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许路 《国防科技》2005,(5):80-81
从冷兵器时代至今,信息获取在军事斗争中就一直有其特殊的重要战略地位,而今,以夺取制信息权为核心的信息化战争,信息获取技术更是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技术基础。回眸世纪之初的美伊战争,不难看出战争中的“信息获取”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了极其重要影响,留给了世人许多的思考和启迪。一、夺取“信息优势”,谋求作战的先机以往的战争哲学是“以大吃小”,今天的战争哲学则是“以快吃慢”。在美国国防部1999-2002年财年《国防报告》对“信息优势”作了这样的界定:“信息优势是指保证己方不间断地收集、处理和分发大量信息,在把正确的信息以…  相似文献   

2.
美国目前正在计划重新启动野心勃勃的新“星球大战”计划,在太空中大量发展军事飞船,组建太空巡逻舰队。英媒体称,美国空军部长等警告美国的盟国不要对该计划说三道四、“进行任何否决”。如果该计划真的实施,最迟到2014年,美国将成为外太空的惟一“主宰”!对伊战争尝到甜头这项野心勃勃的新“星球大战计划”被命名为“否决”——也就是在没有征得美国同意的情况下,任何国家都不允许将太空用于军事或其他目的。“否决计划”是美国的太空科技——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在阿富汗战争和最近的伊拉克战争中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做出的。在最近伊拉克战争…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倒萨之战”开打以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多次在战争动员会上给美国官兵打气说:“这将是一场高科技战争,零伤亡战争,美国有绝对把握取胜。”当然,拉姆斯菲尔德所说的“零伤亡”指的是美国士兵,而非伊拉克方面。然而事实看来,尽管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充分使用了高科技手段,与伊拉克相比占了绝对优势,但美军的“零伤亡”目标在战争一开始就被打破了。据不完全统计,在伊拉克战争的头4天里,美英联军就损失了31名官兵,  相似文献   

4.
姚健  王翼 《国防》2005,(3):74-74
纵观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无论是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还是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几乎无一例外地成了美国版的战争“剧本”。虽然都由美国亲自“执导”,但每场战争“剧本”的故事情节、表现手法、中心主旨却各不相同。人们不禁猜测:美国下一场战争将会怎么打,“剧本”将会怎么演。客观地讲,尽管美国作为参战的主体没有变,但每场战争作战的地域、时空、天候等自然条件,作战对手的兵力、装备、综合国力等客观因素都不尽相同,客观上要求美国必须采取不同的作战样式,以适应战场形势的变化。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任何事物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蟒蛇行动”的结束,美军在阿富汗境内对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武装分子近半年的讨伐行动告一段落。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开始转移并锁定新的目标,以期将反恐战争扩大至其他国家。 锁定伊拉克 早在阿富汗战争刚刚打响之际,美国总统布什便公开宣称,阿富汗战争决不是反恐战争的终结,而是反恐战争的开端。他发誓,美国不仅要消灭阿富汗境内的恐怖分子,而且要彻底铲除“基地”组织及其他主要恐怖组织散布在一些国家的训练营地、集结营地  相似文献   

6.
军事测绘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先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往今来,“地图”始终是开展军事行动的重要依据,“地图”所对应的战场环境往往直接影响到作战的具体方式、进程和结果。在今天的信息化战争中,“天时地利”对作战的影响与传统战争相比,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科索沃战争中,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到美国的导弹袭击,事后美国称之  相似文献   

7.
信息战建设的初期阶段——战场数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湾战争以后,美国军方对信息技术在战争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由最初的“电子战”发展到“指挥控制战”,又发展到目前比较成熟的“信息战”理论。在信息战理论的指导下,美国三军各自制定了信息战计划并成立了相应的信息战机构。美国陆军的信息战计划称为数字化计划。它是利用现代先进的数字技术来提高武器装备的信息含量和部  相似文献   

8.
中继卫星系统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器的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开辟了军事斗争的新天地。从1957年前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至今,美国、俄罗斯等掌握了航天技术的国家,向太空发射了数以千计、各式各样的人造卫星,以及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它们大多肩负着明确或秘密的军事任务。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动用的各种卫星系统,成了战争中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对取得战场主动权起到了决定性的信息支援与保障作用,确立了军用航天装备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独特而又重要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许多国家竞相发展以中继卫星系统…  相似文献   

9.
于乾  桑金良 《环球军事》2013,(22):41-41
反恐怖作战是21世纪的新型战争。前任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说,反恐怖作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战争、战役或;中突,而是有别于二次大战以来历次战争的一场新型战争。美国把它称之为“灰色战争”“非常规战争”。反恐怖作战的长期敌人是那些遍及世界各地的、组织网络化、现代高智商的国际恐怖犯罪团伙。  相似文献   

10.
军事纵横     
某些专家,尤其是美国的专家认为,从战略角度讲,下个世纪将以他们称之为“第四代战争”的冲突为特点。这种新一代战争是什么意思呢?一方面,就是有别于下一代战争——使用高技术武器的运动战,上一代战争本身已接替了世界大战和非殖民化战争。在这种形式的战争中,也可以发现以前各代战争中所没有的“第四要素”。最近的、也是最典型的“第三代冲突”是海湾战争。这场战争发生在一个非常特殊的沙漠地区,敌人武装得很好,但士气低落,正如一位将军所说,它“几乎没有进行战斗”。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技术当然会显得很了不起。实际上,被称为“第四代战争”的冲突已经不再是  相似文献   

11.
夏前勇  李军  郑勇 《国防科技》2004,(12):61-64
纵观人类战争的历史长河,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作战力量的三大基本要素。在工业时代的机械化战争中,物质和能量是主导要素,信息是辅助要素。而在信息时代的信息化战争中,信息则上升为战争的主导要素,物质和能量转变为辅助要素。在信息化战场,战争不是为了获取或摧毁对方的财力或军力,而是为了掠取对方的信息。信息空间行动自由权广泛制约着陆、海、空、天等诸战场空间的行动自由权。没有“制信息权”,就没有制陆权、制海权、制空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信息制胜”作为军事斗争的指导思想,把保持和夺取“制信息权”作为夺取制陆权、制海…  相似文献   

12.
一、舆论造势,震慑对手。根据作战意图,围绕特定主题,组织多种媒体力量,进行全程多维的集中连续宣传,营造强大舆论声势。在伊拉克战争中,早在武力“倒萨”之前,美国就已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政治“倒萨”行动。“兵马未动,舆论先行”。“9·11”事件不久,美国政府就形成了攻伊倒萨的决心。经过精心策划,美国的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围绕布什提出的“邪恶轴心”和“先发制人”理论,不厌其烦地进行宣传造势。美方还不断发出战后要审判和惩罚“战犯”的信息,一再散布美军大兵压境的消息,通过媒体炒作种种“倒萨”方案,谋求产生威慑效应。战争爆发…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进行的历次战争中,美军特种部队的作战行动最具传奇色彩。他们自地上、空中或水下遁出,来无影,去无踪,打得敌人心惊胆战、防不胜防,创造了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因此闻名遐迩。“绿色贝雷帽”、“德尔塔”部队、“海豹”小队、“空中突击队”在美国简直是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14.
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军提出了“非对称作战”理论。之后不久,一些美国战略家又提出美国应考虑应对。不对等战争”。1999年,中国的两位军官提出了“超限战’理论。这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人们对战争和战法提出的三个新概念。“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美军对塔利班武装的“阿富汗战争”是上述战争新概念的推演。一时间,由高技术战争演绎出的种种花样令世人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15.
正当美国为“攻伊倒萨”战争紧锣密鼓准备之时,作为战争的“前奏曲”,美国的心理战早已先期展开,来势之猛甚至超过海湾战争。正是,“倒萨”战争尚在筹备,“心理战场”先燃烽烟。充分利用传统媒介舆论进攻先声夺人心理战的基本手段就是宣传。在美国这次“攻伊倒萨”行动中,传单和广播仍是开展心理战的主要武器。早在2002年11月17日之前,美军就在伊拉克南部地区3次散发了数以10  相似文献   

16.
洪贤禄  李静 《国防》2014,(9):56-56
2013年6月,斯诺登爆出“棱镜”事件,世界各国一片哗然。奥巴马在对美国的监听行为进行辩护时说:“你不能在拥有100%安全的情况下同时拥有100%的隐私、100%的便利。”由此可见,信息不安全已是公开的秘密。信息是21世纪夺取战争制高点的关键,制信息权更是战场控权的核心,加速构建信息安全屏障已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键盘声声,胜过炮声隆隆;鼠标闪闪,胜过刀光剑影。信息化的军队,此起彼伏,掀起万钧雷庭;在未来的数字化战场上,信息导控着金戈铁马,纵横驰骋…… 新的战争形态,将由信息成为其特定的内容:信息武器是军队武器系统的骨干;信息系统是军队的神经中枢;对信息获取、控制是高技术战争的“制高点”;战场“制信息权”是导致战役战斗乃至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应用于信息战的“五大技术”,即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主宰着现代高技术战争的舞台,在历次战争中叱咤风云,表现出非凡的作为,展示着迷人的风采。  相似文献   

18.
胡欣 《现代军事》2010,(6):20-23
冷战结束20余年来,超级大国美国已经经历了四场战争:1991年的海湾战争、1996年的科索沃战争、2001年的阿富汗反恐战争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在这期间,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根据自身国家利益和对面临威胁的判断,不断调整对外使用军事力量的立场和政策,先后出现了所谓的“鲍威尔主义”、“布什,拉姆斯菲尔德主义”。随着奥巴马政府上台,美国的对外战略开始了新一轮调整。在这其中,在军事领域最近又出现了“马伦主义”。  相似文献   

19.
俞杰 《国防科技》2003,(4):73-74
伊拉克战争正在残酷而激烈地进行着,然而,早在战争开始前数月,美国联合信息作战中心就已开始在“看不见的战线”上同伊军展开了较量。美军中央司令部希望依靠多种信息战手段,凭借“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策略,动摇伊军的军心和民心,在战前就打垮萨达姆部下的斗志,以达到不战或小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据美国科学家联盟(FAS)目前公布的信息分析称,“萨穆德”Ⅱ型是以前苏联的“蛙”式远程火箭的基础上修改而成,期间还搀杂了许多伊拉克在1980-1988年两伊战争时间从伊朗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