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国际裁军与军备控制形势总体上呈现出积极的一面,国际社会在关于不扩散核武器、禁止核试验、加强核安全等方面达成了许多条约和协议,在控制核军备竞赛、推动核裁军、促进地区和国际形势稳定上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另一方面,美俄在核裁军谈判问题上的主要分歧、主要核大国继续核武器现代化进程、地区核扩散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预示着国际核裁军与核不扩散形势的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新时期国家安全对核武器的需要,美国核武器综合体转型已进入关键时期。美国实施核武器综合体转型的目的是重塑和建设一个规模更小、更安全、更可靠、更有效和更经济的核武器综合体,维护美国核武器的绝对优势,进一步提高美国的核威慑能力。美国的这种做法,显然与全球反核扩散和核裁军的趋势背道而驰,必将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3.
杨承军 《环球军事》2011,(24):20-22
过去的一年,核军备控制仍然是世界核形势发展的主流,核大国在推进核裁军进程、压缩核武器数量的同时,仍在继续提高核武器质量及实战化水平,一些国家千方百计地引进核技术、获取核材料甚至发展核武器,核扩散形势更加严峻,日本发生的重大核泄漏再次为世人关注核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钟。展望未来,核武器仍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作用,真正实现核裁军...  相似文献   

4.
在竞选时奥巴马提出“追求没有核武器的世界”的构想,并表示将把核裁军作为任内的重要工作。对于美国这样一个拥有最先进核武器的核大国而言,确定如此宏大的目标,暗示着必须大幅度调整自己的核政策。  相似文献   

5.
《国防》1999,(10)
中国是爱好和平的东方文明古国。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一直把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作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在发展核武器问题上,中国不仅一直将自身核军备维持在十分有限的水平上,并公开声明不对无核区、无核国家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从不参加核军备竞赛,而且积极支持和参与防止核扩散的国际努力,推动核裁军进程,致力于全球范围内最终实现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的目标。几十年来,中国以积极、务实、合理的主张,推动了国际核军  相似文献   

6.
军事文摘     
我国对裁军问题的基本立场和主张中国裁军事务大使范国祥在联合国裁军审议委员会举行的1986年实质性会议上发表讲话时,重申了中国政府在裁军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主张:美苏两国率先停止试验、生产和部署一切类型的核武器,大幅度地削减并就地销毁各自在其国内外任何地区的各种类型的核武器;核裁军的最终目标应是  相似文献   

7.
<正>印度的核政策经过了跨世纪多轮历史演变,传统上主要针对巴基斯坦,随着武器的升级换代,我国已在印度核武器的射程之内,这值得警惕。印度核政策历史演变核政策初期:认为核武器是对科学最残忍的应用,注重核能源民用性质和经济用途。印度独立后,第一任总理尼赫鲁从圣雄甘地的非暴力思想发展出反对核武器的理想主义思想,奉行和平核政策,坚持和平利用核能,公开承诺不谋求制造核武器,积极宣扬核裁军,  相似文献   

8.
5月3日,第八次《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审议大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与会代表围绕核裁军、核不扩散及和平利用核能等关键议题举行谈判。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致辞中指出,5年前举行的第七次审议大会无果而终,各国应力争使此次审议大会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9.
在核时代层出不穷的核战略理论中,毛泽东核战略思想可谓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毛泽东对核领域一切问题的思考都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有着坚实的认识论基础,这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着眼"人与武器"的辩证关系深刻认识核武器,着眼"战争与和平"的辩证关系深刻认识核战争,着眼国家安全坚决发展中国的核力量,着眼世界和平庄严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着眼人类未来主张全面彻底核裁军。  相似文献   

10.
(2010年5月1日至5月31日)国际3日至28日,第八次《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审议大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来自189个缔约国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主要围绕《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三大支柱,即核不扩散、核裁军及和平利用核能等方面的议题,以大会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  相似文献   

11.
1996年,联合国、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国际组织开展了积极有效的工作,国际军控与裁军谈判取得了重要成果。 1,《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达成,为进一步核裁军奠定了基础。1996年9月10日,第50届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所有缔约国承诺不进行任何核武器试验爆炸或其它核爆炸,在其管辖或控制下的任何地方禁止和防止核爆炸,不以任何方式参与任何核武器试验爆炸。条约不仅限制有核国家发展新型核武器,而且将防止更多的国家研制和发展核武器。  相似文献   

12.
2001年11月美、俄高峰会议期间,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将在10年内把美国部署的战略核弹头减少到1700-2200枚之间。俄罗斯总统普京对此给予积极响应,表示准备把俄罗斯部署的战略核弹头数量削减三分之二。美、俄首脑的新近承诺无疑是核裁军进程上的大事。世人在看到大幅度削减核武器的曙光的同时,也不禁产生疑问:在一系列根本矛盾尚未得到彻底解决之前,仅仅依靠单边承诺果真能够实现实质性的核裁军吗?  相似文献   

13.
阮洋  白莹 《环球军事》2014,(6):13-15
当今世界,核武器的地位和作用仍不可替代,因此尽管国际社会对实现“无核世界”期待很高,核大国也高举“核裁军”大旗,做出了许多象征性行动。然而,世人看到的却是更加复杂和充满变数的核形势,除了近期备受瞩门的口本核问题外,朝核、伊核等诸多热点问题依然悬而未决,“无核世界”的建立依然是…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力行 《环球军事》2009,(11):1-1
5月19日,俄罗斯和美国的代表在莫斯科就新的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开始首轮正式谈判。此次核裁军谈判既是检验俄美关系的试金石,也是打破两个核大国裁减核军备僵局的重要开端,更是核裁军进程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近来,国际核不扩散与核裁军进程回暖加速,甚至有媒体用“核裁军春天”一词来形容当前的核安全形势。  相似文献   

16.
声音     
《环球军事》2010,(9):5-5
“中国的核政策是一贯的、明确的、透明的。中国从来没有,今后也不会参加任何形式的核军备竞赛,将继续把自身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继续为推进国际核裁军进程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7.
自从空间时代开始以来,苏、美两国制造和贮存了足以多次毁灭对方的战略核导弹,这使得他们各自都不得安宁,日夜担心被对方的导弹核武器毁灭。怎么办?在各怀心事搞核裁军谈判的同时,美国想出了另外的一招,就是用各种手段叫进攻的核弹在接近目标前统统击毁,实施所谓完善防御、代号为“亚瑟王之箭”的X射线激光武器。  相似文献   

18.
李觉将军,当年在西藏军区副司令兼参谋长的任上,被中央征召入京,出任中国核武器研究院第一任院长。中国的核武器研制也由此拉开了巨幕……  相似文献   

19.
詹欣 《军事史林》2004,(11):30-33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在罗布泊地区成功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同时声明: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美国的核威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相似文献   

20.
核潮涌动2009     
滕建群 《环球军事》2009,(24):12-13
2009年,国际核军控与核裁军领域呈现出不少新的特点,也显露出新的端倪,特别是安全形势的变化和大国政策的调整给本年度国际军控与裁军进程带来重大影响,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无核世界”主张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虽然国际社会建立无核武器世界呼声渐高,非政府组织和机构从理论、措施和道路等方面提出实现无核武器世界的具体建议,然而,要实现深度核裁军和建立无核武器世界仍需人们做出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