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据央视新闻报道,8月18日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与巴西航天局局长卡洛斯·莫拉、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总经理罗戈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西万和南非国家航天局局长穆萨米等金砖国家航天机构负责人进行了视频会议,并签署了《关于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合作的协定》。  相似文献   

2.
正一部记录先驱者勇气与信念的历史遨游太空、探索浩瀚的宇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美好愿望。但是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都很低下的时代,这种愿望只能停留在幻想阶段。直到20世纪50年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升空,开创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广阔无垠的宇宙太空,开始成为人类活动的新领域。从人类航天活动的历史来看,大体可以将人类探索太空的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正3月3日,第二届国际空间探索部长级论坛在日本东京召开,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部长与航天机构高层聚集一堂,探讨未来太空探索问题。力争汇总共通原则,以便在风险企业参与的转变时期,实现和平利用太空并使探测符合全人类的利益。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参会并就利用国际合作推动实施空间探索项目进行特邀发言。会议期间,吴艳华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副理事长远藤守举行双边会谈,探讨中日可开展航天  相似文献   

4.
<正>五星红旗每一次闪耀浩渺太空,都是中国航天人坚持梦想、勇于探索的生动实践,都是中国航天为和平利用太空、增进人类福祉作出的不懈努力。那些定格在民族记忆中的辉煌瞬间,每一帧都值得铭记于心。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用70余张航天摄影图片记录航天发展历程中令人难忘的重大事件、重要瞬间、重点人物。  相似文献   

5.
耿海军 《中国民兵》2008,(10):54-55
载人航天器是指可以搭载人员进入太空的空间飞行器,它是人类从事载人航天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包括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和正在研制中的空天飞机。载人航天器不仅对于人类突破地球大气的屏障和克服地球引力,把活动范围从陆地、海洋和大气层扩展到太空,更广泛深入地认知宇宙,更好地开展各种试验和研究活动具有重大价值,而且在军事上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新版《美国国家航天政策》可能意味着在联合国的外层空间和平利用委员会内会进行更多的对话并会产生更多的积极成果,特别是在美国和其盟国之间,以及美国与其他两个主要航天大国——俄罗斯和中国。新政策还燃起了人们希望国际社会及个别国家能加强诸如空间碎片处理,制定防止事故的空间轨道交通规则及太空态势感知能力(共享数据)等方面的合作。不过,人们也不要指望国际社会间会达成一个伟大的,禁止太空武器的太空条约。  相似文献   

7.
1968年圣诞节前夕,一批身着厚重太空服的宇航员飞离地球。他们说,在太空中回眸地球,恰似一颗镶嵌在茫茫黑幕上的蓝宝石。“发现地球”本身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自此也开启了人类进军太空、开发宇宙的崭新时代。目前,世界上有美国、俄罗斯、法国、中国、英国、日本、印度7个国家先后研制出近百种运载火箭、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航天运输系统,修建了10多个大型航天器发射场,进行了6000多次航天发射。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的航天发射中心如今已成为航天实力的象征之一。本刊遴选、介绍世界主要航天大国的著名航天中心,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国防科技》2002,(2):85-85
载人航天是指人类驾驶和乘坐航天器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的航天活动。适合人生活和工作的航天器统称为载人航天器,如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等。 载人航天技术是航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长远的观点看,人类进入外层空间,向宇宙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是历史的必然。地球外层空间的高真空、微重力、强辐射等特殊条件,成为人类重要的环境资源。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及其实际应用,对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科技均有重要的影响。 载人航天器与通常的人造卫星有所不同。为了保障人的安全,创造人在太空生活和工作的必要条件,载人航天器有以下几  相似文献   

9.
发展简况把活动领域从陆地、海洋、空中扩展到太空一直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目标。1957年10月4口,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航天时代。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东方”(Vostok)号飞船实现了人类首次太空飞行。1962年2月20日,美国航天员约翰·格林乘“水星”(Mercury)飞船也实现了轨道飞行。在60年代,前苏联发展了“东方”号“卜升”(Voskhod)号和“联盟”(Soyuz)号三个系列的飞船,美国发展了“水星”和“双子星座”(Gemini)二个系列的飞船。通过飞船的轨道飞行试验,前苏联和美国已掌握了人在太空中生活,工作,完成各种科学实验以及航天器的交会对接和航天员出舱活动等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在此期间,美国还实施了举世闻名的“阿波罗”(Apollo)飞船的载人登月计划。1969年7月16日,美国航天员乘“阿波罗”-11飞船,实现了人类第一次在月面上着陆。  相似文献   

10.
茫茫星空,让人产生无限遐想。邀游太空,更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 1957年10月,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航天器——人造地球卫星由苏联发射成功,揭开了人类航天史的序幕;1961年4月12日,世界第一个载人航天器“东方1号”,载着苏联宇航员Y·A·加加林进入空间轨道。从此,人类漫游太空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航天器,又称空间飞行器。是指在绕地球轨道或外层空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之际,中俄两国军队于今年8月18日至25日,首次在中国领土上举行了“和平使命——2005”联合军事演习。此次军演对推动中俄战略伙伴合作关系,促进亚太地区的区域安全和稳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透过军演,我们还可以看出俄罗斯军事战略的一些新变化。寻求战略合作,拓展战略空间  相似文献   

12.
<正>从人造卫星到载人航天,从月球探测到逐梦深空,中国人一直努力探寻宇宙的奥秘。习近平总书记说,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中国人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探索的精神引领我们去往星辰大海,奔向太空探寻更多的可能。唐朝诗人李白曾举杯邀月,发出"嫦娥孤栖与谁邻"的"天问"。1200多年后,  相似文献   

13.
载人航天器是人类在太空进行各种探测、试验、研究、军事和生 产活动所乘坐的航天器。截至目前,载人航天器主要有载人宇宙飞 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三大类。本期向读者介绍“天地运输器”—— 载人航天器(上)。  相似文献   

14.
<正>你有太空梦吗?新时代航天人的梦想,不仅是迈向更远的深空,更是让探索宇宙的勇气和求知的热情传递到广大青少年的心里,让"小小航天员""小小航天人"的队伍成长起来。今年的"中国航天日",就给了小朋友们一个展现自己太空梦的好机会。中国宇航学会和湖南省教育厅联合主  相似文献   

15.
戚大伟 《国防科技》2021,42(6):10-14
后苏联时代的俄罗斯未能维持其在太空安全领域的优势,已不再是太空军事强国。本文首先梳理了俄罗斯太空安全政策的发展历程,其次,讨论了俄罗斯在太空安全治理和防止太空武器化方面的外交倡议,最后总结了俄罗斯太空安全政策的特征。本研究认为,自21世纪初起,俄罗斯逐渐开始复兴其太空军事力量,力图使其太空安全政策适应新的地缘政治格局,不仅积极调整其航天计划,对其航天工业体系、航天机构和航天资产进行简化、整合和现代化建设,还谋求“非对称”反制策略,并在联合国框架内积极开展“太空外交倡议”,以应对美国太空武器化所带来的威胁和挑战,同时推动禁止太空武器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桂晓 《环球军事》2014,(21):26-27
据俄罗斯之声网站报道,今年10月9日,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称,俄罗斯近期将在太空开始部署“统一太空系统”,弹道导弹袭击预警是其最重要的功能。同时,俄罗斯战略与技术分析中心专家卡申认为,该新型卫星系统有可能成为未来中俄两国军事合作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梦想。50多年前,中国人仰望星空追问蓝天,什么时候才能有自己制造的人造卫星在太空中遨游?有谁能知道在内蒙荒漠保密度非常严格的地方,有一群正在为发射中国第一星默默奉献的航天人。这个鲜为人知的秘密逐渐向世人披露,影片《我和我的父辈》之《诗》,就是真实地反映了那个年代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前苏联在1957年10月4日发射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真正拉开了人类征服宇宙的序幕。从此,人类进入了遨游太空的新时代。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实现了人类遨游太空的夙愿。1969年7月21日,美国人阿姆斯特朗和奥德林乘“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登上月球,迈出了人类踏上天体的“一大步”。  相似文献   

19.
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令世人瞩目,也引起了世界各主要国家更加注重发展各自的航天事业。目前,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和印度等纷纷加快了航天业的建设步伐,并将国际空间站的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以及以月球和火星为探测核心的太空探索活动作为未来载人航天发展的重点,同时制定了详细的太空探索计划,意欲争夺和主宰未来航天领域发展的主动权。美国:重整旗鼓美国是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航天大国,其在航天发展的投资每年多达100多亿美元,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航天领域覆盖面广,包括载人航天飞行,无人航天器深空探索,各种运载火箭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航天(space flight)又称空间飞行,指人类借助航天器,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的天体的活动。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于1956年,46年来取得了辉煌的业绩。2002年岁末,又传来了“神舟四号”飞船成功发射的喜讯。中国人实现邀游太空的梦想已指日可待。在这欢庆的日子里,我们发表一组文章,从航天产品研制、航天发射和航天测控的不同角度,展现中国航天事业令人瞩目的成就和更加灿烂的明天。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和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组织撰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