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东江纵队是抗日战争时期在日伪和国民党顽军两面夹击下,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一支蜚声中外的华南人民抗日武装。这支武装在抗战中创造性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游击战争,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创建了东江抗日根据地,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同时灵活运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和政策,抢救了大批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精英,并积极营救国际友人及盟军人员,配合盟军在远东的军事行动,扩大和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2.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于1938年10月入侵广州,中国华南抗战就此揭开序幕。此后,广东(含海南岛)和广西境内组建起多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后统称为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有力地打击了日伪军,配合了华北、华中敌后战场和国民党军正面战场作战,支援了盟军太平洋战场作战,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抗日战争史和人民军队发展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广东省的东江、海南岛、珠江三角洲和粤中、雷州半岛、潮汕等地区的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奋起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为我党在华南建立了战略支点。华南的抗日武装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创建起来的。大革命失败以后,广东的党组织大部遭到破坏,除海南岛尚保存三十多人的红军游击队以外,其余地区都没有党所领导的武装。 1938年初,中共广东省委针对日军加强在东南沿海侵略活动的情况,指示各地党组织加紧建立抗日武装的准备工作。中共东莞中心县委根据省委的指示,于1938年7月,以国民党社训总队的名义,组织了东莞常备壮丁队第二中队,这是我党在除海南岛以外的华南地区掌握的第一支抗日武装。1938年10月12日,日军开始进攻广州。东莞中心县委于13日又成立了一支  相似文献   

4.
以往我们在研究抗日战争时,对八路军、新四军研究和关注的比较多,而对华南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研究、注意得相对较少.其实,同八路军、新四军一样,这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在华南敌后建立的人民抗日武装队伍,而且很有自己的特点.在艰苦卓绝的抗日烽火中,他们虽然孤悬敌后,但他们积极密切地配合全国各地的抗日战场和盟军,英勇作战,打击敌人,功勋卓著,东江纵队从而成为"广东人民解放的一面旗帜",使广东战场成为"敌后三大战场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抗日战场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除八路军、新四军外,还有活跃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抗日游击队等多种作战力量,如东北抗日联军、回民支队、铁道游击队等。它们犹如一把把尖刀,在崇山峻岭、白山黑水间勇敢顽强地抗击日本侵略者,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战斗在华南地区的东江纵队便是其中的一支。成立于民族危亡之际广州以东的东江地区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彭湃战斗过的地方。这里也建立过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虽然后来遭到挫折,但共产党仍然领导游击队进行斗争。在日军进攻广州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在华北、华中、华南等广大地区,创建了多块抗日民主根据地,并以抗日根据地为依托,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歼灭了大量日军.在当时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为广泛动员民众,建立了战地动员委员会、抗日救国会以及农、青、妇等多种抗日群众组织.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的胜利距今已半个多世纪了,今天人们想起这场艰苦的反侵略战争时,不能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作一公正的评价。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国的抗战中存在两个战场:一个是以国民党正规军为主的正面战场,一个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和东北抗日联军等组成的敌后解放区战场,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抗击了  相似文献   

8.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部队."九一八"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由部分原东北军、农民暴动武装、义勇军等组成的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艰苦斗争,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不屈的精神,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据黑龙江省抗日战争研究会统计,东北抗日联军对日作战次数约10余万次.  相似文献   

9.
韩峰 《中国民兵》2007,(6):10-11
在卢沟桥中国人民打响了全面反抗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从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除东北抗日联军外,华北、华中、华南等敌后三大战场的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仇敌忾,组成了坚强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其间人民武装蓬勃发展,抗日人民自卫军、自卫队和民兵组织在战斗中成长壮大,配合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抗击了关内侵华日军的58%至75%和伪军的90%,用自己的鲜血捍卫了民族尊严和独立,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 8年抗战,艰苦卓绝。八路军、新四军之所以能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挺进敌后广大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以劣势装备打败优势装备的日本侵略者,创造出战争史上的奇观,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由于动员了广大人民群众,有220万民兵和1000万以上的自卫队这样一支强大的人民武装的支援和配合。据各抗日根据地的不完全统计,8年中民兵共作战29万多次,歼敌10.6万余人,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  相似文献   

10.
在卢沟桥中国人民打响了全面反抗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从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除东北抗日联军外,华北、华中、华南等敌后三大战场的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仇敌忾,组成了坚强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其间人民武装蓬勃发展,抗日人民自卫军、自卫队和民兵组织在战斗中成长壮大,配合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抗击了关内侵华日军的58%至75%和伪军的90%,用自己的鲜血捍卫了民族尊严和独立,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8年抗战,艰苦卓绝。八路军、新四军之所以能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挺进敌后广大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以劣势装备打败优势装备的日本侵略者,创造出战争史上的奇观,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由于动员了广大人民群众,有220万民兵和1000万以上的自卫队这样一支强大的人民武装的支援和配合。据各抗日根据地的不完全统计,8年中民兵共作战29万多次,歼敌10.6万余人,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在广阔的华北、华中、华南敌后抗日战场直接支持、帮助、指导朝鲜义勇军的创建和发展 ,中韩抗日将士并肩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战争 ,在战火中培植了一支强有力的韩国独立复国队伍。长期以来 ,对于朝鲜义勇军的研究在朝鲜半岛的南北方都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韩国由于意识形态的关系和相关反共法令的限制 ,禁止对此开展研究 ;朝鲜则由于一些原朝鲜义勇军领导人在 1 956年的朝鲜劳动党内的“反党事件”中受到整肃 ,也无人问津。在中国学术界同样由于历史的原因无人对此进行系统的研究。90年代中期 ,这种情况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2.
卢庆洪 《军事史林》2013,(11):16-23
东北抗日联军是由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抗日义勇军(由救国军、自卫军、大刀会、红枪会等组成)余部改编而成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武装。抗日战争时期,他们在没有兵员和军需补充的情况下,牵制了数十万El军,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Ft战争。现将东北抗日联军的发展历程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华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恢复发展和广泛活动,为华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准备了条件;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为华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凝聚了力量;中国共产党在重要关头的正确指导,为华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政治工作,为华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提供了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中,在冀东这块孤悬敌后的战场上,活跃着一支工人抗日游击队伍,即冀东抗日联军特务第一大队,神出鬼没地打击日伪军.大队长就是威震敌胆且曾经受到毛泽东称赞的著名抗日民族英雄--节振国.  相似文献   

15.
八路军山东纵队的创建与发展鲍奇辰赵锡抗日战争时期,齐鲁大地纵横驰骋着一支土生土长、威震敌胆的人民抗日武装,它就是八路军山东纵队。这支队伍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英勇斗争,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抗日游击区和根据地,并在战斗中不断成长壮大,成为当时...  相似文献   

16.
<正>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华南敌后武装斗争,逐步建立了以东江和琼崖为中心的华南抗日根据地。与华北抗日根据地相比,华南抗日根据地较为分散,力量亦较有限,故而中国共产党一直寻机发展华南,以壮大区域武装力量。1944年1月,日军中国派遣军发布“一号作战”的命令,“乃企图开拓大陆交通线,以保持中南半岛之陆上联络”。[1]按照“一号作战”的计划,时驻广东的日军第23军将分三期执行“北进作战”“西进作战”“打通粤汉路南线及赣州作战”。[2]“一号作战”期间,日军主力尽数集中于前线作战,客观上形成广大敌后沦陷区兵力空虚的局面。所以,中共中央敏锐地意识到广东广泛开展武装斗争契机的出现,初步设想了“发展华南”战略。据日军第23军规划,在“西进作战”之前,需要“扫荡”广东境内的抗日力量,由此造成西江、粤中、南路[3]等地区大部沦陷。随着桂柳会战的酝酿与爆发,广东地区的国民党部分军队与日军主力相继进入广西战场。中共中央在提出“向北发展”以建立五岭抗日根据地的同时,亦重视发动西江、粤中、南路方向的敌后武装斗争,要求广东...  相似文献   

17.
山西新军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胜利实施的产物,是在党的领导和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抗日武装,其实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人民军队。在抗日烽火中,山西新军在与顽固派斗争、维护统一战线的同时,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坚持持久抗战,积极打击日本侵略者,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  相似文献   

18.
1944年4月,毛泽东从中国敌后抗日战争形势发展出发,决定派兵深入中原腹地,开辟河南(豫西)抗日根据地。同年9月,第1支八路军支队挺进豫西,到1945年8月抗战胜利,河南(豫西)抗日根据地控制了北临黄河,西接潼关,东连平汉路,南靠伏牛山20000多平方公里的广大区域,拥有300余万人口;建立有6个行政专署和新安虎地、宜阳、登封等26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八路军正规部队发展到近万人,地方独立团武装发展到8000人,民兵武装发展到7000余人①。根据地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方面都取得重大成就,成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直接领导…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支活跃在长白山脚下的抗日民兵自卫队。这支武装队伍,配合主力部队,立过不少战功。 1933年冬,杨靖宇将军为了扩大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武装,决定从海(龙)柳(河)辉(南)地区挥戈南征。出征前,杨靖宇将军把当地抗日群众组织起来,成立了柳河民兵自卫队。我军主力南征后,这支自卫队经常和群众一起,瞧准机会,打击敌人,机动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干部工作注意着眼于党的政治路线需要,从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的高度,逐步提出并解决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系列重大课题,选拔和培养了一大批党的抗日建军人才,从组织骨干上支起了抗日民族斗争的大厦,创造了许多选拔和培养干部的工作经验。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