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省江阴市委书记、市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袁静波同志,在带领全市人民抓经济建设创一流佳绩的同时,始终把关心、支持国防建设作为己任,对国防建设满腔热忱,为驻军办实事,对武装工作尽心尽职。 1996年春,袁静波由市长接任市委书记、市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后不久,主持召开的第一次会议就市委常委议军会、武委会。会上,他强调了新形势下人武工作的“两个坚持”、“三个不变”和“一个加强”的原则。“两个坚持”,一是坚持党管武装的根本原则,二是坚持把武装工作纳入市委和市政府的目标管理  相似文献   

2.
绥德,是南宋抗金英雄韩世忠的故里,这里不仅养育出了中共陕西党组织创始人李予洲等历史人物,而且源于此地的爱国拥军歌曲《兰花花》、《三十里铺》唱红了半个世纪,经久不衰。这里的历届领导都把国防建设放在了经济建设的同等位置,而退伍军人出身的县长高登峰更是把国防建设作为自己的“第一使命”,驻军官兵亲切称他为“兵”县长。 由于受历史的熏陶,高登峰从小就十分敬仰解放军,立志长大后要成为一名军人。1976年,他梦寐以求的愿望成为现实,入伍来到贺兰山下。四年的军旅生活给他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发展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及推进国防建设的新形势。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要把健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部队战斗力的提高作为“双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办实事、解难题、求实效,谋求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4.
云南昭通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武委会主任杨应楠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不忘抓武装工作,被昭通各族人民和驻昭部队官兵称为“关心武装、支持武装、建设武装”的好书记。 他认真学习研究新时期国防建设和民兵、预备役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刻认识新时期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性,增强做好人民武装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5.
赵辉  李拥军 《东北后备军》2005,(5):F002-F002
在辽宁省义县这片具有爱国拥军光荣传统的广袤沃土上,县委书记胡文彦把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同等相待,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引领党管武装工作健康发展的事迹被人们广为传颂。在军队充分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提高打赢能力的今天,胡书记身先士卒地甘当促进国防建设的“助推器”,对部队官兵他倾注一片真情,对武装工作他亲历亲为,被人们称作“爱军习武的好书记”。  相似文献   

6.
40年前,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其中把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作为主要问题来论述。他指出国防建设要服从经济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这不是不要加强国防建设,而是说加强国防建设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通过降低军政费用比重,多搞经济建设,来加强国防建设,同时经济建设要适当照顾国防建设的需要。重温毛泽东这一国防经济思想,对于加强我国国防建设,仍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乔寿稳  韩冠旗 《国防》2006,(9):F0002-F0002,I0001
江苏省连云港市市委、市政府和警备区高度重视国防建设,在积极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坚持把国防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促进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不断取得国防建设新成就,涌现出“军民联防模范连”、“雷锋式女子民兵排”、“小老虎式侦察排”等先进典型,连续四届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坚持定期召开市委议军会和国防动员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国防后务力量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时调整各级国动委人员组成,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人员和经费,保证机构健全,运行顺畅。突出抓好民兵防空团、船运团,江苏田湾民兵防化营、民兵信…  相似文献   

8.
沈阳军区任命:大庆石油管理局综治办主任田芝永为黑龙江陆军预备役高炮师副参谋长,预备役上校军衔。消息传来,老田乐得合不上嘴,石油工人们也以不同的方式为他庆贺。几年来,他作为军地双重领导,始终把经济效益和国防建设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始终把支持预备役部队建设当成自己分内的事情,在关心、支持部队建设上倾注了大量心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国防意识和全局观念。  相似文献   

9.
素有“赣北门户”之称的江西九江,成为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沿江开放城市后,经济建设迅猛发展。市委书记熊承忠在狠抓经济建设的同时,始终关心和支持国防建设,为固我长城倾注了一腔真情和心血。 上任伊始,熊承忠认真履行职责,亲自带领市武委会成员,深入全区12个县(市、区)及部分乡(镇)进行检查指导民兵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身为市委书记,他的工作十分繁忙。但军分区每次重大活动,他都要参加,认真履行第一书记的  相似文献   

10.
今年7月24日上午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5次集体学习,选择了一个足够拨动各方神经的主题: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主持这次学习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将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称为“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他强调“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切实加强国防建设”,使二者“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1.
鸡西市委书记、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邱玉泉在领导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国防建设,被官兵誉为“把国防利益举过头顶的人”。在他任职3年多的时间里.鸡西市第4次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军分区被沈阳军区评为正规化管理先进单位,9个县级人武部有8个跨入省军区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2.
四川芦山县委书记方光兴,坚持在做好经济工作和其它工作的同时,处处为国防建设和后备力量建设呕心沥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国防建设的眷恋之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  相似文献   

13.
双鸭山市尖山区区长、区武委会主任张景福同志倾心国防建设,2003年7月上任伊始,便与武装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抓经济工作的同时,他时刻把国防建设放在心上,牢记搞好国防建设的职责,常说:“只有爱武装,懂武装,才能管好武装。”为了尽快成为武装工作的行家里手,他潜心探索与把握新时期民兵预备役工作的特点规律,坚持将武装工作与经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位置,时刻注重学习,了解掌握上级关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法规文件,并订阅了《中国国防报》、《东北后备军》等多种军事报刊,工作再忙也不忘挤出时间认真阅读.  相似文献   

14.
在加快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预备役部队建设随之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此认真分析研究,采取有力措施,避弊扬利,对促进预备役部队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问题之一:认识上“错位”。部分预任官兵对和平时期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从根本上认清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辩证关系。因此,部分预任官兵对预备役部队建设缺乏热情,工作消极应付现象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15.
省军区系统处于军地“结合部”,与地方接触多,共同建设后备军的任务重,有的地方政府把后备力量建设当作“包袱”,视为“负担”。怎样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和谐发展,使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自觉把国防后备军建设纳入整体规划?贵州省军区官兵有一个共识,就是武装工作的根子必须植于广大群众之中,要把为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徐州市市委常委、睢宁县县委书记蒋国星,心系国防大业,坚持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先后将两个县(市)武装工作推上全省先进行列。为此,他被江苏省军区、江苏省国防教育委员会授予“关心国防好公仆”、“国防教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汪清县委书记王晓东,在带领县委“一班人”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不忘国防建设,认真履行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的职责,坚持把武装工作纳入县委常委会和县长办公会的议事日程,把民兵工作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把民兵扶贫参建活动纳入“两个文明”建设规划之中,使全县民兵参建工作走在了延边州前列  相似文献   

18.
《国防》2006,(4):I0007-I0008
安徽省铜陵市历来有着关心支持国防建设的优良传统.形成了军地合力抓国防动员准备的良好氛围。用市长、市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张庆军的话说.就是“政府是国防动员工作的行为主体,理所当然要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作为责无旁贷的职责。当好主人翁.唱好主旋律”。他自2004年8月接过市长、市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的接力棒后,在巩固和发扬前任领导既有成果与求实作风的基础上.坚持一手抓富民强市,一手抓富市强兵,使该市的军事斗争国防动员准备与城市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依托,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国家经济发展了,才能为国防现代化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国家根据需要和可能,支持和加强国防建设。”新颁布的《国防法》也规定:“国家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国防建设,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这  相似文献   

20.
徐跃红  裴中良  施涛 《国防》2005,(1):19-19
河南省长葛市委“一班人”大力支持国防建设,积极为武装工作排忧解难。在该市市委书记朱恒宽的带领下,长葛市拥军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武装工作和国防建设全部进入“绿色通道”。朱恒宽也被部队官兵和地方干部群众亲切誉为拥军爱武的好书记。当长葛市筹划新区建设时,朱恒宽不仅指示规划部门把市人武部纳入新城区规划,而且还将市人武部的用地由12亩增加到22亩。也正是在朱恒宽的关心和支持下,长葛市先后一次性拨付40万元用于民兵训练基地配套设施的建设,一次性拨付55万元用于民兵武器仓库的建设。在市委“一班人”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近年来长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