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南京失守以后,国民政府退守武汉。在武汉长江下游不远处的田家镇,也就成为了扼守武汉至关重要的一道防线。田家镇位于江西、湖北交界处的长江北岸,地势险要,水流湍急,是扼守长江的咽喉要地。为了防止日本海军溯江而上,中国海军拆除了从九江到田家镇的所有航行标志,并在田家镇至半壁山、蕲春至岚头矶、黄石至石灰窑、黄岗至鄂城,布设水雷1000余县。设  相似文献   

2.
日军攻占武汉以后,掌握了长江的控制权。长江成为了日军侵华战争的重要补给线,为了减缓日军向中国内地的推进速度,中国海军决定在长江展开敌后水雷游击战,切断日军侵华战争的后勤补给线。 1940年初,中国海军成立长江中游布雷游击队,以刘得浦上校为总队长,下设5个中队,11个分队,在湖口至芜湖段开创第一布雷游击区。之后,根据斗争需要,又组织4个挺进布雷队,在鄂城至九江段开创了第二布雷游击区;组织2个挺进布雷队,在监利至黄陵机开创了第三布雷游击区。一场控制与反控制、消耗与反消耗的殊死斗争即将在长江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3.
⊙大沽口炮台概况天津历来是北京的门户,而市区以东45公里的大沽口又是“津门之屏”,对于津、京是一道天然屏障,是扼守京津战略纵深的“咽喉”。大沽口炮台,最初是指海河河口两岸南北两座圆形炮台而言。两炮台始建于1816年,是大沽口最早的炮台。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派直隶总督亲临大沽口指导海防建设。经过数年经营,大沽口炮台已建成大炮台5座、土炮台12座、土垒13座,组成大沽炮台群,初步形成一套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1858年第一次大沽口保卫战失利后,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奉旨重修炮台,用4个月时间,在海河口南北两岸,修建了以“威、镇、…  相似文献   

4.
电岩炮台是中国沿海对游人开放的五大炮台之一.它位于大连旅顺港外,黄金山南部,是扼守旅顺港的重要阵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近年来才开放的旅游观光景区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5.
电岩炮台是我国沿海对游人开放的五大炮台之一,位于大连旅顺港外,黄金山南部,是扼守旅顺港的重要阵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近年来才开放的旅游观光景区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1904年,为了争夺侵华利益,日、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国土上  相似文献   

6.
一、节节阻塞挫敌锐气自甲午战争至抗战前夕的四十余年中,由于国势衰微和历届政府的腐败,中国海军发展极其艰难,到抗战初,仅有舰艇约60艘,总吨位仅6万余吨,而且其中多为舰龄在二十年以上的老舰,与年龄并不比中国海军长多少的敌国日本海军的实力相比形成巨大反差。七·七事变后,弱小的中国海军同全国军民一道奋起抗敌。当时为了避改锋芒,海军除留少数舰只防守青岛、闽江口和珠江口外,大部舰只转入长江,拱卫京酸。与此同时,中国海军实行了大规模的长江紧急阻敌计划,力图以沉舰.水雷和岸炮组成效道阻塞线,以迟滞日舰沿长江侵入…  相似文献   

7.
杨涛  范彬 《政工学刊》2006,(3):27-29
在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中,处于绝对劣势的中国海军,以自己的鲜血赢得了许多战果,但也付出了相当惨重的代价。这段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了60多年,但对于我们仍有深刻的启迪。一、军事价值——中国海军作战的基本特点。从作战态势来看,中国海军实现了战略上的守势与战术上的攻势的统一。根据国民政府的作战方案,中国海军的抗日作战方略是先取攻势防御,不得已时则转入守势防御。但是,由于日军首先发动了上海战役,使作战前沿后置于江阴的中国海军未能实现抗登陆作战计划。在此之前,中国海军封锁长江的计划被泄露,日本海军在长江内的数十艘大小舰船及时…  相似文献   

8.
虎门要塞,是处于珠江口的一段狭长洋面,其两岸峰峦夹恃,险要处炮台密布,形如虎口,扼守号称中国南大门的珠江口,护守着南国重镇广州。明代以来,虎门历经修筑,形成了"金锁铜关"的军事要塞。近代  相似文献   

9.
抗战中的中国海军水雷战探析胡海波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海军以长江及其支流为主战场,成功地对日军实施水雷战,取得显著的战绩,为抗战事业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本文仅就中国海军对日军进行水雷战的背景、概况及其地位和作用作一探析。中国海军势单力薄,被迫进行水雷...  相似文献   

10.
在川江西陵峡的入口处,有一个村子名石牌,由于它地处长江险要之处,居高临下可以扼守江面,所以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此设立了要塞炮台,坚守了长达6年之久,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抗战胜利后,重庆各界慰劳团为石牌要塞树立了要塞保卫战胜利碑,碑文上写道:民族英雄血,山河锦绣花,舍身争许国,杀敌当还家。正气乾坤塞,忠风世界夸,泰山权轻重,片石与光华。其间,石牌要塞先后曾划归川江和宜万区要塞的第一总台管辖,而时任该总台台长的就是海军上校方莹。在方莹的军旅生涯中,他参加过北京政府海军、南京政府海军和新中国人民海军,本文概要地介绍了方莹一生的漫长历程。  相似文献   

11.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调集重兵,准备进攻上海和南京.为了应对日军的进攻,国民政府最高国防会议决定封锁江阴要塞一带最狭窄的长江江面.为此,中国海军部制定了与陆战相配合的战略目标,以长江为布防重心,集中主要舰只,封锁出海口,消灭长江内的日本军舰.自此,中国海军走上了抗战前台.在江阴,中国海军展开了中国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也是最为惨烈的一次海空大战.亲临要塞观战的德国军事顾问团团长法尔肯豪森说:“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我所见到的最激烈的海空战.”中国海军将士在江阴的抗战,可谓惊心动魄,振奋人心.  相似文献   

12.
虎门要塞,是处丁珠江口的一段狭长洋面,其两岸峰峦夹恃,险要处炮台密布,形如虎口,扼守号称中国南大门的珠江口,护守着南国重镇广州。明代以来,虎门历经修筑,形成了“金锁铜关”的军事要塞。近代以来,林则徐虎门硝烟的爱国壮举以及鸦片战争中的虎门血战,使得虎门要塞瞩目中外。1959年,谢觉哉先生参观虎门炮台时曾赋待一首,诗中以“一将当关门号虎,万夫起舞夜闻鸡”来形容虎门的险要。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中国海军在抗战中的作用及启示李仲元抗战时期,中国海军在对日作战中表现出两种奇特的情况,其一,海军基本无海战。虽然开战时拥有4个舰队,1个江防司令部,100余艘舰艇,但始终未同日本海军在海上进行较量。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海军迅即退入长江及其它江...  相似文献   

14.
事件     
《环球军事》2011,(14):4-4
中国海军第9批护航编队起航 由“武汉”号导弹驱逐舰、“玉林”号导弹护卫舰和“青海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中国海军第9批护航编队7月2日从湛江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相似文献   

15.
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以强大的攻势,相继占领了长江中下游两岸众多战略要地,长江航道随即成为日军向中国腹地不断进犯的重要通道。此时,中国海军舰艇在淞沪抗战和江阴抗战中早已丧失殆尽,已经无力与日军在长江江面进行正面交锋,不得不寻求新的作战方式。于是,一场在中国军事史上不曾有过的长江布雷游击战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16.
你到过炮台吗?当你踏上炮台的土地,首先映入[帘的会是阡陌相连的农田,密如蛛网的渠道,四通八达的柏油路。如果是盛夏前往,你领略到的将是处处麦海金流、瓜田香涌。炮台,位于玛纳斯河中下游,是农八师一二一团所在地,也是兵团最早创建的团场之一。1950年春天,七十五团官兵响应“军队参加生产建设”的号召,在南疆库尔勒、尉犁拓荒造田,生产自给。7至11月,全团1933名指战员奉命北移,步行近千公里,翻越天山,奔赴北疆玛纳斯河中下游炮台地区安营扎寨,拉开了开发炮台、建设炮台的序幕。其实,炮台最早开发于清朝光绪二年到十年。那时驻扎在当地的清…  相似文献   

17.
查春明 《现代舰船》2011,(10):36-38
2011年7月25日至8月11日,由"郑和"号远洋训练舰和"洛阳"号导弹护卫舰组成的中国海军训练舰编队,在编队指挥员、海军北海舰队司令员田中的率领下,对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和朝鲜元山市进行友好访问,为期18天,总航程近3000海里。  相似文献   

18.
为了防止日本舰队溯江西上进攻南京,中国海军在江阴以大量沉船、石料在长江上构筑了一条固若金汤的阻塞线,日本舰艇无法越雷池半步,日军气急败坏之下派飞机对江阴要塞和中国海军舰艇进行轰炸。中国海军第一舰队司令陈季良率“平海”、“宁海”、“逸仙”、“建康”等主力舰艇,在江阴阻塞线一侧严阵以待,与地面防空炮火配合,与日本海军飞机展开了中国海军抗战史上的第一次海空对战,也是迄今为止最为惨烈的海空对战。1937年8月16日,日本海军飞机开始分批向我海军各舰进行空袭,我“平海”、“宁海”、“逸仙”、“建康”四舰列阵用高射炮、  相似文献   

19.
李根成 《环球军事》2011,(14):20-21
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国海军目前.吨位最大、补给能力最强的战舰——南海舰队某作战支援舰支队大型综合补给舰“青海湖”号,于今年7月2日从湛江启航,与“武汉”舰、“玉林”舰一起,组成中国海军第九批护航编队,正式执行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护航任务。  相似文献   

20.
2008年 12月26日,中国海军3艘舰艇从海南省三亚启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担任此次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编队由“武汉”号导弹驱逐舰、“海口”号导弹驱逐舰、“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并搭载两架舰载直升机和部分海军特战队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