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脏弹”是利用炸药爆炸或特殊手段,将放射性物质散布到环境中的装置。虽然“脏弹”不像核武器那样具有毁灭性,但其所散布的放射性颗粒同样能造成巨大的危害。目前,恐怖分子使用“脏弹”进行恐怖袭击的可能性逐渐增大。一、恐怖分子对恐怖活动暴烈性的追求是产生“脏弹”恐怖袭击的根源为达到更大的影响力,恐怖分子不断寻求危害更大的袭击方式。“脏弹”爆炸后产生的巨大危害吸引恐怖分子实施此类袭击。(一)恐怖分子对恐怖活动暴烈性的追求促使其寻求危害更大的袭击方式恐怖活动是恐怖组织为达成其政治或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暴力活动,其目的是…  相似文献   

2.
美国政府2002年12月11日公布新的《抗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战略》报告的非机密版。这份报告强调,如果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包括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以下简称 WMD)被用于攻击美国本土、美国海外驻军或美国的盟国与友邦,美国将采取“一切可供选择的手段”,以压倒性的力量予以反击。新战略的主要内容新战略报告主要论及美国抗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国家战略的三大支柱,以  相似文献   

3.
2006年3月24日,美国国防部公布了《应对大规模毁伤性武器的国家军事战略》(以下简称新《战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MD)是威胁和困扰美国多年的老问题,该《战略》是继美国2002年12月公布《应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战略》之后在军事领域拟订的专项战略,旨在为国防部各部门应对WMD提供战略指导。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宣布,由于国际恐怖主义威胁不断增长,俄将扩大武装力量的使用范围,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威胁采取对应措施。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鲁沙伊洛也明确表示,俄军将对威胁国家安全的恐怖活动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这表明,莫斯科人质事件后,俄开始大幅度调整国家安全战略。 10月23日车臣非法武装分子在莫斯科劫持800多名人质的恐怖事件在俄引起强烈震撼。俄特种部队果断采取行动,消灭了恐怖分子,使大部分人质获救。普京总统在反思这次事件的教训时说:“国家的  相似文献   

5.
10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无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悍然实施核试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应。透过朝鲜半岛此次的核试烟云,人们不难发现在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特别是核扩散的问题上,人类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编者  相似文献   

6.
10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无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悍然实施核试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应。透过朝鲜半岛此次的核试烟云,人们不难发现在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特别是核扩散的问题上,人类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编者  相似文献   

7.
10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无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悍然实施核试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应。透过朝鲜半岛此次的核试烟云,人们不难发现在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特别是核扩散的问题上,人类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编者  相似文献   

8.
在经过近两年的"地毯式"搜寻后,美国派往伊拉克查找萨达姆政权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伊拉克调查小组"已经在2004年底正式结束这项工作,空着手悄然撤回到美国。在《华盛顿邮报》1月12日捅出这一消息后,美国白宫随即也向外界正式承认,在伊拉克搜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行动已经停止,并未发现布什总统在发动伊战前所宣称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库存。美国白宫发言人斯科特·麦克莱伦还透露,调查小组负责人、首席武器检查官道尔夫将在今年2月向国会提交调查报告的最后版本。这一切无不表明,美国在伊拉克展开的声势浩大的搜寻大规模杀伤武器的活动无果而终。而既然开战的证据未能找到,布什政府"先发制人"的军事战略必将遭到严重抨击。  相似文献   

9.
最近以来,有关“脏弹”的消息不断见诸报端。“脏弹”虽然杀伤力不大,但足以制造核辐射、污染城市、造成恐慌,是恐怖分子理想的武器。所谓“脏弹”,指的就是特定小型核弹。 一、“脏弹”的杀伤破坏机理 制造“脏弹”的放射性物质,主要是核裂变产物、未裂变的核原料和感生放射性物质。如果人被一定量的射线照射,或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会造成放射损伤;受到大剂量早期核辐射会引起急性放射病;经常遭受小剂量照射会引起慢性放射病。造血器官、神经系统和胃肠道会受到损害。吸收剂量达到中度(2~3.2J/kg)时人会  相似文献   

10.
本文沿循"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诞生、扩展、演变的路径,正本清源,将云谲波诡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语纷繁杂陈、数目众多的定义归纳诠释为"核武说"、"自然灾难规模说"、"核、生、化武说"、"大规模杀伤/毁灭说"、"大规模颠覆性效果说"、"全数武器说"、"常规武器说"和"敌方武器/恐怖主义武器说"等8类界说,并对各类界说做一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11.
刘颖 《宁夏科技》2002,(7):22-23
2002年6月10日美国司法部长阿什克罗夫特宣布,美国有关部门逮住了一名企图用放射性“脏弹”袭击美国大城市甚至是首都华盛顿的美籍“基地”组织成员,挫败了一起恐怖分子的阴谋。  相似文献   

12.
自1997年10底以来,联合国对伊武器核查危机四伏。美国厉兵秣马,随时准备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伊拉克则软磨硬抗,并发誓要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竭尽全力”自卫。于是,海湾危机愈演愈烈,从而成为当前国际社会中的热门话题。 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是海湾战争的后遗症。海湾战争后,为了惩罚伊拉克,联合国安理会于1991年4月3日通过第687号决议,继续对伊拉克进行经济制裁,并要求伊拉克在国际监督下销毁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包括所有核、生、化武器和射程在150公里以上  相似文献   

13.
反化学恐怖用毒重点化合物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随着错综复杂的国际矛盾的尖锐化和畸形化,国际恐怖组织积极谋求利用核、化学、生物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或类似材料来制造高恐怖效应的恐怖活动,这成为恐怖主义的重要发展动向。世界已知的200多个恐怖组织,多数具备制造化  相似文献   

14.
《国防科技》2003,(4):93-94
海湾战争结束后,联合国安理会于1991年4月3日透过687号决议,要求伊拉克销毁包括化学、生物武器在内的所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成立联合国销毁伊拉克化学、生物和核武器特别委员会,负责监督该协议的执行。同年5月,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开始在伊境内进行实地  相似文献   

15.
李成  刘斌胜 《国防科技》2005,(11):68-69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的几种关于非杀伤性武器、警用器材的定义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合武警部队现有武器装备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关于非杀伤性武器和警用器材的名称、归类方面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目前,美英联军已经基本控制了伊拉克的主要城镇和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美国以查找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帮助伊拉克人民实现一个更好的未来”为由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但时至今日,美国在伊拉克并没有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伊拉克人民面对的“更好的未来”却是混乱、饥饿、疾病和死亡。 战争之初,美国方面一再宣称,美军在对伊的空袭中使用的是精确制导的炸弹和导弹,这种新战术不  相似文献   

17.
4月4日伊拉克高等法院宣布,将对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及其6名高级幕僚提出新的犯罪指控,即指控他们使用化学武器于上世纪80年代制造了针对伊北部哈莱卜杰镇库尔德人的大屠杀。化学武器是以毒气杀伤人员的武器,它的物质基础是毒剂。由于化学武器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它的存在和使用给人类的生存造成严重威胁,它一开始使用即遭到全人类谴责,被认为是非传统的、不文明的、可恶的。国际社会早就意识到这种威胁,先后签订了一系列关于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化学武器及销毁此种武器公约。萨达姆因使用化学武器屠杀村民而被法庭指控后,哈莱卜杰…  相似文献   

18.
2003年3月20日,美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与“基地”恐怖组织有联系为由,对伊发动了战争,可是时至今日,这两条理由都没有找到真凭实据。那么,美国发动对伊战争的真实意图又是什么呢?从世界普遍舆论和美国一些要人自己的言论中可以看出,美国发动对伊战争的战略企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伊拉克战争主要战事结束虽然已经过去了整整3年,但驻伊美军在战后的伊拉克却越陷越深,不能自拔:抬脚走人,没有找到任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留下的是一个没有人接管的烂摊子,将遭到国际社会更加强烈的谴责;继续留下,反美武器的袭击此起彼伏,战后伤亡已远远超过了战时的伤亡并且仍在不断增加,况且国内外的反战情绪也一浪高过一浪。现  相似文献   

20.
2005年9月11日,美国《华盛顿邮报》率先报道,美国国防部已经起草并提交了新版《联合核作战条令》草案。草案允许战场指挥官在获得总统授权的情况下,对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或恐怖主义分子集团进行“先发制人”的核打击, 同时还允许使用核武器“先发制人”地摧毁敌人的核生化武器库。该消息立即引起强烈反响。《联合核作战条令》是一个什么样的文件?新版《联合核作战条令》草案有哪些新的内容,又会对国际安全产生哪些影响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