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这老头真帅     
■乔天富简历四川绵竹市人1954年生1970年当兵现任解放军报高级记者大校军衔解放军画报编委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事头发花白,身着迷彩服,略显沧桑面部轮廓清晰,鼻子大而挺,在阿尔泰炽热的阳光下淌着亮闪闪的汗珠。这是我看到过的乔天富在夏天的一张留影。别看有了一把年纪,还是那么英气逼人。这个出生于川西平原的大校军官令人意外地有着一张欧罗巴人的脸,加上不可思议的高个子——他当兵时才一米五几,后来居然长到了近一米八。五十多岁了吧,体型挺好,既没胖乎也没起皱,如果他这样走在街上被人认为是好莱坞战争片里某个颇有来历的指挥官,我一点也不奇怪。尽管他说自己的身体不好,不少部位有不同的病痛,但从他说话干脆做事利落的劲儿上来看,好像是在说别人。  相似文献   

2.
西藏第一所私立希望小学——“顿珠希望小学”在那曲县思尼乡第八村诞生了。这个填补西藏教育界一项空白的办学者,是当雄养护段民兵连指导员顿珠。 走进顿珠希望小学,只见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蓝天下迎风飘扬。40平方米的校舍里面整齐摆放着15张课桌、30张凳子,20名孩子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课。 作为一位牧民的儿子,顿珠没上过一天学,正因为如此,他渴望不再有失学的儿童。1993年春节,顿珠回到久别的家乡探望阿妈,村里的孩子们围着他,一双好奇的眼睛上下打量他。顿珠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素有勤奋好学的优良传统,浩渺学海中留下了许多催人奋进的治学佳话。国画大师齐白石一生勤奋。据说他27岁专门从事绘画以后,只有在患病和母亲去世的十几天里才间断过作画。85岁那年,有一天他一连画了四张条幅,直到吃午饭时还不肯停笔休息。画完第五张后,他在上面题字道:“昨日大风雨,心绪不宁,不曾作画,今朝制此补充之,不教一日闲过也。”“不教一日闲过”,是齐白石先生的座右铭,也是一切成功者的“秘密武器”。在今天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现代社会里,谁掌握了更多的知识,谁就拥有了通往新世纪的通行证。而疏于学习…  相似文献   

4.
“7月27日,星期五,法律专板:这一期我们转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三十四条、三十五条,请大家学习遵守……”这是河南省上蔡县党店镇张荒途家院墙墙报上的内容。这块墙报是1984年春由张荒途创办的,至今已有17个年头。 今年59岁的张荒途,是20世纪60年代的优秀基于民兵,曾受到过原总参谋长杨得志的亲切接见。1983年,当他看到因为国防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绵竹市财政局、地税局局长管国强10年前穿着绿军装直接献身国防事业,10年后,脱下军装依然默默无闻地为国防建设尽职尽责。他用言行证明他是市里的好“管家”,是优秀的不穿军装的“后勤部长”!  相似文献   

6.
新闻集锦     
元旦刚过,户外仍是春寒料峭,一则消息却让四川省绵竹市沸腾了起来:绵竹市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代表将出席在北京举行的命名表彰大会。 此时,绵竹市党政军的主要领导齐聚市委会议室,欢乐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突然,市长蒋子林提出了问题:面对殊荣,目前应该继续为双拥工作做些什么为命名大会献礼?经过一番热烈蹉商,领导们达成了共识:春节快到了,要借进京之机去慰问驻京的绵竹籍战士,捎去亲人的关怀。  相似文献   

7.
炎黄故里,郑韩古城,一片历史文化底蕴浓厚的热土上,人民群众在广泛传诵着一位穿军装的“村官”的佳话。 “凯歌要回村里代职当支书啦!?”“凭他那两把刷子,保准在村里呆不上三天。” 河南省新郑市龙湖镇武装部长张凯歌到张沟村代职当支书的事,像一粒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村民们议论纷纷,更多的是困惑和不解;来自家里的反对声音叠起,母亲和妻子流着泪劝他改变主意,这一切并没有影响张凯歌的去意。 张沟是龙湖镇最西端的一个行政村,位于郑州市二七区、新郑市、新密市三地交界处。近年来,村“两委”建设不力,干群关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绵竹市市长、市武委会主任蒋子林多年来关心重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多次主持召开政府办公会议和议军会,组织制定了《绵竹市拥军优属若干规定》、《关于认真落实义务兵优待政策的通知》等文件,为绵竹的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广泛开展经常性全民国防教育,绵竹市相继建成了263个“青年民兵之家”。蒋子林认为“国防观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必须从小学生抓起。”该市中小学开设了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课,并规  相似文献   

9.
10月27日是学院建设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从此,我院有了院士!学院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了客座教授聘任仪式暨学术报告会。院首长、各部系领导,全体机关、学员队干部及教员参加了大会。客座教授聘任仪式由副政委焦万瑜主持。政委张德顺首先宣读了学院《关于聘请客座教授的决定》。他说,为了建设全军重点院校,提高办学育人的综合实力,根据建设全军重点学科关于人才培养的需要,学院党委研究决定:聘请中国工程院李德毅院士、徐更光院士和解放军武汉通信指挥学院季卜枚教授担任客座教授。紧接着,院长杨正武和张政委为院士、教授颁发了聘书。此后,杨院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词。他说,金秋有朋  相似文献   

10.
收归建制后,四川开县人武部的干部、职工议论最多的是:“体制变了,县委、县政府还会不会象过去那样对待人武部如同一家人?”县委书记、县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张天雄代表县委、县政府讲的一席话,给大家吃了一粒“定心丸”。他说,县委、县政府一如既往地把管武装、建武装、用武装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努力为人武工作排忧解难。张天雄忠实地兑现县委、县政府的许诺。他对人武部领导讲,人武部有什么问题需要地方解决的,经部党委研究后,首先送他签署意见,再送有关部门和领导。凡是对民兵工作拖延迟办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其次,要求县人武部代表县委,对全县乡、镇、厂矿党  相似文献   

11.
他的办公桌第一个抽屉里,放着一张照片。工作不忙的时候,他常会拿出来,捧在手里,仔细端祥。那是一张他和战友们在老山前线的合影,照片里面的人有几个已经牺牲了。他说:"我得记住那些战斗,记住这些战友。想到他们,我就不会止步。"  相似文献   

12.
1年以前,河北预备役某师一团的一些人曾经满腹心事地哼哼:“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借济公调发预备役连队没有个“家”的感叹。如今的光景可不是这样了。全团各营、连部都已开设,内部陈设颇有点“规范”的意味。算一算是“十个一”,即一间房,门口一块牌,房内一个橱、一张床,床上一套被褥、床下一个脸盆、床边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桌上一套茶具,靠墙一辆自行车。室内四壁皆同,挂着干部战士花名册、分队活动登记册,张贴着省、  相似文献   

13.
上尉张明发绝对没想到,他的到来,居然改变了整个住宅小区的面貌。 去年"八一"前夕,贵州省遵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沙路育苑小区70家住户联名上书居委会,请求一家住户主人--红花岗区人武部后勤科副科长张明发担任大家的楼长。 请军人当楼长,是件新鲜事。要知事情缘由,且听下面慢慢道来:  相似文献   

14.
魏艾民 《政工学刊》2011,(11):14-14
前些时,在下发表题为《治"要官"有良药》一文,提到老首长张公干严肃处理"要官"者的事。近来一位青年读者来电话说,他在收入《周恩来军事文选》的一封电报里,看到"张公干起义团"的字句;又在《卧底将军》一书,看到"300多名地下党员大名单"中,有"张公干"其人。他问:这两处提到的"张公干",和你文章中说的"张公干司令员",是否同一人?我说,你看书很仔细,三者同为一人。由此联想到张公干老前辈长期战斗在敌营的艰苦、惊险经历。  相似文献   

15.
张富有是贵州省关岭县永宁镇武装部部长,他个 子小,话也少,干起工作来却一人顶仨。 张富有是1979年入伍的老兵。在对越自卫还击 战争中,他被部队多次表彰,并荣立三等功。 1985年张富有退伍后,主动要求调到边远乡镇从  相似文献   

16.
鞠九江 《军事史林》2004,(12):34-38
2004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在缅怀张爱萍上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江苏省海安县退伍军人赵保群心情沉重地翻阅着老将军生前的一封封来信、一张张照片、一幅幅书法作品,他触景生情,止不住泪水涟涟.近日,他接受了记者的独家采访.  相似文献   

17.
春雪了无痕     
昨夜,无声无息的一场雪,在人们的睡梦中悄然降落。 清晨,拉开窗帘,被一片清光怔住。但见几片朝霞拥着一轮红日,照亮了铺满山川的那层白雪。耀眼的冷光反将太阳逼淡下去,那红色一点点地消褪,渐而转呈金黄,隐隐地钻进了青云里。偶尔被风拂过,露出一张淡淡的圆脸。 雪也催开了梨花,白白的花蕾比雪花大多了。桃花也挣扎着拔绿吐红,一展早春的笑颜。  相似文献   

18.
在白龙湖畔的四川青川县,有一位被人武干部、广大民兵和退伍军人誉为“痴情”敬业、“倾情”武装的好书记。他就是县委书记、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张康明。 “痴情”敬业 1999年底张康明任县委书记,随同一纸任命也传到他的手中,上级党委任命他为青川县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过去在县长、县武委会主任的位置上他十分关心重  相似文献   

19.
哈哈一笑     
取名字有个先生姓易,50岁喜得一孙子。于是他要为孙子起个好名字。老先生是个戏迷,要取名易兰芳;爸爸是个诗迷,取名易东坡;姐姐是个歌迷,取名易学友。一家人争论不休,于是就在地上放了三张盘,一张是梅兰芳的戏剧,一张是苏东坡的诗词,一张是张学友的歌,  相似文献   

20.
海天 《当代海军》2006,(6):77-79
新闻舆论战的第一颗重磅新闻炸弹,是在第一时间内递到了海军总部陈超年司令的手中的。作为这次若干年共和国驱逐外虏的总指挥——帅,陈超年非常信任前线总指挥张才智,尽管他和他的部将们和他的整个部队,谁也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争,但他深信,他们是有勇有谋的,他们能够应付现在和未来的任何一场战斗。陈超年迅速地看了一眼新闻稿,除了陈超年在骨子里对张才智的信任以外,他从这篇文章中,也一下子读到了张才智的想法和心智。而最根本地是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