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代号“宝贝” 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一战。但据英国一份新解密的文件显示。女间谍纳萨莉·萨久依安险些让盟军在诺曼底登陆计划“泡汤”。她的代号为“宝贝”。纳萨莉出生于俄罗斯,后来取得了法国国籍。二战爆发后,她进入了德国情报组织。经过系统的培训后,她被  相似文献   

2.
吴戈 《国防科技》2002,(2):93-94
前苏联是唯一在二战中让妇女参加空中作战的国家,苏维埃女飞行员早已闻名遐迩,然而美英两国的女飞行员在二战中的勇敢却鲜为人知。在美国和英国二战中始终没有允许女飞行员参战,但她们承担了向作战部队交付军用飞机的转场任务,也为战争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1938年,欧洲战云正浓时,英国一位年轻的银行家,同时也是私人飞机飞行员兼英国航空公司理事的杰勒德·德·厄兰格(后来成为爵士)强烈地感到,在即将爆发的  相似文献   

3.
1942年,纳粹德国秘密警察盖世太保曾发出一道必杀令,追杀一个活动在法国的“瘸腿女间谍”,因为盖世太保把她视为所有盟国间谍中的头号危险分子,因此欲将其处死而后快。二战结束64年后,这位名叫弗吉尼亚·霍尔的美籍英国间谍的传奇功勋,在被长期湮没之后终于得到了迟到的褒扬。  相似文献   

4.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2,(20):64-65
英国历史学家索菲·杰克逊在其新:书中披露,“007”的真实原型是二战期间英国空军中校尤·托马斯。据悉,托马斯是英国间谍机构——特别行动处的一名资深特工,代号“海马”和“谢莉”,盖世太保称之为“白兔”。  相似文献   

5.
李小青 《环球军事》2014,(24):58-60
长期以来,一直有传闻称,二战期间的英国情报机构特别行动处曾招募了一位秘密的美女特工,代号“菲菲”。这位美女特工身材高挑,金发碧眼,而且还精通多种欧洲国家语言,拥有超人的智慧和敏锐的直觉。她的主要任务就是辗转英国各地,考察测试新特工是否沉着冷静,手握着决定他们是否适合当间谍的生杀大权。  相似文献   

6.
60多年前的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一举逮捕了56名为英国效力的荷兰间谍,并将他们中大多数人秘密处死。至于纳粹情报部门当年究竟是如何得知这些荷兰间谍身份的,英国方面为何对此无动于衷,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不解之谜。  相似文献   

7.
在二战的大西洋海战中,盟军的水面反潜史有详载,而英国的夜间空中反潜,由于其装备和技术上的保密性,几十年来鲜为人知。1995年6月,英国退役空军准将格莱丝韦尔载文披露了这段战史。  相似文献   

8.
航母问世以来的赫赫战功,使人们常认为它属进攻性武器。诚然,德国最大战列舰是被英国航母所重创;日本偷袭珍珠港和英国偷袭意大利塔兰托海军基地造成的毁灭性打击,靠的是航母轰炸机;太平洋海战中日本舰队在中途岛的覆灭,主要也归功于美国航母。二战期间,一半以上被击沉的大舰是航母的功劳,从而使航母取代战列舰而成为海上霸王。实际上,航母的防御性功能隐而未彰,航母在二战中为侦察、搜索、护航、拦截、空中支援等所发挥的作用,同样是巨大的,只是它的攻防兼备特性被进攻性战果所掩盖。二  相似文献   

9.
马岛战争是二战结束后的第一场以海洋为主要战场的局部战争。从马岛战争的经验教训中,英国对航母、核潜艇和远洋两栖舰艇的使用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对于精确制导武器在战争中的运用,英国也有了深切的认识。马岛战争对英国以及西方的海军建设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岛战争也是阿根廷海军命运的转折点,不过并不是从战争中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而是战争使得阿根廷海军从此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10.
二战期间,英国"地中海舰队"最优良的战舰"维多利亚"号在一次海难中被撞沉,事后,英海军法庭根据活下来的人所提供的情况,才知道是由舰队总司令的一个错误命令导致的惨剧。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40年代,英国在军事领域取得了二战的胜利,但同时却在经济领域陷入了一场艰难的困局。自那之后,英国便丧失了其已延续数百年之久的世界霸主地位。  相似文献   

12.
张健 《国防科技》2002,(2):81-82
英国特别空勤团SAS以其超群的特战能力、辉煌的战果而蜚声世界。然而,与英国同文同种的澳大利亚也有一支自己的SAS,他们的使命和人员素质,都与英国的SAS相差无几,这就是澳大利亚陆军第一特种空勤团SASR。 战绩标榜的历史 SASR的前身是二战时太平洋战争中,在日军后方进行袭扰、破坏与暗杀,在“勇者制胜”的口号下取得了辉煌战果的澳军独立连和小组突击队,其在作战中的英勇  相似文献   

13.
英国是传统的海上强国,其皇家海军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一直占据着世界海上霸主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海军有了长足发展,到二战结束时已取代皇家海军一跃成为新的世界海上霸主。此后,苏联海军发展迅猛,终于在60年代初赶上英国成为世  相似文献   

14.
史放 《环球军事》2010,(8):60-61
在世界军用飞机发展史上,有多种飞机都以“闪电”命名,比如二战中美国的P-38“闪电”式、战后英国的“闪电”式超音速战斗机以及最新式的美国的F-35“闪电”,等等。而在所有这些名为“闪电”的战机当中,有一种飞机颇具划时代意义,那就是德国于二战后期设计制造的阿拉道Ar234。  相似文献   

15.
傲楚 《环球军事》2011,(8):54-55
二战的背后是一场场高潮迭起的谍战较量,苏联人、美国人、英国人都在其中展示了高超的间谍水准。相比而言,纳粹德国在谍战中的表现实在不敢恭维。在与盟军间谍的多次“暗战”中,失败的—抗总是德国人。以下便是其中一例。  相似文献   

16.
二战中最怪异的故事之一就是鲁道夫·赫斯和他的秘密飞抵苏格兰。作为纳粹德国统治集团中的第3号人物和希特勒的副手,赫斯是“元首”的一个狂热的追随者。在全部欧洲大陆沦陷之后,英国继续巍然屹立并坚决抵抗,赫斯便设下了一个计谋,那就是秘密去英国议和,以便希特勒能够放手对苏联发动“圣战”。赫斯生于埃及亚历山大城的英国区。他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并深信他是“理解英国人想法的”。他决定飞往汉密尔登公爵的庄园——他在1936年柏林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曾遇见过这位英国人。时间是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的美国第4舰队,成立于二战期间的1943年3月15日,它是根据欧洲战场和大西洋海战场的形势需要而建立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不久法国投降后,英国对德孤军作战。英国是个岛国,维持战争的运转全靠海运,在德国潜艇“狼群”战的打击下,英国海运几乎崩溃。为帮助英国抵抗德国的进攻,美国决定从海上援助英国,并决定组建大西洋舰队护航。  相似文献   

18.
对大多数欧洲人来说,也许根本不知道她是谁,但她却是二战时期对反法西斯同盟最具杀伤力的间谍之一——希特勒称她为“我亲爱的公主”。美国联邦调查局二战时的秘密备忘录则称她“比一万个男人更可怕”。  相似文献   

19.
任秋凌 《环球军事》2010,(19):24-26
好莱坞影片《拆弹部队》因荣获6项奥斯卡大奖而备受影迷关注,该片描述了美军拆弹部队在伊拉克的经历,反映了驻伊美军的真实壮况。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二战期间英国也有一支拆弹部队,他们以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挽救了无数英国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20.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3,(19):70-70
玛琳·黛德丽,德裔著名影星,希特勒为之倾倒,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称她是“第三帝国艺术界标志人物”,但她一生坚定反纳粹。1939年,黛德丽移居美国;二战爆发后热心于巡回劳军。脍炙人口的二战名曲“莉莉玛莲”就是由她唱红,德国人、美国人都爱听爱唱。对此最为狐疑的是联邦调查局,胡佛局长认为这位美女铁定是德国间谍。然而,1945年,黛德丽被美国政府授予“自由勋章”,原来她真正效忠的是美国战略情报局(中央情报局前身),其任务是用德语歌曲削弱德军官兵士气。黛德丽一生都为她曾被两个国家怀疑是间谍而引以为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