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解放台湾、彻底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建立一个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新中国,就成为所有炎黄子孙的最大愿望。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密切关注台湾问题,并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制定了“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抓紧进行了解放台湾的战略筹划。一、适时制定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共中央面临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在重重困难面前,中共中央仍然把以武力消灭撤逃台湾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实现祖国统一作为主要的选择,制定了“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一)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残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  相似文献   

2.
1949年春,在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追击阶段中,我军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大迂回大包围的作战方针,迅速歼灭了国民党最后残存于大陆的胡宗南、白崇禧等集团,解放了除西藏以外的祖国大陆。现在,学习和研究这一方针,对指导今后作战仍然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1947年是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一年。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实现这一战略转变,精心运筹,巧妙造势,充分显示了战略家非凡的胆略和高超的指挥艺术。解放战争进行到1946年底,国民党军虽占领了我大片解放区,但其战线太长与兵力不足的矛盾日趋尖锐,全面进攻已达到顶点。为从根本上转变军事形势,华东我军和晋冀鲁豫野战军在中央军委的  相似文献   

4.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保卫工作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各级党委、政治机关的领导下,坚持以"九条方针"为核心的防奸反特基本路线,"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基本方针、"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基本政策,积极适应形势任务变化,有效防范和打击了敌特分子的破坏活动,为建立和巩固解放区人民政权,保证部队纯洁巩固,保卫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并非解放战争时期所独创,而是在长期革命实践中逐步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5.
解放战争中毛泽东将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启示张荣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涉渡淮河1947年以前,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20年,长期处在战略防御和被“围剿”的地位。进入全国解放战争第二年,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领导人民解放军第一次转入战略进攻。...  相似文献   

6.
何时由自卫战争转入全国解放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在全面内战爆发前的过渡阶段和全面内战爆发后的一段时间内,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总的战略指导方针是争取实现国内和平、民主、团结。为了实现这一总的方针,在军事战略上,则是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的进攻,保卫解放区的安全,促进国内和平民主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我军在解放战争时期建立的请示报告制度,是中共中央为适应战争形势发展而采取的重要举措,对解放战争乃至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建设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就请示报告制度产生的原因、建立经过及其意义作一探讨。 一   所谓请示报告制度,即各中央局、分局书记和军队兵团以上单位的首长,分别定期向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报告其全面情况,以及地方县委和军队团以上单位定期向上级作请示报告的制度。这一制度是从 1948年 1月开始着手建立的。这时全国解放战争已经进入了战略进攻阶段,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已为期不远。战争形势的…  相似文献   

8.
在辽沈战役胜利40周年之际,我三次重访当年的战场——辽宁锦西塔山地区。我站在塔山烈士纪念碑前,目视陈云同志写的:“塔山阻击战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庄严肃穆的大字,环顾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心潮起伏,不禁引起对塔山阻击战的深思与回忆。全国解放战争进行到第三年,也就是1948年6月,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认为,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进行战略决战的条件已经成熟,并决定在形势对我最有利的东北战场发起辽沈战役,采取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的方针。为此,中央军委于1948年9月7日、10月4日多次致电东北野战军,要求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确立攻克锦州、榆关、唐山诸点,控制北宁线之决心,坚决执行首先攻克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军,是一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部队。其前身是由红一方面军第5军团的一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一部和冀鲁豫、晋察冀几个分区的部分地方部队组成,解放战争中改编为西北野战军第6纵队,1949年1月,即改编为第1野战军第2兵团第6军。该军从组建到撤销,历时4年零7个月,参加大的战役17次,歼灭了大量敌人。特别是部队进军新疆,历尽艰辛,为新疆和大西北的解放及保卫边疆、建设边疆作出了重大贡献。 1947年下半年,解放战争经过一年多作战,全国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国民党被迫将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继续将战争引向解放区。党中央抓住战局发展的有利形势,及时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  相似文献   

10.
解放战争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后,随着国民党军主力被歼灭和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进入了以战略追击为主要内容的新阶段,即向全国进军阶段。这一阶段的作战特点:一是敌我兵力对比我军已占绝对优势。1949年  相似文献   

11.
简析新式整军运动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7年11月至1948年夏,人民解放军各部队遵照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用诉苦和三查方式先后进行了新式整军运动。本文仅对其历史作用作一简析。一、新式整军运动有效地提高了官兵的阶级觉悟,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进程新式整军运动,是针对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关键时刻,革命队伍中出现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和作风不纯的状况而开展起来的。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是蒋家王朝走向崩溃的标志。这种形势客观上要求人民解放军官兵发扬高  相似文献   

12.
淮海战役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歼敌最多、影响巨大的一次战役。它和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一起,对摧毁国民党反动统治,夺取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本文就淮海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谈些粗浅认识。(-)淮海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蒋介石战略防御计划,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在江北的精锐部队,为渡江战役,夺取国民党首府,并进而彻底摧毁国民党军队,解放全中国准备了条件;淮海战役的胜利还有力地配合了平津战役,对和平解放北平起了重要作用,从而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此次胜利不…  相似文献   

13.
郭芳 《军事史林》2021,(10):21-29
从1949年2月至1950年6月,是全国解放战争的战略追击阶段.这一阶段,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领导人民解放军追歼国民党军残余力量、实施向全国进军的军事行动,完成了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战略任务.重温这段历史,认真地学习、研究和总结毛泽东指导向全国进军所表现出来的卓越的战争指导方法和娴熟的战争指导艺术,对于我们在现今与未来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提高解放军指挥员特别是高中级指挥员的军政素质和指挥艺术,加强备战打仗能力,无疑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严厉批战将三兵团奋战立新功唐义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发动和组织的平津战役,在第一阶段的平绥线作战中,由于东北野战军正入关开进,放这个阶段的作战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按军委的作战意图,由华北第3兵团杨成武所部首先包围张家口,促使国...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从抗日战争结束到全国解放战争全面爆发的过渡阶段中,我党我军针对国民党统治集团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从各方面进行了应付全面内战的准备。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依据作战对象的变化以及敌情和战场形势及时作出了实施党的军事战略转变的决策,提出我军的作战形式由游击战为主转变为运动战为主,并与之相适应,建立起地方性的正规兵团。经过整编,截至1946年6月,全军共有野战军27个纵队(师)及6个旅,总兵力120余万人。1946年6月下旬,全面内战爆发后,解放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  相似文献   

16.
省军区、军分区的根本职能是什么?这本来不是个问题,党中央、中央军委对此一直是很明确的。早在1953年6月,朱德总司令和肖华副主任,在总参、总政召开的全国人民武装工作会议上就提出:“省军区、军分区以贯彻民兵、兵役工作为主的方针。”1959年12月,党中央批转军委关于民兵工作问题的请示报告和1960年2月军委批转全国民兵工  相似文献   

17.
目标成本战略——提高“两车”市场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卢正英许百涛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提出的“保军转民”方针指引下,兵器行业利用军工闲置资产和较少的国家投入,经过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以汽车、摩托车为主,带动相关企业全面发展的产业化格局。初步建成了摩...  相似文献   

18.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国民党反动统治集团及其军队,人民解放军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这一时期,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科学及时制定正确的路线政策、战略方针并保证坚决贯彻执行,调整建立各级党组织机构、配强领导班子,恢复健全党委制、实行首长分工负责制,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整顿、建立请示报告制度等一系列正确而强有力的举措,从政治方向、领导机构、组织基础、制度机制和纪律约束等方面,始终确保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对人民军队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有效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增强面对强敌敢打必胜信心决心,具有重要历史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03年民兵政治工作,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为主线,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方针原则,突出抓好军事斗争准备中的民兵政治工作,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狠抓落实,确保民兵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江主席指挥,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  相似文献   

20.
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的渡江行动不属于渡江战役温瑞茂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军委于1949年2月3日至3月20日先后决定:以第二、第三野战军的7个兵团24个军及地方部队共100万人,准备于4月间发起渡江作战,歼灭国民党军汤恩伯集团,夺取国民党政治、经济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