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默点滴     
上帝与乞丐一天,上帝想救助一个乞丐,就问乞丐:“如果我给你一千块钱,你会怎么用?”乞丐说:“我会买一部手机。”上帝问:“买手机做什么?”乞丐说:“有了手机好与那些要饭的同伴联系。”  相似文献   

2.
问:我入伍一年了,常遇到不愉快的事。比如那次出公差,全班那么多人班长却偏偏派我去。我和班长吵起来。这时排长过来,说了我一顿。您说全班那么多人,我人小力单,为啥偏派我去,这说得过去吗?这样的事遇到的多去了。他们总与我过不去,是吗? 答:如果那次派去清理垃圾的是另外一个战友,如果他说:“全班那么多人,就我今天感冒了,为啥派我去?”或者再有一个战友说:“全班那么多人,就我一个是南方兵,所以才派我去吗?”如果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每个人都可以找到理由不去打扫垃圾,那么作为你们班这个集体还有力量吗? 是什么使事情变得难办了,是什么使集体松散了,是什么引起了同志们的不和谐,那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说起来是一种非常幼稚的思维方式,可以说它最  相似文献   

3.
父亲走了18年了. 作为他最小的儿子,站在他的墓前,对着他的雕像,我想说些什么呢?我能说些什么呢?他老人家走过的这百年,是中国扭转乾坤、翻覆天地的百年.这百年的中国历史太丰富了,他的人生历程也太丰富了,我看不尽,听不够,也享用不完.我只能在我的思念中寻找,寻找他老人家在我一生中留下最深烙印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正>那天,朋友在一起聊天。一位朋友说:"你看你们一起去的战友,在部队奉献了三年四年甚至更多。除了消耗了时光,最后仍然被"打回原形"。要说得到了什么?依我看,什么也没得到,真是划不来!"听了他的话,我陷入了沉思。是的,他说的没错。我们当中的绝大多数战友都是从哪来,又回到哪去。要说的确是失去了很多。但他真的不了解,这些当过兵的人的想法。我以自己的经历总结了八个字,这八个字,足以让我受益一生。  相似文献   

5.
“书是随时在你身傍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你所需要的知识”,这是一位名人说的话,我从实际工作中深感《中国民兵》对我的帮助,它随时向我提供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它是我做好工作的好“顾问”。我1986年调到开封市郊区人武部工作,任军事科参谋。刚开始工作时,遇到了许多难题,感到束手  相似文献   

6.
去年八一前夕,我获准回家探亲。这天,正陪母亲逛街,战友大卫突然来电话,他说今天是八一建军节,市内的老战友听说我回来了,想聚一聚。是啊,多年不见了,怪想大家的!母亲说,战友聚会你换什么便服呢?我只好穿上军装,推开了包间的门,不容分说我被大家摁坐在主宾位置。酒过三巡。客套的话基本说尽。作为聚会召集人的大卫已是一家公司副总,他站了起来,腆着已明显凸出的肚皮,目光停留在我的军装上,眼神略带迷离。他高声提议.:  相似文献   

7.
李树荣,曾是原铁道兵某部战士。1971年退伍回乡。30年来,先后任过嵩明县杨林区(后改镇)供销社团支部书记、副主任、区长、党委副书记、区长、乡长助理、乡长、乡党委书记兼乡长、县人民法院院长。无论任什么职,他总是说“我是共产党员,得听党的话”。凭着他对党的忠诚,干一行爱一行,为党的事业做出积极贡献。曾先后4次荣获省级和县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5次被评为县、市级“先进工作者”,70次受到县、市、省级党政有关部门表彰奖励。  相似文献   

8.
我管信访     
在那个流金似火的七月,领导找我谈话, 让我从事干部信访工作。一向服从的惯性,自 然不讲什么价钱就答应了下来,从此,我名副 其实地成了总政干部部一名管信访工作的人员。 可我一直在想,领导让我这个口讷的人选 做信访工作,整天与上访户打交道磨嘴皮子。 是出于锻炼的考虑呢?还是……同事说:“你脾 气好,是最合适的人选。”朋友说:“你与人为善, 性情温和,领导选得没错。”言外之意.是我想 多了。唉,难道我就是这个管信访的命!  相似文献   

9.
笑笑好心情     
三人行汉森、维特和科尼希三个人一起上了前线。在一次激战中,汉森被打掉了一条胳膊。他连忙跑过去找维特:"上帝啊!我亲爱的维特!你瞧瞧,我的胳膊打断了!"维特满不在乎地说:"你嚷嚷什么呀?瞧瞧人家科尼希,脑袋都打飞了,可他却毫无怨言。"  相似文献   

10.
元旦前夕,教导员通知我,要我参加旅组织的《践行“三个代表”,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演讲,讲什么呢?我寻思了半天,对了,我就把指导员任志远给我当红娘的事原原本本讲给全旅官兵听,别说,效果还不错。一向笨嘴拙舌的我成绩还可以,夺得全旅第二名,说到这儿,战友们一定想听一听这个故事吧,那好,容我慢慢道来: 本人姓林,单名一个野字,某步兵旅红  相似文献   

11.
当兵九载,我已有200余篇新闻稿件被各种报刊、杂志、电台录用,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应归功老班长刘洪。记得刚下连队的第三天,指导员杨初告诉我,分区宣保科准备借调我去当广播员,并跟我说宣保科有一个叫刘洪的,是个多才多艺的老班长。他对新闻报道、写会标、放电影,样样都精通,而且每年都有几十篇稿子见报,你可要多跟他学学。指导员的话着实让我高兴了一晚上,因为可以到  相似文献   

12.
"战士的事就是我的事。"这是张学明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是全营官兵的"知心大哥",大家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对他讲,战士的事成为了他的事。3大本兵情日记,记录着他知兵的点滴,一大摞战士家属的感谢信承载着他爱兵的信条。张学明常说,对战士提工作要求多,生活上关心不够,那不是一名党员干部的作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感动的  相似文献   

13.
这天中午,我和战友刚从训练场归队,通信员小李便把我叫住说:“谢帆,教导员叫你到营部去一下。”“什么事呀?”我问。“好像是关于什么篮球的事吧!”小李说。“篮球?”一听是篮球,我的心一下子紧了起来,莫非是……  相似文献   

14.
<正>1978年的12月份,我还是一颗即将成熟的"果子",呆在妈妈的肚子里,此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中国正式走上了改革开放。当然,这些都是我上初中的时候,我的政治老师告诉我的。可以说,这之前,对于什么是改革开放,我真的是一无所知。1985年,我和妈妈被父亲接到了城里,一家三口挤在一间15平米的小屋子里,更别提什么厨房和卫生间了,筒子楼的楼道就是厨房,家家户户的煤炉子挤满了过道,一  相似文献   

15.
记得第一次认识《西南民兵》,是1986年10月的事了。我从云南边防某部回贵州探亲,途经某部,顺便去看望战友。我到他的办公室,战友对我说:“你有一定的文字基础,为什么不写点东西?”我说在一线连队,没有什么可写的。他说:“只要做个有心人,还怕没有写的。我给你介绍一本杂志,今年刚创刊的《西南民兵》,她贴进生活,可读性强,是发表作品的处女地。”我仔细翻阅了《西南民兵》,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溢满了我的脑海,一种从未有过的写作冲动兴奋了我的每一个细胞。从此,我和《西南民兵》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6.
一、我不愿意去当秘书1948年春,我在中共中央东北局巡视团(高岗、张闻天分任正副团长)工作,这个巡视团从组建到撤销大约三个多月时间。东北局决定撤消巡视团后,我琢磨可能把我分配到什么地方去工作。有一天,蔡黎(张闻天的秘书)跑来找我,说洛甫(张闻天,时任东北局副秘书长)有事要我去一下。我去以后,洛甫对我说:“今天找你来是谈一下你的工作调动问题。准备让你去给林彪(时任东北局书记、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东北野战军司令员)当秘书,管政务方面的事情。至于生活、警卫方面另有一个秘书管。你看怎么样?”我事前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但洛甫…  相似文献   

17.
李芳 《中国民兵》2007,(4):19-19
在一次年度工作总结会上,部领导在谈及政工科的工作成绩时,特别说到我在办宣传栏、发挥文化主阵地宣传作用时,表扬我画廊办得活,质量好,期期精彩,主题鲜明。听到这些夸赞我的话,心里真是美滋滋的。其实,我哪有那么大的本事,主要得力于《中国民兵》杂志,它才是我办好宣传栏真正的好“帮手”哩。  相似文献   

18.
1949年1月31日,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秘密来到我党中央临时住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米高扬此行目的是什么?现在有两种不同说法。余湛、张光祐在《关于斯大林曾否劝阻我过长江的探讨》一文中认为,有关米高扬此行是转达斯大林劝阻我过长江的口信,不过是我党内的“一个传说”,实则并无此事。1、据当时参加会议的师哲说,米高扬一来就声明是“带着耳朵来的”。2、斯大林承认自己在中国革命问题上犯过错误,到1949年,斯大林态度  相似文献   

19.
嗨,大家好!我叫天使,今年两岁,现在在黑龙江省军区军犬训练队服役,是一名名副其实的“特种兵”。啥?谁说我是一条狗?小心我咬你!家里养的那才叫狗,咱是正宗的德国黑背牧羊犬,血统高贵着呢!这么跟你说吧,狗假如是文盲,咱犬就是从名牌大学里走出来的高材生,因为经过在犬队的学习培养,咱拥有了浑身的武艺,像什么钻火圈,搜寻物品,撕咬歹徒,等等一系列的绝活,咱是样样精通,不光如此,咱还是正式列编的一名战士,那可是有军籍档案的,咱一天的伙食费比人的可都高。所以,不知深浅还是不要乱说话!  相似文献   

20.
记得刚到部队的第一天,连长问我叫什么,我说我叫陈默,耳东陈,黑犬默。不知是连长没听清还是怎么的,结果晚上全连点名,连长不停地喊:"陈黑犬,陈黑犬,陈黑犬是谁……"我叫陈默呀,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