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的边境地区建立的闽粤赣苏区,是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自1930年11月以后,在中共闽粤赣特别委员会领导下,三省边区红军、游击队和人民群众,在反对国民党第一、二、三次“围剿”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古田会议以后,红军和游击队空前壮大。至1930年夏,在闽粤赣地区有赣西南第3军、第20军、第22军,闽西第12军、第21军,东江第11军。此外,还有寻乌游击队(后编为闽粤赣赤卫军)、东江游击大队、武北四支队等。上述闽粤赣边区工农武装斗争的发生和发展,为建  相似文献   

2.
三、国民党军阀航空队的形成与纷争继北洋军阀航空队之后 ,1 92 8年初 ,以蒋介石为轴心的国民党新军阀集团形成 ,众多的国民党各地军阀航空队应运而生。其中 ,时间较早 ,规模较大的是广东军阀陈济棠的航空队。1 92 6年 7月国民军发动北伐战争 ,广东大元帅府改组为国民政府 ,航空局改组为航空处 ,隶属国民军总参谋长李济深指挥的国民革命军第 8路军留守广州。航空处由林伟成任处长 ,张静愚任党代表 ,杨官宇任飞机修理厂厂长。航空处所辖航空部队随北伐军北上作战。 1 92 8年 3月 ,张惠长任航空处长 ,陈庆云任副处长 ,黄光锐、胡锦雅任飞行队…  相似文献   

3.
宁都起义     
1931年12月14日,国民党第26路军1.7万多人,在该军地下党组织的策动与组织下,由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等人领导,于宁都起义加入红军,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一)1930年10月,蒋介石将在中原战场上被打败的冯玉祥部收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6路军,辖2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孙连仲任总指挥兼第25师师长,高树勋  相似文献   

4.
西北红军虽然没有直接参加长征,但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牵制和消灭大量国民党军,建立了比较巩固的陕甘根据地。创建西北根据地,为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开展军事行动,为红军长征提供了策应支援;建立群众基础,为壮大红军提供了力量源泉;培养干部骨干,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大批人才,西北红军为长征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总部“安徽会议”精神,总结经验,推进后勤规范化管理的深入开展,浙江总队召开有分管后勤的支队领导,后勤处长,业务股长、卫生队长,战勤参谋和总队机关全体干部参加的后勤规范化管理工作会议,与会人员参观了四支队、绍必支队后勤规范化管理试点现场,观看了四支队后勤规范化管理动态演示和总队后勤规范化管理成果录像片会上有8个单位交流了后勤规范化管理经验,与会人员就如何加强后勤规范化管理达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6.
河北总队四支队的营区,远看像优美整洁的别墅小区,近看塑钢门窗、空调、铁皮柜、消毒柜等诸多现代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两年前,四支队的营区还是处处漏水掉土,破烂不堪,年久失修的状况。何以在仅仅两年时间里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1935年,进入西南地区的中央红军与"追剿"的蒋介石和国民党军展开周旋。国民党军欲一举置红军于死地,红军则要在困境中奋力图存。遵义会议后重新执掌红军领导权的毛泽东,一开始并未找到最适合红军生存的途径。经过几次试探,他很快敏锐意识到红军不能与国民党军展开硬碰硬的较量,而是要审时度势,毅然决然选择最有利的生存道路。一旦固有思维消解,在崇山峻岭、国民党方面又各自为战的西南地区,前路就豁然开朗。最终,红军在金沙江脱出了国民党军的包围圈。这一段历史充分证明,准确估计自己的力量,打破既有思维模式,对政治力量而言,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军学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1 92 7年到 1 937年的十年土地革命战争中 ,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的领导者坚持把办军事院校放在重要地位 ,通过办院校培养干部 ,为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红军初创时期的教导队 ,随营学校和军政学校(一 )红军初创时期的教导队井冈山教导队   1 92 7年 1 1月底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 1军第 1师第 1团教导队在江西省宁冈县砻市龙江书院成立。吕赤任教导队队长 ,下编 4个区队 ,陈伯钧、陈士榘、张令彬等任区队长。训练对象大多是刚到部队不久的学生、工人、农民 ,职务是班、排骨干和作战积极分子。教导队既无教材 ,也无教学…  相似文献   

9.
罗炳辉同志,1897年出生在云南省彝良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1916年入滇军,参加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1922年,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北伐战争,在1926年的北伐战争中,因英勇善战,屡建功勋而升任营长。1928年,因共产党嫌疑被编遣。后来在国民党江西省吉安县任靖卫大队长时,于1929年7月秘密入党,11月率部起义,从此开始了为人民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的革命生涯。一位很有才干的红军指挥员罗炳辉同志先后担任过红军的团长、旅长、  相似文献   

10.
《掩不住的阳光》这部小说是南京军区空军后勤部第一任政委乔信明老将军和夫人于玲的尘封之作。连续用了一天一夜时间,我细细捧读了这部长篇纪实小说。这部纪实小说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被俘同志的狱中斗争为主线,讲述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遭遇国民党军队伏击,师参谋长赵天明等被捕同志在狱中目睹了方志敏不畏威逼利诱、英勇赴死的英雄气概;并在方志敏的领导下成立秘密党支部,开展狱中斗争,直至冲破国民党顽固派的重重封锁,重返抗日战场的悲壮故事。作为方志敏烈士最后岁月的见证人,作者以纪实小说的形式真实再现了那段苦难历史。  相似文献   

11.
1934年8月,湘赣苏区的主力红军红6军团奉命西征后,国民党军对苏区大举进攻,根据地越来越小,革命力量遭受重大损失.在这危急时刻,原湘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谭余保组建中共湘赣临时省委,任省委书记兼组织部长,同时组建游击司令部,任政治委员兼司令员,运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领导了湘赣边三年游击战争,同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相似文献   

12.
武警新疆总队四支队六中队,常年驻守在帕米尔高原下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喀什市。十几年来,他们与边疆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中队曾荣立集体一  相似文献   

13.
“九一八”事变后,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和各地红军领导人的领导下,中央苏区和其他各苏区红军连续粉碎国民党军多次“围剿”,取得了反“围剿”作战的胜利。为了表彰有特殊功勋的红军指战员,1933年7月9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制作了三个等级的红星奖章。  相似文献   

14.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除15个游击区的红军游击队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游击战争外,江西、福建等地一些苏区还有一些红军游击队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没有能够建立起较巩固的游击根据地,坚持的时间也长短不一,以致史籍中没有或很少提及。但这些没有能够建立起巩固的游击根据地的红军游击队所开展的游击战争,同样牵制了大量国民党军,配合了中央红军主力的长征,同样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组成部分,不应被后人忘记。  相似文献   

15.
周林 《军事历史》2001,(5):24-2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建立之初,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武器装备上看,都是一支弱小的武装。作为这支军队主要缔造者的毛泽东,从一开始就是在极为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殊死斗争的。占据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军队,对红军和革命根据地进行了长期的封锁和包围,进行了反复多次的军事“围剿”。正是在这种险恶的军事斗争中,毛泽东深刻认识并树立起了军事信息意识,在战争实践中开始尝试和运用军事信息谋略,取得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辉煌战绩。一、建立红军无线电队,以技术侦察获取军事信息,夺取作战主动权在红军成立后的…  相似文献   

16.
以朱德为军长、毛泽东为党代表的红军第4军,是人民军队初创时期“全国红军人数最多、战斗力最强、建设最好的一支红军”。因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当时中共中央和湖南、江西、广东省委在一些指示、报告、通报中,都称红4军为“朱毛红军”。根据地的人民群众也亲切地称呼红4军为“朱毛红军”。朱德、毛泽东的名字与红4军浑然成为一体,反映了党和人民群众对这支主力红军的爱戴和敬佩。“朱毛红军”实际已成为红4军的代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某红军师,就是由活动于井冈山的“朱毛红军”逐步发展形成的。南昌起义部队与秋收…  相似文献   

17.
1931年12月14日,国民党第26路军在参加蒋介石对中央苏区的“围剿”时,于江西宁都突然倒戈,1.7万人参加了红军。这是发生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后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它不仅沉重地打击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而且大大增强了红军的实力。起义部队被编为红5军团,季振同任总指挥,董振堂任副总指挥,赵博生为参谋长。当时,我是季振同的传令兵,参加了这次著名的暴动。现就我亲身经历的一些重大事件追述如下,希望对党史和军史界研究宁都暴动有所神益。我于1929年秋考人西北军无线电学校。次年4月,爆发了蒋、冯、阎中原大战。…  相似文献   

18.
1936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国统区人民大众对红军长征的英雄事迹知之甚少。1936年陈云曾在法国发表《随军西行见闻录》,介绍红军长征的一些  相似文献   

19.
正1930年10月,蒋介石在结束与冯玉祥、阎锡山的中原大战后,即转兵对各苏区中国工农红军进行"围剿"。其中对中央苏区和红军第一方面军进行"围剿"的兵力,除原在江西南昌附近的2个师、1个旅和3个航空队外,另从湖南、陇海路抽调5个师又1个旅,统归江西省主席兼第9路军总指挥鲁涤平指挥,对集结于袁水流域清江(今临江)至分宜段的红军进行"围剿"。关于国民党军这次"围剿"采取的作战方针是什么,至今未见史家与当事人引述国民党军作战文电  相似文献   

20.
1931年1月,国民党第26路军被蒋介石驱使,离开北方赴江西“剿共”。该军广大官兵受到红军反“围剿”战争胜利的影响和“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抗日反蒋浪潮的推动,在共产党组织的领导和协助下,在该军总指挥部参谋长赵博生(共产党员)、第73旅旅长董振堂、第74旅旅长季振同及该旅团长黄中岳带领下,经过大量准备工作,趁总指挥孙连仲、第27师师长高树勋不在部队的时机,采取果断措施,率所部1.7万余人,于12月14日在江西宁都举行起义。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季振同任总指挥,萧劲光任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