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樊功建喜欢“瞎折腾”,在亲戚和社区附近的居民中是出了名的。樊功建养过羊、鸽子、兔子,喂过猪,贩过菜。他还被传销所骗,把家里的10多万元打了水漂。这几年,他又干起了老本行——种蘑菇。  相似文献   

2.
科技前沿     
《军事文摘》2024,(4):12-15
<正>“5G智慧小菇房”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种蘑菇都用上了5G高科技?这并不是天方夜谭,而是发生在湖南湘潭市雨湖区姜畲镇白鹭湖村的真事儿。看,这里的村民在一个由闲置农房改造而成的“5G智慧小菇房”里查看食用菌生长情况呢。蘑菇生病了怎么办?通过5G高科技请专家远程指导。农民还可以通过设备,随时了解蘑菇的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3.
在陕西省绥德县石家湾乡,当地十里八村的群众都从心眼里佩服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女民兵——张菊林。 十几年前,张菊林偶然从报上看到种植蘑菇的报道后,认为养菇是一条致富的好途径。于是,她只身奔赴山东、北京农科院学习实践。回乡后她一边钻研技术,一边采来野蘑菇在窑洞试种。由于种蘑菇在当地尚无先例,不少村民怕她栽跟头,劝她别冒险了。可她却说:“认准了的事,风险再大也要干!”1993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丰都县高家镇祥和路女民兵、共产党员冯绍珍,抓住一个"巧"字,一年四季滚动发展蘑菇种植,比其他蘑菇种植户多赚了许多钱。一是巧抓时机。冯绍珍仔细研究市场行情,根据蘑菇上市时间推算出下种时间.巧妙地避开蘑菇销售淡季.一年四季根据市场需求,随时都有蘑菇上市。二是巧抓品种。她在上规模的同时.还注重品种搭  相似文献   

5.
防止鳝鱼大吃小,最好是不搞大小混养,在每年夏季(4—8月)鳝鱼产卵排精后,尽快把大鳝鱼诱捕出去,另池饲养或育肥上市。条件不具备的,可用网眼较小的铁丝网或尼龙网将鳝鱼池隔为两半,一半养大鳝鱼,一半养小鳝鱼,小鳝鱼可从网眼中出入,大鳝鱼则不能钻入。这样,小鳝鱼和鱼苗获得安全的生长环境,就能长大长壮了。  相似文献   

6.
1976年,当了7年兵的韩士全从部队退役回到生他养他的故乡——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大赉店镇小八角村当了一名民办教师。1988年韩士全放弃转正的机会,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民兵连指导员。  相似文献   

7.
广西天峨县境内红水河段野生鳖多。1994年春,该县六排镇塘英村瑶族女民兵韦金梅便萌发了人工养鳖的念头。她用水泥砖在院子里砌了一个8平方米宽的水池,从街上买了两对小鳖来  相似文献   

8.
天津武清县二街民兵指导员张正中,是县里带动群众靠种蘑菇致富的模范。每当他提起种蘑菇的事,就讲起《中国民兵》杂志这位不见面的老师对他的帮助。这还是1987年的事,那年10月初,他种了两间屋架的蘑  相似文献   

9.
稻草、谷壳、菜籽饼,经过茅草棚中一番孕育,长出一丛丛蘑菇,再变成一沓沓人民币。一个老区穷镇变成一台巨型"蘑菇生产机器",3万多农民在极短时间富了起来。创造这个神话的是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徐古镇民兵连长陶九安。  相似文献   

10.
一、为害状况 菌蚊主要危害蘑菇、凤尾菇、平菇、金针菇、木耳、银耳等。无论是袋装栽培或是大床栽培都会受到菌蚊的严重威胁,特别是袋料大床栽培受害更重。幼虫孵化之后,取食培养料和蘑菇菌丝,造成上部蘑菇枯萎。幼虫还可在子实体基部开始钻蛀,逐步向整个子实体蔓延扩散,最后子实体上布满幼虫,开始变黄,直到发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拜泉县时中乡工农村民兵张富轩,1983年当上养牛专业户后,靠党的富民政策和灵活机动的经营,从年饲养几头肉牛的小个体户逐渐发展成一个年出栏肉牛千余头的肉牛购销体系,形成完善的购、养、加、销一体化生产模式,被誉为“牛状元”。  相似文献   

12.
蘑菇是一种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在国际上,早就以其独特的风格、丰富的营养、鲜美的口味以及显著的药效而获得“健康食品”的美称。它不仅在国际市场上热销,就是在国内,人们对蘑菇的需求量也日趋增加。目前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发展食  相似文献   

13.
致富山海经     
油菜地内套种蘑菇,是一项投资少、效益高的短平快增收致富项目。油菜套种蘑菇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一、栽培方式和方法 1、水稻收割后及时翻耕炕田,做到整平整细。 2、分厢栽培,先在四周开沟排水,再划厢。为了有利油菜遮光,厢以东西向为宜。厢宽1.6米,每厢分6行。其中两边的一行和中间的两行栽油菜,余下的两行作为蘑菇的栽培沟。沟宽23厘米,深16.5厘米。厢与厢之间留50厘米宽作管理行。油菜窝距为30厘米。这样,每亩可栽油菜4230窝,蘑菇  相似文献   

14.
蓬溪县人武部在开展以劳养武活动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初步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从劳,立足本职养武的路子。在项目选择上,立足实际,坚持“兵”的特点,发挥“民”的优势,走大、中、小结合,种、养、加、修并举的路子。在发展方向上,他们采取工商建运服一起上,农林牧副渔齐发展的战略思路,重点发展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的饲料加工、建工建材、商品批零、饮食服务、栽桑  相似文献   

15.
杨佩坤,一个没有文凭、没有技术职称的普普通通的民兵,经过几年的艰苦研究和探索,终于闯出了一种不用人畜粪堆料,而用一种添加剂栽培蘑菇的新技术,填补了国内食用菌生产领域的一项空白。  相似文献   

16.
沼气渣栽培蘑菇,与粪草料栽培蘑菇的产量接近。具体方法如下: 按每111.1平方米栽培面积计算,培养料用量为:沼气肥渣约9000公斤、稻草850公斤、大麦草250公斤、蚕沙100公斤、菜饼50公斤、干牛粪  相似文献   

17.
1994年12月,当了4年侦察兵、立了两次三等功的李军,复员回到家乡新疆农五师八十二团。人武部看他军事素质好,干工作认真,就把他安置到重点目标守护单位——蘑菇滩民兵护路队。如今,李军在这个风沙大、盐碱大、蚊子多的地方一干就是近10年,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护路的辉煌。  相似文献   

18.
正兵团的畜牧业最早可追溯至1950年,当时新疆军区根据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关于1950年军队参加生产建设工作的指示",组织发动广大指战员在各地开荒种地、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制订了每人养一只羊、一只鸡,十人养一头牛的生产计划,为兵团的畜牧业生产奠定了基础。兵团成立后,许多单位在整顿山区畜牧业的同时,在农场内积极创造条件,将  相似文献   

19.
登上苏北东台县海防民兵哨所的观察哨楼,环顾四野,一派生机勃勃。滩涂上,羊群片片;养殖池中,鱼跃虾跳;哨所四周,覆盖在塑料薄膜中的大片蔬菜,青滴滴,绿油油;海堤上,小轻骑、手扶拖拉机往返奔驰……这喜人的画面,正是海防哨所的民兵们用“生财养哨”的汗水绘成的。东台县民兵海防哨所这条生财养哨的路子是怎样走出来的呢?  相似文献   

20.
养貂小行家     
1981年秋天,河北省深县辛村乡请来两名养貂技术员,在全区办起了第一个养貂场。“养水貂”,在当地是件稀罕事,三里五乡的人都跑来看热闹。基干民兵陈聚文挤在看热闹的人群里,看着那在笼子里跑来窜去的水貂,十分喜爱;听人说,一张貂皮就能卖一百多元,他动心了,决定试试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