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3,(18):62-63
2011年5月,美国海军士兵布莱恩·马丁因向一名联邦调查局卧底特工出卖了一批高度机密的文件、照片和图像等情报,被法庭判处长达34年的有期徒刑。事发时,马丁是北卡罗来纳州布拉格堡军事基地的一名情报专家,所任工作与美军在阿富汗行动密切相关。马丁一直以为他的间谍行动接头人是一名“中国情报官员”,实际上却是联邦调查局的卧底特工。不知不觉间,他就已经落入了反情报部门挖好的陷阱,最终成了联邦调查局“钓鱼执法”的又一个“战利品”。  相似文献   

2.
谭顺谋  陈敏 《环球军事》2012,(21):58-59
1970年,在一次商务活动中,彼得罗夫偶遇美国格鲁曼航空航天公司的一名工程师。之后,彼得罗夫想方设法来接近、诱惑这名工程师,以获取美国F-14战斗机(又称“雄猫”)的各种情报。但这名警惕性非常高的工程师非但没有上钩,反而向联邦调查局揭发了彼得罗夫的阴谋。之后,联邦调查局将计就计,  相似文献   

3.
《环球军事》2013,(13):64-65
2013年4月中旬,美国军事委员会判处了一名阿拉斯加宪兵威廉·科尔顿·米莱16年有期徒刑,并开除其军籍,罪名是向假扮成俄罗斯间谍的联邦调查局卧底特工出售军事机密。实际上,米莱还没来得及向真正的间谍出卖情报,就中了联邦调查局特工设下的重重圈套,最终成了“钓鱼执法”的“战利品”。  相似文献   

4.
1986年12月14日,先后在莫斯科和维也纳的美国大使馆担任警卫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克莱顿·罗尼特勒中士向中央情报局官员自首,声称他向代号为“萨沙叔叔”的一个苏联克格勃特工出卖了机密情报。闻听此言,联邦调查局马上着手展开调查,最终发现克莱顿并不足单枪匹马,大使馆很多警卫都陷入其中,参与了这起以克莱顿为首的间谍行动。  相似文献   

5.
在棱镜门事件持续发酵半年多后,迫于各方压力,2014年1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颁布了改革情报系统的五大具体举措,以平息外界不满和民众怒火。其中一条举措是提高联邦调查局使用“国家安全密函”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6.
孙立华 《环球军事》2010,(11):56-57
冷战结束后,美苏之间的秘密间谍案一件接着一件的曝光。1999年,间谍案被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报道出来,美国联邦调查局负责国家安全事务的副局长尼尔·加拉格尔向新闻界披露了俄罗斯驻美国大使馆二秘斯坦尼斯·古谢夫遭联邦调查局特工拘捕的惊人内幕。  相似文献   

7.
库尔特·雷森西恩成长在一个缺少爱的离异家庭里。参军后,为了寻找一份真爱,满足心中对爱的渴望,他四处借债,购买各种高档礼物讨女人欢心。眼见债台高筑时,他决心铤而走险,企图出卖核潜艇情报获取暴利。尽管雷森西恩行事小心,但还是被联邦调查局卧底特工抓了个正着,刚要伸出去的“黑手”马上就被斩断了。  相似文献   

8.
李小青 《环球军事》2014,(20):43-45
9月初,“美联社”向外界公开了一批刚解密的美空军和联邦调查局的秘密文件。文件显示,冷战初期,美国联邦调查局与美国空军特别调查办公室曾一起策划、实施了一次代号“洗衣盆行动”的秘密特工培圳、潜伏计划。根据计划,美情报机构在阿拉斯加当地招募了大批平民百姓,组建了一个秘密间谍网络,并在各关键地区潜伏起来,以备在苏联发起攻击行动时,秘密搜集各种军事情报,源源不断地反馈给美军方。  相似文献   

9.
当联邦调查局和国防情报局将其逮捕的时候,美国舆论一片哗然。谁能料到,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上校竟会背叛自己宣誓效忠的国家,投入克格勃的怀抱。74岁美军的退役上校乔治·特罗费穆夫做梦也没想到, 几十年前犯下的罪行竟会东窗事发。  相似文献   

10.
美国特工与性丑闻挂上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频频登上各种新闻报端,包括总统奥巴马的随行特工、前国务卿希拉里的随行特工都摆脱不了干系。而前联邦调查局特工唐纳德·扎赫特勒本不仅身陷性丑闻,还大胆泄密,套用句网络流行语来说,这是要“作死”节奏啊。  相似文献   

11.
二战期间,英国联邦调查局着手调查一封可疑的邮件。但是这次问题有点棘手,有关罪犯特点的线索一点都没有。调查人员凭借着敏锐的直觉,从截获的12封密写信下手,寻觅一切可能的蛛丝马迹。最后,也许让这名德国间谋万万没想到的是,密写信中的笔迹“出卖”了他。  相似文献   

12.
1997年,美国国家安全局前特工罗伯特·利普卡因间谍罪被判处18年徒刑。利普卡1964年至1967年间,曾担任国家安全局情报分析员,负责分发、销毁各种机密文件。在金钱的诱惑下,利普卡背叛了自己的誓言,主动投向苏联的怀抱,大肆出卖机密情报获取暴利。后由于害怕东窗事发,利普卡悬崖勒马,主动脱离了克格勃的控制。但纸终究包不住火,利普卡的间谍活动最终还是被联邦调查局成功掌握。  相似文献   

13.
10月8日,美国白宫开始向联邦调查局移交与中央情报局特工瓦莱丽·普莱姆身份泄密案有关的文件,以协助正在进行的相关调查。美国政府官员向媒体披露瓦莱丽的特工身份一事已经成为目前美国各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但关于她的间谍生活内情却鲜有提及。10月8日的《华盛顿邮报》对此进行了独家披露——  相似文献   

14.
《环球军事》2013,(12):F0004-F0004
S&W M13左轮手枪是美国S&W公司生产的一种使用,357(9毫米)马格南手枪弹的手枪,该枪有3英寸(76.2毫米)和4英寸(101.6毫米)枪管两种型号。由于它的射击精度高,重量轻,易于隐藏携带,价格便宜,仅为400470美元,因此成为多个国家的军警用枪,美国FBI联邦调查局就将其定为标准配枪之一。  相似文献   

15.
近期,在恐怖袭击警报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的关键时刻,美国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以及美国警察局的人员正一批批地秘密前往以色列,接受以色列国内情报机构——辛贝特有关如何处置“人体炸弹”的培训,并就如何防止和减少恐怖袭击举行讨论,召开研讨会交流经验心得。人们不禁要问,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为何屈尊向一个区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适应新军事变革的需要,建立一支轻装、机动、多能的军队,美军近些年对其体制编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削减机构、减少指挥层次,以建立一个精简高效的指挥体制。但与美军指挥结构调整趋势反其道而行之的是,美国军事情报力量布局在伊战前后非但没有简化,反而更加纷繁复杂。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动用了中情局、国家安全局、联邦调查局、国防情报局、国务院情报研究司等情报机构,使用了侦察卫星、高空侦察机、无人机、无线电技术侦察、特种侦察、部队侦察、谍报侦察等各种侦察手段,为美军提供情报  相似文献   

17.
是天外来客的眷顾,还是人类进行的新厮杀,是真?是幻?请打开全封的隐情—— 1947年6月24日,一位名叫肯尼斯·阿诺德的美国飞行员被派往喀斯喀特山脉,搜寻一架失事的C-46运输机。他没有发现那架飞机,却遇上了不明飞行物体。也就是这天,“飞碟”这个名称第一次出现在美国联邦调查局的X档案里。 阿诺德在提交联邦调查局的报告中写道:“起飞两三分钟后,我看到一道亮光。我  相似文献   

18.
2014年2月10日,曾在美国海军服役长达20年之久的退伍老兵罗伯特·霍夫曼因为泄密被法庭宣判入狱30年。其实,对霍夫曼来说,这30年的牢狱之灾完全可以躲过,但只因他躲不过美色的诱惑,从而成为美国联邦调查局钓鱼执法的头号“种子选手”,进而一步一步走进联邦调查局精心设置的桃色陷阱,  相似文献   

19.
一封自首匿名信 1984年5月11日,珍妮打开了一封用打字机打出来的匿名信件。正是这封匿名信件引出了一件轰动全美国的间谍大案。这起间谍大案造成的后果,美国人至今仍难以弥补。信是写给联邦调查局负责人的。珍妮读了一遍,很想把它归入毫无价值文件类,但是一个侦探的责任心使她放弃了这个念头。 珍妮·福尼叶是个迷人的女郎。她体态丰满,特别引人注目。她大学没有毕业就加入美国联邦调查局,在洛杉矶分局担任接待  相似文献   

20.
张志刚 《环球军事》2005,(11):45-46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位神秘人物曾向盟国提供了德军作战方案、日军作战序列、纳粹屠杀计划等价值连城的情报,促成了战争的提前结束,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出于保密原因,多年来人们根本不知道他的存在,直到美国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国务院解密了1600份绝密情报档案后,这位二战间谍才浮出水面。英国人“有眼不识泰山”1943年8月的一天,一位自称是纳粹德国外交部高级官员的人走进了瑞士伯尔尼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