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重身份的间谍角色一直是好莱坞重复打造的主打产品,也是许多畅销小说的重头戏:间谍的身份随时可能暴露,每一次失误都将是致命的。而最近报道出的英国特工丹尼斯·唐纳森20年来一直藏身于爱尔兰共和军的政治组织新芬党(Sinn Fein)之中,与各种高级首脑进行周旋。间谍工作是极其危险的差事,不仅是要提防自己的身份暴露。英国有很多秘密的间谍人员冒生命危险混入北爱尔兰的准军事组织,为英国政府搜集情报。效命于英国政府的丹尼斯·唐纳森是最新—个身份被揭穿的英国间谍人员。当时他已经打入敌人心脏。  相似文献   

2.
李小青 《环球军事》2014,(14):64-65
2014年2月底,英国国家档案馆公开解密了一批关于军情五处的机密文件。这些文件披露了二战期间,军情五处曾秘密派遣一名特工,潜伏到在英国活动的纳粹间谍组织内部。这名特工给自己伪造了一个身份——纳粹德国派驻英国的间谍头目,通过成功实施各种欺骗手段,诱使在英国的希特勒支持分子将大量英国秘密情报汇集到他那里。实际上,这些情报最终部落入了军情五处的手中。而且,这些隐藏在英国社会各阶层的德国间谍至死部不知道,他们掉进了军情五处设计的圈套,一直处于对方的严密监控之下,不明不白就做了一回“双重间谍”。  相似文献   

3.
在间谍人物中,真正的"三面间谍"十分少见。同时为三个间谍机关工作,无异于是在走钢丝,一不小心就会"粉身碎骨"。有个英国人是一个具有三重身份的间谍,他是一个高明的"走钢丝的人"。  相似文献   

4.
60多年前的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一举逮捕了56名为英国效力的荷兰间谍,并将他们中大多数人秘密处死。至于纳粹情报部门当年究竟是如何得知这些荷兰间谍身份的,英国方面为何对此无动于衷,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不解之谜。  相似文献   

5.
他曾经是伦敦最受欢迎的社交界宠儿,他的间谍生涯充满传奇色彩。在一本记叙英国谍报史的畅销书中曾写道“英国恐怕还没有第二个间谍能拥有他所有的权力和影响。”他同时也是个搞暗杀的专家,通晓下毒、刺杀、枪杀、扼杀等等致命手段。他总是备有“11本不同国籍的护照和同样数量的妻子”。他就是落日帝国的王牌间谍——悉尼·乔治·赖利(Sidney George Reilly)  相似文献   

6.
何亚 《环球军事》2013,(16):20-21
8月1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玛丽·哈夫向外界表示,出于安全考虑,美国驻多个国家的使馆或领事馆8月4日关闭一天。史无前例的“大关门”对于伊斯兰世界,星期五是他们的“主麻日”,在这一天,穆斯林教徒们会前往清真寺进行相应的宗教活动,所以,在一些伊斯兰国家,从星期五到星期六是休息日,星期日则是新的一周工作日的开始。  相似文献   

7.
魏庆 《国防科技》2006,(3):54-56
据俄罗斯新闻网报道,现代007们离开最新技术间谍工具将寸步难行,从毒伞、唇膏手枪、间谍鞋和墙壁、手表、钮扣摄像机,到近日爆发的英国外交官间谍案中的电子石头,形形色色的间谍工具应有尽有。实际上,英国外交官间谍案中的电子石头虽然技术先进,实质上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间谍方式,即著名的“死点”,先进之处在于它是利用计算机系统的现代电子死点,秘密特工可以非常方便地与线人交换情报,同时避免与书面文件传送相关的风险,躲开各种电子网络过滤检查,安全传送和接收情报。弗吉尼亚州兰利市一条看上去很普通的林荫大道的尽头,设置着重重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岳小光 《环球军事》2014,(16):64-65
罗宾·史蒂芬斯是二战期间英国军情五处的间谍审讯官,因为右眼总是戴着一副单片眼镜,甚至连睡觉时也不愿取下来,由此得名“鹰眼”。据说电影《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的“疯眼”穆迪就是参照了史蒂芬斯的形象。不过史蒂芬斯这个现实中的“疯眼”却有着一个在外人看来褒贬不一的“绝活”——他能够不需要任何身体接触就能让落网的德国间谍说出一切。据说,他曾用5年的时间,先后审讯了500余名间谍,这个记录直至今日也没人能够打破。对当时的德国间谍而言,被英国反情报机构抓获只是噩梦的开始,真正惊恐的是接受史蒂芬斯的审讯。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伊斯兰建筑是埃及和巴比伦两大文明古国建筑以及波斯和拜占庭建筑的继承与嬗变,伊斯兰教自唐初传入中国,这种外来文化使其随之进入的建筑文化教育有了一种强大的宗教载体,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在其艰难曲折的道路中完成了一个从“承继”到“结合”的过程,逐步形成了内地以回族等民族的清真寺、陵墓、道堂建筑和新疆维吾尔等民族的礼拜寺、玛扎等两种不同风格的伊斯兰教育建筑体系,并促进了我国传统的木构建筑和砖石建筑技术的发展。二、伊斯兰传统建筑结构伊斯兰建筑的构成原则与宗教文化密切相关,其传统建筑从不强调形式与功能…  相似文献   

10.
钢笔手枪     
英国情报部门表示,尽管小巧的伪装的间谍武器杀伤半径极其有限,一次最多发射4颗子弹.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情报机关成功地策反了德国派出的多名间谍。在这100多名形形色色的双重间谍中,值得一提的是像“嘉宝”、“布鲁特斯”、“珍宝”等这些间谍明星。正是他们使得“水银”计划得以完美地实施成功。  相似文献   

12.
据《卫报》4月3日报道,俄罗斯对外情报局日前解密的一份档案披露了一名曾同时为苏联和英国情报部门效命的双重间谍。这名间谍名叫维克多·博戈莫列茨,俄国十月革命后不久即开始为英国军情六处效力,一干就是几十多年。据俄罗斯对外情报局(SVR)2日解密的文件档案,苏联情报机构为将博戈莫列茨拉拢进他们的阵营,使出"离间计",使得他  相似文献   

13.
时至今日,西方国家仍然认为,苏联上校奥列格·佩尼科夫斯基是历史上对西方国家最有价值的间谍。他向英美情报机构提供了大量有关苏联战略导弹研制的情况和其他军事技术文件,可以说是间谍中的间谍。这一间谍案俄罗斯人至今记忆犹新。记者采访了英国历史学家奈杰尔·威斯特。为了研究“佩尼科夫斯基事件”,威斯特被特许可以查阅英美情报机构的档案材料,他因此成为这一间谍案的权威。  相似文献   

14.
《环球军事》2013,(1):66-67
在当今世界,绝大多数人都曾经看过一部或多部间谍电影,阅读过不少间谍小说,但却很少有人与神秘世界的特工或间谍打过交道。因此,他们并不知道现实中的真正间谍与电影中的间谍“伯恩们”和“邦德们”有多少相近或相似的地方。这就像隔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们一直无法接近事实,但却一直想打探清楚这个事实。近日,英国记者彼得·泰勒有幸获准采访军情五处和军情六处,将带着读者一步一步走近现实世界中的“特务”,以一窥真正的间谍世界。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以色列爆出惊天内幕,该国的创建人之一竟然是英国间谍。这一消息一经批露,以色列举国哗然,国人对此无不震惊不已,以致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在以色列1948年建国前的动荡岁月,这位间谍背叛了犹太人自由主义战士,成为了英国的耳目。他就是泰迪·科勒克(Teddy Kollek)。泰迪后来担任了耶路撒冷的市长,任期长达30年之久。当英国将耶路撒冷置为国际联盟的委任统治地期间,泰迪曾给英国军情五处(M15)提供了很多敏感情报。泰迪·科勒克的这段秘密历史存档于位于英国克佑区公共档案馆,以色列《新消息报》的调查记者罗  相似文献   

16.
朱竞成 《环球军事》2008,(15):58-59
这是一起极其普通但又策划精密的间谍案。日本间谍中村一郎凭借娴熟的缝纫技艺和精明的商人头脑自由出入英国领事馆,不费周折地窃取了英国的密码本。  相似文献   

17.
傲楚 《环球军事》2011,(8):54-55
二战的背后是一场场高潮迭起的谍战较量,苏联人、美国人、英国人都在其中展示了高超的间谍水准。相比而言,纳粹德国在谍战中的表现实在不敢恭维。在与盟军间谍的多次“暗战”中,失败的—抗总是德国人。以下便是其中一例。  相似文献   

18.
1942年,纳粹德国秘密警察盖世太保曾发出一道必杀令,追杀一个活动在法国的“瘸腿女间谍”,因为盖世太保把她视为所有盟国间谍中的头号危险分子,因此欲将其处死而后快。二战结束64年后,这位名叫弗吉尼亚·霍尔的美籍英国间谍的传奇功勋,在被长期湮没之后终于得到了迟到的褒扬。  相似文献   

19.
根据前美国国家安全局雇员爱德华·斯诺登泄露的文件,英国联合威胁研究情报组的间谍使用包括美人计在内的卑鄙手段诱骗黑客、恐怖组织、嫌疑犯以及军火商。  相似文献   

20.
200多年前,刚建国不久的英国丝毫看不出称霸世界的影子,反倒是一群海盗把美国拖入了一场持续 30年之久的苦不堪言的争斗之中。有人说,英国建国后对外发动的第一场战争就是针对伊斯兰世界,这就注定了日后它要与伊斯兰国家进行无休止的纠缠。历史有时候就是那么的巧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