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柳茂坤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不久就分成两个战场:一个是国民党及其军队担负的正面战场;另一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所承担的敌后战场,亦称解放区战场。两个战场对夺取全国抗...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山东是全国抗战的重要敌后战场,在艰苦的岁月里,山东人民全力以赴支援战争,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铸就了坚持山东敌后抗战的坚强后盾,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胜利走向胜利.山东人民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积累了进行人民战争的宝贵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打赢信息化人民战争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3.
由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的特殊国情,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在其发展的途程中形成了互为依存又相对独立的两个战场:一个是由国民党及其军队所担负的、对日作战的正面战场,亦称国民党战场,另一个是由共产党领导及其抗日军民所承担的、对日作战的敌后战场,亦称解放区战场;在长达8年之久的全民族抗战中,共产党领导的敌后解放区战场与国民党军队  相似文献   

4.
奋勇战敌后担当主力军——人民军队在抗日战争中林治波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民族解放战争。为捍卫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自由,人民军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投身于抗日战场,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决定性贡献。一、...  相似文献   

5.
中国抗日战争是一场决定中华民族存亡、国脉续断的正义战争,同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战场。抗战开始不久,就分为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两个战场对夺取全国抗战的胜利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起了决定性作用。抗战的胜利,再次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适时调整军事战略是我军立于不败之地的奧秘;国共合作则两蒙其利,更有利于民族兴旺;反对霸权主义就是铲除战争根源。  相似文献   

6.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翻开抗日战争的壮丽画卷,仿佛置身于炮火连天的烽火年代,那些代表着中华民族之魂的抗日歌曲会不时在耳边回响.一首又一首或悲壮、或激昂、或振奋的抗日歌曲诞生在日寇铁蹄下的沦陷区,诞生在硝烟弥漫的敌后战场,诞生在广阔无垠的中华大地,热情讴歌了千百万军民奋起抗日的壮举,生动见证了中国人民在艰苦岁月的无畏气概.  相似文献   

7.
《华北民兵》2005,(9):21-21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反抗外国侵略者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伟大民族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开始后,山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迅速开创了全民抗战的生动局面,在广阔的敌后战场上,对入侵的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持久的、顽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民兵,开辟了敌后战场,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英勇抗击了大部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 成为全民族抗日的中流砥柱。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本刊将连载全国民兵英雄、爆炸大王于化虎的传统故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抗日根据地民兵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从中受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回顾历史,目的是更要面对现实,致力于和平与经济的发展,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与世界人民一起维护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9.
以往我们在研究抗日战争时,对八路军、新四军研究和关注的比较多,而对华南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研究、注意得相对较少.其实,同八路军、新四军一样,这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在华南敌后建立的人民抗日武装队伍,而且很有自己的特点.在艰苦卓绝的抗日烽火中,他们虽然孤悬敌后,但他们积极密切地配合全国各地的抗日战场和盟军,英勇作战,打击敌人,功勋卓著,东江纵队从而成为"广东人民解放的一面旗帜",使广东战场成为"敌后三大战场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东江纵隊     
东江纵队,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在华南地区组织和领导的一支抗日武装。它坚持敌后抗战,先后与日、伪、顽军作战两千多次,共歼敌1万多人。建立了拥有近4百万人口的抗日根据地,活动地域遍及广东的东江、北江和湘南、赣南等地的四十多个县,成为华南抗日战场的一支主要力量,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一次歼灭战──第三次长沙会战张生,平欲晓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一场殊死搏斗,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做出巨大贡献外,国民党正面战场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其中第三次长沙会战就是正面战场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一次成功的歼灭战。(一)19...  相似文献   

12.
李成刚 《国防》2016,(7):24-27
本文从抗日战争的战争节奏、战略格局和敌我力量对比等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入手,以交战双方史料分析论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伟大意义:不仅仅在于消灭了大量日伪军,更在于将敌人的后方依托变成了战场,以人民游击战争的形式促使抗日战争按照中国设定的持久战路线发展,并因此改变了战争进程、战场格局和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对取得最后胜利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抗日战争时期,湖北军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同仇敌忾,英勇战斗,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军,捍卫祖国的尊严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湖北抗日作战可分为两个战场,即由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由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于1938年6月12日至10月25日进行了著名的武汉保卫战。此次会战,是抗战以来投入兵力最多,牺牲最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一次战役。日军在作战中损失惨重,军力顿挫。中国的抗战由此转入战略相持阶段。日军侵占武汉后,为稳定局势,巩固占领区,威  相似文献   

14.
雷辉志 《环球军事》2014,(17):59-61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军事工业,是在敌后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根据地的军工人员在“一无必要的生产原料(指中间性的原材料,如硫酸、硝酸、脱脂棉、酒精等),二无必要的设备装置,三无任何现代科技资料可参阅的情况下”,依靠党的正确领导和边区政府、人民的大力支持以及军工人员的艰苦奋斗,硬是闯出一条就地取材、土法上马、自力更生发展军工生产的道路。8年抗战中,这些简陋的工厂生产出大量的枪支弹药,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前线,为华北战场的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庹平 《军事历史》2004,(4):23-29
抗日战争开始后不久,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上节节败退。上海、太原失陷后,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已经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这时,国民党军最高指挥机构也提出“以游击战配合正规战”的新战略,并指挥其在华北敌后的军队打游击战。总的来讲,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华北敌后战场的游击战相比较,国民党军在华北敌后的游击战,其规模和成绩都不大。本文拟就以下五个方面对华北敌后国民党军的游击战及其失败作一探讨,略陈管见。一、国民党军“以游击战配合正规战”的新战略国民党军在华北敌后的游击战,是国民党…  相似文献   

16.
徐向前在抗日战争中,记述了大量战争实践的经历、体会和经验。本文通过对徐向前部分抗战日志的梳理和总结,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的战争实景,并真实地反映了日寇的凶残狡诈和汉奸的严重伪化情况。  相似文献   

17.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于1938年10月入侵广州,中国华南抗战就此揭开序幕。此后,广东(含海南岛)和广西境内组建起多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后统称为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有力地打击了日伪军,配合了华北、华中敌后战场和国民党军正面战场作战,支援了盟军太平洋战场作战,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抗日战争史和人民军队发展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昔日,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马本斋和他领导的回民支队转战冀中平原、渤海之滨,驰骋于冀、鲁、豫广大敌后战场,参加大小战斗800余场,消灭日伪军3万余人,使敌人闻风丧胆,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如今,“回民支队”的故乡——河北省献县本斋东村,在英雄精神的感召下,锻造了一支新时期的“回民支队”——本斋民兵连。这支仅有150人的队伍,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中打头阵,成为本斋精神的新传人。  相似文献   

19.
<正>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高潮,并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与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对日军丽面夹击的战略态势,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图谋。1938年10月攻占广州、武汉后,日本调整侵华政策,对中国国民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将战略重心转向敌后战场。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进行了几次较大规模的战役,抗击了日军的局部攻势,并组建中国远  相似文献   

20.
在彪炳史册的中国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及抗日民众,发挥中国地广人众的优势,创造和运用伏击战、袭击战、破击战、地雷战、地道战、庥雀战等千姿百态的游击战术和作战手段,在广阔的敌后战场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