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16载的军旅生涯中,有幸认识了她——《西南民兵》。这份情缘让我受益匪浅。1999年我从野战部队交流到人武部,面对民兵预备役工作,每次受领任务后都担心工作出差错。正在我茫然失措时,军事科长把自己装订成册和学习运用了3年的《西南民兵》杂志交给了我,并说:  相似文献   

2.
2005年,四川省合江县人武部高度重视新闻报道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力争实现“开门红”。一是搞好机关骨干培训,提高新闻写作能力:二是制定计划,制定新闻报道工作激励机制:三是开展《西南民兵》研读活动,掌握报道动态信息,提高用稿数质量:四是实行目标制,建立考评制度。从而充分调动人武部干部职工、专武干部写作积极性,新闻报道工作呈现良好势头。同时,有效地促进了今年《西南民兵》的订刊工作,在去年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从三年前担任专武干部的那天起,我就与《西南民兵》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从小酷爱文学,崇尚军旅,工作之余便捧着《西南民兵》品味人生。家里清贫,单身的夜晚,我点着烛灯趴在凉板上一边学习,一边写读书笔记,一年下来,翻开笔记本,居然足足有3万字。 在《西南民兵》和编辑老师的指点下,我开始慢慢尝试新闻写作。去年5月,我的  相似文献   

4.
我与《西南民兵》相伴,转眼快20个春秋了。初次与《西南民兵》谋面,是我在云南弥勒县人武部担任党委秘书时。1986年初,原昆明军区《云贵民兵》成为了历史,成都军区《西南民兵》杂志创刊号带着新的希望和面貌款款步入我的生活。从此,我与《西南民兵》情感渐深,从未分离。一晃就将近20个年头,我已从一名职务较低、知识面较窄的人武部正排职秘书,锻炼成长为有一定知识水平和能力的人武部政委。这其中,《西  相似文献   

5.
我于1972年任重庆电信局人武部副部长(部长由局长兼)至1988年底,因现行干部政策规定退居二线协助人武部工作。但是,我个人仍订有《中国民兵》、《西南民  相似文献   

6.
编读往来     
多年来,云南省嵩明县人武部一直是《西南民兵》杂志订刊用刊先进单位,受到了两级军区的表彰。 该县人武部重视抓好《西南民兵》杂志的征订工作,做到"三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人武部党委从贯彻十六大精神的高度,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讲政治、讲党性、讲纪律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西南民兵》杂志征订工作的重要  相似文献   

7.
2003年的《西南民兵》订刊用刊工作,我们从提高思想认识人手,采取有力措施,狠抓《西南民兵》征订工作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征订任务。军分区及所属五县(市、区)人武部均被评为刊授教育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8.
我从野战军转到青海祁连县人武部工作,初到人人武部困难的确不少,主要是不熟悉工作。后来我在《中国民兵》的帮助下,学会了做民兵工作。我下乡搞民兵政治教育,参照《中国民兵》杂志上介绍的典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兵》教我以武为本邓州市人武部张继伟我很想对《中国民兵》杂志说说我的心里话。我1985年从野战部队补充到人武部搞民兵训练工作之初,感到不知从何处下手。一次,我在《中国民兵》杂志上看到了“训练参谋”专栏内刊登的指导文章,边看边琢磨起来,发现民兵训练与野战部队的训练有相同之处外,  相似文献   

10.
我在武装战线上工作20多年,从《西南民兵》创刊开始,我就与《西南民兵》打交道,我喜欢阅读《西南民兵》刊登的每一篇文章,同时又积极为《两南民兵》写稿,当看到自己所写的文章在杂志上刊出时,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西南民兵》从创刊到现在,已经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在大家的呵护下越办越  相似文献   

11.
犹如一粒种子,是否会发芽生根、开花、结果,需要一块田土做试验;有一定的文字基础和写作爱好,不一定能写出好文章,需要一块园地去练笔,需要编辑老师的赐教。在我从事新闻写作的路程中,就得益于《西南民兵》编辑部各位老师的悉心指点。1995年春,我服满现役离开军营,异地安置到兴义市。初来乍到,人地生疏,业余时间只能靠阅读报刊打发日子。于是,我在单位的报刊架上认识了《西南民兵》,认识了这份与我从事的工作密切相  相似文献   

12.
《西南民兵》创刊20年的生日就快到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向《西南民兵》说说我的知心话,是《西南民兵》给了我营养,我才有了今天。1996年冬,我退伍回乡,被分配到县人武部工作。政委知道我在部队搞过新闻报道,就把我安在政工科,要求我在新闻报道上多下点  相似文献   

13.
曾涛 《中国民兵》2010,(1):60-60
最早接触《中国民兵》是在1996年初,也就足县(市、区)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之初,刚刚退伍的我被招聘到区人武部当汽车驾驶员,当时有些从作战部队交流到人武部的领导,经常借助《中国民兵》学习武装工作经验做法,图文并茂的《中国民兵》也时常把我吸引,渐渐地也喜爱上了它。  相似文献   

14.
记得第一次认识《西南民兵》,是1986年10月的事了。我从云南边防某部回贵州探亲,途经某部,顺便去看望战友。我到他的办公室,战友对我说:“你有一定的文字基础,为什么不写点东西?”我说在一线连队,没有什么可写的。他说:“只要做个有心人,还怕没有写的。我给你介绍一本杂志,今年刚创刊的《西南民兵》,她贴进生活,可读性强,是发表作品的处女地。”我仔细翻阅了《西南民兵》,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溢满了我的脑海,一种从未有过的写作冲动兴奋了我的每一个细胞。从此,我和《西南民兵》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5.
读者来信     
编辑老师: 我是《西南民兵》的忠实读者,也是投稿初学者。我在部队曾经写过稿件,回到人武部后,看到《西南民兵》办得很有特色,版面内容丰富,可读性强,是我们基层干部职工精神食粮,每当杂志一到,我都争着、抢着逐字逐句看完。我的激情油然而生,也想向贵  相似文献   

16.
转眼间,到人武部工作已经8个年头了。期间,从与《中国民兵》相识、相知,到相熟、相依,我也由一名武装工作门外汉到现在的政工科长,深感走过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中国民兵》的指点迷津。  相似文献   

17.
回眸自己走过的路。就经常想起《西南民兵》的好;看到自己取得的一个个进步,就经常记着《西南民兵》的好。提起《西南民兵》的好,还得从15年前说起。1990年底,我从野战部队调入军分区工作。刚到时,对民兵预备役工作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工作显得非常吃力,甚至还闹过张冠李戴说外行话的笑话。工作不久,我第一次看到《西南民兵》杂志,看着上面登载的有关民兵工作方方面面的业务知识和其它单位开展民兵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我如获至宝。从此以后,《西南民兵》杂志就成了我工作上的良师,生活上的益友。通过《西南民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我是个喜好“爬格子”的人,1998年结识《西南民兵》至今,4年多时间与《西南民兵》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我不抽烟,不喝酒,最大的嗜好就是读书看报了。在认真阅读《西南民兵》的同时,尝试着向杂志投稿,不久稿件在编辑的精心润色下上了杂志,这对我是个鞭策、促进。从此,我便有了写作的动力,写稿一发不可收拾,陆续在《西南民兵》发表作品10余篇。  相似文献   

19.
编读往来     
四川省普格县人武部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西南民兵》订刊工作的重要意义,采取有力措施,狠抓订刊工作,日前,向全县各乡镇、工委武装部及县级有关单位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2004年<西南民兵>杂志征订工作通知》。要求各区、乡(镇)人武部要切实做到把《西南民兵》杂志征订放在首位,坚持思想认识、组织领导、经费保障、工作落实“四到位”。  相似文献   

20.
编读往来     
嵩明县人武部超额完成《西南民兵》征订计划 云南嵩明县人武部党委按照成都军区政治部(2002)政办字第105号的通知精神和要求,切实从讲政治的高度,把订阅发行《西南民兵》杂志作为贯彻落实江主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全民国防教育,占领民兵预备役人员思想文化阵地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好,放在党报党刊发行的首要位置,使《西南民兵》发行进度大大快于往年。截止目前,全县已超额完成2003年度《西南民兵》征订计划,有近一半的乡镇人武部还提前完成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