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在拾掇行李包的时候,父亲来了一个电话,叮嘱我一定要带着新军装回老家。当兵十几年,每次回老家过春节都是穿便装,这次父亲怎么突然想起非让我穿军装,而且是新军装回去呢?  相似文献   

2.
陈勤伍 《华北民兵》2011,(12):25-25
从基本规章制度学起,从基本工作方法讲起,从基础训练科目训起……前不久,北京某预备役高炮师组织基层预备役军官集训,集训从解决"三个不等式"开始,通过严抠细训纠治官兵思想偏差。穿上军装不等于是合格军人"穿上军装,咱就是军人了……"集训前一天,师政委孙复兴看望参加培训的预备役军官时,无意中听到这句话。  相似文献   

3.
1.75米的个头,笔挺的身材,国字脸,大眼, 短发,在一身合体的军装衬托下,愈显精干英武。这就是本文的主人公——龙春峰,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纠察排排长。2003年5月,上级的一纸调令,咱有幸来到警勤连与龙春峰共事。同吃一锅饭,同喝一桶汤,而且一个是警卫排长,一个是纠察排长,工作嘛自然就接触得密切起来。嘿!近一年下来, 咱只想说:龙排啊,想说爱你不容易!  相似文献   

4.
2008年初,俄罗斯国防部完成了新军装的设计工作,日前俄军已开始更换新式军装.当初在下达设计命令时,要求设计人员除了要保障新军服适合现代作战要求外,还要恢复沙俄军服的风格.那么沙俄军服又是什么样的呢?  相似文献   

5.
军装变奏曲     
在一次探亲假中,正赶上哥哥搬家,几身叠得整整齐齐的军装摆在我眼皮底下,让人一瞅便感触良多.哥哥是1981年底参军的,在部队足足呆了十几个年头,如今早已复员的他居然还把军装保存着.闲谈中,哥哥说起了他走南闯北许多耐人寻味的美好回忆,然而最令他难忘的就是军装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难舍绿军装     
20岁那年 ,我考上军校。第一次穿上绿军装。在最初的兴奋与欣喜过后 ,我产生了一丝失落 :看着同龄人西装革履 ,在缤纷世界里尽情挥洒自己的青春 ,而我将融进这单调、绿色的方阵中。我不禁问自己 :“军装是不是很‘土气’ ?”第一次探亲回家 ,我身着军装。在车站 ,不止一个人向我问路 ,一位河南老大爷甚至没多想就把包放在我的脚边 ,自个儿买票去了 ;在车厢里 ,一个可受的小男孩除了他妈妈外 ,就喜欢让我抱他 ;到了家 ,几个表姐妹们好奇地审视着我的肩章领花 ,想要试穿这身绿军装。我不由得重新打量这身军装 :是什么魔力让历尽沧桑的老人信任…  相似文献   

7.
军人作为一个内涵厚重的名词,让人充满了敬意,很多大学生就是带着这种敬意走进了绿色方阵,当他们穿上军装以后,穿军装的人和军人相差有多远?总参2004年招收的地方大学生用他们思辨的答案回答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军装修辞     
很多人看到军装的表面,我们却熟悉军装的里子。有一天,我们有机会咀嚼生命中军装时光里的那些独特段落和瞬间,我们一定会比现在发现更多沉潜在军装上的精神消息。军装“本质上是一个表达空间”,于是, 我们看到,每个时代涌现出来的那么多的军装叙事,以及背后的修辞。  相似文献   

9.
望明月     
“兄弟,你想家了吗?”战友的一句话,将我的思绪一下就拉回到6年前……“妈,我穿军装好看吗?”刚从入武部领回新军装,我第一时间跑到医院,在母亲病床前敬了一个不太标准的军礼。母亲看着我。  相似文献   

10.
前些时,我同一位着礼服的海军士官,走进北大红楼书店。一进门,书店的工作人员一下子全站了起来,向青年士官接连发问:“这服装真漂亮,你是海军?”“咱去索马里海域护航的水兵都穿这种军装?”英俊的青年,一身款式新颖的白色着装,白衣、白鞋、白手套,自然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1.
记得在小时候,就特别喜欢、崇拜军人,渴望自己长大后也能成为一名手握钢枪威风凛凛的战士,整天喊着要妈妈给自己做军装穿。后来,两个哥哥相继入伍到海军和陆军服役,看着家门口闪闪发光军属光荣的牌子,哥哥身穿军装威武的照片,听着乡亲们的称赞,很是让我羡慕,更加坚定了参军入伍的信念。  相似文献   

12.
《解放军生活》2011,(10):13-14
镜头里,一张张老照片被涂上了绚丽的色彩,一身身旧军装被帅气又保暖的新军装所替代,一把把青稞面被可口又营养的饭菜"踢"出了官兵们的食谱,一座座土房子被安上太阳能的新营房请出了"历史舞台"。如今,驻藏官兵的生活过得不再是"紧巴巴、冷飕飕、苦哈哈",而是"富足足、暖和和、笑嘻嘻"。  相似文献   

13.
记者:新军装发放后,你们听到了些什么反映?杨廷欣:据目前我们了解和掌握的情况看,大多数反映是好的。认为新军装更富时代感,穿着更加精神。但也有些反映,比如有同志反映新增的标志服饰多,佩戴比较麻烦,还有反映穿着束腰式衬衣不习惯,也有的反映太瘦、服装不够适体,个别产品质量不稳定。这些问题有些可以通过枝术措施在今后生产中克服,但我认为,当前还是要准确把握这次新军服的穿用要求,转变观念,改变以往的穿衣习惯。  相似文献   

14.
她们的一天很普通,她们的岗位亦不同,但她们同是女儿,妻子,母亲,军人。多重身份让她们肩头沉甸甸的,而她们也让军装闪耀着美丽的光芒。  相似文献   

15.
“穿上军装不想家”是用来教育新战士的, 事实上哪能不想家?我是一名部队军官,长期 远离家人,在部队的日子总是十分牵挂父母, 每年回家探亲总是想方设法多尽孝心,总想补 偿一下,可每年回家都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 处处让我感受着家人的关心,所以每次都被亲 情所“累”。  相似文献   

16.
闪闪的红星,威武的军装,飘扬的军旗,不知在儿时的梦中出现过多少次。命运之神,总是惠赐于她的钟情都。1990年9月,我终于如愿以偿穿上军装,成了人武战线上一名新“兵”,并参加了绵阳军分区组织的武装干部集训。初到练兵场,严肃的气氛,雄壮的场面,给人以鼓舞。  相似文献   

17.
“人武部人少事杂,要当好主官,必须紧跟军事变革的步伐,用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每一项工作扎扎实实做好,才能让单位有所发展有所成就;否则,那就有愧于这身军装……”初春的青岛,万物吐新,在山东省青岛警备区组织的新任人武部军政主官集训班上,一位人武部政委的心得体会,时不时赢得台下的阵阵掌声。发言人就是市南区人武部政委刘忠昌。近年来,市南区人武部建设可谓硕果累累,先后多次  相似文献   

18.
孟晓飞 《中国民兵》2008,(12):60-60
为了让我和姐姐也拥有一套绿军装,那年初冬,母亲决定赶在天气结冰前,制作1万块土坯卖给砖厂,帮我们实现这个心愿。  相似文献   

19.
一10年前,百万大军脱下军装,投身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潮。随那滚滚洪流而去的,还有一支不佩戴军衔的队伍,他们就是至今还在人武部战斗的新老兵和老老兵们。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在与父亲的通话中,我们谈到了换发新军装的话题。电话的另一端,父亲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儿子,部队的军装从黄色到国防绿再到松枝绿,颜色变了,布料变了,式样也变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咱们部队也紧跟时代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作为新时代的军人,也必然要适应新使命的要求,具备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和创新的思维,要做复合型军事人才,要对党、对祖国、对人民保持永远的忠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