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兵团建设》2006,(6):41-42
4月18日至21日,胡锦涛主席成功地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至此,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稳定发展、良性互动的新阶段。为了全面推进中美建设性的合作关系,中国作了哪些积极的努力?美国是如何调整对华战略的?布什政府为什么会积极地调整对华政策?请看本刊根据《人民日报》《半月谈》《瞭望新闻周刊》有关报道汇集的这篇——  相似文献   

2.
我去县人武部找“扶贫部长”杨云飞,临别时,他赠我5本《西南民兵》,并鼓励我多写稿。我非常感谢,因为这一天是我的生日,《西南民兵》成为杨部长送我的生日礼物。我爱不释手地看起期待已久的《西南民兵》,被一篇篇报道、一幅幅图片所吸引。读罢《苗岭千里摆战场百万民兵铸  相似文献   

3.
《兵团建设》2007,(6):43-44
叶利钦走了,他昔日统治下的俄罗斯人感情极为复杂。有人说他是俄罗斯的功臣,当苏联体制模式“走进死胡同失去动力之时”,毕竟是叶利钦勇敢地站出来,提出并实践自己的主张;也有人指责他,说他对俄罗斯是戴罪之人,他一手埋葬了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前苏联。在叶利钦身上真是集中了太多的矛盾。请看本刊根据新华社、《中国新闻周刊》、《南方周末》的有关报道汇集的这篇——  相似文献   

4.
《兵团建设》2007,(2):44-45
一场轰动世界的绞刑,送走了一代枭雄——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也同时终结了他与美国两代总统、布什父子间数十年的恩怨。请看本刊根据新华社、《新闻晨报》《新京报》等有关报道汇集的这篇——(一)2006年12月30日当地时间早晨6时零5分(北京时间30日上午11时零5分),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被绞死。  相似文献   

5.
战争部长     
2004年1月美国《时代》周刊登刊一篇题为《战争部长》的通讯,报道了2003年12月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视察驻伊拉克美军部队,为战后频遭裘击而一筹莫展的美军官兵打气和出谋划策。尽管这篇通讯站在美国记者的立场上,但读者仍可从中真实地看到伊拉克战争中,拉姆斯菲尔德作为架构师,为美国发动和运作这场战争留下种种失策的败笔,了解他亲临前线又是如何推行他的军事理念及新形势下美军转型的战略战术的,同时还能了解到这个大学时代凶猛的摔跤手、冷战时期鹰派斗士,两任美国防部长逞勇好斗、刚愎自用的性格以及“一言堂”家长制作风。 ——编者  相似文献   

6.
1870年7月19日法国拿破仑第三向普鲁士宣战。从7月29日起,伦敦出版的《派尔-麦尔新闻》连续刊登恩格斯撰写的《战争短评》,直到战争结束,共发表了59篇。这些有根有据并且常常包含着对战争进程准确无误的预测的军事报道和评论,一下子轰动了伦敦。虽然当时恩格斯没有署《泰晤士报》都毫不犹豫地予以转载。马克思在写给他的信中说,他毫无疑问地  相似文献   

7.
北京时间11月5日中午12时,奥巴马以338比155的绝对优势领先麦凯恩,拿下了349张选举人票,成为美国首位非洲裔总统。哪些原因成就了奥巴马?奥巴马总统宝座好坐吗?奥巴马对中国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请看本刊根据新华社、《人民日报》、《环球参考》、《新民周刊》等报刊有关文章和报道汇集的这篇——  相似文献   

8.
费名 《兵团建设》2005,(7):40-41
6月11日凌晨,中国与欧盟就纺织品贸易问题达成了协议,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贸易战。世界舆论评论说:中欧以非常成熟的方式,解决了十分棘手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贸易摩擦和矛盾可谓时时处处存在,如何在“吵架”中寻求和解,在谈判中求得双赢,这场中欧贸易谈判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请看本刊根据《中国经济时报》《解放日报》有关报道编写的这篇——  相似文献   

9.
《兵团建设》2007,(5):51-51
在一间秘密的小屋里,他对着列宁像宣誓公开的留学,秘密的派遣在科技界,人们称他为“红色科学家”请看摘自《北京支部生活》李大庆所写的这篇——  相似文献   

10.
今日李向阳——记原北疆军区司令员郭兴●王振兴我在《洛阳日报》上看到一篇题为《李向阳捐助儿童福利院》的报道。记述的是电影《平原游击队》中的李向阳的原型人物、原北疆军区司令员郭兴,从生活费中挤出两千多元钱,买了50多箱营养品看望孤儿院残疾儿童的事迹。于是...  相似文献   

11.
《兵团建设》2012,(Z1):66
本月上半月最焦头烂额的人恐怕要数德国总统伍尔夫了,他1月5日拒绝批准公开可能含爆炸性内容的语音信箱留言,令这位总统涉及的丑闻事件升级,这不仅可能令他失去总统职位,甚至还会殃及总理默克尔。德国《图片报》上月报道称,现任总统伍尔夫在2008年时曾获得低息购房贷款。  相似文献   

12.
《兵团建设》2007,(12):40-41
10月24日,这一天注定是让中华民族值得永久纪念的日子。这一天的18时05分,随着一声巨响,长征三号火箭一跃升天,载着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直刺苍穹,我国继人造卫星、神舟载人飞船之后,又成功地书写了进入太空的全新篇章,它标志着我国已成为具有一定实力和地位的空间大国。请看本刊根据新华社、《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瞭望》等报刊的有关报道汇集的这篇——  相似文献   

13.
费名 《兵团建设》2005,(8):45-46
7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中俄声明最重要的不是声明内容。而是这样一个事实。即两个大国首次在没有美国参与的情况下评估当前国际秩序。并提出改变这种秩序的可能途径。请看本刊编辑部根据新华社和《瞭望东方周刊》有关报道编写的这篇——  相似文献   

14.
民兵工艺师     
1985年,《陶瓷》杂志首篇介绍了梁基祖的事迹,很快从全国各地飞来几十封聘任信件,他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家乡——偏僻的淅川县陶瓷厂。小梁引进景德镇陶瓷的艺术,先后设计、生产出滴水观  相似文献   

15.
面向全民公开征求意见后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12月16日正式公布实施。这个调整方案不仅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而且以增加"小长假"为标志的节假日分布更加合理,是一个符合国情、顺应民意的方案,必将更好地造福于全中国人民。请看本刊根据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有关报道汇集的这篇——  相似文献   

16.
《兵团建设》2005,(12):26-26
11月19日至21日,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进行了他任内的第3次中国之行,这是一次举世关注的中美元首会晤。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就进一步发展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提出五点建议,布什总统表示赞同,并表示欢迎中国经济对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可以说,中美关系随着这次布什访华以及暂定的“明年早些时候”胡锦涛访美,渐入佳境。请看本刊根据《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的有关报道汇集的这篇——  相似文献   

17.
利比亚变天了!全球各大媒体纷纷预测后卡扎菲时代利比亚的未来。面对利比亚局势的突然变化,中国如何维护国家利益?请看本刊根据新华社、《人民日报》、《嘹望》、《环球》杂志有关报道汇集的这篇——  相似文献   

18.
徐海东找党     
《兵团建设》2007,(6):52-52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的10位大将中,有一位出身贫苦、在战斗中负伤最多最重的大将,他就是徐海东。请看摘自《北京支部生活》姜西所写的这篇——  相似文献   

19.
每当我在军内外报刊发表稿件、文艺作品在大赛中获奖经验被上级转发时,就会想起写作之路的恩师——《中国民兵》。 1993年,我在一所村小学当民办教师。一天,我到村委会汇报学校工作,看到村干部办公桌上的一叠《中国民兵》。我将杂志借回学校。我渐渐地被刊物特色吸引。一天,我又到村委会去借杂志。镇武装部陈部长正好在场。他说:“你这文化人不能白借,得写写稿。刊发一篇,奖你一年的《中国民兵》。”于是,  相似文献   

20.
金青 《兵团建设》2005,(12):24-25
全世界正面临着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威胁。此时此刻,人们更关心的是:是否会由此而引发全球人类流感大流行?专家告诉我们:且前尚未发现禽流感人传人的确切证据。更没有发现它已在人间快速传播,现在还不是流感大流行的前夜.人类还有充分的应对准备时间。然而。禽流感病毒变异速度惊人,这只凶狠的“狼”总是会乘虚而入的,对此,人类决不可掉以轻心。请看本刊根据《人民日报》《都市消费晨报》《文摘报》有关报道汇集的这篇——[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