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海的无害通过制度刘恩松领海无害通过是现代海洋法的重要制度。作为“海洋宪法”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设专节论述领海无害通过问题。虽然国际社会对领海无害通过问题看法不一,并且多数国家认为授予军舰无害通过权相悖于传统习惯,但是领海无害通过作为一项法律制度还...  相似文献   

2.
领海是沿海国领土组成部分,各个沿海国都针对本国领海颁布了有关资源开发、船舶航行、海上安全、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由于受国际无害通过制度的影响,领海主权的行使还要受国际法律制度的约束。武警边防部队担负在海上特别是领海中的巡逻、船舶监护检查、打击犯罪等重要勤务,不仅要了解和掌握我国国内法中有关领海法律制度的内容,还要熟悉国际法关于领海的规章制度。本文试图对国际法律制度中关于领海的地位、宽度、无害通过、司法管辖等内容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和平时期,军舰经常代表国家出访或者在公海上航行,《公约》规定:“军舰在公海上有不受船旗国以外任何其他国家管辖的完全豁免权”,根据国际惯例,军舰经同意进入别国领海和港口,也享有豁免权。因此,豁免权是军舰法律地位的核心,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军舰的豁免权问题,极容易导致国与国之间的纠纷。正确行使该项豁免权的前提是必须把握以下三点: 1 军舰的豁免权来自于国家之间的主权豁免。根据“平等者之间无管辖”的原则,任何国家都无权  相似文献   

4.
于昕 《当代海军》2002,(7):24-24
和平时期,军舰经常代表国家出访或者在公海上航行,《公约》规定:“军舰在公海上有不受船旗国以外任何其他国家管辖的完全豁免权”,根据国际惯例,军舰经同意进入别国领海和港口,也享有豁免权一因此,豁免权是军舰法律地位的核心,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军舰的豁免权问题,极容易导致国与国之间的纠纷、正确行使该项豁免权的前提是必须把握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5.
声音     
《环球军事》2009,(1):5-5
“国际法规定,在领海以外的海域里,任何国家的军舰或得到政府授权的政府公务船舶都有权打击海盗。在这样的法律前提下,中国派海军舰艇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的行动是完全合法的。  相似文献   

6.
胡宝良 《当代海军》2006,(12):26-29
海军是唯一可以在和平时期“自由”走出国门的军种。海军的这一特性,使它在担负保卫祖国领海、领空的作战使命以外,又常常担负起了国家的外交使命,海军军舰则被称为“流动的国土”。上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对外交往的目益扩大,使得一些原先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的西方国家,再也不能无视中国这个社会主义的东方大国了。他们不断地派出军舰进入我国领海和港口进行访问,表达了对中国人民和海军的友好情谊,也充分反映了对我国独立和主权的尊重。作为中国海军第一支舰载机部队一名普通飞行员,笔者有幸与访问青岛的西方国家军舰官兵进行了交流,并参加了空中航拍和礼仪护航任务。现将我的所见所闻整理成文字,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台湾媒体报道称,由于亚丁湾地区频传海盗打劫商船,台湾“国安会”正研议,要不要自己派军舰到当地护航。消息一出,立即在岛内外引发争论。中国国台办发言人杨毅指出,如果台湾的船舶需要护航,可以通过海基会向海协会提出申请,再由海协会向中共交通运输部海上搜救中心提出。中国外交部官员指出,依联合国相关决议,台湾军方没有权利派军舰护航。  相似文献   

8.
海上示威     
宋云霞 《国防》2000,(7):31-31
北科孚海峡属阿尔巴尼亚领海,英国为取得该海峡的无害通过权,曾同阿尔巴尼亚进行过外交交涉。阿尔巴尼亚提出以“事先许可”为条件,英国则不同意。于是,由4艘舰艇组成的英国舰队便于1964  相似文献   

9.
毗连区的建立与领海有着密切的联系。领海制度的确立使沿海国可在此区域内行使主权保护本国利益,但狭窄的领海宽度并不能满足沿海国对某些重要国家权利如打击走私、非法移民和卫生防疫等进行有效维护的需求,同时扩大领海宽度又极易遭到国际上的争议和反对。于是,在实践中就出现了在领海之外另设一个区域行使领海内某些特定权利的做法,毗连区制度并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0.
胡宝良 《军事历史》2006,(11):28-33
海军舰艇被称为“流动的国土”,在世界各国国家中,海军是唯一可以在和平时期走出国门,进行国际间友好访问的军种。海军的这一特性,使它在担负起保卫国家领海的作战任务以外,又常常担负起国家的外交使命。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在军事领域中对外交往的日益扩大,许多外国军舰从大洋彼岸踏浪远航,进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不仅表示了对中国人民和人民海军的友好情谊,也充分反映了对我国独立和主权的尊重。在1999年至2004年,笔者作为中国海军第一支舰载机部队飞行员,曾先后多次登上访问青岛的英、美、法等外国军舰,与外国海军官兵进…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主权的范畴里,有个“一点两线”的概念,那就是国家在海洋权益上的领海基点和两条折线,即领海基线及专属经济区的外边界线。基点是国家确定领海基线的基准点,领海基线和专属经济区的外边界线则合抱着一国的海洋,确定着海洋国土的大小和起至范围。  相似文献   

12.
《环球军事》2014,(2):36-37
1月7日,中国海军盐城舰进入叙利亚领海,与俄罗斯,丹麦,挪威的军舰密切配合,正式开始执行叙化武海运护航任务。  相似文献   

13.
你可知道,军舰在军队众多武器装备中属于“特权”阶层,它在法律上,享有着很多独特的权利。国际法对军舰的含义作了极其严格的规定:属于一国武装部队并正在服现役;具有辨别国籍的外部标志;有国家政府正式委任的指挥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面积,还有300万平方千米美丽富饶的海洋国土。1996年5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同时声明: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中国享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同一天,中国政府就中国大陆领海的部分基线和西沙群岛的领海基线发表声明,并将再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余领海基线。中国人民有能力建设自己的祖国,也有能力保卫自己的祖国,其中当然包括广袤的蓝色国土。本文向读者介绍的是一个35年来为营造“海上长城”,保卫蓝色国土勤奋工作、屡建殊勋的科研群体——中国舰船研究院由于他们的劳绩,外国的评论家也承认:“中国从此结束了靠声明维护领海主权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内水是指一国领海基线以内的水域,包括湖泊、河流及其河口、内海、港口、港湾、领峡以及其他位于领海基线以内的水域。《公约》规定:“领海基线向陆一面的水域构成国家内水的一部分。”内水如同陆  相似文献   

16.
于昕 《当代海军》2002,(5):41-41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结束了近代海洋法上“领海以外即是公海”的传统划分,扩大了沿海国家的管辖范围。根据《公约》的规定,沿海国家可以划定包括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在内的管辖区域,占海洋总面积的36%,公海面积大大缩小。据此,沿海国纷纷宣布扩大本国的管辖海域,从而引起一场席卷全球的“海上圈地运动”。随着21世纪——海洋世纪已经来临,开发海洋、建设海洋成为时代的潮流,围绕着海洋利用、海域划界、岛屿归属等产生的国际热点问题也越来越多。本刊将陆续刊登一组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与解答的文章。  相似文献   

17.
李缘 《环球军事》2013,(21):48-49
台军《青年日报》近日报道称,为强化南海周边海域信。亩、掌握,台湾海军大气海洋局依测量规划,日前完成南沙太平岛测绘任务,搜整周边海域环境与水文等数据,经过后续分析运用后,将确保军舰与民用船舶航行安全,以此宣示所谓的“捍卫南疆”、维护海洋权益、确保领土主权的决心。  相似文献   

18.
作为海洋法中的两大通行制度,无害通过和过境通行都体现了沿海国主权和管辖权与外国船舶飞机航行飞越自由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都是沿海国合法权益与国际航行需要进行平衡的结果。虽然沿海国都有权制定相应的法律和规章,要求通过的外国船舶或飞机予以遵守,但两种通行制度在内涵和外延适用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基本含义不同。无害通过制,是指外国船舶在不损害沿海国和平、  相似文献   

19.
声音     
《环球军事》2010,(20):5-5
“中国反对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多边化、扩大化,因为这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将使问题复杂化。南海问题只是有关国家之间领土主权和海洋权利的争议,不是中国与东盟之间的问题,也不是地区与国际问题,必须由当事双方通过友好协商以和平方式来解决。中国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始终致力于同有关国家通过双边协商加以妥善解决,磋商渠道是畅通的。”  相似文献   

20.
2003年11月14日下午,中国“黄金水道”长江口附近海域,中国军舰与刚刚结束对上海访问的印度军舰成功地举行了一次海上联合搜救演习。这是两个亚洲最大的国家——中国与印度首次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举行的联合演习。中国海军521号护舰、882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