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沙老礁长     
他刚从大海中走来,带着海的腥味、海的咸味。大海没有忘记馈赠给这个儿子,一副黝黑发亮的面庞。南沙守备部队政委周华告诉我:“他叫周建明,是南沙最老的礁长了,也是南沙现任礁长中唯一参加过建礁、守礁的礁长,堪称一代海骄”。至今,周建明已守礁11次,1130天,先后3次荣立三等功。  相似文献   

2.
立业在南沙奉献为祖国──南沙守礁部队道德建设纪事张万华,傅良仕我们南沙守礁部队是1991年6月正式扩编织建的。三年多来,在祖国最南端的这片海洋国土上,官兵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守礁建礁,保卫着祖国的南大门。守礁官兵的奉献得到了最好的报答,祖国和人民给了...  相似文献   

3.
南沙群岛东门礁,人称“南海国门第一礁”。海军驻东门礁守备连官兵,用青春和热血、忠诚和奉献,在南中国海上铸起一座坚强的钢铁堡垒。连队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7次,被海军党委授予“南沙守礁模范连”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作为海军乃至全军熟知的“南沙精神”,是一代代南沙守礁官兵在占礁、守礁、建礁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南  相似文献   

5.
壮丽的南沙     
本刊记者刘胜俊亲自前往南沙采访守礁官兵,调查南沙风情,真实地记录了南沙旖旎风光,写成这部脍炙人口的佳作,现予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南沙群岛东门礁,人称“南海国门第一礁”。海军驻东门礁守备连官兵,用青春和热血、忠诚和奉献,在南中国海上铸起一座坚强的钢铁堡垒。连队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7次, 被海军党委授予“南沙守礁模范连”荣誉称号。 2006年4月上旬,大型补给舰穿越万顷波涛,载着我们登上这个弹丸小礁。黑色大理石主权碑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南沙群岛东门礁”几个鲜红大字分外醒目,五星红旗在礁堡上空高高飘扬。  相似文献   

7.
南海舰队把弘扬南沙精神,作为“服从大局,支持改革”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引导官兵自觉爱国奉献,在南海建功立业。十年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英勇作战,艰苦创业和团结协作”的南沙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守礁官兵和轮流在南沙执行任务的舰艇部队。舰队党委认识到,在新形势下,要保持南沙精神的优势和活力,就要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它,使其既适应时代变化,又符合青年官兵的特点。(一)注重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不断发扬光大南沙精神。守礁官兵通过独特的文化活动,培养爱国奉献热情。各个岛礁都有反映本礁特色的“礁联”、“礁歌…  相似文献   

8.
十八岁那年,佩带着海军上等兵军衔的我对南沙产生了一种浓烈的情感,南沙卫士成了我心目中的偶像。每每听老兵谈起守礁的体会,我总是心潮澎湃、思绪万千;要是哪一天我也能成为一名守礁兵该多好啊!于是我怀着对南沙的向往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向党组织递交了赴南沙守礁的申请书。指导员告诉我申请已被批准的那天,我激动得热泪盈眶,战友们也都为我祝福。军舰由湛江港出发,途经海南岛、西沙群岛,连续航行四昼夜后终于到了南沙。一踏上这片蔚蓝色的国土,一种神圣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看,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海风的吹拂下飘扬得如此舒展;简易的…  相似文献   

9.
怕是一支一年内两次受到胡锦涛主席检阅的光荣部队;这是一支在南沙守礁、建礁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功勋部队;多次执行抢险救灾、联合军演、索马里海域护航等重大任务的英雄部队。30年前,为了未来海战的需要,中国海军陆战队某旅在海南龙洲河畔诞生。  相似文献   

10.
“南沙守礁王”毕振刚在共和国距离太阳最近的南沙礁盘上,火热、荒凉……海上一涨潮,礁盘都被淹没在海水中,无影无踪;退潮后,也只有几块礁石露出水涧,在浩瀚无垠的海面上若隐若现。然而,自从礁上建起了国际海洋观测站,一批批战士就来到这里战风斗浪、艰苦创业,先...  相似文献   

11.
38021部队担负着南沙守备任务,部队长年驻守在远离大陆的孤礁上.党委根据这一特点,坚持以爱国主义为主线强化官兵的职业道德观念,使官兵为祖国的利益甘愿吃苦,乐于奉献,圆满完成守卫南沙的光荣使命.一、把爱国主义教育与知礁爱礁教育结合起来,激发官兵强烈的职业使命意识第一,结合官兵思想实际,把爱国主义教育经常化.教育中针对不少官兵对爱国主义是军人的重要道德规范缺乏认识的实际,在讲好专题课的同时,还组织播放《伟大的军队,光荣的战士》系列录相片和《林则徐》、《英雄儿女》等爱国主义影片,激发官兵奋发图强的民族自尊心和艰苦创业的进取精神,增强守礁卫国的历史责任感.第二,引导官兵知礁爱礁,把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化.教育时,始终注意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富有南沙特色的知礁爱礁教育相结合,组织开展“熟悉海洋国土”、“祖国在我心中”、“我与主权碑’等活动.通过这些现实的教育,使大家明确南沙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南沙的历史,浓缩着中华民族的荣辱,从中体会到守卫南沙岛礁的  相似文献   

12.
南沙守备部队党组织建设情况特殊,分后方前方两部分,后方有守备部队党委,前方有守礁部队临时党委,后方有守备连(队)党委、支部,前方各个礁点设有临时党委、党支部。多年来,守备部队大力加强前方临时党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3.
表情     
《带上种子上礁》南沙守礁官兵每次上礁都要带上土、种子和花草,让它们在遥远的礁堡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是东门礁指导员缪照明端着一盆辣椒苗,面对镜头他下决心似地说:上礁后,我一定把它养好,也许不久的将来在岛上我可以吃到家乡的辣椒了!  相似文献   

14.
南沙守备部队针对部队常年处于分散状态,人员流动性大、组织生活制度落实难的实际,积极探索散中抓建的方法路子,确保了建礁守礁使命任务圆满完成和部队安全稳定,部队全面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一、抓根本,做到人散心齐。  相似文献   

15.
驻守在南沙永暑礁的海军守礁官兵酷爱足球运动,他们在礁上建起了共和国最南端的足球场,常年在球场上搏击拼杀,战胜了寂寞,强健了体魄,增强了团结,谱写了一曲动人的足球浪漫曲。在南沙诸岛礁中,永暑礁面积虽然稍大些,也不过一个正规足球场般大小,还有各种建筑占据着大部分地面。想建正规化的足球场不可能,从1990年开始,礁上官兵就用铁管焊了两个高1米、长2米左右的球门,  相似文献   

16.
去年,南拖155船巡航南沙,至少5次遇到这样的气象:风速每秒41米,风力12级以上。这样的台风,短的一个多星期,长的多达20余天。海天茫茫,白浪滔滔,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他们为守礁部队补给上百次。大船带小艇,如母似子;官兵心相系,生死与共。  相似文献   

17.
南沙,一片汪洋。只有退大潮的时候,才有一部分黑黪黪的礁石露出海面。守礁官兵居住和生存的礁堡,就坐落在这些礁石上。浩淼的南沙海域共6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8个江苏省或4个河北省的面积。这里海沟遍布,最深处达5300多米,平均水深2210多米。  相似文献   

18.
“呜……”地一声长鸣,南沙换班船就要解缆起锚了。在整装待发的守礁官兵队伍里,一名年轻的少尉排长望着码头上飘扬的彩旗,听着雄浑高亢的军乐,心早已飞到了  相似文献   

19.
卢永华 《政工学刊》2011,(12):65-6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理解把握全会精神实质,贯彻落实全会决策部署,军队要着力发挥军事文化的铸魂功能、励志功能、激励功能、引导功能、育人功能、宣传功能、学习功能。海军南沙守备部队多年来坚持探索创新"礁堡文化",不断丰富弘扬南沙精神,为出色完成守礁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涛涛汪洋是文化灵感的源泉——南沙的对联 很少有机会,也很少有人去研究南沙的文化。但我坚信南沙文化是中国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新芽。 南沙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南沙的对联。南沙人把对联叫着礁联。 踏上南沙的礁土,礁联是每个上礁人见到的第一个风景:白墙上镌刻的红字,或美观工整,或清秀大方,或苍劲有力,与巍峨的礁堡、威武的水兵和蓝色的大海溶为一个和谐的整体。而当你读完南沙的每一幅礁联,你对南沙自然就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敬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