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单舰防空武器系统的特点,利用数学整合的方法建立了单舰在遭受单发导弹攻击和多发导弹攻击情况下的防空能力评估模型。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导弹武器作战系统的指标论证、方案论证、工程研制、鉴定定型和作战运用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水面舰艇编队系统对空作战能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现代防空系统的特点,提出了水面舰艇编队区域防空系统效能评价的指标体系,分析了指标的相关因素,运用指数法建立了防空系统效能分指标(预警探测能力指数、拦截打击能力指数、指挥控制能力指数、电子战能力指数)以及效能综合指标的求取模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了防空电子战面临的主要威胁与任务,以及电子侦察、电子干扰、反辐射武器等加强防空电子战能力的可能途径或措施。  相似文献   

5.
电子战环境中防空武器抗击能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电子战环境为作战背景,具体分析了敌军实施电子战的作战样式,并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其进行了量化评估,在此基础上对一般的防空武器抗击能力模型进行了完善,建立了评价防空武器在电子战环境中抗击能力的模型。  相似文献   

6.
梁剑 《国防科技》2006,(5):12-15
为了强大其海上实力,日本十分注重发展其海上自卫队,特别是提高其电子战能力,以适应未来战争的需求。目前,其海上自卫队不仅具有很强的协同反潜、防空、反舰等“硬摧毁力”,而且还有很强的协同电子战“软摧毁力”。随着日本舰载电子装备的不断国产化,其性能也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日本海上自卫队在不断发展其电子防御武器的同时,也在加强其电子进攻装备的研发,企图成为亚洲海上强国。系统一、指挥控制系统通过强有力的指挥、控制系统,日本海上自卫队编队能够统一指挥其机载和舰载电子战设备对较大范围海(空)域的敌方实施强大的电磁干扰,进行…  相似文献   

7.
针对舰艇编队防空作战中武器的敏捷协同与优化组织问题,分析了舰艇编队防空武器运用的历史衍变,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武器组织的概念认知,引入双边匹配决策理论,剖析了舰艇编队协同防空武器组织问题的本质,凝练出1个科学问题、定位了4个关键技术,提出了基于动态双边匹配的舰艇编队协同防空武器组织技术框架,可为网络中心战条件下舰艇编队协同防空武器组织方法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现代海战中,空中目标对舰艇的威胁越来越大,舰艇的防空作战能力已成为衡量其综合作战能力的主要指标。而C3I系统作为舰艇的指挥中枢,其性能直接决定着舰艇防空作战的成败。根据现代海战中空中目标的武器作战使用方式,并针对SEA方法的要求,提出了评估C3I系统在防空作战时系统效能的三个主要性能量度(MOP),通过分析C3I系统在防空作战时的特点,建立了评估C3I系统防空作战效能的SEA方法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比较了不同的C3I系统的作战效能,对结果进行了简要分析,证明了SEA方法模型对舰载防空C3I系统进行效能评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舰艇防空火力规划与调度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舰艇防空武器拦截过程的时间连续性和拦截效果的不确定性特点,提出了智能规划和优化调度相结合的舰艇防空计划生成方法。在规划阶段,先用智能规划描述语言PDDL对舰艇防空问题进行建模;针对新的来袭目标或观察的拦截结果,利用智能规划的高效行动推理能力,快速生成可能的备选行动方案;在优化调度阶段,对已生成的备选方案的行动系列进行时间、资源冲突处理,并计算选择出当前最佳拦截方案。与现有的采用离散化处理的武器-目标分配方法相比,该规划与调度过程充分体现了拦截过程的连续性,拦截效果的不确定性,拦截过程中的武器协同,以及最佳拦截时机的选择等,更好地描述了舰艇防空的实际过程。最后,通过蒙特卡罗仿真试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为舰艇的自动化防空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为定量评估水面舰艇编队防空武器协同共用效能,依据舰艇编队对空防御的作战过程和信息流程,确立了防空武器协同共用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防空武器协同共用效能评估模型。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进行了综合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模型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各种主要因素对防空武器协同共用效能的影响,为评价舰艇编队防空武器协同共用效能提供了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充分发挥水面舰艇防空武器抗击空袭目标的作战效能,从防空导弹武器和副炮武器共同发射区的分析出发,通过研究副炮武器的射击方式和两种防空武器的射击次数,建立了水面舰艇抗击单枚来袭反舰导弹的效能评估模型,然后使用该模型对几种防御方案进行仿真计算,得出了最优的作战方案,可以为指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抗击效能是评估舰艇防空作战能力的重要指标,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一种简便而准确、可靠的评定方法.基于排队论建立的舰艇防空抗击效能评估模型,是从整体观念出发,宏观地考虑总体效果,不但切实可行,而且计算简便.舰艇防空抗击效能评估模型,为舰艇防空作战方案的仿真论证、防空武器的火力分配方案生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梁剑 《当代海军》2006,(4):41-4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日本更加注重提高其电子战能力。日本历来十分重视其海上实力的发展,因此也将其电子战装备发展的重点放在海上自卫队。目前,其海上自卫队不仅具有很强的协同反潜、防空、反舰等“硬摧毁力”,而且  相似文献   

14.
在水面舰艇仅装备舰炮的时代,舰艇对于空中威胁只有“招架之力,没有还手之功”。但自从水面舰艇装备了导弹之后,其防空作战能力有了质的飞跃,目前舰载防空导弹已具备了有效对付反舰导弹、远程攻击武器及飞机等各种空中威胁的能力。从目前世界各国装备的舰载防空导弹的类型来看,大致可分为远程、短程及超短程等三种,从作战使用上来看,目前水面舰艇一般只能对付中程或短程空中威胁,对付远程目标时,需出动舰载机进行拦截。目前世界各国海军非常重视提高舰艇的自身防御能力,相继推出一批“抢眼”的舰载导弹防御系统一、“西北风”Mistral舰载防…  相似文献   

15.
封锁式防空和阻击式防空一般采用火力区相互接壤而形成链式防空,链式防空用于疆土防御.根据防空系统的任务和规模(国土防空、部队战场防空、海上舰队防空)以及入侵方式、武器性能特点的不同.基于随机理论建立了敌方采用同类武器组成链式防空体系,攻击机采用火力对抗条件下的国土突防模型.对基于随机理论的攻击机突防链型国土防空系统效能进行了一些假设和简化,建立了初步的效能模型,提供了一个分析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战场环境对海上防空作战有着直接的影响,针对日益复杂的战场环境,从空中威胁环境、自然环境、电磁环境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未来海上防空作战可能面临的战场环境及其对防空作战的影响,提出了未来海上防空武器和防空体系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使水面舰艇防空导弹与火炮武器有效协同使用,提高抗击空袭多目标的作战效能,在分析防空导弹和近防炮武器发射区的基础上,通过研究防空导弹多个射击通道的射击次数、火炮武器的射击方式和射击次数等,建立了协同抗击多目标的效能评估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确定最优火力分配方案的使用方法进行了举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舰艇编队内多型区域防空武器抗击多型来袭反舰导弹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区域防空武器分配方法.该方法以防空武器可用性和消耗值以及编队队形配置为约束条件,以最大化编队的生存总价值为优化目标;采用二进制数字串表示变量,以解决传统二进制编码的邻值突变问题;用矩阵形式表示解空间,以方便观察计算结果和引入松弛技术.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分配方法能够有效提供多种区域防空武器抗击两型来袭导弹时的武器分配方案,计算结果优于神经网络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系统介绍水面舰艇电子战系统在海上电子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深入分析现代高技术条件下海上舰艇编队协同防空决策特点的基础上,应用智能体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协作的编队协同防空决策方法.详细介绍了方法的原理和各类智能体的设计,并针对如何在编队多个舰艇决策Agent之间开展有效协同的关键问题,提出一种中心控制的MAS分布规划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