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2 毫秒
1.
正2011年,兵团完成52个边境团场的74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4.73亿元"我来185团49年了,没想到能住上楼房,这正是我和老伴一直期盼的。"这是刚刚搬进新楼房的农十师185团退休职工庄奎吉老人发出的由衷感慨。被大家亲切称为"老庄"的庄奎吉老人是1963年从山东济南军区转业到185团的老军垦。  相似文献   

2.
这两天,89岁的阿不力孜老人经常到农五师八十六团安居富民工程建设工地上看看。"党的政策好得很,湖北人民好得很,老汉我也能住上楼房了。"看着正在建设中的楼房,阿不力孜老人笑呵呵地说。该工程是为八十六团四连和五连的近1000户少数民族职工盖的新楼房。  相似文献   

3.
正基层故事JICENGGUSHI"已经不记得有过多少次,我和妻子一起站在团里的楼房前想:什么时候我们也能住上楼房?"2月15日,面对笔者的采访,农七师一三○团三连职工刘飞如是说。今年39岁的刘飞是河南省项城人。1993年,刚满20岁的他来到农七师一二五团十九连工作,在那里结识了当地姑娘李新华,1995年两人结婚后,一起来到一三○团三连承包土地。没有婚房怎么办?当时连队领导给他们分配了两间土坯房,夏天漏雨,冬天冻人。那时,三连的职工惊奇地发现,刘飞家房顶上有一口锅,原来是房  相似文献   

4.
7年前,团部楼房遭冷遇,做工作也没人愿意住;现如今,团部楼房成了香饽饽,半夜排队只为交钱买楼房。这是农四师64团可克达拉社区管理服务中心主任陈新华为记者描述的团场实施廉租房建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5.
坐落在玛纳斯河北岸的八师一四七团,经过两代军垦人60余年的开发建设,已成为农业种植、畜牧养殖、林果业、工商业和社会服务业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团场。走进一四七团,新颖别致的楼房、宽阔笔直的马路、人来人往的商铺、绿草茵茵的小区、宽敞整洁的休闲文化广场等等让人目不暇接。  相似文献   

6.
正夕阳西下,居住在九师一六六团金汇小区的77岁退休职工朱镜洋悠闲地坐在小区凉亭里,为老伴演奏二胡,"如今的生活真是太好了,不光住上了楼房,小区里还有活动场所,环境也好,我真是打心眼里高兴。"老人感慨地对笔者说。近年来,一六六团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丰富城镇内涵,着力打造宜居宜业、产城结合、绿色低碳、生态和谐的新型城镇。  相似文献   

7.
盛夏,生机盎然的农十师185团,道路宽敞洁净,楼房鳞次栉比,条田阡陌纵横。在第十三个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中,该团党委大力弘扬具有本地特色的廉政文化,着力打造西北边陲第一团廉政文化品牌,积极倡导廉荣贪耻的风尚,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环境。近年来,185团党委、纪委以抓党风  相似文献   

8.
"这里面也有我们的一套房子,等到10月份我们就可以住进新房了。"走过农五师八十八团楼房施工现场的肖忠国与胡志红,看着日渐矗起的新楼房,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9.
姚晓敏 《兵团建设》2013,(15):32-33
从连队到团部,告别居住多年的砖混平房,住进宽敞明亮的新楼房,天然气、集中供暖、有线电视,楼房林立,绿树成荫,现代化的城镇生活,二师二十二团,一座军垦新城镇正在焉耆垦区崛起。从连队到团部新镇,这个名叫幸福滩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七师一二五团结合团场实际,依托江苏淮安援建1500户住宅楼的大好机遇,努力将民生建设抓实抓好。2012年,已有960户职工搬进新楼房,到2013年年底,全团将有90%的退休职工住进新楼房。  相似文献   

11.
侯万里 《兵团建设》2012,(18):21-22
正今年68岁的袁耕旺是农二师三十四团六连职工。去年,他享受了团场保障性住房政策,一家人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这让老人欢喜不已。"现在团里的政策好,盖了很多楼房,我们的生活和城里人没有什么区别了。"袁耕旺老人感慨道。这仅仅是兵团加速推进城镇化的一个缩影。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两年多来,兵团城镇化工作呈整体推进之势,编制完成兵团城镇体系规划,启  相似文献   

12.
初夏时节,走进驻齐齐哈尔市某预备役团的营院,眼前不觉一亮:这里楼房整齐、杨柳成阴、鸟语花香,训练场、车炮库、文体设施一应俱全,官兵口号响亮、步伐坚实。了解详情的人都说,预备役团建设能有今天的喜人局面,无不蕴含着团第一政委、齐齐哈尔市委副书记杜吉明的辛勤付出,他为团队建设做出的贡献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3.
"住上新楼房,房间一星期不打扫也很干净,冬季也不用起早贪黑引火烧炉子了。"五六个邻居帮忙搬的搬、抬的抬,一会儿工夫把新楼房布置得漂漂亮亮。1月24日,五师八十九团十二连职工刘启告别居住了快20年的旧平房,搬进色彩明快的新楼房,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相似文献   

14.
【现象】寒冷的冬天,皑皑的积雪,丝毫挡不住九师一六四团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热情。随着团场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一六四团住宅小区一个个建成,带动了团场三产的发展。"团场环境一天天变好,大家生活好了,住上了楼房,自己蒸馍的就少,种菜的也少了,开个手工馍店代卖菜准行。"四连职工贺建军和妻子韩彦玲看到了这个商机,自  相似文献   

15.
"巴依兰·木塞提去年年底搬新家啦!"听到这个消息,笔者迫不及待地赶去巴依兰·木塞提位于四师六十六团阳光花苑小区内的新楼房参观。"能重见光明、住进楼房,这在以前,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竟然都变成了现实,以后我要生活得更好,回报那些帮助过我的人!"巴依兰·木塞提感慨地说。巴依兰·木塞提是六十六团二十连职工,今年30岁的她从13岁就患上了眼角  相似文献   

16.
连队职工到团部住楼房的多了,学校的课桌都换成新的了……这一件件、一桩桩"小事",被农五师八十四团党委做得有声有色,让职工群众看得见、摸得着。2011年,八十四团顺利完成团部小城镇建设修编工作,职工危旧住房改造、保障性住房政策得到落实,团部职工住宅楼面积达到4.8万平方米,年均增长28%。说起该团党委做的实事,居住在团部的王莲风感触很深,她近日说,团场补贴了4万元,她自己只付了6万元就搬进了一套69平方米的楼房。"今年,团里投  相似文献   

17.
正如果十年前,谁要走在五师九十一团的大街上,看着坑坑洼洼的土路、老旧的房屋,一定会给你留下落后、贫困的印象。可是近年来,随着团场经济的发展,"三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特别是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团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变越美丽,越变越繁荣。如今,九十一团团部居住的居民有1200余户,70%以上的职工住上了楼房,团场幸福社区应运而生,医疗、教育、社会治安不断改善,为职工群众创造一个舒适的  相似文献   

18.
"住进团部的楼房,冬天既暖和又干净,还方便孩子上学,夏天晚饭过后,我们可以去广场散步,算是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了。"说起现在的生活,七师一二八团职工王春峰十分满足。今年32岁的王春峰是一二八团八连职工。2010年,他花费8万元在团部  相似文献   

19.
【现象】段键是十师一八八团六连职工。近年来,通过团场的牵线搭桥,他在阿勒泰地区福海县依靠种植致了富,如今不但住上了楼房,还开上了轿车。1月24日,开着装满土特产小车的段键乐呵呵地告诉笔者,他打算自己开着轿车回河南老家探亲。而这辆小车已经是他家买的第三辆了。这位只有29岁  相似文献   

20.
8月的北山,一片葱茏,北山脚下的七师一二六团,更是一派生机盎然:团部中心住宅区,各种建筑施工机械在紧张地忙碌。随着一幢幢崭新的楼房拔地而起,团场城镇化建设迅速推进。这个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在不断奋进中走向全面振兴的偏远团场,正以强劲的势头快速发展,让团场的面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2009年至2011年三年间,团场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