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1 毫秒
1.
庞凤是农二师34团11连的一名职工。2003年,她开始承包土地种植棉花,之后的6年中,她每年的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2009年,34团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实行退棉进枣,鼓励引导职工发展红枣产业。和大多数职工一样,庞凤也有重重顾虑:种植棉花自己在行,可种植红枣就是门外汉了;都  相似文献   

2.
情趣和作风     
娅萍 《兵团建设》2008,(10):40-40
在农八师133团13连,该连党支部倾力扶持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事儿,被职工们传为佳话。金秋的一天,近几年才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的13连职工朱社娃,忙碌在  相似文献   

3.
《兵团建设》2011,(19):12
农四师68团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团场,团场总面积13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万余亩,主要种植作物有水稻、棉花、小麦等。近年来,68团不断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虚"功"实"做,有效推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连队每月召开一次职工大会制度。68团各连队坚持每月召开一次职工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来,七师一二五团认真贯彻落实兵团、师党委关于拓宽职工增收渠道文件精神,采取以政策搭台、技术引导、能人牵头的举措,使第三产业成为团场增效、职工增收的有效途径,仅庭院经济收入一项就以20%的速度递增,全团23个农业单位实现了一连一品目标。政策搭台拓宽职工增收渠道一二五团是七师优质棉花种植、机采棉加工生产基地,2012年投资7000万元建设了机采棉花加工厂,今年,又投资4500万元再建设一条棉花加工生产线,增强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一师八团7万余亩棉花实行膜上精量点播、机车化防、机械采收、统一机车交售后,职工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搞多元增收。"如何引导闲下来的职工打开增收渠道,这要求我们团党委、各基层党支部要有作为……"在一次党建工作专题会议上,八团党委书记翟保江这样说道。八团现有21个基层单位,其中14个  相似文献   

6.
地处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南缘的农八师一五○团被沙丘四面环抱,被人们称为沙漠半岛。2002年,该团职均收入达到1.2万元,全团无一户亏损挂账,被兵团评为红旗团场。该团党委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始终把职工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十分注意用政策保护、鼓励、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使职工群众的积极性竞相迸发,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要让职工拿上钱一五○团地处沙漠深处,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光热资源丰富,种植棉花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棉花富了一五○团人,使该团成为石河子垦区的富团和经济强团。2001年7月下旬的一场冰雹,使全团10多万亩棉花遭到灭顶之灾,减产达50%。职工辛辛苦苦干一年,不但拿不上钱,还要倒欠挂账。大灾之年,该团党委把维护和保护职工利益放在第一位,团党委决定:"宁愿团里负债也一定要让  相似文献   

7.
李瑞  舒卫华 《兵团建设》2010,(12):22-22
庞凤是农二师34团11连的一名职工。2003年,她开始承包土地种植棉花,之后的6年中,她每年的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3月25日星期二晴"三民"活动开展以来,兵团广播电视台"三民"工作组入驻三师四十四团后迅速展开了走访调研工作。近日,工作组在十一连走访时了解到,近几年由于棉花市场价格波动较大,职工的收入难以保证。春播工作马上就要开始了,对这个以种植棉花和红枣为主的连队来说,今年该种什么成了职工们最关心的事。"我们已经种了好几年的棉花,枯萎病比较多,产量少了,我们的收入也少了……"连队职工艾海提·买买提一脸失落地对我们说。职工着急,连队领导更是急得火烧眉毛一般!为了增加职工  相似文献   

9.
初夏时节,空气中弥漫着沙枣花的香味,七师一二九团忙于苗期田管的职工似乎比往年忙碌了许多。"敢于担当,奋发赶超,争先进位"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显得格外醒目,各行各业的干部职工正为着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着。争做棉花高产科技示范户"今年棉花播的是高产新品种,播种模式是一穴一粒,现在棉花长势稳健,通过加大科技管理力度,亩产超过450公斤不成问题……"5月12日,一二九团六连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基层一线党员,对于连队的工作和身边的人,我能帮则帮,能带则带,这样觉得挺踏实……"这是农七师128团8连职工张玉堂的肺腑之言。帮扶户的"靠山"张玉堂是农七师128团8连的职工,由于会经营、懂管理,种植近150亩棉花每年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成了连队的  相似文献   

11.
徐建华是农六师101团4连的一名职工。2010年,他种植的胡萝卜采用了滴灌技术,单产达到5吨,成了团里出了名的增收大户。以前,徐建华一直坚持种植棉花,因为不懂种植技术,单产始终不高。2010年,该团鼓励职工种植特色  相似文献   

12.
年头岁尾之际,农五师八十一团八连的职工群众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一个个掰着指头算着一笔笔账。2006年,八连职工承包种植的7952亩棉花,全连职工上交的198.8万元没有一户是欠借来的;连队新增滴灌  相似文献   

13.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绿色,铸就了吕国柱的魂魄。绿色蕴蓄着金秋的财富,孕育着百姓幸福的生活。2001年吕国柱任农五师九○团团长后,对农牧团场的发展有了更深的理性认识。九○团地处阿拉山口风口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是团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九○团是驰名全国的"北疆"牌棉花生产基地,棉花是团场的经济命脉。要扩大优质棉基地,首先要解决水的问题,其中涉及高新科技——节水灌溉。在历届党委努力的基础上,吕国柱和团党委一班人抢抓国家实施的高新科技示范园项目落户九○团的机遇,大力发展节水灌溉。2002年,九○团率先在兵团进行地埋滴灌试验并取得成功,全面实现了以喷灌为主、滴灌创新、管袋灌为辅的节水灌溉体系。以节水灌溉为突破口,超宽膜膜上点播、种子包衣等一系列农业科学技术在九○团开花结果,当年,九○团7.5万亩棉花皮棉单产133公斤,总产首次突破1万吨大关。  相似文献   

14.
农一师十四团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抓住西部大开发和阿拉尔市建市的大好机遇,开拓创新,齐心协力求发展,万众一心奔小康。十四团坚持"棉花做大,大米做精,畜牧林果业做强"战略不动摇。今年将进一步优化大农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十四团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目标是以高新技术推广应用为突破口,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该团一是把棉花做大,今年棉花生产要继续在"做大棉花,降低成本,提高单产,优化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上下功夫,种植棉花面积9.2万亩,力争单产皮棉135公斤,确保总产皮棉25万担以上。该团继续实施棉花效益攻关,继续推广十大主体栽培技术。二是把大米做精,在水稻种植上,以"辽盐"为主  相似文献   

15.
4月8日,在二师三十三团,农田里机声轰鸣,人来车往,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果园里,8000余亩香梨进入盛花期,千万树梨花争奇斗艳;条田内,职工们正在安装滴灌设施,准备补墒出苗。这是一个追梦的春天,兵团职工们正在用行动为梦想的起航作着准备。近年,三十三团加大了棉花精量播种、节水灌溉、双膜覆盖、平衡施肥等精准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引进大型农机具,扩大机采棉种植,并在职工中广泛开展了丰产  相似文献   

16.
夫妻洗车场     
正新年伊始,屋外寒气逼人。2月12日,笔者来到五师八十一团锅炉大院的"夫妻洗车场"。"夫妻洗车场"的主人是八十一团职工罗江平和刘明兰夫妇。罗江平是团场物业公司的一名材料保管员,年收入2万余元,刘明兰在八十一团良繁站承包了40亩棉花地。家中有一个女儿在外地上大学,一年收入除去学费和生活开销所剩  相似文献   

17.
擎起致富梦     
近年来,八师一四三团为职工群众多元增收致富擎起了一片广阔天空。不断让职工群众的思想活跃起来、增收致富的路子多起来。优化结构铺就增收长远之路今年,一四三团调整以棉花为主的种植业结构,破解职工土地效益低、劳动力少、增收途径少等问题。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坚持宜菜则菜、宜果则果,做大做强了蟠桃、制酱番茄、制种玉米、棉花、酿酒葡萄和蔬菜六大特色产业。"我团共有21.8万亩土地,今年我们  相似文献   

18.
致富信息     
棉花高产有诀窍2005年,农五师八十一团“十大行业标兵”六连职工罗杰,种植了88亩高压滴灌棉花地,籽棉平均单产达418公斤,纯收入5万多元。罗杰认为,高压滴灌棉花从一开始就要进行精细的管理,放苗、封土、定苗、打顶、锄草都要及时,重点要掌握好水肥运筹、化控和治虫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19.
今年42岁的罗志琼是农七师130团17连的一名职工。2010年,她依靠科技,合理投入,精耕细作,种植的36亩棉花籽棉单产达430公斤,收入10万元,成了团里出了名的科技示范户。1993年,罗志琼跟随丈夫从四川来到新疆,并在130团扎了根。头一年,她种植了40亩棉花,从播种、定苗、中耕、治虫、浇水、打顶到收获,每个环节她都虚心向懂技术的  相似文献   

20.
截至今年11月底,农八师一二一团农业职工已向团联合加工厂交售了1.08亿公斤籽棉,一二一团成为兵团第一个突破籽棉总产1亿公斤的农牧团场。一二一团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玛纳斯河中下游下野地垦区。全团总面积704.74平方公里,有可耕地面积75万亩,年播面积36.65万亩,主要种植作物有棉花、玉米、小麦、葡萄、番茄、"炮台红"西甜瓜、打瓜等。团场下辖58个农牧连队,公司、厂、站、服务单位39个,科、教、文、卫单位11个。该团有常驻人口4.11万人,1.27万户,流动和暂住人口1.46万人。全团从业人员1.19万人,有职工9080人,一线承包职工5135人。全团有各级干部1608人、基层党组织114个、党员3209人,有专业技术人员1404人,有离退休人员8200人。1951年,一二一团炮台镇作为农七师师部驻地,率先在玛纳斯河流域试种棉花2494亩,亩产籽棉12.5公斤,获得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