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3 毫秒
1.
父亲     
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一辈子都在生养他的那片土地上耕作着、收获着,不辞辛劳。 在我的记忆里,儿时家里很穷,吃顿饱饭都算是奢望。一天晚上,父亲带我到村里看皮影戏。突然,爷爷过来从衣兜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把皱皱巴巴的钞票,硬往父亲手里塞。父亲却是坚持没要。当时,我很不明白,家里那么缺钱,父亲怎么就是不要呢?长大后,父亲念叨起此事,总告诫我们:人可以穷,但志不能短。 搞生产队的一年,父亲负责看菜园和卖菜。一次,大姑买菜没钱,便对父亲说:"姐就买一点点,就别记账啦!"父亲答应了。大姑走后,父亲悄悄从口袋里摸出钱  相似文献   

2.
我的父亲     
我父亲于1893年农历二月十一日出生,家中赤贫如洗,爷爷年轻时就被饿死,奶奶改嫁他乡。父亲刚刚9岁就给地主放牛放羊,数九隆冬连双鞋都穿不上,小脚冻得像馒头,漫山遍野留下连脓带血的脚印。稍大些了他跟随我伯父到千金寨(抚顺)给人挖煤,过着非人的生活。一次事故伯父遇难,  相似文献   

3.
父亲的电话     
八一那一天父亲给我打了电话。这是我入伍以来第一次接到父亲的电话。手在颤抖,心在加速,嗓子中好像卡了一个又干又硬的馒头。.“节日快乐。小子,你出息了。”这是我隔着听简听见父亲说的第一句话,那是我当三年兵刚转了士官的第一年。自从我懂事的那时起,父亲就是一直冷冰冰的模样。明朗坚硬的轮廓,拉碴的胡须,不爱说话的嘴,高高的个,风一样  相似文献   

4.
正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父亲一直给予我绿色的满满的爱,所以我爱军装绿的人生。我的父亲是一名军人,一名以军人自豪的父亲。父亲离开我已7年了,他对我的爱却永驻我心。父亲把他的大半生都奉献给了军队。我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受环境熏陶,对当一名军人充满了向往。长大后我也成为了一名军人,在谈婚论嫁的年龄没有任何其他的想法,只找军人,所以我的爱人也是军人。因为父亲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给我绿色的满满的父爱,所以我爱军装绿的人生。  相似文献   

5.
父亲摆地摊     
父亲下岗了。年过知天命的人,再想找个"铁饭碗"是难上加难。父亲原是乡镇企业的材料会计员,再往前干过推销员,除此之外别无所长。托同事的姐姐,找了个临时工作——在一家农药厂的便民门市部卖农药。干了半年,生了一场病,把工作也给丢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我父亲于1998年与村委会签订了为期10年的承包合同,承包了村里几近荒废的果园。经他精心治理,果树于1999年开始挂果,2000年开始初见效益。去年6月,父亲突发心脏病去世。父亲去世后,我把年老多病的母亲接到我家共同生活,并开始接替父亲管理果园。9月初,村委会给我下达通知,说村里年底要收回果园重新发包。我找到村长理论,村长说果园的承包人是我父亲,现在承包人已经去世,合同一方当事人已经不存在,承包合同应当终止。我要求以继承人的身份继续承包果园,但村长说承包果园是以户为单位的,我父亲承包果园时我和父亲已经分门另过,已经不是一户人了,我无权接替父亲继续承包果园,合同必须终止。请问村委会终止承包合同收回果园的做法是否正确?我是否有权以继承人的身份继续承包果园? 读者 梁玉平  相似文献   

7.
新四军广州研究会号召新四军战友写些有关抗日战争胜利前后的情况。为响应号召,我和四弟叶华明商量应当把当时父亲叶挺、母亲李秀文和我们一家子的遭遇作一个回忆。1943年9月以前我们一家都随父亲被“软禁”在桂林郊区。由于父亲经常到市里买《新华日报》,加上周恩来伯伯几次派人来家看望联系和给点经济支持,国民党特务很不放心。9月份的一天上午,国民党特务突然把我父亲强行押送到湖北恩施。我父亲看情况紧急,如单身一人恐出不测,因此写了一张条子要我们几个孩子去陪他。经与母亲商量决定由二弟正明、四弟华明、五妹扬眉(我家当时七兄弟,她…  相似文献   

8.
平安是福     
高原 《政工学刊》2001,(2):48-48
“平安是福”这普普通通的四个字,是一辈子和黄泥巴打交道的父亲崇尚的至理名言。父亲是个木匠,他用斧头劈开冬天,和母亲一块给我和姐姐撑起了温暖的晴空。只念过小学一年级、现已年近花甲的他在经历了穷苦岁月后,对“平安是福”有着更深刻的理解。他常对我们说,人一辈子的挫折很多,能够平平安安就是最大的福气。然而,前不久姐姐来信说,父亲因积劳成疾住进了医院。想起正在经受病痛折磨的父亲,想起他为我“平安”成长而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我只觉得眼睛一片潮湿……记得8岁那年,正上小学的我喉结上长了一个瘤,大如苹果,吃不下饭,连喝口水也很…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军人父亲,说起女儿,我的内心总是感到有一些愧疚,尽管我和妻尽最大的努力给予了女儿关爱。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有这样一句话:爱一个人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是天堂;恨一个人也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是地狱。我把女儿送到美国,缘于我对她的爱。今年除夕,女儿身在美国,我对女儿的思念如大海涨潮一般漫过心头。  相似文献   

10.
探亲刚到家,听说大哥生了个儿子,还没来得及表示祝贺,老母亲就催促着:“你是识文断字的人,都快成作家了。快给侄子起个好名字吧。”妈的一句话,引起了我对名字的回忆。我的家乡在豫西南秦岭山脉伏牛山区,属于比较偏僻落后的地方,先辈们靠一双坚实的脚掌踩出了一条条蜿蜒曲折的小路,晴天风吹尘扬,一片混沌;遇到雨雪天一片泥泞,让人苦不堪言,人们就这么一代代走着,大哥出生后,父亲就随口给他起  相似文献   

11.
简单的幸福     
张铁国 《国防》2004,(7):54-54
当兵在外,难得回家一趟。前不久回家休假,终于又见到了阔别三年的父母。我家在湘南农村。得知我要回家,父亲几天前特地从县城买回一张席梦思床。他笑着感叹:哎呀,快六十岁的人了,还没睡过席梦思呢。不过给我儿子睡,也一样!言语中透着自豪、满足和幸福。父亲的感叹让我一阵心酸。这些年,为了把我们兄弟抚养成人,供我们上学,父亲不知受了多少苦累。为了让父亲体验一下睡席梦思床的感觉,晚上,我特地要求与父亲一起睡。母亲却不依,说我坐车劳累,父亲鼾声太大会吵醒我。或许是太久没与儿子亲近了,父亲非常高兴地答应了。母亲嗔怪着父亲,却也只好…  相似文献   

12.
当我还坐在婴儿椅上的时候,父亲有一天带回家一堆小瓷片,就是那种装修浴室用的各种颜色的玩艺儿。我父亲把它叠垒起来,弄成像多米诺骨牌似的,然后我推动一边,它们就全倒了。过一会儿,我又帮着把小瓷片重新堆起来。 这次父亲让我变出些复杂点儿的花样:两白一蓝,两白一蓝 ......我母亲忍不住说:“唉,你让小家伙随便玩不就是了?他爱在哪儿加个蓝,就让他加好了。” 可我父亲回答道,“这不行,我正教他什么是序列,并告诉他这是多么有趣呢!这是数学的第一步。”我家有一套《大英百科全书》,父亲常让我坐在他的膝上,给我读里边的…  相似文献   

13.
在《你知西藏的天有多蓝》入选今年高考试卷后,很多人都想了解此文的士官作者及创作过程,于是我们约作者写下了这篇文字——1993年我中学毕业。那一年我把眼睛睁得大大的,目标锁定在流行音乐之都——广州。去做什么呢?我的父亲母亲始终持反对意见,我说我照样要像那些同龄人一样去完成我的音乐梦想。  相似文献   

14.
父亲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听母亲说,连续生了两个女儿之后,第三胎生了我这么个宝贝儿子。父亲高兴得要命,说他这辈子有指望了。我小时多病,父亲经常三更半夜地去找医生,连脚都跑起了茧。虽然后来母亲又超生了小弟,但父亲却总是宠着我。父亲凭着无师自通的石匠手艺负担着我们姐弟几个的学费。尽管父亲干得很辛苦,可我看着越来越惨淡的家境,还是一个劲儿地说父亲的不是,埋怨他没有别人的父亲精明、能干。父亲只是经常叹着长气,一声也不吭。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工作分配没能如我所愿,被分到了全区最偏僻的一所乡村小学。我把这件事又归咎到了父亲…  相似文献   

15.
我的祖父是乡间读书人,我的父亲是一位私塾先生,他们属于那种信奉“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种田”的人。我至今珍藏着几本他们读过的线装课本,其中就有《论语》。我的祖父,父亲是《论语》的忠实践行者。三年前,父亲去世了,我作了一副挽联:“十八年前携笔从戎谆谆教诲催放军功章彤彤华彩,卅七载后泣血回首拳拳心愿怎报人生路历历严恩。”  相似文献   

16.
无悔的爱     
从 小 ,就喜欢坐在礁石上听海的鸣奏 ,看“蓝色激情”绚丽地涌动着 ,喜欢水兵帽上飘舞着的风带 ,感觉很美 !从小 ,就敬佩父亲 ,印象中那身蓝色的制服总是衬得他无比高大和威武。可是 ,在我八岁那年 ,一次惊天动地的意外 ,使他离我而去……父亲用笃挚的情和赤诚的心捍卫了他热衷的事业 ,把年轻的生命融入了这片深爱着的海洋。我为有这样一位军人父亲感到骄傲 !也为我是他的女儿感到自豪 !每当伫立在他的灵前 ,我便肃然起敬 ,誓言涌上心头 :“爸爸 ,我也要做一名军人 !”于是 ,我选择了你———军人 !从小 ,就对你一往情深 ,不知是海的缘故 ,…  相似文献   

17.
我的父亲江涛,1938年参加八路军,于1967年英年早逝,年仅48岁.那年我只有15岁,但父亲的音容笑貌却令我终身难忘.后来,我有幸像父亲一样,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并光荣地在军中服役40年.退休后,我仔细整理父亲留下的自传、日记等史料,多方拜访父亲各个时期的老战友,聆听亲友们的回忆,了解到父亲在我军情报战线无私奉献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18.
父亲在我小时候去世,我们兄妹3人和母亲相依为命。15岁那年,我以高分考上高中,母亲高兴不已,东挪西借为我筹措了学费,在送我离家报名的时候,母亲千嘱咐万叮咛,希望我努力学习将来能考上大学。  相似文献   

19.
又是一个月了,我回到了家里,父亲赶马车拉蜂窝煤还未回来。 父亲的一生是很苦的,当他十岁的时候,艰难的岁月夺去了双亲的生命,父亲成了孤儿,一个人流浪到他乡,幸得一位慈善的老人收养,从此,母子俩相依为命,长到十六岁的时候,父亲硬凭自己的肩膀建起了一个家。 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供我们读书,父亲起早贪黑干起了在城里赶马车的活。刚开始,人地生疏,找不到货拉,父亲很着急,挣到的钱几乎只能够当天的生活。一段时间后,父亲找到了专拉蜂窝煤卖的活,钱挣锝多了些,但父亲更辛苦了,每天当我还在睡梦中,便听见车轮伴着嗒嗒的马蹄声消失在远方;夜晚当我已进入梦乡时,恍惚中听见拉车马咀嚼干草的声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几乎看不上父亲一面,父亲是匹拉车马,烈日和暴雨炼就他坚  相似文献   

20.
檀木椅子(散文)刘元军从我懂事起,就知道我家有两把不寻常的檀木椅子。听父亲讲,那是祖辈上一位做五品官的前辈留下的"传家宝"。檀木椅子古色古香,稳重厚实,坐着宽敞舒适,上面雕刻的花鸟草虫形象逼真,呼之欲出,真是人见人爱,人见人赞。父亲对那两把檀木椅子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