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狙击手之体验:有的人以为CS玩的好,当狙击手就没有问题;有的人觉得枪打的准,就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狙击手;还有的人认为狙击手都是面无表情、内心冷酷的杀手。可当你真正地去体验他们的生活,才发现一切都没有想象中的简单。  相似文献   

2.
狙击手们就像战场上戴着冷峻面具的“孤狼”,他们每一次扣动扳机都意味着一个生命可能走到了尽头,同时对其他生命产生极大的震慑作用,因为人最害怕的莫过于时刻处于对死亡的紧张与恐惧之中。由安诺德(Annaud)导演的《兵临城下》正是抓住了  相似文献   

3.
抢救队——生命的使者 生命在一点一点逝去,亲人在翘首企盼,焦急地等待着生的消息……他们,是生命的使者,走向废墟,与死神展开了一场竞赛,营救深埋其中的幸存者。他们心情焦急,真切体味着“时间就是生命”的真正含义;但他们又小心翼翼,因为被抢救的乃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还有着微弱的呼吸……  相似文献   

4.
你不知道我为什么离开你,驻守在你看不见的高山海岛里。这里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南粤某海岛,有着"南海碧波出芙蓉"之称,这里常年驻扎着一支担任值班巡逻、护渔警戒等任务的护卫艇大队。虽然远离亲人、条件艰苦,可他们用自己乐守天涯的赤诚,默默讲述着一个又一个你小知道的故事。闲暇,你不知道天蓝海碧的情调海岛虽然号称"东方夏威夷",然而这里却没有步行街、没有电影院、没有游乐场……驻岛官兵年复一年地面对  相似文献   

5.
吴佩环 《国防科技》2005,(10):40-42
据英国《防御系统日报》近日报道,美国陆军及一些国内安全部门已批准列装新型M107式远程狙击枪,该枪能够在2000米外“准确命中水杯那么大的目标”。专家认为,美国军方正以战略高度来看待狙击作战及装备的发展,希望形成这种有强大威慑力的“作战优势”。致命破坏在西方流行着“一击一杀”(O ne Shot O ne K ill)的谚语,形容狙击手的神勇和致命杀伤力。狙击手就像战场上的孤狼,他就像一块没有任何感情的石头,冷冷注视着战场,寻找目标,出其不意地把敌人头领干掉,使敌军陷于群龙无首的混乱状态。他们常给敌人制造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和压力,最终…  相似文献   

6.
工作队——爱的播种机 因为一场地震,亲人阴阳两相隔,幸福的生活变得面目全非;美好的人生尚未完全开始,就在一瞬间戛然而止…… 他们,播种爱,播种坚强,抚平受灾群众心灵的创伤,给他们以最大的安慰,勇敢地接受现在,勇敢地面对未来……  相似文献   

7.
狙击手:行踪诡秘、伪装良好、难于觉察,犹如“战场上的幽灵”……“照妖镜”:捕“光”捉影,听声测位、主动出击,使狙击手无处藏身……随着狙击步枪射程、精度、威力的提高以及高性能观瞄设备的涌现,加上狙击手的训练有素,狙击手的威胁日益增加。但是, 有矛就有盾,为了准确、及时、快速地发现并歼灭敌方狙击手,形形色色的反狙击手探测系统便应运而生。很多国家开发出多种机理的反狙击手探测系统,让狙击手彻底显  相似文献   

8.
阿里伯特·海姆曾是纳粹党卫军的一名军医,在集中营囚犯身上进行过一系列令人小寒而栗的实验。纳粹德国土崩瓦解后,这位杀人恶魔成功逃脱,据悉可能躲到了阿根廷。如果还活着,他已经是一个93岁的老人。然而,即使这样,海姆过的也是提心吊胆的日子,因为“纳粹猫人”一直没有放弃将他捉拿归案的努力,他们决心在老家伙见希特勒之前找到他,让这个双手沾满鲜血的“死亡医生”在监狱中咽下最后一口气。  相似文献   

9.
语录体     
"一名优秀狙击手如果是一棵树,枪就是从树枝上伸出去的树丫。"——成都军区某团下士班长、全军特等射手赵连权对"人枪合一"的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并没有中断学业,只是走进人生‘清华’继续深造。在这里学到的许多东西,可能在其他地方永远学不到。"——北京军区某装甲团大学生士兵刘刚中断在清华大学的学业,选择参军入伍,他认为自己的人生"清华"在军旅。  相似文献   

10.
狙击手之回顾:狙击手从诞生之日起至今在许多战场都曾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下面列举的可能不是最出色的,但他们在战争史册上都曾留有非常重要的一笔。狙击是"伺人不备,突然袭击"之意。狙击手原指从隐蔽工事射击的人,现在人们常常把经过特殊训练,掌握精确射击、伪装和侦察技能的射手称为狙击手。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美国义勇军的一位夏普少校发现,子弹如果用鹿油包裹,不  相似文献   

11.
狙击手探测系统:让狙击手无所遁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狙击手在战争中的作用毋庸质疑。他们高效率地射杀敌方人员、毁伤关键设备,迟滞敌方部队的行动;他们行踪诡秘、伪装良好、难于察觉;他们的存在往往带来恐慌,成为敌方的心腹之患。随着狙击步枪射程、精度、威力的提高,以及高性能观瞄设备的涌现,狙击手的威胁日益增加。在维和、反恐等行动中,狙击手成为最主要的威胁之  相似文献   

12.
随着狙击步枪射程、精度、威力的提高,以及高性能观瞄设备的涌现,加上狙击手的训练有素,狙击手的威胁日益增加。在常规作战、维和、反恐等作战中,尤其是在城市巷战、丛林战等作战国,他们高效率地射杀敌方人员、毁伤关键设备,迟滞敌方的行动;他们行踪诡秘、伪装良好、难于察觉;他们的存在往往给敌方带来极大的心理恐慌,因此被称为“战场的幽灵”。但是,在现代军事技术中,有矛就有盾,为了准确、及时、快速地发现并歼灭敌方狙击手,形形色色的反狙击手探测系统就应运而生了,很多国家开发出多种机理的反狙击手探测系统,被戏称为战场“照妖镜”,从…  相似文献   

13.
吕政保 《国防》2008,(11):82-82
作为昆仑山上的军人 他们的足迹 在没有足迹的地方 像江南的杜鹃 满山灿烂 他们扛着枪 每天都要看望 一块块界碑 就像看望 自己心坎上的情人 他们慷慨地把青春和热血 交给寂寞、苍凉  相似文献   

14.
《生日》     
本期主题《生日》,生日伴随着一个生命的全过程,每个人对生日都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和一份被祝福的期盼。但在军营,却没有父母的祝福,也没有机会同家人团聚,只有当指导员、连长和战友们一起为你唱起那首生日歌,你才明白,下连第一天统计你的出生年月日不仅仅是用来填进档案;你才知道,你的生日也成了指导员、连长、战友们温情而周到的惦记……大家举起杯,转向你,那一天你是主角,为自己过生日的人中,没有一个亲人,却个个亲如兄弟,那分情感浓醇、亲切……  相似文献   

15.
直升机隆隆,装甲车轰鸣,电波通过卫星传送着一道道密令……在今天的森林火灾扑救现场,国防科技装备成了武警森林官兵手中的“利剑”让森林官兵如虎添翼——老一代森林官兵、谁都忍不了面对森林火灾时、因为没有先进的扑灭作战装备、只有紧握着扫帚和树枝与火魔面对面地硬拼。由于没有GPS定位仪、风向议以及其它高科技装备.火舌把他们的眉毛燎糊了,把他们的衣服烧着了,甚至吞噬了他们年轻的生命经过近年来扑火装备的飞速发展、使武警森林部队告别了“一人一马一杆枪”的原始利、火状态、建立起立体化、多层次、全方值的现代化装备作…  相似文献   

16.
和平年代狙击手在处置一些暴力事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往往是胜利的保障、是人质的救星、是罪犯最致命的武器。胜利往往就是那一瞬,机会可能只是一颗子弹。细数近年来的狙击事件,让我们无不对狙击手的敏锐、智慧、勇气、无畏所叹服。  相似文献   

17.
让土壤数十年寸草不生的核辐射、能使人畜莫名染病甚至火绝的生物武器、一毫克可致数万人死亡的化学试剂……这些东西,想想都令人不寒而栗,避之不及。  相似文献   

18.
美国有一句格言:“没有一个伟大的敌人,便没有伟大的美国”。不停地寻找敌人,不停地强调威胁,不停地渲染危机,成了美国军事文化、战略思维的核心内容。即使是刚打倒一个对手或赢得一场战争,他也要从安全战略、军队建设及兵力部署等方面查找不足,并用怀疑一切的目光,重新寻找新的,哪怕是并不存在的威胁和对手——  相似文献   

19.
"在那云飞浪卷的南海上,有一串明珠闪耀着光芒,绿树银滩、风光如画、辽阔的海域无尽的宝藏……"一首《西沙,我可爱的家乡》传唱了几十年,感动了几代人,传递着西沙官兵的情和爱。西沙官兵在远离大陆、孤悬海外的小岛上,面对自然的恶劣,他们忍受着;面对物质的短缺,他们创造着;面对精神的空虚,他们乐观着;面对祖国的需要,他们奉献着;面对亲惰的隔离,他们守望着……用年轻战士火热的青春抒写着人生华彩的乐章。  相似文献   

20.
唐山大地震过去30年了。然而,作为一名唐山籍的军人,唐山大地震在我心中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记;唐山抗震精神一直影响着我,感动着我,激励着我,也可以说,唐山大地震改变了我的人生追求。那年,我是一名“上山下乡”的知青,在唐山地区迁西县农村插队。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当得知震中就在唐山时,我和十几名家住唐山市区的知青就赶到了唐山。当时市区内惨不忍睹,断坦残壁,哀声遍野。用老百姓的话说,“唐山没了,唐山平了……”当时,整个唐山市区连一座完整的楼房都没有了。没有电,没有水,没有粮食,有的只是一片漆黑,一片混乱。我们听到的是老百姓的哭喊声、呻吟声、求救声。我们看到的是一辆辆军车载着解放军朝城区开进,一群群解放军战士在废墟中抢救灾民。解放军战士冒着余震的危险,竭尽全力抢救废墟下面的灾民。他们没有救灾工具,就凭着自己的双手,不停地扒,不停地挖,不停地抬,不停地搬,有的战士十指都血肉模糊了;由于连续几天奋战,有的战士累倒在救灾现场;由于衣服、帐篷、粮食、药品等物资都极为紧缺,解放军战士把这些都分发给灾区群众,而他们自己却忍饥挨饿,露宿街头……我们看到,有解被军战士的地方,受灾群众就像见到了救星,就像见到了亲人。凡解放军所到处,人群中总是响起“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解放军万岁!”的呼喊声。可以说,见不到解放军,灾民就看不到希望。解放军就像黑暗中的光亮,给灾区带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