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装备零讯     
《环球军事》2014,(12):72-72
美“三叉戟”II D5导弹完成第150次飞行测试 6月2日,美国海军在大西洋海域利用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发射了两枚不装备弹头“三叉戟”11D5导弹,这两次试射是自1989年导弹定型以来的第149次和150次成功飞行测试。美国海军利用导弹的飞行测试监测导弹性能,以及核潜艇大修后部署的作战能力。测试用导弹上装有一系列安全装置和飞行遥测传感器。  相似文献   

2.
由洛克希德·马丁空间系统公司制造的“三叉戟”Ⅱ(D5)弹道导弹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沿岸的东部试验场成功地从“肯塔基”(SSBN 737)弹道导弹核潜艇上进行了发射试验。这次发射试验是对“三叉戟”Ⅱ(D5)战略武器进行连续系列作战鉴定试验的又一次发射。美国海军进行这些试验的目的是鉴定“三叉戟”Ⅱ(D5)导弹的安全性、可靠性、备用状态和性能。“三叉戟”Ⅱ(D5)潜射弹道导弹已有91次连续成功试验的记录。目前这种从1989年12月开始的系列试验还要继续进行下去。美国海军战略系统项目主任说,试验证明,D5导弹的性能甚至超过了期望的最佳性能,世界上再也没有其它大型弹道导弹或空间发射运  相似文献   

3.
2月10日-18日,俄罗斯举行了大规模的战略核力量和常规力量联合军事演习。莫斯科时间17日10点整,在巴伦支海域执行演习任务的K-407“诺沃莫斯科夫斯克”号战略导弹核潜舰,在发射PCM-54洲际弹道导弹时,由于不时原因,在导弹即将发射的瞬间,射击准备系统发出了“取消发射”的指令,导弹发射未能成功。随即,该艇又进行另一枚导弹发射,结果还是没有成功。正在附近水域“阿尔汉格尔斯克”号核潜艇上观看导弹发射实况的普京总统对此深感失望。17日中午,“阿尔汉格尔斯克”号核潜艇返回北方舰队基地,原定发射任务因此推迟到18日上午,并改由“卡累利阿”号核潜艇来执行。此次导弹发射普京总统启用了“核公文包”。导弹在起飞98秒后因偏离预定轨道而自毁。  相似文献   

4.
美国海军计划2003年10月开始,耗资20亿美元将两艘“俄亥俄”级核潜艇“密执安”号和。乔治亚”号改装成常规武器潜艇,并希望这两艘潜艇能在2008年具备初期作战能力。改装工程将包括:拆除艇上的24枚“三叉戟”潜射核弹道导弹,取而代之的是安装能发射常规巡航导弹的导弹发射装置,或将现有的发射管改装用于特种作战部队。“三叉戟”导弹发射管将改装成MAC导弹发射组合装置,每个装置可装载7枚小型巡航导弹。改装后的常规武器  相似文献   

5.
北大西洋海军英国海军过去英海军曾强调在西北欧附近海域进行反潜作战,现在开始强调能够遂行本土以外的有限作战行动,并拨款建造新一代两牺作战舰艇。为此,4艘计划装载“三叉戟”D5弹道导弹的核潜艇将组成英国新的海上核打击力量,其中第一艘“前卫”号于94年底穿过大西  相似文献   

6.
《指挥控制与仿真》2005,27(5):14-14
据报道,两枚由鱼雷发射管发射的战斧BlockⅣ型巡航导弹的研发试验均以失败告终。美国和英国的官员们已就此事展开调查。试验是在一艘英国海军攻击型核潜艇上进行的。由雷声导弹系统公司研制的战斧BlockⅣ型巡航导弹,亦被称为战术型战斧巡航导弹,正在生产中,以作为目前在美国海军和英国海军中服役的BlockⅢ型巡航导弹的后续产品。BlockⅣ型导弹的设计围绕低成本的弹体、新式涡轮发动机动力装置和合理化的制导导航硬件成套设备。通过增加一条双向超高频卫星通信链路,BlockⅣ型导弹能提供更大的射程和增强的战术灵活性。后者增加了重新瞄准或…  相似文献   

7.
美国海军2003年1月报道,在墨西哥湾验证试验中,“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佛罗里达”号(SSBN728)成功地发射了两枚“战斧”导弹。此次成功发射验证了将SSBN改装成SSGN实现利用潜艇的导弹管发射常规武器的关键要素。第一枚于1月14日发射,是装有测量仪表的“战斧”BlockⅢ导弹,导弹采用MK106火箭发动机,获得目前正在开发的“战术战斧”导弹推进能线图。该枚导弹没有装引信,从潜艇的导弹管垂直发射出去,随后转为巡航飞行阶段,利用全球定位卫星导航系统完成预定的飞行使命,最后就地回收。第二枚于1月16日发射,跟第一枚导弹…  相似文献   

8.
装备零讯     
《环球军事》2012,(22):72-72
美海军拟研制舰载武装侦察无人机;法国成功试射海基巡航导弹;英国成功试射三叉戟导弹;洛马测新联合空地导弹;俄空军将购最新式米格-35;美防御系统首次试验拦截5枚导弹;俄成功试射最新式多弹头洲际导弹;美国研发新一代战略导弹核潜艇;印度T-90坦克将配俄指挥系统;美首次测试非动能杀伤导弹。  相似文献   

9.
核潜艇之最     
核威慑力最强的核潜艇美国“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水下排水量18750吨,装有24个弹道导弹发射筒。新服役的10艘艇,每艇装载“三叉戟”-Ⅱ型(D-5)导弹,射程  相似文献   

10.
要闻速递     
《现代舰船》2012,(3):5
美报称中国试射"巨浪"-2潜射导弹据美国《华盛顿时报》2012年1月4日报道,中国军队可能已经进行了一次发射"巨浪"-2型导弹的秘密试验。报道称,有2艘潜艇参加了此次试射,这2艘艇共发射了6枚"巨浪"2型潜射弹道导弹。  相似文献   

11.
二、潜地导弹水下发射试验潜地导弹武器系统在完成了陆上发射台、陆上发射筒的飞行试验后,进入了在潜艇上进行水下发射固体导弹的飞行试验阶段。该试验分3步进行:在常规动力潜艇上进行潜地导弹水下发射试验;在导弹核潜艇上进行潜地导弹水下发射试验;在导弹核潜艇上进行潜地导弹定型试验。1.先期准备60年代末,为适应导弹核潜艇发射潜地导弹试验的需要,中央军委决定,由海军试  相似文献   

12.
“前卫”级是英国最新一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目前已有2艘建成,2艘正在建造。英国是世界上5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英国政府对潜载核武器这一隐蔽的方式十分重视,把研制发展战略导弹核潜艇作为重点。英国政府发展战略导弹核潜艇的政策是重视技术的先进性,在核动力和导弹等关键技术方面,花重  相似文献   

13.
简讯     
“利物浦”号驱逐舰访华5月24日至28日,在英国皇家海军司令大卫尼尔森的率领下,英国皇家海军“利物浦”号导弹驱逐舰对上海进行了为期5天的友好访问。英国核潜艇再遭碰撞英国国防部5月26日宣布,英国皇家海军正在成立一个调查委员会,准备对又一艘核潜艇被撞事件展开调查。此次被撞的是  相似文献   

14.
<正>背景资料"夏"级核潜艇("长征"6号)是中国研制的第一型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装有12枚"巨浪"-1型(北约代号CSS-N-3)潜射弹道导弹。"夏"级核潜艇1970年代在辽宁葫芦岛船厂动工,1981年下水,1983年8月交付,于1987年服役。1988年9月进行了导弹水下发射试验,成功发射了一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1月12日,印度军方在印度东部奥里萨邦提普尔试验场成功试射了一枚弹道导弹。印度军方证实,该导弹的特点是发射和维修简便。负责研制该导弹的印度防务研究与开发组织还强调说,这种导弹的高度机动性使它不易被拦截。这种导弹,就是印度计划装备在国产战略核潜艇上的K-15弹道导弹。此次事件再一次说明印度已为国产核潜艇的服役做着各种冲刺准备,其最新进展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6.
祝弘 《当代海军》2006,(3):27-29
在美海军现役的18艘“俄亥俄”级核潜艇的导弹舱里,并列布置着两排垂直的导弹发射筒,每排12个。导弹发射筒的长度略大于压力壳的直径,因此导弹发射筒突出在压力壳之上约0.76米,这样便要求上层建筑有一段呈平台形状的结构来覆盖24个导弹发射筒。“俄亥俄”级潜艇的压力壳直径之所以定为12.8米,主要是考虑到在该级潜艇进入量产的1989年,要在艇上装载长度为13.41米的“三叉戟”Ⅱ型潜射弹道导弹。  相似文献   

17.
北约舰艇发火美国东部时间1999年3月24日,美国海军停泊在亚得里亚海上的“菲律宾海”号导弹巡洋舰,率先向南联盟发射了“战斧”对地攻击巡航导弹,拉开了打击南联盟的序幕。第二天,美国海军“冈萨雷斯”号导弹驱逐舰也向南联盟发射了“战斧”巡航导弹。3月26日,英国“辉煌”号攻击型核潜艇发射了1枚“战斧”巡航导弹,参与对南联盟的军事和民  相似文献   

18.
国防要闻     
《国防科技》2007,(4):4-5
英国参加美英联合演习的核潜艇发生爆炸英国海军“不倦”号(HMS Tireless)核潜艇在演习中发生事故,导致两名水兵死亡。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说,“不倦”号核潜艇内部发生爆炸事故,故障由潜艇  相似文献   

19.
咨询园地     
读者周鑫问原苏联“奥斯卡”级攻击型核潜艇现役几艘?有哪些武器和电子装备?它攻击的目标是什么? 该级潜艇现役10艘(8艘Ⅰ型,2艘Ⅱ型),在建2艘。艇上装备有24枚SS-N-19舰舰导弹以及SS-N-15反潜导弹(由533毫米鱼雷管发射);SS-N-16反潜导弹  相似文献   

20.
装备零讯     
《环球军事》2013,(13):72-72
俄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将试射导弹 俄罗斯海军计划近日在新建造的两艘北风之神级核潜艇(“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号、“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号)上进行“布拉瓦”导弹发射试验。这两艘潜艇目前均在进行最后的海试,如果导弹试射成功,那么这两艘潜艇将于今年年底交付俄罗斯海军。据报道,其中的一艘将进行单枚导弹试射,而另一艘则进行多枚导弹齐射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