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配套单位,为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该集团多个所属单位参与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配套工作,并因产品的高质量而获得了国防科工委和总装备部等部委的表彰。  相似文献   

2.
声音     
《国防科技工业》2013,(6):10-10
1999年到2013年的14年间,五次无人,五次载人,十发十捷。神舟十号不仅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第二步第一阶段的收关之战,也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应用的先河。中国人的载人航天梦想规划得很务实,载人航天三步走的规划,立足自己的条件,不超前、不浮躁,照顾了中国国情,考量了当时科技实力,也前瞻了未来发展趋势。由于务实和独立自主的技术积累,因此有了跨越发展的底气和经济高效的产出。  相似文献   

3.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了,在这举国欢腾的时刻,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航天局局长、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栾恩杰。他难抑心中的激情,就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和重要意义,“探月工程”及其目标,航天活动的下一步发展等重要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是从飞船起步的。起步时的中国,不得不面对一个跟俄罗斯、美国存在40年差距的问题。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开始论证的时候,预计经过10年努力,到2002年中国飞船才可以上天。但到2002年,前苏联第一  相似文献   

5.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是“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的发源地之一。该院在4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深入挖掘航天三线传统军工文化资源,努力推动军工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有效推动了各项科研生产任务的圆满完成,为载人航天工程和“嫦娥”工程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载人航天的军事应用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军事航天员所发挥的作用,因此美国空军长期以来一直注意研究军人在航天中的作用。从最早的“X—20”、后来的“载人轨道实验室”(以前已经介绍过),直到现在的航天飞机飞行,美国空军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试验。本文介绍美军利用航天飞机,以及准备利用国际空间站来完成的两个军事航天员计划。“载人航天工程师”计划1979年,美空军制定了一个“载人航天工程师”计划。该计划的目的是培养  相似文献   

7.
“神舟七号飞船的准确入轨、正常运行、出舱活动圆满、安全健康返回,使我国首次突破航天员出舱行走技术,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第一阶段最核心、最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评价神舟七号的重要意义。“突破出舱技术是我国载人航天发展第二步战略的第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1992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航天四院承担了神舟载人飞船逃逸系统四种固体发动机和逃逸塔头部动力装置研制任务,历时13年研制的逃逸系统发动机,为神舟飞船屡次飞行成功作出了卓越贡献,四院两代无名英雄也由此功垂史册。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  相似文献   

9.
向祖国致敬     
金秋是美丽和收获的季节.2005年的秋天,全国人民期待已久.全世界瞩目的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这表明,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又有了巨大的进步。在这令人欢欣鼓舞的时刻.我谨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向执行飞行任务的两位航天员以及参与载人航天工程的全体科学技术人员、干部职工、人民解放军指战员表示衷心的祝贺.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10.
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期间,国防科工局局长陈求发作为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神七任务总指挥部副指挥长,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孙来燕作为神七任务总指挥部成员以及局党组成员胡亚枫参加了此项任务的组织指挥工作。  相似文献   

11.
《国防科技》2002,(2):85-85
载人航天是指人类驾驶和乘坐航天器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的航天活动。适合人生活和工作的航天器统称为载人航天器,如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等。 载人航天技术是航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长远的观点看,人类进入外层空间,向宇宙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是历史的必然。地球外层空间的高真空、微重力、强辐射等特殊条件,成为人类重要的环境资源。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及其实际应用,对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科技均有重要的影响。 载人航天器与通常的人造卫星有所不同。为了保障人的安全,创造人在太空生活和工作的必要条件,载人航天器有以下几  相似文献   

12.
在1月4日至5日召开的2006年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上,人事部、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联合授予林宝军等100名同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章和证书,人事部副部长尹蔚民宣读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的表彰决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项是表彰在参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研制、生产、建设、试验、组织管理和协作配套等工作中付出艰辛劳动、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个人,以进一步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和部队官兵的积极性,继续发扬载人航天精神,促进载人航天工程下一阶段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  相似文献   

13.
4月25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名称征集活动发布会。从4月26日起.全球华人可以通过登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中国航天网等在线提交作品,  相似文献   

14.
《国防科技》2005,(11):F0002-F0002
2005年10月12日9时,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2005年10月17日4时33分,神舟六号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中部草原成功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平安返回。神舟六号飞船是多人多天飞船,与发射神舟五号飞船的火箭相比,这枚火箭有75项技术改进。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包括主、副着陆场分系统,陆上应急搜救分系统,海上应急搜救分系统,通信分系统和航天员医监医保分系统这5个分系统据火箭专家说,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分为三期,一期工程主要完成载人飞行试验;二期工程不仅要实现载人航天飞行,还…  相似文献   

15.
介绍载人航天的重大意义和军事价值,指出21世纪载人航天中生命保障系统是突出的问题,简述这种特殊环境工程中生命保障技术的若干问题。最后点明载人航天与我们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了让读者更系统地了解载人航天的军事应用,《现代军事》从2002年第8期起刊登了“载人航天史话”系列文章。虽然冠以“史话”,文章并不限于军用载人航天的过去,也介绍了它的现在和未来。这组文章共有11篇,本期是最后一篇,也算是一个总结。载人航天的军用价值载人航天一出现,其军事应用价值就引起了军事家的极大兴趣。在太空进行军事活动的优点不言而喻:首先是高度,从地球的制高点居高临下、俯视全球,所有的军事活动尽收眼底;其次是无  相似文献   

17.
声音     
《国防科技工业》2011,(10):11-11
按照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在今年完成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后,2012年底前。完成无人和载人空间交会对接试验,突破和掌握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在天宫一号任务新闻发布会说  相似文献   

18.
铭记这一刻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刻。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3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后.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举世瞩目的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了圆满成功,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由此跨入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使美国载人航天计划走到了必须做出慎重抉择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20.
在举国欢庆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的时候,记者采访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近距离的了解这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团队,更深刻地感受他们给人们带来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