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阅兵是一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它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国威、一支军队的军威、一个民族的浩然正气.它是军人向国家宣誓忠诚,展示军队风貌的重要形式. 阅兵,它能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同时阅兵能够展示出国家的综合素质和实力,体现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水平和风貌. 在今年将举行的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之际,我们不妨对历史上的人民军队阅兵、新中国国庆阅兵和人民解放军的一些重大阅兵进行回顾和解读.  相似文献   

2.
阅兵是一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是展示一个国家武装力量建设成就,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形式.阅兵通常在国家重大节日或大型军事演习时举行,一般包括阅兵式和分列式两部分.  相似文献   

3.
阅兵,是一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它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国威、一支军队的军威、一个民族的精神.阅兵,特别是新中国国庆阅兵,它集中反映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成果,展现了人民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崭新风貌和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 朱德是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先后担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在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后,他多次作为人民军队阅兵的主要领导者和检阅者,检阅红军、八路军、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为人民军队阅兵特别是新中国国庆阅兵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马骏 《国防》2005,(9):80-82
蒙哥马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最著名的将领之一。即使是在遥远的东方,他的名字也为人们所熟悉毛泽东对他就十分敬佩。1960年,蒙哥马利应邀访问中国,来到上海。毛泽东专程从杭州赶往上海,同他进行了长时间的友好谈话。毛泽东与蒙哥马利虽然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信仰不同,但是都被对方的神奇经历所吸引。1961年,蒙哥马利再次来华访问。这次与毛泽东会面时,他们已经无话不谈了。蒙哥马利以军人的直率,直截了当地向毛泽东提出了两个最为敏感的问题。一个是毛泽东的接班人问题。当时已是74岁高龄的蒙哥马利向比他小6岁的毛泽东问道:“你的…  相似文献   

5.
1999年10月1日,女民兵方队身着艳丽的红色戎装,迈着雄壮整齐的步伐,英姿飒爽地通过了天安门广场,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向世人展示了新时期中国女民兵的风采。时光飞逝,转眼建国50周年国庆首都大阅兵已过去半年时间,但阅兵作为扬国威、壮军威的重大举措,她所产生的影响力作用力,她所焕发出的伟大民族激情,远远超出了阅兵本身。  相似文献   

6.
<正>本次阅兵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15次首都阅兵。这是中国首次组织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专题阅兵,也是近年来不多见的非国庆日举行的阅兵活动。此次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目的是彰显我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坚定立场,彰显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和重要贡献,展示我军贯彻强军目标、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加奋发有为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7.
从基层中队灭火初战存在的"四重四轻"问题入手,通过深入分析原因,提出打好灭火初战必须采取"抓部队训练是基础,抓攻坚队伍是手段,抓干部素质是关键,抓科学施救是根本"的四项措施以及"慎重、熟悉、控制、安全、全局"的初战原则,对基层中队指挥员如何更科学地打好初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魏然 《政工学刊》2003,(4):63-63
军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一个民族力量的象征,是国家的钢铁长城。在当今的和平时期里,他们是国家安定、社会进步的基石。阅兵方阵是一个在特定时期、特殊环境下集合了各军兵种、民兵预备役的特殊部队。由海潮出版社出版、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和俄罗斯等国举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阅兵.那么,反法西斯战争阅兵是如何兴起的,又如何发展演变的? 反法西斯战争阅兵源于1941年11月苏联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抗击德国法西斯的阅兵.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胜利结束后,苏联、英国、法国、美国等同盟国都分别举行过反法西斯战争胜利阅兵.四国还在柏林联合举行了胜利阅兵.苏联(后俄罗斯)多次在胜利日举行阅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阅兵,旨在庆祝胜利,缅怀英烈,铭记历史,展示国威军威,提升部队士气,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相似文献   

10.
《国防》1999,(9)
由士兵组成的直线加方块的图案,由军靴踏出的有节奏的韵律,最能展现民族的精神和自豪。于是,阅兵便成为一个国家最隆重的庆典方式。 在世纪之交和澳门回归祖国前夕,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50周年华诞。值此世纪大庆之际,我国将举行隆重的国庆大阅兵。这既是对我军的一次全面检阅,也是对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取得巨大成就的充分  相似文献   

11.
1953年10月1日,第五次国庆阅兵,上午10点整,阅兵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朱德总司令乘车检阅受阅部队并向他们致节日的祝贺。检阅后,朱德总司令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给全国武装部队的命令》。随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张宗逊率领武装部队进入广场,开始阅兵的分列式。走在最前  相似文献   

12.
<正>海上阅兵,是海军在国家重大节日或海军纪念日期间进行的一次观舰操演活动,是许多国家阅兵计划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军这一国际性军种特有的礼仪活动。其目的是,通过海上阅兵展现国家海上实力、增进彼此间军事沟通了解和交流合作。通常情况下,海上阅兵分为阅兵式和分列式。举行阅兵式时,受检阅的舰船都有固定的泊位,整齐  相似文献   

13.
阅兵是一个具有历史内涵的概念,是一种传统的军事仪式。它的产生渊远流长,与军队的产生和发展相一致,与武器装备的发展相融合,与人类的战争史相映照。阅兵,古已有之。早在公元前,我国周朝和古埃及、波斯、古罗马等国,就组织过阅兵活动。《春秋·桓公六年》就有这样的记载:“秋八月,壬午,大阅”。《梁传·桓公六年》:“大问者何?阅兵车也”。自有战争以来,人类便把阅兵纳入国家最隆重的庆典。出征前人们以此鼓舞士气,激励民心;凯旋时,人们以此欢庆胜利。“图腾”——阅兵的萌芽最早的阅兵式孕育于氏族时代的图腾仪式之中。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类火灾事故也不断增加,火灾初起阶段是火灾从无到有以及火势由小到大发展的阶段,初战到场控制火势是扑灭火灾的有利时机,也是抢救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有利时机,初战指挥作为首批调派力量到场指挥作战行动在整个灭火救援战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灭火救援初战效能不高的原因、初战指挥呈现的几个特点等方面入手,探讨通过强化初战指挥能力来提升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初战效能。  相似文献   

15.
1954年10月1日,新中国举行第5次国庆阅兵。此时国家已经转入大规模的有计划的国家经济建设时期,并有步骤地全面展开国防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受阅部队从全军60个单位抽调编成,共10384人,虽然此次阅兵在人数上远不如开国大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是当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在很多领域特别是在军事领域,独创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宝库。历史经验证明,一个民族和国家要站在时代的高峰,就不能没有科学的理论;一支军队要站在时代的高峰,也不能没有科学的军事理论。任何科学理论都是自己时代实践的理论表现,毛泽东军事思想就是中国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长期进行武装斗争的理论表现,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观察和指导中国革命战争与人民军队建设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体现,是当代最具完整科学形态的马克思…  相似文献   

17.
《国防》1999,(6)
庄严隆重、气势恢宏的阅兵式,既是一种传统的军队礼仪,又是重大政治活动。在许多国家,阅兵已成为国家重大节日庆典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曾先后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阅兵和11次国庆阅兵。其中,开国大典、建国5周年、建国10周年和建国35周年国庆阅兵  相似文献   

18.
《国防科技工业》2009,(8):F0004-F0004
10月1日,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天安门广场将举行新中国建国以来第14次盛大阅兵仪式。2009阅兵是展现国威军威,全面展示军工实力和形象,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的难得机遇。为此,本刊将于10月出版《2009国庆阅兵特辑》。  相似文献   

19.
在威武雄壮的阅兵方队中,北京军区某红军团首次向世界.展示了我军最先进的07式履带式自行榴弹炮的风采。  相似文献   

20.
李妍 《环球军事》2009,(9):20-21
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中国于2009年4月20日-23日在青岛举行了以“和谐海洋”为主题的多国海军活动,29个国家的海军代表团和14个国家的21艘各型舰艇同中国海军的新锐舰艇一道参加了此次活动。在整个活动期间,最引人关注的是4月23日举行的海上阅兵仪式。作为中国海军第一次举行的多国国际海上阅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