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省水城县光明村,是一个由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一体的高寒山区极贫村。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深处,始终没能改变贫穷落后的命运。但贫瘠没有主宰人们改变命运的信心。水城军分区和水城县人武部在率兵带民创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带领光明村人向贫穷发起了挑战,他们倾情扶贫的事迹,在当地被传为佳话。向支部要凝聚力。光明村是江泽民同志1996年视察过的极贫村。该村178户,823人,贫困户达102户,人均粮食202公斤,人均纯收入360元,穿麻布衣,住茅草房,适龄儿童入学率不到42%。扶贫先扶志,扶志看支部。水城军分区党委把抓好村支部建设  相似文献   

2.
从贵州西部六盘水市出发,沿着乌蒙山中一条长35公里的柏油路寻访至光明村,眼前呈现的是与时俱进的新农村景象图。然而,5年前,光明村却是一个典型的极贫村,聚居着彝、苗、汉等民族178户,年人均收入不足300元,口粮不足200公斤;吃土豆片,穿麻布衣,住茅草房,自古“贫甲天下”。 1996年10月27日,江主席视察光明村后,心情沉重地嘱托六盘水市党、政、军领导,一定要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打好扶  相似文献   

3.
扶贫先扶志     
笔者从有关报道中了解到,有的地方出现片面性的扶贫趋势,把扶贫的重点放在给钱给物,以给了多少钱物作为唯一的扶贫政绩向上级汇报。 去年10月29日,江总书记在视察贵州省时讲话指出:“扶贫一定要先扶志。”“扶贫的关键在落实,落实的关键在干部。”江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要求我们:全党全社会扶贫要立足现在,着眼将来,要在给科技信息,政策信息,提高素质上下真功夫,才能使扶贫工作出现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为认真落实好江总书记视察贵州时对扶贫工作所做的重要指示,贵州黄平县人武部党委在黔东南州委、州政府和凯里军分区党委的领导下,高度重视抓好贫困乡村的扶贫工作,人武部党委除了动员全县25000多名民兵投入扶贫攻坚外,并从1997年开始主动承担了该县崇仁乡猪狮坳村的扶贫任务,并把该村猪狮坳组作为人武部的定点帮扶单位。 猪狮坳组当时有51户共229人,由于坡高地陡,全组仅有耕地面积133亩,人均  相似文献   

5.
西双版纳军分区机关,1996年,走进深山攀穷亲,对景洪市嘎栋乡曼典村纳矿新老寨挂钩扶贫。经过几年努力,使这个寨子旧貌变新颜,摘掉了贫困帽子。纳矿新老寨聚居着37户“冬放一把火,夏撒几粒种,秋收一小箩”的拉祜族群众。1996年以前,全寨人均仅收入杂粮115公斤,250元钱。  相似文献   

6.
古富村坐落在云南省永平县城东部的万宝山下,辖18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散居着彝、白、傈僳、侗、汉等五个民族,320户1444人。农户商品意识低,科技落后,干旱缺水,山民们守着大山,过着穷日子。1996年,全村人均占有粮不足400公斤,人均年收入只有612元,是永平县的扶贫攻坚村。  相似文献   

7.
3月3日,贵州遵义军分区的官兵来到定点攻坚扶贫点,开展共建“富裕文明新村扶贫联系点”活动,启动“双百工程”。这是成都军区部队为迎接西部大开发,实现脱贫的又一项举措。 1996年10月,江泽民总书记到贵州省视察扶贫工作,对军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的扶贫工作做了重要指示。各部队和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积极响应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号召,动真感情,下真功夫,采取结对扶持、定点挂钩、重点帮带等形式,支持“希望工程”开展科技扶贫、教育扶贫、智力助民,培训科技骨干,组织发动民兵预备役部队开展“一连带一村、一排带一组、一兵带一户”的扶贫活动,在西南这个扶贫主战场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军区部队和民兵积极响应江总书记的号召,以帮助驻地群众脱贫致富、促进边疆繁荣稳定为己任,积极投身扶贫攻坚战斗,为夺取扶贫攻坚的最后胜利建立了新功。 扶贫先扶志 新平县人武部组织民兵在元江河谷及其两岸半山区兴办“绿色企业”,带动当地群众走上致富路的实践,显示了省军区实施“扶贫先扶志”战略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1991年至1996年,江泽民主席两次登上贵州高原视察扶贫工作,语重心长地要求驻黔部队积极投身扶贫攻坚主战场。 6年来,驻扎在武陵山主峰梵净山麓的铜仁军分区及所属人武部全体官兵牢记江主席的嘱托,视人民为父母,把驻地当故乡,用一腔热血与忠诚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谱写了一曲曲扶贫攻坚的乐章。  相似文献   

10.
1996年12月,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军区和人武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扶贫开发会议精神,进一步组织民兵、预备役部队做好扶贫开发工作,为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作出新的贡献。为配合总部精神的宣传和落实,本期特意推出《扶贫攻坚光荣榜》。希望各级军区、人武部门根据总部通知精神,把组织民兵、预备役部队开展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各单位要按照总部“扶贫先扶志”的方针,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民兵、预备役人员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共同富裕的思想,为脱贫致富、扶贫开发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要紧紧围绕《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当地经济发展规划,以解决群众温饱进而脱贫致富为主攻方向,在成建制地参与一些重大扶贫工程的同时,广泛开展定点扶贫、包户扶贫、结队扶贫和“一兵带一家、一连带一村”等活动,使扶贫工作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各单位在组织和参与扶贫工作时,要注意总结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先进典型的事迹并能及时反馈给我们,本刊将择优予以发表。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武隆县属国家贫困县。1996年以来,县人武部积极实施“三带”工程(一兵带一户、一排带一社、一连带一村)和千点扶贫攻坚计划,推动了扶贫工作的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12.
在历史长河中,贵州以一座遵义红楼而载入史册。在20世纪,贵州以大面积的贫困成为中国扶贫攻坚的重要战场。 1991年至1996年5年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两上贵州高原视察扶贫工作。江主席在接见贵州省军区团以上领导干部时寄予厚望,他语重心长地希望贵州省军区官兵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精神,积极投  相似文献   

13.
基层声音     
费名 《兵团建设》2005,(4):49-49
扶贫帮困重长效,扶贫莫忘扶志,心得体会抄不得,“业余形象”也重要,领导干部要“不耻下问”,给“不作为干部”亮红灯,重“奖”也要重“讲”,为“会议限时”叫好。  相似文献   

14.
1991年至1996年5年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两上贵州高原视察扶贫工作,并亲切接见贵州省军区团以上领导干部。他语重心长地要求贵州省军区官兵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精神,积极投身贵州扶贫攻坚,与各族人民一道把贵州高原建设好。 贵州省军区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牢记江总书记的嘱托,积极投身于这场轰轰烈烈、功在千秋的扶贫攻坚战—— 将军立下军令状 旌旗猎猎摆战场 贵州农村的贫困与反贫困,同样牵动着西南战区最高首长的心。成都军区司令员廖  相似文献   

15.
新年伊始,贵州省水城县人武部政工科科长,驻光明村扶贫点干部彭康被晋升为水城军分区政治部组干科科长。五载春秋,他已是从水城县杨梅乡光明村扶贫点走出来的第四位团职军官。笔者一行走访该村时,乡亲们说起了解放军驻村帮扶的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16.
重庆警备区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组织部队和民兵向贫困宣战,使三峡库区近10万群众摆脱了贫困。 扶贫先扶志。警备区在开展扶贫工作中,始终坚持把扶志放在首位。去年以来,先后派出3000多人次深入到库区的21个贫困县的112个乡镇宣传党的致富政策,为贫困户送温暖,送技术,找贫困原因,传致富方法。  相似文献   

17.
贡山县人武部1996年把本县捧打乡永拉嘎村一社作为扶贫挂钩点后,从扶志气,激发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勇气入手,切实做好扶贫帮困工作,通过5年多的努力,使该社大多数群众摆脱了贫困,至去年底,全社人均纯收入1109元,人均占有粮食554公斤,达到了县委、政府规定的脱贫标准。  相似文献   

18.
西双版纳勐腊县哥三府村是一个仅有72户人家的爱尼族山寨,1991年全村人均收入仅有38.2元,人均粮食64公斤。县人武部十年如一日挂钩扶贫,使全村摆了贫困,在爱尼山寨谱写了一曲扶贫帮困的颂歌。  相似文献   

19.
党建传真     
正"四扶"架起干群"连心桥"精神上扶志、生活上扶贫、能力上扶技、经济上扶业,这是今年一师十三团党委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号召党员开展"一助一"帮扶困难职工群众活动的主要内容。精神上扶志,党员干部进连入户为职工群众讲解各项惠民政策,坚定职工群众致富的信心和决心。生活上扶贫,党员干部通过落实帮扶措施、爱心捐款等方式,帮助贫困职工解决资金困难。能力  相似文献   

20.
水富县太平乡复兴村老包社,地处乌蒙山北端,33户人家,人均占有土地0.2亩,人均年收入不到200元,山高坡陡,素有“半亩坡田望天收,一亩旱地烂石头”之称,温饱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群众,全村适龄儿童有三分之一无法上学。水富县人武部接过扶贫重任,仅用两年多时间便改变了这里的贫困面貌。人武部政委张掌均,向县委提出人武部与老包社结对扶贫请求后,先后四次带领人武部干部步行80多公里,翻山越岭,实地考察,与村干部一起立项目、造计划,并制定了“一年打基础,二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的扶贫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