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名曾以苏联驻联合国外交代表处工作人员身份在美国活动的克格勃退休间谍在俄罗斯《伴侣》月刊上撰文,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他受命用“换妻”的手法拉拢一名美国政要从而获取重要情报的真实故事。这宗桃色交易堪称克格勃历史上很奇特也很成功的一次色情间谍行动。这名克格勃资深间谍没有透露自己及其他3名当事人的真实姓名,而是在文中使用了化名。  相似文献   

2.
"上星期,联邦调查局逮捕了两名日本人和一名叫艾尔·布莱克的美国公民。实际上艾尔不是特务,而是英雄,因为他凭自己的兴趣爱好使这件反间工作做得十分出色。"——引自1941年6月23日《泰晤士报》1941年6月23号的清晨,天刚蒙蒙亮,街头便传来报贩子的吆喝声。"看报!看报!《泰晤士报》有最新消息,著名影星卓别林的男仆布莱克原来是日本间谍!布莱克是日本间谍!"  相似文献   

3.
颜平 《国防科技》2003,(3):59-60
美国中央情报局成立几十年来,曾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不少间谍学校。由于这些被称为中情局职业间谍“摇篮”的学校都属高度保密的重地,世人对它们鲜有所闻。直至近日,美国《洛杉矶时报》获得特许进入中情局下属的肯特情报分析学校进行独家专访,使外界第一次有了与中情局间谍学校“零距离接触”的机会。高度戒备 插翅难入  相似文献   

4.
于清祥 《环球军事》2010,(20):14-14
据美国《纽约时报》近日报道,美国的反恐战转明为暗,——加强军事和情报搜集行动,以无人侦察机和突击部队出击,并收买承包商为间谍,以及训练当地部队,让恐怖分子措手不及。  相似文献   

5.
方亮 《环球军事》2010,(24):52-53
许多话题可以作为2010年的军事主题,而“间谍”绝对是其中的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年初以色列摩萨德对哈马斯高官马巴胡赫的暗杀为全年的“间谍秀”开了一个好头,而俄美间谍案则贯穿整个下半年,成为整场秀最为华彩的乐章。时值年底,《谍海风云》栏目为您挑出5起2010年最为引人注目的间谍案,帮助读者们把脉2010年谍海暗战。  相似文献   

6.
罗雪 《环球军事》2013,(6):64-66
有人怀疑我是中国间谍 对我来说,海军曾经承诺过的“入伍后迅速解决人籍”一直没有实现。不知道这跟我的爸爸曾经来基地看我是不是有关系。那是父亲第一次来美国看我,他知道我在美国当海军不容易,所以行事很谨慎,出去溜达也从来不拿照相机,为了避嫌。我都没敢告诉他,我的老美战友们总是开玩笑说我是中国派来的间谍,怕他更紧张,连门都不敢出了。  相似文献   

7.
美国是最早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尽管其在早期研制中采取了极为严格的保密措施,但无孔不入的苏联间谍还是成功地渗透了进去,并从中获得了极其宝贵的情报。2002年4月19日,俄罗斯《红星报》刊登  相似文献   

8.
据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报道,中情局曾经成功策反了一个苏联高级专家,这个高级专家被公认为最值钱的间谍。据悉,1980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制定了一项旨在瓦解苏联的绝密计划,代号为“解放原理”。收买苏联政治、经济、外交、科技等领域的专家是该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当说,中情局的“猎头”们还是相当成功的。苏联不少高级专家都被他们招募,为美国效力。  相似文献   

9.
他是一个爱国者,在越南战争中为越共提供了许多价值连城的情报,胡志明曾因此而惊喜地说:“我们现在是在美帝的战役室里”;他是一个记者,先后为路透社、《纽约先驱论坛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和《时代》周刊工作: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分析家,有人因此称他“越南新闻团主任”,他自嘲是“政变教授”和“革命博士”,他是美国CIA精心培植的间谍,却为越共所用,在一段时间,又曾同时为法国、CIA、越共、南越提供情报,被称为“四重间谍”。他就是2006年9月去世的越南传奇间谍范舂安。  相似文献   

10.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4,(10):64-65
在美国正式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间谍机构“阿勃维尔”就已开始派遣大量间谍渗透进入大洋彼岸的美国,或招募德籍美国公民,从事各种情报搜集及阴谋破坏行动。这种做法一直持续贯穿了整个战争。总的来说,德国间谍的破坏行动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效,特别是在美国卷入战争前,但也曾遭遇重大失败。本文主要介绍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发生在美国本土的十大德国纳粹间谍及其阴谋破坏活动是如何被抓获和侦破的。  相似文献   

11.
国际     
正俄罗斯"坦克"闯进节目,视觉效果震撼。俄某电视台采用"增强现实"的技术,以提升军事节目视觉效果。据报道,在进行一组战争报道时,一辆逼真的3D影像坦克突然"驶入"摄影棚,轰然发射炮弹。烟雾散去,俄总统普京出现在摄影棚内,观众大呼震撼。美国玩《魔兽世界》也得小心被间谍监控!据悉,最近"监控揭秘达人"斯诺登又曝惊人消息:"神通广大"的美英间谍潜入《魔兽世界》和《第二人生》等网络游戏,获取玩家资料、监控在线言行。就连发行《魔兽世界》的娱乐公司在此之前也被蒙在鼓里。  相似文献   

12.
文辑 《当代海军》2002,(12):2-3
9月下旬,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美联社、CNN和美国各大报纸都不约而同地报道了这么一条引人瞩目的消息:中国战机和军舰对正在中国海上专属经济区内从事间谍活动的美国间谍船提出了严正的警告,中国的渔船还撞坏了美国间谍船上的间谍设备,最终将美国间谍船逼出了中国海上专属经济区。对此,美国军方刻意保持低调,美国国际问题专家也强调说,这样的小插曲应该不至于对中美关系的  相似文献   

13.
柯江宁 《环球军事》2013,(18):32-33
据美国《外交政策》网站报道,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罗伯特·科勒空军上将于近日在华盛顿早餐会上对记者说:“在未来几年,我们知道必定会出现某种具有渗透性的间谍飞机,五角大楼需要一款新型隐形飞机能够突破世界上重兵把守最严密的领空,挖出其秘密。”  相似文献   

14.
U-2是一种主要用于执行战略或战术照像和电子侦察任务的高空侦察机。这种飞机是由于1960年5月1日美国飞行员加里·鲍威尔驾驶的一架U-2型间谍飞机在苏联斯维尔德洛夫斯克附近被击落而出了名,直至今天仍有20余架在美国空军服役。冷战时期,U-2飞机还由美国飞行员和台湾国民党的飞行员驾驶在中国大陆上空飞行,从事间谍活动。从1962年9月~1965年1月,相继有入侵侦察的5架国民党空军的U-2C型飞机被中国空军地空导弹击落。这篇登在美国《空军杂志》的文章记录了U-2发展历史中一个鲜为人知的小片断,以便读者对这种传奇式的间谍飞机增加了解。  相似文献   

15.
美国五角大楼静悄悄地建立了一个针对恐怖分子的新间谍网络。军队、特种部队和谍报人员呈现融合趋势,美国情报系统改革的另一面渐露端倪。同时,这也引发了官僚机构之间的争执。4月25日提前出版的《世界与新闻报道》杂志对此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美国国家情报局统揽全局2003年12月的第二个星期,美国特种部队抓获一名伊拉克人法乌兹·拉希德。他是叛乱组织在巴格达的高层领导。拉希德  相似文献   

16.
近日,美国海军“无瑕”号间谍船在我南海水域不光彩的行为曝光后,不禁使人们回想起历史上美国间谍船的种种糗事。在世界军事斗争的大舞台上,美国间谍船就像表演灰色幽默的小丑,经常以人意想不到的方式为世界军事斗争剧情添加笑料。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间谍船,能够像美国间谍船那样以“大无畏”的精神前赴后继,创造着一个又一个雷人的事件。  相似文献   

17.
10月8日,美国白宫开始向联邦调查局移交与中央情报局特工瓦莱丽·普莱姆身份泄密案有关的文件,以协助正在进行的相关调查。美国政府官员向媒体披露瓦莱丽的特工身份一事已经成为目前美国各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但关于她的间谍生活内情却鲜有提及。10月8日的《华盛顿邮报》对此进行了独家披露——  相似文献   

18.
作家、大厨、女伶……他们都有令人羡慕的职业。然而,他们在某个时刻也曾经是间谍。间谍就在你身边! 007之父:伊恩·弗莱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伊恩·弗莱明(Ian Fleming)向他的一位密友透露了自己内心的秘密:“写一部终极间谍小说。”此后不到10年间,弗莱明的《皇家赌场》(1952年)一炮打响。这部惊险小说所塑造的超级间谍——詹姆斯·邦德迅速扬名世界。此后,  相似文献   

19.
1978年4月6日,一辆从美国纽约出发的白色小轿车抵达宾夕法尼亚州的波可诺斯,从车上匆匆走下一个神秘的中年人,直奔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座安全楼。11日,美国《纽约时报》在显著位置刊登出一条特大新闻:“苏联公民、瓦尔德海姆的助手在联合国叛逃!”一时间整个世界为之震惊:联合国副秘书长谢夫钦柯叛逃美国!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苏联政权重量级官员两年多来一直是美国间谍。顷刻间,谢夫钦柯成了举世瞩目的焦点人物。  相似文献   

20.
指挥伊拉克战争的美国中央司令部前司令弗兰克斯将军的回忆录《美国士兵》已于8月3日正式出版。他在书中披露了一个迄今为止保守最严的秘密:一个代号“4月愚人”的双面间谍巧使手段,使萨达姆错误地估计了美军的进攻意图,从而一败涂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