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湾海军极度重视舰艇导弹化,同时还不断加强岸基导弹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期,台军从以色列引进了"伽伯列"型反舰导弹,并仿造"伽伯列"型反舰导弹,自制了"雄风一型"近程反舰导弹。90年代自制"雄风二型"中程反舰导弹,超音速"雄风三型"反舰导弹也已在2000年试验成功。"雄风"系列导弹是台湾三军重要的主战进攻武器。一型为岸舰和舰舰型,二型为岸舰、舰舰、空舰型,三型可制成多类型、完成不同任务的导弹。台军在加强自行研发的同时,还从美国购买了"鱼叉"型、"标准"型和"海上小檞树"等不同型号的导弹"雄风一型"反舰导弹"雄风一型"反舰导弹是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根据以色列生产的"伽伯列一型"导弹仿制的台湾海军第一代反舰导弹,最早出现于1978年10月10日的台湾阅兵典礼上。1979年  相似文献   

2.
简讯     
台新导弹近况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已完成“雄风三型”远程超音速反舰导弹的80%研制工作,并已进行了第二次试射。“成功”级和“康定”级舰将装备2座三联装“雄风三型”导弹,以取代原2座四联装“雄风二型”导弹。中山科学研究院目前正全力研究缩小“雄风三型”弹体,以满足台湾海军需求。“雄风三型”飞行速度达2马赫,射程是“雄风二型”的2倍,射程超过俄制SS-N-22导弹。[武]  相似文献   

3.
简讯     
台湾考虑潜射“雄风”反舰导弹据台媒体报道.台湾中山科学院可能将为“海电”号和“海虎”号潜艇研制潜射型“雄风”反舰导弹.但台军方认为研制成本过高,而想从美国购买AGM-84“鱼叉”导弹[一辉]  相似文献   

4.
今年5月6日,台湾东森电视台独家透露,为了实现陈水扁“决战境外”的战略构想,增加防御纵深,台湾“国防部”、海军司令部已决定在离大陆仅约60公里的东引岛配置岸射型“雄风”2型反舰导弹。该导弹射程范围可远至福建内陆。台军这一举动打破了两岸间“不在台湾海峡部署射程大于50海里(约93公里)导弹”的军事默契,其挑衅性和冒险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5.
石京 《宁夏科技》2001,(4):49-51
2001年2月1日,台空军总部称,台空军所属部队于最近进行了美制“小牛”空对地导弹的试射。台湾媒体还报道说,由中山科学院研制的“雄风”Ⅲ型超音速反舰导弹将于今年4月份台湾举行美方“汉光十七号”军事演习时首次试射。据透露.台军已举行或准备举行多种导弹试射演习。在台湾人民的反对声中.台军拉开了导弹演习的序幕……  相似文献   

6.
《简氏防务周刊》报道称,2架AT-3A飞机“被改装用来携带‘鱼叉’导弹或台湾制造的‘雄风’-2型反舰导弹”。该型飞机是由台湾航空工业发展公司改装的。  相似文献   

7.
陆虎 《环球军事》2010,(14):34-35
参加“东方-2010”演习的俄海军“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满载排水量高达24300吨,是世界上现役吨位最大的导弹巡洋舰之一。它于1998年4月服役,是苏联海军上世纪80年代针对美国航母建造的主力战舰,它装备的20枚SS—N—19“花岗岩”远程反舰导弹射程超过550公里,  相似文献   

8.
张学辉 《环球军事》2009,(12):51-51
提起“宝石”超音速反舰导弹,相信大多数读者并不陌生,但对于有着“战舰克星”之称的“堡垒-P”岸基反舰导弹可能就不熟悉了。就在前不久,国外媒体报道称,越南刚刚接手了这种导弹,成为了该型导弹的首个进口国家。  相似文献   

9.
军闻述评     
台湾成功试谢"雄风"-3超音速反舰导弹 近期台湾完成"雄风"-3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实弹试射。 本次试射是"雄风"-3导弹系列试验的一部分,在台湾东南部屏东县的九棚导弹基地进行,时间是2004年11月底到12月初。试射过程中,"雄风"-3导弹是朝东往太平洋海域发射的,途中对弹道进行了若干次的修正。 台湾《中国时报》报道称,"雄  相似文献   

10.
曹晓光  孙楠 《环球军事》2010,(12):50-51
近日,法国国防采购局在位于土伦港附近的罗旺岛导弹发射基地进行了“飞鱼”MM40 BLOCK III型反舰导弹的首次海基实射试验,试验的导弹从法国海军刚刚眼役的第二艘地平线级防空驱逐舰“合瓦利埃·保罗”号上发射。为了改善现役MM40 BLOCK II型反舰导弹的实际作战能力,法国MBDA公司把45枚现役Ⅱ型导弹改装成了Ⅲ型导弹的布局结构,以试验和改进导弹的全面作战能力,特别是近海环境的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1.
1979年台湾“双十节”阅兵式上,几辆驶过的战车搭载有一种外界未曾谋面的新型导弹。有人认出,该弹的外肜颇类似以色列“迦伯列”-Ⅱ导弹,原来,它就是台湾自行研制的第一代舰舰导弹——“雄风”-Ⅰ导弹。实际上,当时该型导弹并没有装备部队,台湾军方之所以急于将它亮相,主要是为了增大“有效遏阻”的筹码,减轻外购军火所遇到的各种阻力。1980年,台湾正式生产并将其装备于海军舰艇部队,1987年又将其装备海岸导弹部队“雄风”-Ⅰ导弹前后共生产了438枚。  相似文献   

12.
目前,台军除了为其战机增挂电子战吊舱,建立专业电子战部队外,一方面向美国采购“哈姆”反辐射导弹,另一方面又在以“天剑Ⅱ”型空对空导弹为母体,环节发反辐射导弹。总体设想是先研制出空对地和空对舰的基本型,然后配合台自制的“雄风”,“天弓”等导弹,发展为不同射程和不同战术用  相似文献   

13.
《当代海军》2003,(10):33-33
中国海军的反舰导弹是从仿制前苏联海军的“演习”(SS-N-3)导弹开始的,由于“冥河”舰对舰导弹体积较大,只能用专门的导弹艇来发射,从而限制了小吨位快艇的导弹化进程。对此,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海军开始大量装备“鹰击”系列反舰导弹。该“鹰击”系列反舰  相似文献   

14.
▲“考佩斯”号舰尾的M K 41 Modo型导弹垂直发射井甲“考佩斯”号舰尾的“鱼叉”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其后便是随同来访的“范德格里夫斯”号导弹护卫舰。▲“考佩斯”号的入1 K 45 hlodl型127毫米前主炮y“范德格里夫斯”号的MK 13 Mod4型导弹发射装置,舰载反舰导弹和防空导弹都是通过该装置发射。03到访湛江的美舰掠影@牛志军  相似文献   

15.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日前报道,台军在距离大陆海岸16千米处的东引岛(属马祖列岛)上,建立了大型导弹及雷达系统。包括分别供台海军和陆军使用的2套雷达及“雄风一2”反舰导弹、“天弓-2”地空导弹。东引岛是台军继澎湖列岛后,第2个将导弹及雷达设施部署  相似文献   

16.
安然  袁均健 《环球军事》2013,(22):52-53
近日,台湾“中科院”在内部成果展示会上公开了新式陆基雄风-3反舰导弹发射车,外界注意到车载导弹发射箱是2013年4月制造的,而发射车底盘却是2011年12月制造的,可见整个导弹机动发射系统的研制已有一段时间。据透露,基于装备简化原则,“中科院”开发相关装备时都会考虑三军通用性,  相似文献   

17.
老守卫者前苏联幅员辽阔,海岸线长达3.4万千米。为了防守这绵长的海岸线,苏联军方相当重视岸防武器的研发,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就陆续研制出多款岸防反舰导弹系统,以防御绵长的海岸线。苏联陆续研制出“堡垒”、“慧星”和“界线”等岸防反舰导弹系统。“堡垒”式岸防反舰导弹系统的北约代号为 SSC-1“柚树”,使用的是 P-35(北约代号 SSN-3)型反舰导弹;“慧星”式岸防反导弹系统北约代号 SSC-2“幼鲑”,使用的导弹是由 KS-1(北约代号 AS-1)型空射反舰导弹改装而来的;“界线”式岸防反舰导弹系统的北约代号为 SSC-3“冥河”,使用的是 P-15M(北约代号 SSN-2)型的反舰导弹。这些岸防反舰导弹系统共同守卫了苏联海岸线的安全达数十年。如今,继承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战略格局急剧变化,1949年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利用其占尽优势的海军力量对苏联等国保持着强大的战略压力。为了使海军建设与国家的地理环境及政治地位相适应,苏联提出了海军的建设目标是“大规模建设强大的远洋导弹核舰队”。在此目标指导下,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率先研制出利用飞航导弹攻击水面舰艇的反舰导弹,并且在不长的时间内就研制装备了多型舰对舰导弹。其中以埃以战争中击沉以色列“埃拉特”号驱逐舰的“冥河”反舰导弹最为著名,它创造了世界上首次利用反舰导弹击沉大、中型水面舰艇的典型战例,从而使海战进入了反舰导弹时代。随着美苏军备竞赛的持续深入,苏联以反航母与反大型水面舰艇编队,保护自身海上核打击力量为作战需求,在“冥河”等反舰导弹基础上大规模发展了多型中远程反舰导弹,形成了射程上远、中、近结合,多平台(舰艇、潜艇、飞机和岸  相似文献   

19.
蔡伟 《当代海军》2004,(12):59-65
“雄风Ⅱ”是台湾“中科院”继“雄风Ⅰ”反舰导弹之后研制的第二种反舰导弹,其研制计划开始于1983年,1988年存“阳”字号驱逐舰上试射成功,1990年1月正式研制完成,并开始广泛装备台湾海军的主要作战舰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世界各国掀起一股研制超音速反舰导弹的热潮。俄罗斯最为积极,接二连三地推出性能不俗的超音速反舰导弹。台军也大凑热闹,要在2001年4月于屏东九鹏基地进行“雄风”Ⅲ型超音速反舰导弹的试射,而且将与台军本年度的“汉光17”号演习同时进行。一时间,超音速反舰导弹成为人们争相议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