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二、深弹在现代反潜战中的作用60年代初,出现了双平面音响自导鱼雷,各国海军对深弹兵器的看法出现了分歧。有些专家认为:双平面音响自导鱼雷反潜会比深弹武器更加有效。而且还认为:鱼雷可以取代水面舰艇上使用的深弹。这种观点以美国为代表,所以美英等国家在70年代后期建造的水面舰艇上就不装备深弹武器了。另一些国家,例如前苏联,在充分估价自导鱼雷所可能发挥的作用的同时,还是认为水面舰艇上的深弹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一直没有停顿深弹的研究发展工作。在实际装备上,无论大、中、小型水面舰艇上都装备深弹,在一般战斗舰艇上既装备反潜鱼雷,也装备深弹,有的甚至还装备两型以上的深弹武器。  相似文献   

2.
人们称军舰是浮动的海上炮塔,其实,军舰上的主要武器并不是火炮,而是鱼雷、深水炸弹、舰载飞机以及导弹等。可以这样说,火炮、飞机、导弹都不是海军的专用武器,唯有鱼雷和深水炸弹才是海军的专用武器。这里,我们避开专门用于反潜作战的深水炸弹不说,专门说说矫若游鱼、威力巨大的水中蛟龙——鱼雷。  相似文献   

3.
冷战时期的苏联海军强调优先发展潜艇部队。苏联海军司令戈尔什科夫认为,“在海军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装备有导弹武器的核潜艇和海军航空兵”。优先发展潜艇的理由是:潜艇的建造周期短于大型水面舰艇,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升海军的战斗力;尤其重要的是,可以在广阔的大洋上对美国的航空母舰构成严重威胁,而且可以使用对岸攻击的方式直接打击停泊在港内的美国航空母舰。  相似文献   

4.
航空母舰是以飞机作为主要战斗武器的大型舰艇,它利用舰上装载的战斗飞机攻击敌方海上和陆地目标,还可以支援其他兵种作战。世界上最早的航空母舰是美国的“兰格利”号,它出现于1920年,是由一艘海军运煤船改装而成的。在航空母舰上最早装备喷气式飞机的是美国  相似文献   

5.
由于认识到在过去20年中,有一场潜在的“对陆攻击革命”在形成之中,美海军于2000年冬天发表了《由海对陆攻击》,明确表明正在“继续发展海军可以凭借的一批武器、传感器、指挥与控制系统和军舰,以凭借其对向美国的盟国和美国的利益实施的军事侵略作出将其毁灭的反应。”  相似文献   

6.
海军武器完善和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提高武器打击目标的距离、速度和精确度,同时增加军舰弹药贮存量的奋斗史。今天,海军武器除了水下导弹载体的战略武器外,就数巡航导弹的作战距离最大,但人们仍  相似文献   

7.
从60年代开始美国逐步形成了武器装备“共用化”的设计思想。到目前为止,以这种思想为指导所研制的武器装备已大量装备美国海军。这种武器可以大大节省舰艇空间,使海军舰艇对作战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得到大幅度提高。本文从“共用化”武器装备的发展历程入手,重点介绍了这一设计思想对于改善舰艇设计和提高舰艇作战能力方面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徐阳 《环球军事》2005,(7):40-41
据有关资料显示,最保守地估计,在世 界范围内,目前有41个国家有能力布放水 雷,有31个国家能够制造水雷,有超过20 个国家可以出口水雷武器。因此,水雷武器 的威胁对于许多海军国家而言仍然十分严 重。这使得世界海军反水雷的任务更加复 杂。当前,世界各国海军都充分认识到反水 雷的重要性,因此世界各国海军都把积极 开发和研制新型反水雷装备当作大事来积 极开发和发展。以下介绍的是国外海军在 反水雷装备开发和研制领域里的一些最新 发展情况。 美国  相似文献   

9.
《国防科技工业》2014,(5):26-27
最近几年,我国海军装备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大批新型军舰入列,将大幅提高我国海军的装备水平和战斗力,对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装备零讯     
《环球军事》2012,(11):57-57
伊朗公布最新国产武器 5月23日,伊朗媒体报道,伊朗22目在首都德黑兰举行仪式,纪念西南部城市霍拉姆沙赫尔市解放30周年,并在仪式上公布了最新的国产武器。在纪念仪式上总共推出了5艘国产军舰,包括3艘登陆舰和2艘牵引舰。伊朗国防部长和伊朗海军司令萨亚里出席了纪念仪式。  相似文献   

11.
舰船简讯     
台“诺克斯”换装武器控制系统台湾从美国采购的“诺克斯”级护卫舰将装备两年内即将退役的“阳”字号驱逐舰上的H930模块化武器控制系统。这一改进将大大提高“诺克斯”级护卫舰的作战能力。该武器控制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分布式计算机架构的舰载武器系统,装备H930系统后,“诺克斯”级护卫舰将成为台湾海军中作战能力最强的军舰。“田单”号即将入役台湾建造的最后一艘“成功”级护卫舰“田单”号  相似文献   

12.
1948年10月18日,科罗廖夫院士领导的1号设计局所研制的第一种弹道式导弹P-1进行了成功发射,这引起了前苏联海军专家的注意,海军人士产生了用弹道式导弹装备军舰且首先装备潜艇的想法。 (?)弗拉基米尔斯基上将积极参加了这一设想的研究。从1955年起,他是负责舰艇制造的海军副总司令,在1956~1959年期间,他是海军科技委主席。(?)弗拉基米尔斯基拥有很高深的海军学  相似文献   

13.
按照国际惯例,世界各国海军出于执行本国外交政策的需要,可以驾驶军舰出国进行友好访问。军舰互访也是我国和外国海军交往活动中最富有特色的一个内容。在中国海军军舰出访国外的同时,中国海军也向外国海军敞开胸怀,迎接了一艘艘载着友谊远航而来的军舰。据海军有关部门统计,仅1980年以来,就有22个国家30余批70多艘军舰访问了中国。  相似文献   

14.
夏凉 《军事史林》2010,(6):44-47
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重巡洋舰是被日本潜艇击沉的最后一艘大型军舰。“印第安纳波利斯”号1932年建成,1933年编入海军服役,排水量9800吨,航速32节,装备9门203毫米舰炮。  相似文献   

15.
进入10月,沉寂了一段时间的索马里海盗又猖獗起来,在相关海域大肆作案且屡屡得手,由于其忽聚忽散、神出鬼没的袭击方式太过“随意”,从而让装备巨舰重炮的各国海军有些措手不及。但实际上,对付搭乘近海快速攻击小艇或汽艇等工具的海盗来说,还是小口径速射炮比较管用。目前,世界各国海军都将研制防御小艇攻击的自动化舰炮系统作为海军最优先考虑的问题。美、英、法、德、意、以色列、南非以及新加坡等国海军已经成功研制出了这种小口径舰炮系统,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海军也计划在新建造的军舰和小艇上装备类似系统。  相似文献   

16.
防务     
<正>美计划25至30年内新建80艘军舰5月2日,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海上力量和兵力投送小组委员会主席威特曼在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一个研讨会上表示,国会已经开始着手制定海军发展计划。美国计划在未来25至30年内新建超过80艘军舰,将美国舰队规模扩充至355艘。威特曼列举了美军近期在武器研发方面的进展,包括AN/SPY-6雷达系统、LINK-16舰机信息交换  相似文献   

17.
1996年9月11日,美国海军两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成功地完成了对来袭的两枚导弹进行跟踪和拦截的试验,证明海军新研制的舰载火控系统已达到战术使用要求,这两艘巡洋舰也成为首批装备这种新型火控系统的舰艇。这种被称为“协同作战能力”(CooperativeEngagementCapability—CEC)的新型火控系统,是用计算机软件把舰队各艘军舰上的雷达、光电探测器、目标瞄准系统等集成在一起,把它们所获得的目标信息显示在每一艘军舰的作战情报中心的计算机屏幕上,形成一个可共用的“作战空间”,从而确定哪一艘军舰跟踪从某一方向来袭的敌机或…  相似文献   

18.
2009年人民海军在青岛举行建军60周年庆祝阅舰式,如果要问起这次活动中哪些军舰最为吸引眼球,各种各样的答案里肯定都少不了那艘古意盎然的墨西哥风帆训练舰,当墨西哥风帆训练舰上古老的升桅礼在人们惊讶的目光中按部就班地举行时,一个与中国阔别已久的传统的海军形象开始渐渐萌生,在关注现代海军装备的同时,这种代表着传统海军精神的古老船只无疑不应被淡漠。  相似文献   

19.
蒋磊  钱长勇 《环球军事》2005,(19):18-19
从美西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再到今天的伊拉克战争,美国海军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多年来,在马汉“海权论”的指引下,美国海军抓住了3次重要的发展机遇,以最新技术带动装备发展,以作战实践带动海军建设,实现了自己的3次转型,在20世纪中期以后一直保持着世界海军第一强国的地位。第一次:19世纪末美国海军的跟进转型美国内战结束后,在内战中起重要作用的海军被大量削减。美国海军的许多舰船被改成商船出售,保留下来的装备较强的铁甲舰和快速战舰则任其腐烂锈蚀。到1880年,美国海军军舰船已减少到48艘,还都是过时的老舰。当时一位海军上将曾把这些舰船比作“画在古代城堡上的龙,只能起吓唬人的作用”。美国海军力量已退居世界第12位,排  相似文献   

20.
2004年10月25日,印度在东部奥里萨邦的一个水下发射架上,成功试射了一枚可以携带核弹头的海军型“大地-Ⅲ(Prithvi,音译‘普里特维’)”近程弹道导弹,该导弹射程为300千米,既可用潜艇发射,也可以用海上军舰发射。11月7日,印度又在东部奥里萨邦的孟加拉湾印度海军“苏布哈德拉”战舰上成功试射了一枚能够携带核弹头的“大地-Ⅱ”型弹道导弹的海军衍生型——“长弓(Dhanush,音译‘丹努什’)”舰对舰弹道导弹,该导弹射程为250千米。此前,印度均成功试验了陆军型“大地-Ⅰ”和空军型“大地-Ⅱ”型弹道导弹并装备部队。舆论认为,此次印度在短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