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一部分当权官僚掀起了一股办洋务热。近代中国海军便是清政府兴办洋务的产物。为了培养掌握海军先进技术的专门人才,清政府建立了近代中国海军的早期教育体系。分析其得失,于今天的军事教育不无裨益。一、兴办海军学校,改进教育方式近代中国海军的建立,需要大量拥有先进知识和技术的专门人才,清朝陈腐的科举制是远不能满足这一要求的。因此,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海军学校培养和训练海军的技术人才,已成当务之急。正如当时的北洋大臣李鸿章所言:“水师为海防急务,人才为水师根本,而学生又为人才之所自出。”(《清末海军史料》上册第395页)自同治到宣统40多年间,清政府建成了10多所海军学校,培养出掌握各种技术的海军人才1799人。  相似文献   

2.
大连海军学校是新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它与共和国同龄,在海军中的地位相当于陆军的“黄埔军校”,因而被誉为“海军军官摇篮”。岁月匆匆,往事如烟。当年,这所新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为什么把校址设在尚由苏联军队驻防的大连?为什么校长和政委一  相似文献   

3.
刘阳 《当代海军》2004,(1):56-57
1956年6月,戈尔会科夫接替54岁的库兹涅佐夫担任前苏联海军总司令,时年46岁,前苏联海军历史上最年轻的海军首脑。在任前苏联海军总司令30多年的时间里,戈尔什科夫历经4代领导人的变迁,在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屹立不倒,是前苏联高级将领中不多见的。西方称他为“将军中的政治家”。戈尔什科夫所提出的“平衡海军”战略,一直沿用至今,影响了半个多世纪的世界海军战略格局。西方人亦称之为“苏联的马汉”。  相似文献   

4.
当西方的经济、科技和物化的观念在“坚船利炮”的轰击下闯入沉睡中的中国时,“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受到了致命的打击。两种文化的冲突,两种不同生产力的撞击,在中华大地引起剧烈的阵痛。求存自强的军事改革运动开始在清廷上下逐渐形成共识。由于当时清朝的海防问题已十分严重,因此军事改革的历史重任首先落在海军的身上。但历史的悲剧在于,洋务派官员们大张旗鼓地推行海军近代化,使其一度拥有了当时亚洲最为强大的舰队,可是后期海军近代化几近停滞,直至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毁灭了海军菁华,海军强国的梦破灭了,留给我们的是无限的…  相似文献   

5.
《政工学刊》2009,(11):31-33
2009年11月22日,是与共和国同龄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始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学校”,简称“大连海校”)60年华诞。新中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人民海军建设“白手起家”,而今被誉为“海军军官摇篮”的大连舰艇学院,作为人民海军也是新中国第一所正规的海军学校,当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清朝末年海军在我国海军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尽管当时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奉行卖国政策,1884年中法甲申之役福建海军覆没于马尾,十年之后中日甲午海战北洋舰队又覆没于黄海,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相似文献   

7.
2月1日,台湾第15任“海军总司令”苗永庆正式离职,“总政治作战局局长”陈邦治接任。喧闹一时的“海军总司令”竞争战,在持续了半年多之后,终于尘埃落定。“海军总司令”人选一波三折,费鸿波、张文平、林镇夷都是主要人选,但最终却由陈邦治出任、令局内人跌破眼镜第15任“海军总司令”由永庆离职前,已向“国防部长”李杰提出书面辞呈,也就是军中俗称的打报告退伍。按照台湾军中惯例,“海军总司令”一职一般由分管海军的“国防部参谋本部副参谋总长”调任,或由资深“海军副总司令”升任。费鸿波是现任分管海军的“国防部参谋本部副参谋总长”、张文平、林镇夷是现任“海军副总司令”,按常理,“海军  相似文献   

8.
上个世纪60年代,台湾“中科院”电子研究所(现改称资讯通信研究所,又简称为三所)为研发台海军水中兵器并进行测试。在海军左营军港桃子园基地海边,筹建了一座实验厂房,定名为“万象馆”。1976年,电子所成立水下科技组,即所谓的“三所十六组”,具体负责水下兵器研发。万象馆就是其研发的重要基地,也是台“中科院”惟一的水下科技、研究专业单位。  相似文献   

9.
编辑部的叔叔阿姨们: 您们好! 我叫喻晓,是河南省罗山县高级中学的一名二年级学生。在看到《当代海军》第二期的一篇《海军迷——中国海军需要你》的文章后,着实地为文中的那一个个心系祖国海军建设的“海军迷”所感动。作为与他们“志同道合”  相似文献   

10.
张俊 《当代海军》2005,(12):62-63
但凡中国人,都忘不了中日甲午海战。可大家对此前北洋舰队两次访问日本并不了解,实际上北洋舰队这两次访日无论是对清朝海军还是对日本海军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清政府认为“日本狡焉思逞,更甚于西洋诸国”,因此对日本十分关注和警惕。北洋水师的缔造者北洋大臣李鸿章也认为:  相似文献   

11.
1 烟台,古称芝罘,扼黄渤间要冲,镇京畿之门户,为我国北方重要商埠和海防要塞。烟台东山,阜缓峦青,宛若一只探海的绿凤凰,其钟灵敏秀之气,自古为学人所重。于是,当1894年清廷在甲午战败后,欲谋“重整海军而先求海军人才”时,便把战后建立的第一所正规海军学校设立在这里。这所当时名称“烟台海军学堂”、后来发展为清末民初四大海军学校  相似文献   

12.
目前,瑞典海军正在执行一项全球首创的海军计划,这项计划使瑞典成为全球首个采用全隐身技术建造水面舰艇的国家。这个计划就是“维斯比”级轻型护卫舰计划。“维斯比”级轻型护卫舰共有5艘,所采用的技术大部分由瑞典海军、瑞典装备局、瑞典国防研究局(FOI)以及  相似文献   

13.
台湾“国防部”4月1日宣布了一项重要人事命令,现任海军总司令顾崇廉上将调任“总统府”战略顾问,现任参谋本部海军副参谋总长、海军二级上将伍世文调任海军总司令,现任海军副总司令李杰中将调任参谋本部海军副参谋总长,“国防部”常务次长沈方祥中将调任海军副总司令。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于1952年正式组建,它是一支由水鱼雷机、轰炸机、歼击机、强击机、侦察机、反潜机、运输机、各种专业飞机和防空部队所组成的海空力量。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在人民海军创建初期,非常重视海军航空兵的建设。周恩来总理在同海军司令员萧劲光商谈海军创建大计时,毅然决定建设海军航空兵,并拟定向苏联购买飞机的方案。毛泽东主席完全赞同,亲笔批示:“照周批办。”海军领导机关成立以后,遵照海军领导人当时确定的:“全面展开,重点建设”的原则,即着手组建海军航空兵。1950年初,经中共中央批准,海军航空兵的创建首先从建立海军航空学校开始,航校校址设在青岛  相似文献   

15.
在土耳其的依斯坦布尔,有一所被誉为“西点”的海军学府——土耳其海军军官学校一在中国军人的眼里,土耳其军队、海军,以及海军军官学校又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不妨听听从土耳其考察回国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员、女博士赵伟力的讲述。  相似文献   

16.
林镇夷,福建人。“海军军官学校”1969年班、“三军大学”1991年班毕业。曾任“海军军官学校教育长”、“舰队长”。1995年1月晋升少将。1995年5月和1996年4月两度担任“敦睦支队”指挥官。1998年1月任“海军总部人事署署长”,后任“海军教准部”司令。2000年1月晋升中将。2001年6月任“海军舰队司令”,2003年12月任“海军副总司令”。2005年5月晋升海军二级上将,接着升任“国防部海军副参谋总长”,2006年2月当上第17任“海军司令”。1996年7月因率“敦睦支队”出访南非,完成远航训练任务有功,获“四等海星”奖章一枚。  相似文献   

17.
李牧洋 《当代海军》2005,(12):64-65
王立申档案: 1946年出生,浙江省青田县人。毕业于“海军军官学校”1969年班、“三军大学海军指挥参谋学院”和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战略教育学函授班,曾在南非“海军参谋大学”、美国“潜艇学校”学习,获得美国“爱荷华大学”工业管理硕士学位。王立申1988年5月任“海狮”号潜艇艇长,1989年3月任“海龙”号潜艇艇长,199年9月任“华阳”舰舰长,1993年10月任“诺克斯”级“导弹护卫舰支队支队长”,后任“驱逐第一舰队副舰队长”,1994年1月晋升“少将”。1995年7月任“驱逐第一舰队舰队长”,1996年6月任海军“62.2特遣支队支队长”,1996年7月任“海军武器获得管理办公室主任”,1998年8月任“海军督察长室副督察长”,“海军情报署长”、2001年6月任“海军舰队司令部副司令”,并晋升“中将”。2002年3月任“国防部战略规划司司长”,2003年12月任“海军舰队司令”。  相似文献   

18.
韩国海军军官学院位于首都汉城,依山傍海,是韩国海军培养初级指挥军官的院校。学院创建于1946年1月,担负着为韩国培养领导21世纪“海军时代”的海军军官的任务,是一所集军事训练与培养全球化思想学员于一  相似文献   

19.
军闻述评     
海军“石家庄”舰即将扬帆出海据《石家庄日报》报道,2006年1月6日,石家庄市与海军“石家庄”舰举行军民共建签字仪式,这标志着石家庄市自此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方“蓝色市土”,海军“石家庄”舰有了自己的第二故乡。6日上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振华,市长吴显国亲切会见了海军“石家庄”舰一行。吴振华、吴显国分别讲话。他们说,以城市名字命名海军舰艇,是人民海军双拥共建活动的伟大创举和成功实践。这次海军“石家庄”舰的命名组建,是石家庄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事,为我市的双拥工作赋予了新的内容,构建了新的平台,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要以这次军民共建活动为契机,大力宣传海军“石家庄”舰,全力支持海军“石家庄”舰,努力续写石家庄市双拥模范城的新篇章。海军“石家庄”舰作为石家庄市地域外的一  相似文献   

20.
晚清时期,巩固海防、建设海军成为洋务运动中军事自强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培养海军人才,自1877年起,在洋务派官僚的主导下,清政府多次向海外派遣海军留学生,学成回国的海军留学生大多成为中国近代海军建设的中坚力量.晚清海军留学教育加快了中国海军的近代化历程,在中国近代海军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用人最是急务,储才尤为远图”——派遣海军留学生的背景 晚清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为求自强,积极创办近代海军.洋务派在创建近代海军之初是“借才异域,冀救目前之急”.然而,由外国人指导造船、驶船,中国人“虽日习其器,究不明乎用器和制器所必然”,如此学习终非久远之计.在洋务派的主持下,在购造舰船的同时,以创办学堂和派遣留学生为主要内容的近代海军教育也随之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