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一师十三团,每天到天意超市购物的顾客络绎不绝。每当人向天意超市老板余延志问起生意"红火"的秘诀时,他总是憨憨地笑着说:"没有什么秘诀,就是诚信。"2006年春,41岁的余延志在团场幸福路两侧发现了"商机",仔细考察后,他决定开一家超市。他拿出自己的积蓄,又贷款6万元,开起了天意超市。从超市开业的第一天起,他就牢固树立"热情服务、诚信经营"的理念。超市刚营业时,商品的  相似文献   

2.
他在革命战争年代,是叱咤风云,戎马倥偬的战将,参加和指挥过许多次战斗,几经死里逃生。他是井冈山下一个长工的儿子。从乞丐、放牛娃、小裁缝到将军,晚年又奋笔耕作,写出了十五部书稿,约一千一百多万字。他是迄今世界史上写日记持续时间最长的人之一,到公元一千九百八十五年已满五十八年。1980  相似文献   

3.
他是怎样一位医者?扛起贫困,成就从军梦想,又在军旅岁月修炼精湛医术,待到功成,他又褪去一身荣光,选择了降职入伍。从儿时到少壮,从卫生员再到院长,他的历程满是矛盾,甚至让人看来不懂。而他只说他习惯了部队的工作生活节奏,习惯了那一身军装的板正,也习惯了在人生的道路上始终望向一盏为兵行医、为患排难的明灯。  相似文献   

4.
毋小春是从基层到机关,又从机关到基层。始终没有离开民兵工作这一行。2003年2月被上级任命为山西省平顺县人武部部长,2004年2月改为政委、县委常委。4年多来,他认真地履行着军地双方的工作职责,各项工作优异。平顺县、县人武部连续4年被山西省文明委评为“军民共建先进单位”,他本人也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连续3年评为“先进人武干部”和“双服务”活动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5.
画里话外     
《兵团建设》2007,(12):55
鼓足勇气村民李满堂憨厚老实,胆小怕事。一天从县里乘车回家,车开不久,他拍拍站在他身边的小伙子:"同志,你是乡里的干部吧?""不是。""你家有没有人在乡税务所?"那人又摇摇头。"你认识的人和亲戚有没有在乡土地管理所当干部的?"  相似文献   

6.
桓仁,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区,是当年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领导的东北抗联根据地之一,是全国贫困县之一。 27年前,当23岁的岳峰同其他几名同志冒着大雪踏上桓仁这块土地时,风夹着雪花直往脖子里钻,冰冷刺骨,看到的是县城没有一盏路灯,没有一尺柏油路……他一干就是近30年,从一名排职管理员成为一名团职主官——县人武部部长。他曾有过几次机会回家乡,到市区工作的机会,但却一次次放弃了。他常说:“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锻炼人。环境是靠人创造的嘛。” 1970年冬天,他到桓仁县人武部,部里一扇木头大门,后院  相似文献   

7.
2001年5月,一纸调令将在重庆市双桥区人武部任部长的陈长林调到了荣昌县人武部任部长。同样是当部长,可他的许多战友和好友都劝他别到荣昌,他们认为从一个在重庆警备区连续3年是先进的单位调至一个挂了牌落后的单位,开展工作有多么的困难。一时说什么的都有。可陈部长笑了笑,对前来劝阻的亲朋好友用一句话就给打发了:“我吃着党的饭、又拿了党的薪、就要为党的事业干,党让去哪就到哪”。就是抱着对党的这种理想信念,他不顾亲朋好友的反对走马上任了。  相似文献   

8.
川北江油,人杰地灵,文有李白、武有海灯。这些年一颗璀灿的人武之星又从这里冉冉升起……没有列编的部长罗登华刚被招聘为八一乡团委书记,一项突击任务就把他与人武工作紧紧连在了一起。 1986年6月29日深夜,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八一”水库的百米主坝内坡裂开了一道宽尺余、长20多丈的大  相似文献   

9.
早就听说丁现立热爱预备役部队的事迹,记者恰好到河北省沙河市出差,见到了丁现立。浓眉大眼,标准的国字脸,1米80的大个头,有一种威武之感,说话刚强有力,很有军人气质,这就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他说,他以前没有当过兵,很想参军锻炼,但都没有实现。1999年他听说邢台成立预备役团,他才强烈要求加入到预备役部队的。  相似文献   

10.
鸡年阳春三月,从部队转业到水湾镇当了11年乡人武部部长的曹文勤,被80名镇人大代表全票选举为水湾镇第五任镇长。时过半年,又被省政府、省军区表彰为民兵带建先进个人。了解他的人都知道,成绩和荣誉来得不易。 见面礼·拼命三郎 1981年11月,当兵13年,职务副营职的曹文勤,转业到无棣水湾镇上班,并立即接受了黄河复堤工程  相似文献   

11.
1996年11月,组织决定把我从某旅政委调到日喀则军分区任副政委。到日喀则报道的第四天,我就带着工作组到了最边远的边防某团。在这个团二连,一个叫张清甫的四川籍志愿兵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时他在连队已经干了13年,即将退伍。刚入伍时,他头发又黑又密.没过两年头发就掉得差不多了。我问他,你在这里干了这么多年,现在要退伍了,有什么想法?他说:“没什么想法,组织叫走就走,让留就留。”我又问他有什么愿望,他说:“我的愿望是将来长满黑黑的头发。”我想:自己在这里住一个晚上就这么难受,战士们在这里一干就是几年、十几年.很多人还落下了无法治愈的高原病,但他们在面临人生选择的时候,却显得那样乐观、那样平静。我是一名领导干部,还有什么理由不干好工  相似文献   

12.
“身为常委和部长,没有一点当官样,住的是一间旧房子,睡的是一张木板床,喝白开水,吃方便面,啃着咸菜和大蒜。”这是山东省阳信县人武部的同志对该县委常委、人武部长林全治的真实描绘。 25年前的今天林全治穿着军装走进了军营,在部队时他曾被弹为“艰苦朴素标兵”。1990年春,他从军分区作训科长的位置上转业到阳信县人武部任部长。到地方后,他那艰苦奋斗的作风始终未变。如今,他虽在副县级的职务上已经工作6个年头了,但他一言一行仍不失普通一兵的本色,一举一动仍不丢艰苦朴  相似文献   

13.
《兵团建设》2015,(2):48
1858年8月18日夜,月辉遍洒巴黎。雨果先生来到了巴尔扎克家,看到了躺在桃花心木病床上的巴尔扎克。这个被心脏病、哮喘百般折磨的病人,此时已近双目失明,左腿也出现了坏疽,脓水不断从伤口冒出。房间里弥漫着令人难以忍受的腐臭气息。雨果俯到床前,掀开毯子,握住巴尔扎克的手。他发现,这只手布满了汗液。他紧捏这只手,但它对挤压没有任何反应。然而,握住它的人并没有马上放开它。就是这只布满汗液的手,曾经恶意指戳过握它的人。  相似文献   

14.
朱春剑,2018年7月从山东财经大学毕业,他从文职报名、笔试、资格复审、面试再到最后公示,始终怀着赤胆忠心。“记得小时候说的一句话,我想当一名解放军,保护我们的国家,现在成了部队的一员,终于实现了小时候的愿望。”朱春剑激动地说。朱春剑到安徽省池州军分区工作快半年了。这么长的时间里,他几乎没有离开过营区。  相似文献   

15.
曾经听过这么一个宗教故事。 从前,有个生麻疯病的病人,病了近40年,一直躺在路旁,等人把他抬到有神奇力量的水池边。但是他躺在那儿近40年。仍然没有往水池目标迈进半步。  相似文献   

16.
刊中报苑     
1966年,风华正茂的徐疆林响应党中央"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离开上海,来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八十九团,开始了长达30余载的边疆生活。徐疆林当过兵,干过司号员,1975年,他招干进了农行兵团支行博尔塔拉州分行。从出纳到会计到主任再到总稽核,他一步一个脚印勤勤恳恳在金融战线上辛勤耕耘着。1992年,他被任命为农行兵团支行博尔塔拉分行副行长,1997年他又被任命为兵团支行博尔塔拉分行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他主管办公室、计划、财务工作。多年来,不管谁来报销,那怕是一盒大头针,  相似文献   

17.
刘坤一 ( 1 830— 1 90 2 ) ,字砚庄 ,湖南新宁人。起家于楚军 ,因军功卓著累经保举 ,几年之间由一名僻乡秀才而青云直上 ,到同治四年 ( 1 865)就已跻身于江西巡抚之位 ,其后又担任了两广总督、两江总督等要职 ,任封疆大吏几达四十年之久。从近代太平天国到清末推行新政 ,半个世纪间所发生的许多重要事件都与他有着重大关系。尤其是在甲午之后 ,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先后去世 ,李鸿章失势 ,他俨然成了湘淮将领中最有资望的人物 ,其地位作用极其显赫。然而历史学界对他的研究却很不够 ,迄今为止 ,国内外尚无一本专著问世 ,专题论文也十分鲜见 ,…  相似文献   

18.
2002年9月,任宗刚从塞外作战部队调任北京市怀柔区人武部政委。地理环境陌生,工作岗位生疏。有人替他担心:"老任,你从战士到旅政委,32年间从没有离开过正规部队。你这个军区老先进,别在那里干砸了。"也有人劝他:"到了人武部甭想再进步,你快到退休年龄了,也该过几年轻松日子,别把自己累  相似文献   

19.
人物名片:翟树杰,出生在黑龙江省安达市。童年是随军人父亲辗转各地,在部队大院里与小伙伴一起举着木头手枪追打着度过的。1977年,他入伍到解放军某部。在部队,由于军政素质高而且又会写文章会画画,被挑到政治处当上了电影放映员,从此与影像世界结下了不解之缘。近20年的部队生涯中,他从放映组长到宣传干事再到中央电视台驻总参记者站站长。1995年,翟树杰转业进中央电视台工作。曾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入主《焦点访谈》后当记者、做编导,现为《焦点访谈》节目制片人兼主持人。  相似文献   

20.
就要离开平邑县调到沂蒙山腹地的蒙阴工作了。临行前,熊子和又一次来到大泉村,向全村一起奋斗三年摘掉贫穷帽子的父老乡亲告别。群众把他送出村口。那漫山遍野万紫千红的苹果花、山楂花;那把自来水送进每家锅台上的高高水塔,都似乎在向熊子和招手惜别,这里浸透了熊政委多少心血啊! 熊子和没有忘记沂蒙人! 沂蒙山区贫困,平邑县大泉村可以说是它的缩影。直到1981年,这里还看不到一间新瓦房,村里没有一个工副业项目,全村人均不到八分地,700多口人,年复一年地在山岭薄地上甩汗珠子,人均收入每年不足80元……。面对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