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军委首长在检查指导全军政工网建设时强调:“要把充分发挥军营网络作用,作为新形势下推动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增长点,以很强的责任感,把军营网络这块阵地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当前,如何进一步推进政工网建设上层次上水平,是摆在各级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2.
李志伟 《政工学刊》2012,(10):50-51
建立健全政工网运行机制是确保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入"持续推进的重要保障。必须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民主管理,实现政治理论网络教学优质高效运行。一、健全政工网管理机制。完善的管理机制是实现政治理论网络教学科学发展的基础与保证。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各级党委必须把政工网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协调好人力财力物力等各方面资源,落实政工网办公室编制,进一步加强领导。二是健全培训机制,必须培养一批既懂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军营正在步入信息化时代。近年来,全军政工网、各大单位政工网等网络相继建成,使广大官兵感受到网络给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带来的便利和深刻变化。但如何从官兵的需求特点出发,建设好政工网,使广大官兵能真正爱网、建网、用网,充分发挥政工网的效能,还需要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4.
胡杨 《政工学刊》2010,(4):16-16
某部着眼信息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把推进“网络政工”作为贯彻落实胡主席“三个紧贴”要求的有力抓手,以政工网为主要依托,有限引入互联网,开发完善局域网,推动了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政工学刊》2014,(2):64-64
运用网络开展工作推进建设是我部的创新举措和特色做法。近年来,我们坚持把政工网建设作为重点工程和惠兵工程,大胆实践创新,不断摸索规律,大力推进政工网进班排建设,实现了“网络联通率、终端配备率、班排覆盖率”三个100%,有力推动了部队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6.
运用网络获取和交流信息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时尚,政工网面对的是搜百度、逛淘宝、看优酷长大的官兵,他们有着新的认知习惯和多元化个性需求。尽管政工网在娱乐性、可看性、实效性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一些青年官兵上互联网的时间远远多于上政工网的时间,和互联网的人气比起来,政工网的人气比较低,“亲民网,疏军网”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政工网在娱乐性、实用性上下功夫的同时,理所当然应在理论武装、政治教育、思想引导等主要功能上频出“奇葩”,让军网也有不逊色于互联网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7.
《政工学刊》2013,(9):F0003-F0003
近年来,舟山警备区紧贴海岛部队实际,注重大力加强政工网、军营互联网“两网”建设,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新建了多功能教室、电子阅览室、连队信息窗、军营“互联网吧”等一批网络基础设施。持续推进网络改版升级,在政工网上开设“政策法规”、“指导员之家”、“精品课堂”等栏目,  相似文献   

8.
李萌 《政工学刊》2011,(3):58-59
部队青年工作是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当前80后、90后青年官兵已经成为部队主体,他们思维活跃、见解独到,善于接受新知识、新事物。据某部对今年新兵的一项调查,98%的新兵入伍前在家上过互联网,其中有“微博”的占55%。由此可见,建好用好政工网,是新形势下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加强共青团建设的有效载体,也是各级党委机关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9.
李冬云 《政工学刊》2012,(10):58-59
63600部队深入领会胡主席关于加强网络思想文化建设的指示要求,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加快推进政工网建设发展的指示精神,以"五新"目标为引领,不断探索网络政工新路子,努力提高政治工作质量效益。一、集成信息技术,打造工作指导新平台。近年来,部队党委以大抓政工网建设为抓手,综合集成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推动工作指导网络化、数字化、集约化,初步实现了"一网统全局"的工作指导格局。上级指示网上发布——  相似文献   

10.
王全超 《政工学刊》2011,(11):50-50
当前,全军各级政工网以丰富的资源新颖的形式受到广大官兵的欢迎,成为官兵获取知识、增进交流的平台。政工网的普及,有效促进了政治工作信息化的发展,但从目前政工网建设的整体情况来看,基础设施不完善、网站建设缺乏顶层规划等问题,仍需要引起我们重视并加以改善。当前政工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虽然大多数单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兵器豫西集团河南江河公司党委积极打造党、政、工、团四位一体的大政工体系,切实落实好"两个责任",全面从严治党,扎实开展固"根"聚"魂"、党组织强基、党员创新工程,夯实了党建基础,借助互联网平台强化思想引领,为党建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以党建的新成效,促进了企业的改革发展。中国兵器豫西集团河南江河公司党委积极打造党、政、工、团四位一体的大政工体系,切实落实好"两个责任",全面从严治党,扎实开展固"根"聚"魂"、党组织强基、党员创新工程,夯实了党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张威  董伟 《政工学刊》2009,(10):40-41
近期,我们围绕政工网建设使用情况在部队进行了专题调查。总的感到,各级对政工网建设高度重视、抓得主动,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在硬件建设、功能开发、管理使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部队开展政治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发现政工网在运行中仍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影响了政工网建设的效用,需要引起各级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已经从写信时代走过了短信时代进入了微信时代。当前,谋划政治工作如果脱离信息网络化时代要求,必将固步自封,对战斗力生成造成损害。“政工网+”与习主席提出的推动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政治工作主动性和实效性的要求相契合,将给政治工作提供新的平台,带来新的挑战。一、从“互联网+”看“政工网+”的发展之困目前,政工网全面更名为强军网,这不仅是名字的更改,更应该是层次的内容的提升。从这点延伸开来,部队要想推行“政工网+”,仍需认清存在的现实局限。  相似文献   

14.
注重提高政治鉴别能力。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互联网已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利益诉求的集散中心,意识形态领域较量的一个重要战场。虽然互联网与政工网物理隔绝,但仍难免信息会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政工网。此时,特色专题的策划维护人员作为政治把关的最后一道防线,就必须具备较强的政治鉴别能力,能够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策划专题和筛选信息,把好网络特色专题的政治关、政策关,建好思想防火墙,用党的声音教育引导官兵、统一部队思想,牢牢占领网络思想阵地。  相似文献   

15.
谭跃进 《国防科技》2015,36(3):55-58
文章基于对下数据时代和网络科学的分析,论述了新兴信息技术发展应用背景下管理科学的思维变革和方法创新,提出合理科学要注重运用网络科学来研究复杂系统问题,要注重基于大数据的分析与研究。研究表明,我们进入"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同时,也迎来了管理科学新时代。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网络科学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广泛的应用,给管理科学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网络政治工作的展开带来了便利,不过当前网络政治工作水平距离政治建设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要推动网络政治工作实现新突破,应从转变思维理念和工作模式、创新方法手段和思想内容、加强开放利用和管理规范、做好网络政工和传统政工以及提升网络环境和队伍素质这五个方面理清思路。  相似文献   

17.
信息时代,网络对青年官兵尤其是“80后”、“90后”官兵思想和行为的影响越来越直接、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刻。贯彻落实胡主席“三个紧贴”要求,改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丰富政工网内容,拓展政工网功能,系统研究“网络政工”的实现形式,充分发挥“网络政工”的最大效能。  相似文献   

18.
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要求,积极推动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必须紧贴时代发展,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大数据思维;聚焦官兵实际,建立健全组织,有效整合教育数据资源;瞄准强军方向,发挥大数据优势,科学统筹数据库建设。  相似文献   

19.
全军政工网视频资源作为一种生动、直观、高效的信息传播载体,越来越受到广大官兵的关注和青睐。它不仅是部队开展新闻宣传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应充分认识全军政工网视频资源的各项功能,提高军队政工网建设效益。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军队政工网覆盖面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对政工网的舆情引导问题已引起各级领导和政工网管理者的高度重视.要认真研究政工网舆情引导的特点,探讨建立部队政工网舆情引导机制,正确引导政工网舆情方向,充分发挥政工网宣传教育阵地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